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语文素养的特点 1.基础性。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它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复旦大学一位教授甚至建议中小学要拿出一半的时间来教语文。现在对英语的重视远远高于对母语的重视,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北大醉侠”孔庆东教授说:“语文学好了,干什么都摧枯?朽,势如破竹。语文学不好,干什么都愚昧弱智。你看我们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学‘语文’吗?学完了就什么都能干,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济,堂堂五千年中华文明不都建立在‘语文’上吗?一切其他学科,不都是用语文表达出来的吗?离开语文,就如同虎毛离开虎皮,一风吹散,啥价值也没有。” 2.综合性。语文素养的内?是非常丰富的,它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主干,至少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社会文化常识和情感意识与个性等五个要素在内的有机复合体。提高语文素养就是要实现这五个要素的辩证统一,使这五个要素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智力,感受社会文化熏陶和陶冶情意、人格的和谐共振,构成了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内?。 3.阶段性。我们这里谈的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其对象是广大的学生,特别是广大的初、高中学生,因此它有别于一般的素养,它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习得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它有一个“变通域”,即它有一个很大的层次空间和范围,为此,必须对语文素养从量上进行规定,即“量化”。所谓“量化”,就是用客观、具体的数字来规定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实现语文素养所要求达到的最低标准。比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至少2800个单字,高中阶段应该会背50篇古诗文等等,只有规定了这样一个最低标准,语文素养的实现才更加容易和现实。 4.模糊性。有人认为,“课标”对这个核心概念既缺乏明确的解说,也没有称得上定义的严密的逻?界定。于是,“语文素养”变成了一个无边无际的“框”,隐约无形的“框”,因对其外延的不确定和对其内?的过分演绎,使这个“框”盲目扩张。 其实,各门学科里都有一些超出自己学科、与其它学科有一定联系的东西,在学科与学科之间搭建相互沟通的平台,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说到语文教学“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只有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他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论文作者:胡玉芬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语文论文; 素养论文; 知识论文; 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学科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