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展望未来,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课文都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环境景物描写等内容,有利于教师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视觉、听觉形象,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的窗口,它的广泛运用,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让兴趣点然学生的学习激情
兴趣是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主动、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兴趣呢?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休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
教材中,许多课文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情感体验呢 ?这就要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为从审美心理来说,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既广泛地渗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与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审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动而进入想象,趋向理解。简单地说,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而多媒体对于提供具体的形象和激发情感有着显著的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在古、今散文教学中霞光四射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散文都是韵味隽永,语言清丽的作品,本身已独具吸引力,而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的又是由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所选画面都是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这样,由于文章有了一个良好的传播再现媒体,使其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样就勾起了学生自己也要配画、配乐为之朗读的欲望,如在教《送元二使安西》时,伴放沉郁缠绵的二胡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引起感情共鸣,进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朱自清的《春》等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借助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来表情达意,抒发内心感受。如果能置身于作家所描写的或清新淡雅或激昂飞越等景色中,也就进入作家的感情世界。所以在教学时,我就选用《春》的散文TV在课堂上放给学生们看。此时,学生已从画面、音乐中得到视听的双重享受,并从中领悟到作家的情感。不但景美,能“以景显情”,同时声音也美,更使这些画面充满诗情画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理解作家情感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古、今散文的朗诵借助录音、录像进行探索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文学素养教育、古典文学鉴赏教育的一个大胆尝试,也为电化教学拓宽了路子。
三、多媒体在古文及历史著作教学中的异彩
在古诗文教学中通过使用电教媒体能使学生深入课文再现情景,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学习魏学伊的《核舟记》时,学生对核桃上所刻景物和人物的关系难以弄清,影响了对课文的理解,如果在投影上投影几张从不同角度绘制的《核舟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教授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的文章时,为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历史再现,我就大胆地截取加工影碟制成课件。如在讲授《出师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找来影碟进行截取剪切,使学生兴趣大增,从而因势利导,提高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领悟能力,收到极好的效益。
四、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大放光芒
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综合运用,让学生仔细聆听声情并茂的音响,认真观看栩栩如生的画面,反复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形成丰富、新颖、多面、立体、强烈的视觉、感觉、听觉印象,产生优美、激动、振奋、愉快等感受,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单纯文字组合模式,使直观、形象、生动的声、像进驻头脑,从而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将电教媒体引入了课堂,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据我们学生的调查,有40%的学生对待作文的心境是消极的,视写作为苦差事,他们怕作文、厌作文,因而不想写作文。而借助电教进行作文教学有助于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而利用电教媒体,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身临其境之实践机会,弥补了学生生活实际、体验感性知识方面的缺陷。这正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特征,符合好奇和富有想象力及思维以直观形象物为出发点的智力发展特点。这样,给学生以实在的各种感觉形象思维的材料,既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又为学生重组和深化理解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思路,使学生思路开阔,扫除了“写什么”的困难问题,又有了写的真实内容,自然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转移到写作的兴趣,动机上来,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多媒体在导读及复习课中的有效应用
在上导读课时,利用幻灯、投影的图像,来帮助学生思维理解文字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时,把有关课文内容的幻灯片连续放映,让学生按图片内容划分段落层次,针对图片内容复述课文。再如,在复习小说单元时,我就将《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几篇小说,从小说的要素、塑造人物的方法以及采用此方法的作用通过投影仪打到屏幕上,进行逐一比较,取得了既省时省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的完美效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改变了“教师加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高昂的情趣中学到知识、锻炼思维、开发智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论文作者:周福录 任梦静 韩淑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电教论文; 课文论文; 兴趣论文; 多媒体论文; 形象论文; 《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