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在东亚地区的实践探赜论文

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在东亚地区的实践探赜论文

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在东亚地区的实践探赜

蓝恭彦

(中共中央党校 政法教研部,北京100091)

摘要: 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作为混合选举制度的一种,是苏东国家社会转型时期昙花一现的产物,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衰落。令人意外的是,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却在与苏东地区情况截然不同的东亚地区落地生根,日本、韩国都主动选择并立制作为自己的议会选举制度,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东亚地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基于政府的效率、权威和代表性的平衡,基于单数选区和复数选区的平衡,基于选党和选人的平衡,基于选举复杂程度与投票目标性之间的平衡。社会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政治精英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东亚地区民众对于政府权威的认同和效率的要求以及该地区特殊的政治文化,是推动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在东亚地区得到确立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东亚;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自诞生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 当作一种多数民主制度,由得票多的政党来执政被视为理所当然。1853年,比利时首先采用了比例民主制议会选举制度,使得民主从多数与少数的对抗,变成了一种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妥协包容的制度,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民主的价值[1]。当今世界上,多数民主制议会选举制度与比例民主制议会选举制度基本形成两大阵营,多数民主制议会选举制度以英语系国家为代表,而非英语系国家大量采用比例民主制议会选举制度,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1990年。在此之后,比例民主制议会选举制度与多数民主制议会选举制度同时共存的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逐渐兴起,在苏东地区转型国家大量出现,但是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在这一地区大多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到目前为止已经消失殆尽。而在东亚地区,特别是儒家文化圈的日本、韩国纷纷主动选择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并不断发展完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区域性的集中?采用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的优劣又有哪些?这是值得我们进行分析思考的。

一、东亚地区议会选举制度的改革

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又称补充制议会选举制度,是混合了比例制与多数制的单一选区两票制选举制度的一种①*1,其运行机制为:从选区选出的席位与政党按得票比例得到的席位分开计算;单一选区选出的部分,以各选区得到最高票的候选人当选;比例代表部分,各政党依得票比率分配议席。

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改革始于日本。1993年以前,日本政党体制一直保持着自民党一党独大的“五五体制”②**2,而支撑 “五五体制”的是 “中选区③***3单记不可转让”的投票选举制度,从名字中可以看出这种制度的几个要素:一个选区可以有3到6人当选,各政党可以在同一选区推出多名候选人,选民只能投一票给某个候选人,按照得票多少排序,排进选区代表名额数之内的候选人均可当选,无须绝对多数;若两名或多名候选人同属一个政党,当选候选人的选票超过当选应得票数后,多出的选票不能转让给本党的其他候选人。这种选举制度对于维护战后日本的 “五五体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这种选举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由于是复数选区,最后一名当选者往往门槛极低,所以就会有很多候选人看到机会参加竞选,各党又均可推出多个候选人,这就增加了内部控制力不强的小党的内部冲突;而作为大党的自民党通过自身的严密组织以及党内的提名制度,实现有序竞争;同时,单记不可转让制限制了小党通过党内转让的方式集中选票的目的,而对自民党没有什么影响,从而保证了自民党对于小党的压倒性优势。

情况 3 v7,v8全染颜色1,v2,v6染1,v4只能染2,则可继续用上述方法将穷点v3改染为1, 并用3来染v。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制度的弊端逐渐被放大。第一,这种极易当选的选举制度使得各政党的势力范围固化,无法实现政党轮替,日本民众对于自民党一党独大所带来的政府低效、保守极为不满;第二,对于政党提名的依赖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家族政治的发展,高峰时期有近2/3的当选议员都得益于家族式继承[2];第三,选民与议员之间的关系松弛,议员的回应度不足且容易引发政治腐败;第四,极端化思想的小党开始涌现,加剧了社会的分裂。

在这个背景下,日本于1990年着手进行选举制度改革,成立了政治改革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借鉴德国联立制议会选举制度的基础上,主张选择并立制的议会选举制度。在该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中,分析了小选区制议会选举制度和比例制议会选举制度的利弊,因为小选区制议会选举制度有利于政党的轮替和政府的巩固,但是不易于反馈少数派的意见;比例制议会选举制度可以明确地代表民意,但是容易过分刺激小党,造成政府不稳。所以,该委员会建议,实行小选区制与比例制 “并立制”的方案,只有这个方案可以平衡民意的代表、责任的归属、政府的稳定以及少数的意见等因素[3]。于是在1993年,日本国会正式通过有关政治改革的4个法案④****4,规定众议院总席位为480席,小选区席位300席,比例制席位180席,每个选民一人两票,一票投给小选区的候选人,一票作为比例票投给政党。至此,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在日本得到了确立。

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都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定位数学教学目标、设定数学教学内容,但是民办院校需要结合自己的学生情况,适度调整数学教学目标,把专业化要求转化到职业化领域内。为提高财经专业应用能力,民办高校往往增加专业课比重。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对于数学在财经类专业的重要性也往往认识不够,加之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低,为了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用,降低学生考试焦虑,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弱化数学教学内容经常成为民办财经类高校的最先选项。

水浮力是造成地下建筑物上浮的主要因素,因此,采用截排水措施可以有效地排除隐患。如在地下车库的底板上开孔,使地下水及时排出以减小水浮力,或者在地下室周围设计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形成截水帷幕,将地下建筑物范围内的地下水与外部的丰富水源切断。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费用高、施工时间长。

韩国的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改革,存在对日本

中国,一个曾经的贫钾国家,已经向钾盐富集技术迈进,由技术开发、加工生产为主导向循环经济、资源高效利用转变,这一转变诠释了中国钾盐钾肥产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特别是在格尔木2018世界钾盐钾肥大会的召开,不仅展示了中国钾盐钾肥在技术开发方面的技术实力,同时预示着中国钾盐钾肥产业已经开始迈向国际化。多国代表的参与,标志着中国钾盐钾肥产业发展已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并重塑了中国在国际市场的重要地位。

① “复数选区单记不可让渡制”,与前文日本的 “中选区单记不可转让制”是基本相同的制度,只是翻译名称不同。

由图1可知,料液比对SDF得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料液比在1∶10~1∶20 (g/mL)之间时,羊肚菌SDF得率显著升高,在1∶20 (g/mL)时SDF得率达到最大值。当料液比在1∶20~1∶30 (g/mL)时,羊肚菌SDF得率增加量开始减少。这是由于在适当料液比范围内,料液比的增加可以增强SDF的溶出,但料液比超过某一值时,碱液的浓度稀释降低了羊肚菌SDF的提取效果,综合经济及后续试验处理的工作量考虑,采用料液比1∶20左右较为适宜。

选举制度和选票设计的复杂程度与选举结果直接相关,选举制度和选票的设计必须使选民明确自己投票与选举结果的关系,如果选举制度晦涩难懂,选票计算方式过于复杂,或者投票的目标过于分散、模糊,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投票质量,干扰选举的结果,降低选民的投票热情。东亚地区开展选举政治的时间较短,选民对于投票目的性的要求较为直接,所以早期的选举基本上以直接选举候选人为主。但是如前文所述,直接选举候选人的制度显现出种种问题,存在改革的必要,而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将多数票和比例票分开计算,各自产生的席位简单相加,互不干扰,在适当增加选举制度和选票复杂程度的前提下,便于选民理解和投票,是一种目标性与复杂度平衡并且可以被接受的选举制度,自然成为改革的首选。

③又称复数选区,习惯上将一个选区有3~6名候选人当选的选区称为中选区。与中选区相对应的是大选区和小选区,分别对应6~12名候选人和1名候选人。

二、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的特点与优势

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促使日本、韩国的选举制度改革都选择这一制度呢?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的优势在于其平衡性[4]99,而平衡性恰好契合东亚地区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诉求。

(一)政府的效率、权威和代表性的平衡

法国学者迪韦尔热,在其名著 《政党论》中,概括了选举制度与政党体制之间的关系,即 “一轮投票多数选举制②**2趋向于形成两党制”[5]217,而“比例代表制趋向于形成多党制”[5]239。两党制政府显然要比多党制政府更加稳定,政策取向更加明确、高效;而多党制政府又比两党制政府更好地代表多元化民意。迪韦尔热的研究实际上主要论述了选举制度对于大党和小党之间关系的影响,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也可以看作政府代表民意的广泛性、多元性与政府行政能力高效性、权威性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也是各种选举制度进行构建的最核心的因素。在东亚地区,政府的效率、权威与代表性的矛盾往往更加突出,普遍存在突出权威性而忽视代表性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这一问题可能并不显现,但是一旦进入经济发展停滞时期,这一对矛盾就会凸显出来。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选举制度权威性和代表性两个方面,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缓和了这一对矛盾。

(二)单数选区和复数选区的平衡

在政治选举中,候选人的个人魅力是一个吸引选票的重要因素,迪韦尔热的研究也证实,有个人魅力的候选人容易造成心理暗示效应[5]226,而这一现象在东亚地区尤为突出,一些具有强势个人魅力的候选人甚至可以打破原有的选举力量格局。由于大党拥有大量的政治资源,可以吸收人才,整合资源,提出更具有个人魅力的候选人;而一些代表小团体利益的小党,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不可能提出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候选人。所以小党更倾向于选党,大党更倾向于选人。此外,单数选区选人的制度赋予候选人自主选择政策主张的权利,也可能引起党派内部关于提名的争斗,从而造成政党的控制力有所削弱;相反,选民把票投给政党,再由政党提出名单分配名额的比例制议会选举制度,选党的意味更浓,可以保证政党核心纲领的明确统一,避免内斗,有利于政党力量的加强。所以,选人和选党的平衡,在东亚社会的选举政治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制度问题,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本身就是一种选人和选党相结合的选举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选人与选党的平衡。

(三)选党和选人的平衡

单数选区与复数选区各有优劣:在一个分化不严重的社会,单数选区意见更加集中,可以有效地整合民意,选出的代表与选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在一个受传统因素影响明显的社会中,各种党派、宗族、群体、阶层、地区等因素影响着社会,单纯强调单数选区,会造成极端的两极对立,也难以有效代表民意。复数选区使选民有机会将选票投给不同政党,对选民来说可以降低选择的风险,促进选民的理性化,减少两极对立,促进政党间制衡;但是复数选区可能会造成排在最后几名当选的候选人相对得票率过低,造成代表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这两种选区优点的同时,能够避免选举的混乱。“一人两票制”可以在保证单数选区稳定性的同时,在比例票方面让选民有更多选择,保证多元化利益的代表性,从而达到有效的平衡。

②1955年成为日本政党政治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显著标志。从这时起,多党纷争的局面被为数不多的几个比较固定的政党所代替,其中自民党和社会党两党占据了国会80%以上的议席,而自民党的优势又通常超过社会党约1倍并在国会中始终占多数.从而开始了自民党一党执政的时期。这种政党体制,既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多党制,又不同于当时的各种一党制,具有日本自己的独创性,通常被称为 “五五体制”。

①与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相对应的是联立制议会选举制度 (Mixed-Member Proportional,MMP),又称补偿制议会选举制度 (Compensatory system),是一种混合了比例制与多数制的单一选区两票制选举制度,但更接近于比例代表制议会选举制度。各政党总当选名额,以全国总应选名额依各政党在第二张投政党名单的得票比率分配,扣除该党在选举区已得议席,其差额再由政党比例代表名额中补足,以第二张圈选政党的票,决定每个政党最终总席次。

②这里的 “一轮投票多数选举制”即为通常所说的多数制或赢者通吃制。

(四)选举复杂程度与投票目标性之间的平衡

④1993年9月17日,以细川护熙为首相的八党联合政权向第128届国会提交 《公职选举法修正案》《政治资金限制法修正案》 《政党助成法案》以及 《众议院议员选区划分审议会设置法案》等有关政治改革的四个法案,并获得通过。进行模仿的迹象。韩国在选举制度改革之前,采取的是 “复数选区单记不可让渡制”①*1,这套与日本类似的制度,起到了和在日本一样的作用,在很长时间内巩固了威权主义的大党。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也遇到了和日本一样的问题。并且,韩国采用总统制的政治构架,在总统选举中采用不分选区的相对多数制,使社会逐渐走向对立的两个极端,割裂了社会。“复数选区单记不可让渡制”议会选举制度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由总统选举带来的社会分裂,表现出比日本更为严重的问题,而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所以,韩国在1994年对议会选举制度进行改革,选择采用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

因此,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作为一种混合选举制度,多数制议会选举制度和比例代表制议会选举制度的一些特点都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可以同时满足上述四个平衡的要求,很好地适应了东亚地区国家的现实需要。总的来说,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可以有效整合小党,减少有效政党数量,有助于促进政党体制向着两大党竞争的方向发展,同时相对于赢者通吃的多数制,比例票的存在也给予两大党之外的其他党派一定的生存空间,可以使小众民意有表达的渠道,在保证政府稳定性、权威性的同时,保证了多样的代表性,有助于形成 “两大多小”,或者 “一大一中多小”的政党格局。

三、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得以确立的现实原因

任何社会制度的变革,都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选举制度更是如此。“政治与选举制度以双向的方式互动。”[4]100选举制度是政党制度最重要的载体,是政党制度的运行规则,所以东亚地区进行选举体制的改革,是对社会利益、阶层、文化出现新诉求的积极应对,存在着深刻的必然性,而不是偶然性的结果。

(一)确立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的首要原因是社会裂痕加剧的政治现实

李普赛特 (M.Lipset)把政党制度看作是根植于社会利益结构的裂痕中,这种裂痕可以基于阶层、文化、宗教以及地区性差异,而政党正是利用这种产生裂痕的社会结构,基于不同的利益,建造沟通的管道,联合不同的群体,使社会的表达多元化[6]94。如果政党对新的裂痕产生的回应不够充分,民主的合法性就会产生危机[7]。日本、韩国,在二战以后都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社会活动的主体剧增,原本同质化的传统社会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化的威权体系、较弱的公民社会、较强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东亚地区民主化的改革所面临的宏观结构条件,而选举制度的改革,首先要回应在一个公民社会发展不完善,地方主义、家族主义、派系主义盛行的地区,如何构建一个让各方面都能接受并且能够运转良好的选举体系。其次要回应向福利国家的转型过程中,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如何合理分配。最后还要保证在社会中有一个主导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避免极端的多元化使社会走向分裂。正是对这种复杂的社会现实的回应,直接推动了东亚地区选举制度的改革和确立。

在韩国,地域主义严重影响选举公正,2012年国会选举中,民主党在庆北地区获得的支持率仅为2%,执政的大国家党在该地区支持率也不过5% ~6%[8],地域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没有比例票对于党派之间的平衡,则可能选出更多极端代表地域小团体利益的议员,对于民主制度在韩国的运行是极为不利的。日本的家族承袭式的选举,在原有的选举制度下几乎没有破解的办法,家族式政府的保守使得无论精英还是大众都无法忍受,影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竞争力[9]。所以,对于社会裂痕的现实回应,是选举制度改革的根本动力来源,当选举制度改革关乎维护政府合法性和基本政治架构、关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时候,改革必然会发生。

(二)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力来自政治精英阶层的诉求与博弈

日本、韩国选举制度改革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其直接动力源都来自社会上层的政治精英。正如李帕特 (A.Lijphart)所指出的那样:“制度本身是争权夺利的利器,如何选择制度,出于精英阶层对自身前途的考虑。”[10]202实际上,任何选举制度的设计,都有利于执政党,执政党既是选举制度改革的推动力,也是选举制度改革的受益者。选举制度改革涉及精英集团内部的权力分配,而正是由于精英集团内部的利益诉求结构出现了变化,原先的选举制度与新的政党利益结构不适应,必须对原来的选举体制进行改革,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利益平衡点。日本由于传统的 “五五体制”对于权利在精英阶层内部的分配过于僵化,需要新的分配机制。韩国的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更是可以看作各派势力妥协的结果。所以,从日本、韩国选举制度的改革过程来看,都是在执政党主导下从法律和机制层面进行有序改革的过程,制度选择和改革的结果实际上也是精英阶层内部达到平衡的结果,精英阶层的诉求是选举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力。

从农业时代到机械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我们今天正处于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的交汇口),越来越多种类的劳动逐渐被技术替代。这对就业有什么影响呢?

(三)儒家政治文化对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重要影响

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在东亚儒家文化圈落地生根,一直维持至今,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这并非偶然,而是由于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能够与儒家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良好契合。正如福山 (F.Fukuyama)所说:“东亚从来不是一个由几个国家简单堆积起来的地区,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传统。”[11]在东亚地区,儒家的传统文化更加强调稳定和权威,而并不把民主本身当作一种价值,更多的要靠民主的实用性作为评价的标准。东亚地区政府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要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来进行评价,这就决定了东亚国家的民众在整体上对于政府的稳定度、进取性、权威和执政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12]。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些与现代政治文化所不相容的因素,比如人身依附、地方主义、家族主义、威权主义等,也仍然存在很大的影响力。这也就决定了东亚地区的制度设计倾向于走中间路线,抑制儒家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而发挥其优势。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的特点恰好适应这种文化背景:在保证政府的权威、稳定的基础上赋予政府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广泛的代表性又认可党派、地域、家族的势力,抑制社会的分裂。所以,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在东亚地区展现出的生命力是与特定政治文化背景分不开的。

秘色瓷文化品牌的宣传打造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科普宣传工作。而在科普宣传中,博物馆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众多的古老秘色瓷在被考古挖掘以后都被送到了博物馆中进行陈列展示。博物馆是秘色瓷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其可以很好地向大众进行秘色瓷文化历史展示,让更多人可以有机会去了解密色瓷文化。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在进行秘色瓷文化展示的过程中,也应该要积极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让展示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将现代化技术与秘色瓷特征有效的结合,可以让秘色瓷更好地被人们所了解,起到秘色瓷文化科普宣传的作用。

四、结 语

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虽然在东亚地区获得了20年的稳定发展,但是作为一项制度的研究,时间仍不够长。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究竟是作为一种制度的妥协,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还是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长期存在于东亚地区,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但是,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自身所具有的促进两大党发育、同时兼顾小党利益的特点,适应当前东亚社会的政治发展现实和政治文化要求,在东亚地区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不发生大的转变的情况下,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仍然可以继续存在并发挥自身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帕特.民主类型 [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

[2] 新华网.日本政治稳定的秘密:五大政治家族掌握最高权力 [EB/OL].(2013-11-20)[2018-10-24].http://japan.xinhuanet.com/2013-11/20/c_13290030 4.htm.

[3] 蒋立峰.日本政治概论 [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448-449.

[4] DIAMOND L.Developing democracy:toward consolidation[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9.

[5] DUVERGER M.Political parties: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M]. Slingsby:Methuen,1954.

[6] LIPSET S M,LAKIN J M.The democratic century[M].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2004.

[7] 伍俊斌.利普塞特政治合法性思想评析 [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2):105-110.

[8] 姜明世.韩国的选举制度与政治体制 [J].当代韩国,2012(2):1-7.

[9] 徐万胜.论日本 “一强多弱”的政党格局 [J].日本学刊,2015(3):21-39.

[10] 阿伦,李帕特.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1945—1990年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3.

[11] FUKUYAMA F.The patterns of history[J].Journal of democracy,2012,23(1):14-26.

[12] REILLY B.Parties,electoral systems,and governance[M] //DIAMOND L.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13.

An analysis of M ixed-M em ber M ajoritarian electoral system in East Asia

LAN Gongyan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Beijing 100091,China )

Abstract: As one type of the mixed electoral systems,Mixed-Member Majoritarian(MMM)electoral system is a transient phenomenon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then fading quickly across the world.Surprisingly,it has gained vitality in the area of East Asia,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an area,and has been actively practised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 for over twenty years.This is not a coincidence but a balance of the governance and efficiency,themass and the elite,majority representation and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and election complexity and efficiency.The fundamental caus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MM in East Asia lies in diversified demands of interests,political elite's own interests,people's approval of government authority and efficiency requirement,and the particular political culture in that area.

Key words: East Asia;Mixed-Member Majoritarian;elector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 D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79(2019)03-0001-05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3期,2019年7月

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0,No.3,Jul.2019

蓝恭彦.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在东亚地区的实践探赜[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3):1-5.

DOI: 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9.03.001*

收稿日期: 2018-11-08;修回日期:2018-12-17

作者简介: 蓝恭彦 (1980—),男,山东青岛人,博士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政治制度研究。E-mail:langongyan@126.com

[责任编辑 位雪燕]

标签:;  ;  ;  ;  

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在东亚地区的实践探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