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闫科峰论文_闫科峰

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闫科峰论文_闫科峰

摘要:电力通信的可靠性研究是当今电力系统通信方面的重要内容,电力通信是通过通信方式实现智能化电网控制系统,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供电的稳定性,电力通信的可靠性研究就更加具有实际意义。该文对电力通信系统进行了客观的可靠性分析以及指标论述,然后通过对于某地区的电力通信系统进行了实地的考察,最后得到了可靠性管理的方案策略分析。

关键词:电力通信;电网控制;可靠性

1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概述

1.1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概念

在电力系统的信息传输方式中,数字信息传输就是电力通信系统,电力通信系统传输各个链路的信息,同时将各个链路的信息进行交换。人机之间的交换是最高速率的交换,也是通过电力通信系统进行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电力系统和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电力系统,通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通信系统是否可靠是电力系统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目标的基础,是强有力地后盾。

电力系统中,为了满足日常生产、供电的需求而建立的通信系统即为电力通信系统。为了维持该通信网的正常安全运行,对电力通信系统进行可靠性方面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内部的通信需求,需要分析通信网的运行可靠性。对于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来说,电力通信网是基础部分。所以说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影响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电力通信系统由调度数据网、通信监测网、程控交换网等网络汇编而成,通信的可靠性有赖于顺畅的传输链路,成千上万的节点的相互链接构成了信息传输网络,如果这些节点链接不顺畅会影响整个网络的通信效果,出现故障会直接导致信息传输中断和可靠性能变低,进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若要电力通信系统运行可靠就必须排除通信网中的各类破坏性因素,一般来说,影响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系统组件的问题。通电力信系统中使用的一些组件由于自身设计的问题或质量问题会对通信的可靠性造成一定隐患,这些隐患主要包括:首先,系统中使用硬件组件如存在设计问题就会直接造成通信中断;其次,软件工程设计BUG会造成通信传输数据失真;最后,互联网应用设计无法自动解决其自身的安全问题。第二、自然条件因素。当电网遭受火灾、洪灾、雷电等因素的干扰时往往会产生过电压,电子设备会出现故障,进而造成通讯异常或中断。第三、外界人为因素。电力系统人员在作业时会偶然出现不当操作,网络配置不匹配,设计失误,人为疏忽等现象,这类不确定性因素虽然发生的概率不高,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施工方的欺诈行为,不法分子的偷盗和破坏行为,植入恶意代码、网络攻击等外界因素也严重威胁着电路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2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可靠性的技术构建

2.1光纤网的优化建设

目前,电力通信系统使用的是光纤网络系统,光纤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通信网络是否能安全稳定运行。而随着我们对电力通信系统各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大量的优质纤芯被消耗在综合数据网络上,能用在电力通信设备上的纤芯是越来越少了。因此,要提高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要先从建设光纤网、提高光纤网的利用率入手。对于投运时间与服役时间较长的光缆来说,应该充分考虑其冗余度,将单光缆建成环,以确保纤芯有适量的冗余度,以此提高光纤网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2入侵检测和防毒系统的建立

2.2.1入侵检测系统的植入

这一系统的建立是为了确保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固性、可靠性、安全性运行,也对电力通信系统有了一套有力的监管系统。人侵检测系统使用的技术是为了攻击防卫技术,所以在可靠性和识别程度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网络防火墙

防火网是连接局域网和外界网络的通道,对于外来访问,每一条都要先经过防火墙的检测。通过防火墙的筛选,每条访问的安全系数提高,有效的防止电力通信中的服务器受到意外的伤害。

2.2.3网络防病毒

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运行的另一条技术性措施是网络防毒系统的建立。现在网络中的病毒进攻真是防不胜防,在信息网络中建立起主机到服务器的科学防病毒体系,对整个网络进行定时杀毒,从而保证服务器通过互联网时能够获得现在最新的病毒代码信息,并且对病毒代码资料库进行及时的更新。

2.3冗余技术的应用

冗余系统是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运行,同时设计两套相同的构建配置系统。一套主用,一套备用。冗余技术主要是通过微处理器对通信设备及电路进行控制的技术。将正常工作的称之为主用系统,而处于热备状态的系统则属于冗余系统。一旦主用系统发生故障而不能工作时,冗余系统就会自动接收系统信号替换为主用系统并进行工作,而发生故障的系统则会自动退出电力通信系统进行检修。

2.4报警系统的装置

报警系统在电力通信设备中的作用是,一旦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报警系统就会及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维修人员及时维修系统。报警系统的安置,能够避免因为通信设备发生故障导致电力通信设备的延期使用。

2.5数据加密备份设置

2.5.1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是对重要文件的保护,它通过数据加密、数字认证和信息摘要的方法对重要文件在传播的过程中进行加密,保护文件的安全性,确保在电力通信系统中不会因为重要文件的破坏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遇到远程接入的时候,可以使用VPN技术来保护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2.5.2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是为了防止在通信系统的硬件出现问题,或者系统瘫痪下做出的防备措施。当然,从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角度来分析,对重要文件和数据的备份是非常有必要的。

2.6人工切换技术的启用

人工切换技术是确保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一个备用措施。当正在使用的通信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的时候,通过人工切换技术检测长期处于“休眠”状态通信系统是否完好状态。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将处于备用状态的通信系统切换成主用系统,观察其运行状态,继续仿制备用系统。对不能正常使用的电力系统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人工切换技术,避免了备用系统和主系统同时发生故障,使电力通信系统完全瘫痪,影响电力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

3结语

总之,电力通信系统大力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其可靠性也越来越受到电力通信部门的重视。笔者相信,经过设计部门、技术部门、管理部门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一定能最大程度提高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推进社会更快向前发展。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刘太祥.电力通信系统的危险点及预控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6,(02)

[2]郭宏宇.数字接入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3)

[3]张新玲.如何改进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评估[J].电子制作.2016,(06)

论文作者:闫科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闫科峰论文_闫科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