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论文_黄尧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论文_黄尧

四川尚高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形式。同时,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对传统建筑分散、材料能源消耗相对较大、环境影响相对较为严重等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改善。从相应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处理操作中来看,预制装配式施工模式虽然能够具备理想的应用优势,但是其作为一种新型施工工艺,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问题,整体施工工艺尚不成熟,表现出了较多的质量缺陷问题,需要逐步优化完善。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

1导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该项技术符合我国建筑工程的相关标准,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另外,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建筑工程的施工形式,也进行了有效的颠覆,这对我国建筑工程来说,无疑不是一个新的发展形式,和新的挑战。

2预制装配式建筑简述

一般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来说,就是在建筑住宅的时候搭配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那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则就是将混凝土构件通过工厂生产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工业化的加工与制作,在这个环节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对于混凝土的主体结构中的一部分的梁、板、柱等进行生产与制造,尽可能地可以直接预制装配好其阳台或楼梯等一部分的结构;在运用专业的运输装备来进行运输,把这些部件直接送到通相应的建筑施工的现场来进行吊裝与施工;再将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送至到指定好的位置通过初始留下的插筋以及预留孔等配置组合,再开始进行灌浆浇筑等工作,最后的工作就是将单独使用的构件进行对应的组合连接,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完整连续的构件,通过这些步骤来进一步达到这些建筑所应有的结构强度。

3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特点

3.1较快的施工速度,标准化程度较高

由于需要在工厂提前预制好全部构件构件,与此同时不影响建设项目场地施工的正常开展,所以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快施工进度,并且在构件生产中,雨雪等恶劣天气不会影响构件生产进度,所以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从很大程度上节省施工时间。同时,工厂通常是批量生产构件,所以利于实现标准化、集成化生产,不但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还能够保证施工进度。

3.2施工现场工料投入少

由于在工厂室内生产预制装配式构件,所以能够很大一部分工程都无需现场完成,这就给施工现场节省了很大的施工场地,能够将现场劳动力数量、工程施工量大大减少。这不但能够将高空作业等安全风险施工减少,还能够保证施工进度,可以降低施工的费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3可实现复杂新颖的外墙和多功能的设计

在工厂生产预制装配式构件中,可以对钢模板的形状、尺寸等进行严格地控制,能够生产出复杂的构件,能够充分利用钢结构、混凝土等材料,让建筑结构更加多样化。同时,在工厂生产中用户可提出更多的要求,预制构件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化。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4.1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对于預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来说,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程度的,是施工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的关键。因此,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利用螺栓连接的形式,加强预制构件之间连接的精密度。同时,在预制构件安装的过程中,下层板应当预留插筋伸入到内墙预制预留板螺栓孔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在螺栓孔中灌入相应的水泥砂浆灌浆料的形式,并且在通过利用螺栓固定的形式,将建筑工程的剪力墙与建筑工程各个结构,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另外,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剪力墙的连接螺栓放置的位置,应当在整体结构的中心,这样不会就对后续施工项目的展开,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剪力墙自身的稳定、坚硬等性能。同时,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对其施工的成本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避免对其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4.2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①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是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用技术,在预制叠合板安装过程中,应该将预制叠合板与作业层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cm以上,结合施工要求确定叠合板的安装方向,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叠合板的安装方向进行调整,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问题。在预制吊板安装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对叠合板造成损坏或者材料浪费,应该对叠合板加强保护,保证其安装质量。②合理选择预制吊板安装施工方式,具体而言,可以采用模数化吊装方式,保证吊装紧密度。③在进行叠合板安装施工过程中,在叠合板底部位置应该设置临时支架,从而起到稳固作用,当吊装施工完成后,即可拆除临时支架。④在进行双层结构安装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综合考虑工程实际情况设置双层支架。当上一层叠合楼板结构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然后进行淋水养护,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当混凝土强度达到75%左右,即可拆除下一层支架,保证施工质量。

4.3预制楼梯和阳台施工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中使用的预制楼梯结构要具有一次成型特性,连接板下部需要采用焊接技术连接,将预埋件在楼梯翻边上预埋并安装护栏杆。吊装楼梯与护栏安装一般一次成型,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施工安装时间、提高工程效率。预制空调板阳台在安装过程中一般采用双层配筋,钢筋间距控制在200mm,空调板地漏、栏杆和滴水线预埋时要保证泛坡坡度一次成型。[6]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使用高精度的测垂传感尺,提高预制建筑构件装配精度,减少人工测控成本投入,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不断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

4.4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预制窗体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预制窗体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螺栓、吊耳的相似,对窗体上预留的螺母进行有效的连接。同时,在连接的过程中,应当在窗体距离作业面300mm的位置,根据相应的位置,对其窗体的构件进行全面连接。但是,在连接的过程中,应当对窗体的方向,进行全面的调整,使窗体的螺栓很好的插入墙板的连接的孔内,这样不仅仅有效的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也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得到全面的展现。

4.5现浇部分质量控制

在柱轴线偏差的控制方面,必须要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要求进行,测量控制布控时要按照由高到低进行,偏差要控制在3mm以内。在控制标高方面需要将控制点设置在建筑物周围,便于相互检测。每层标高误差要控制在3mm以内,全层标高误差要控制在15mm以内。在钢筋定位控制方面,需要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时会出钢筋图,必须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的间距来绑扎钢筋,从而在预制梁的吊装更加便利,梁钢筋的误差要控制在5mm以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根据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等方面,有效的提升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对其施工的成本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通过对质量因素的有效控制,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会不断提升,从而使得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年.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门窗,2016(8):121.

[2]李 颖,李 峰,邹 宇,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评估[J].建筑技术,2016,47(4):305~309.

论文作者:黄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论文_黄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