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计划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院校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计划管理是高校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所选择的目标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用的方法的总和。本文试从理论角度阐述计划管理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结合科研管理实践,探讨了制定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依据与方法、科研定编的原则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科研政策。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人类对社会认识的理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并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去指导人们改造社会,社会科学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与此同时,社会科学本身也在向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对社会的每一个问题的研究已不再是个别的行为。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已从个体劳动的“小科学”的生产 方式转向社会化的大生产方式,成为具有严密组织结构的“大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大生产”方式需要严密的计划、完善的管理。在今天,没有严密完善的计划管理,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已不可能。
高等院校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社会的科学化和社会科学的社会化的趋势使社会科学研究成为社会大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何发挥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在社会大系统中的最大社会功能,取得最大的效率和最佳的社会效果,这是社会科学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
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内涵有四个方面,即计划管理、组织管理、监控管理和效应管理。计划管理是确立近期和长期的研究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路线;组织管理是在实现研究目标的过程中,对相关的科研队伍和机构、经费进行统一调配,使之协调发展;监控管理是指在研究管理过程中对人员编制的配置、研究经费的使用以及课题的进展情况等进行适时监督与调控;效应管理又为后期管理,即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验收与交流等。上述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中计划管理在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中占居首要地位,是最基本的管理,其余三项则处于从属的地位,是计划管理的补充和延续。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计划管理对象为课题、编制和经费,统称计划管理三要素。课题是计划管理的基本单位,多重课题有结构的组合形成规划,它是高校一定时期内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南。规划包括了研究对象、路线、研究周期及预期效果等。编制是计划管理的必要条件,通过编制的调配,建立合理的研究队伍结构、智力结构、干部结构和专业结构,形成以课题为中心的组织体制。经费是科研活动的经济基础,通过对经费的调控,调节研究方向及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在上述三要素中,课题处于主导地位,是计划管理的最终目标,其余二要素则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处于从属地位。这是一个以课题为圆心、编制、经费为外圆的同心圆,外圆不可以脱离圆心而独立存在;同样,圆心定位不准,整个圆就会错位。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拟定正确的课题研究计划乃是其社会科学研究事业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研究编制与经费对研究计划的实施具有制约作用。六十年代,尼克松政府曾制定了一个庞大的征服癌症的计划,由于当时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条件尚不足于攻克这一医学难题,致使数亿美元的研究经费付诸东流。这一事例表明,课题计划的决策失误,将会一错百错,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样,对研究条件或研究过程中的困难估计不足,亦会使研究计划中缀或陷入进退两难的僵局。
课题既是计划管理的基本单位和中心环节,那么课题规划的制定就成了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一项最根本的任务。制定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研究规划必须结合高校的特点来考虑。第一、开放性。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是国家和地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各级各类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相衔接、相补充,具有连续性和开放性。第二、学科性。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相融合,具有学科性强的特点。第三、区域性。各高校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使其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由于上述三个特点,在制定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时,一方面要注意兼顾高校社科研究的区域性和学科性特点,并注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自觉地将自己的规划纳入国家或地方规划的系统之中,使之成为整个社会规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编制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依据有下述四条。
一、把握时代脉搏,抓住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的主题。在这个历史时期内,由于社会的动态发展,必然产生各种矛盾。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有矛盾的次要方面。决策部门应从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着手,将解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纳入自己的规划。
二、适应科学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加大综合性研究课题的比重。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隔离状态已被打破,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已经扩展到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各个领域,综合性学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社会向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解决任何一个社会问题,诸如人口、环境、交通等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作战。因此,必须加强对综合性课题的研究,使规划课题不仅适应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趋势,同时也适应社会发展对科学理论的需求。
三、发挥区域优势,提高竞争能力。各高校因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历史沿革的差异而拥有不同的研究环境和智力资源,规划应首选这些具有优势和特色的课题。例如在宏观上,西北西南地区对少数民族问题的研究,华南地区对港澳台问题的研究,华中地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华东地区对吴文化的研究等均具有相对的优势。再如苏锡常的乡镇企业研究,安徽的小农经济问题研究,广州、深圳的三资企业研究,南京的六朝考古研究以及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问题研究,如此等等,均应是当地高校首选课题。
四、体现高校的特点。高等院校具有研究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的特点,这是社科院及其它任何研究机构无法与之相媲美的。当代社会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青少年犯罪等单凭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某一学科理论是无法解决的,它有赖于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民族学以及数学、运筹学、化学、环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高等院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齐全、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适应了对当代社会重大的综合性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地系统研究的需要,它是高校制定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重要依据。
基于上述四条依据,编制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应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注重应用性课题的研究。注重应用性,并不排斥对理论性课题的研究,问题在于如何摆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石,离开了基础理论,应用研究无疑是空中楼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那种单纯追求社会效益而忽视基础理论研究的作法,必将会窒息社会科学的发展。高校的许多基础理论学科往往历史悠久,成熟程度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这些学科的理论往往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青睐。因此,保持适当比例的基础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然而,理论的归宿是实践,在这个意义上说,纯理论的理论研究是不存在的。在当前轰轰烈烈的社会大变革的潮流中,注重对社会实践问题的研究,无疑代表了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
其次,要增大综合性研究课题的比例。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长,学科与学科之间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综合。文文一体、文理汇流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向。加强对综合性课题的研究不仅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科学自身逻辑发展的趋势。在综合性课题的研究中,各学科之间的融汇贯通还会产生出新的理论生长点,形成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如科学技术哲学、环境法学、人类生态学以及犯罪心理学等学科。当然,强调了综合性课题的研究并不表明可以忽略专业性课题的研究。综合性研究与专业性研究是相互依存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离开了专业性研究就谈不上综合性研究。因为社会科学发展至今,已经淀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综合已成为必然。同时,社会的高度文明与发展使得原本专一学科可以解决的问题已经发展到非多学科协同攻关方能解决的程度。
最后,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处理好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重点规划和一般规划的关系。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知识体系。由于人们认识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向终极真理逼近的过程,因此规划具有动态性。又由于人们对社会认识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是人类认识史的长河中的一个小阶段,因而规划又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任何一所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不仅是国家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联结点。编制规划既要与近期国家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又要与未来的社会科学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样,近期研究才能与未来事业的发展接轨,社会科学自身才会有储备,才不致在未来的挑战面前不知所措。另外,处理好重点规划课题和一般规划课题的关系也是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力量雄厚,国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但相对我们所面临的研究课题来说仍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各高校可根据各自的学科优势和地区特色,突出安排自己的重点课题,并投入相对多的人力和财力,藉于形成拳头“产品”。在确保重点的同时,对一般课题也要作适时的安排。有时,一般课题也会产生新的理论生长点,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或课题。在这个意义上说,一般课题是重点课题的前驱,为重点课题开辟了道路,重点课题是一般课题的延续和保障。
科学的课题规划为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要保证规划的全面实施和顺利完成,编制与经费两要素就成了计划管理的主要问题了。这里,人员编制是实施规划目标的先决条件,离开了人的因素,任何规划都将成为“鬼话”。
当前,我国高校文科的科研编制分配的比例令人担忧。大多数高校的规划课题仅有少量编制或根本无自己的规划,更谈不上人员编制的投入了。根据1992年国家教委公布的高等学校社科统计资料①,当年全国高校从事研究与发展的人员为53856人,在研项目13753项,其中国际合作与企事业委托项目、纵向项目计13487项,占全部项目总数的98%,其它项目为266项,占2%。换句话说,高校自己的规划项目还不足2%。估算高校自己规划项目所投入的研究人员在1077人以下。这是与高校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极不相适应的。诚然,高校的社科研究主力应安排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战场,但这并不意味可以忽略安排一定比例的研究队伍从事高校自己规划课题研究。从理论上讲,高校自己的规划课题结合了自身的学科建设,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它与校外大多数规划课题几乎全部侧重于应用研究相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别。几乎毫无保留地将力量投放到校外课题研究上,无疑将会窒息高校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使高校失去理论储备,最终也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不良的滞后效应。
造成人员编制投向比例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高校决策部门对校内课题规划的意义与作用认识不足或措施不当;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高校研究人员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短期效果。这种情况必须引起高校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强调主力研究队伍向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主战场转移的过程中,不应忽略二线的战场,保持一定比例的研究力量从事高校规划课题的研究,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计划管理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根据高校社科规划在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占的地位与作用以及高校学科发展的需要,投入高校社科规划的编制比例应由现在的2%扩充到20%左右。这个比例不仅在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社科管理实践中证明是合适的,而且在原则上讲也是恰当的。那么,合理的定编原则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现有的高校文科编制情况作一番考察。
现有的高校文科科研编制大多由原高教部或上级主管部门戴帽下达的,编制直接下达到研究机构,并且一定终生。这种定编的方式给高校的社科研究事业造成了混乱:机构之间、系科之间、文理之间人员互不流通,划地为牢;人员编制盈缺不均;一些单位有课题无编制,另一些单位则有编制无课题等。这种戴帽下达的定编方式已为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制定合理的定编方案,首先必须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规划课题为主体”的原则。高校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学科建设对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储备与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人力资源分配上应坚持把学科建设放在主导地位,这是高校定编方式与其它部门的定编方式相区别的特点之一。
其次,在设计定编方案的过程中还要坚持“类型多元化、编额随机化”的原则。所谓“类型多元化”原则就是要打破原有的部门所有制,将所有编制收归学校统一调配。学校在“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规划课题为主体”的原则基础上,将编制切为四块,即四种类型:固定、浮动、特种和机动编制。固定编制定编到人,对象为极少数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学术威望或科研能力很强的教师。浮动编制依据所承担的课题情况确定,并随课题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特种编制用于科研辅助人员,包括科研机构行政人员、实验员、图书资料员等。机动编制作为科研后备力量,随时用于承担新的课题或对已有课题进行编制追加。这四种类型编制数在总编制数中所占的比例可根据各个高校具体情况来确定,但无论如何,机动编制的比例应占相当大的比例,这是由“以规划课题为主导”的原则推导出来的结果。所谓“编额随机化”原则就是要求高校文科科研编制适时应势地变化。编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常数,而是一个随学校的事业变化和发展而增减的变量。一定时期的文科科研编制数随那个时期研究课题对编制的需要量、教学对编制的需要量以及学校基金投入的教师工资折合的编制数的变化而变化。这个原则可化简为下列计算公式:
A(包干工资总额折合教师总编制数)+B(基金投入的教师工资总额折合的教师编制数)-C(教学编制需要量)=K(科研编制控制数)
上述公式中除A之外,其余均是变量。当B增减时,K就随之增减;当C增减时,K就随之减增。反之亦然。公式表明,文科科研编制数除了受学校基金的投入量及教学对编制的需要量的影响外,还受理工科研究课题对编制需求量的影响。当理工科研究课题的强度或广度相对大于文科时,文科科研编制数就减少,反之亦然。
编额随机化原则打破了校系所编制的界定,校内与校外、文科与理工科、院系与院系、机构与机构各自的定编控制数也不复存在,起而代之的是以研究课题为轴心的定编制度。新的定编制度的优点在于:科研人员的流动放开了,校际之间、系际之间、所际之间的科研合作加强了。任何部门、任何机构都可以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聘用所内外、系内外乃至校内外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工作。编额随机化原则最终做到了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将编制用于科研事业的刀刃上,大大地提高了科研编制的有效使用率。
科研经费作为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支撑,始终起着杠杆的作用。通过对经费的投入方向与投入力度的控制,调节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深度与广度,这是经费计划管理的功效。然而多年来,经费对高校社科规划的调控作用微乎甚微。原因之一是国家对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投入甚少。1993年国家教委公布的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表明,1992年国家教委拨给全国522所高校的科研事业费为3894万元,校均投入7.46万元,加上校均自筹经费1.16万元,合计平均每年高校自选课题经费为8.62万元,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②而在美国,一个社科项目就可获得百万美元的资助,如“美国社会学家C·蒂利承担的一项项目就从有关方面得到一百多万美元的资助,据了解,这样百万美元的研究项目在美国并不稀奇。”③原因之二是高校在经费的计划管理上方法不当、政策不妥、措施不力。
如何制定有利于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政策,是计划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科研政策的制定应有利于引导教师和研究人员多渠道、多层次地去争取研究经费;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参与规划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缩小校系管理费的提成比例;增加科研酬金的提成比例;扩大经费的使用权限;简化经费的报批手续。实践证明,在经费管理问题上,那些灵活性程度高、改革力度大的单位,往往成果就出得多;反之,那些所谓“原则”性强,抱着条条框框不放的单位,成果就相对出得少。对于高校管理决策者来说,投入的是政策,取得的是相对多的研究成果,这种高效的投入产出事实是我们应该很好总结和推行的。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计划管理工作在高校文科科研管理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计划管理的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校社会科学事业的兴衰,因而受到高校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形势的不断发展,计划管理过程中必将出现更多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探索和研究这些问题,乃是高校管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注释:
①《全国高等院校社科统计资料》,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②《全国高等院校社科统计资料》,8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③《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手册》,15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