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研究
文/黄 超 邹 新(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
摘 要: 建设重大公共研发平台是提升芜湖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打造芜湖长江经济带产业中心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芜湖市重大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重大公共研发平台 现状 对策建议 芜湖市
一、引言
芜湖市作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的组成部分,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点。表1分别从技术市场交易额、专利授权量和研发经费支出三方面展示了芜湖市2014—2017年的创新能力。与2014年相比,2017年芜湖市技术市场交易额从36.9734亿元增加至48.2981亿元,技术市场成交额呈逐年增长趋势。此外,2014—2017年,芜湖市的研发经费支出增长迅速,从2014年的52.88103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82.3177亿元,表明芜湖市的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正在逐步提升。
在安徽省提倡建设全省综合性大科学中心的形势下,芜湖市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团式发展,着力建设一批高端的重大公共研发平台。重大公共研发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芜湖市重大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核心研发团队、研发能力和创新成果等方面展开,有利于芜湖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芜湖市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现状
1.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和保障措施
芜湖市颁布了《中共芜湖市委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呼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意见》(芜市发〔2017〕14号)、《芜湖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芜湖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芜政〔2017〕29号)、《中共芜湖市委办公室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打造长江经济带产业创新中心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办〔2017〕91号)等文件,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面构建符合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建成一批行业认可的高端研发创新平台,深入落实人才发展战略,快速提升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用以支撑全市乃至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安徽省大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江经济带持续发挥重要影响力。出台《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财政支持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的通知》(芜政办〔2017〕50号),明确重大公共研发平台财政投入的决策机制、使用范围和激励标准等内容,加强对产业创新专项资金的管理。出台《芜湖市重大公共研发平台运营管理与绩效考核办法(试行)》(芜政办〔2018〕34号),明确重大公共研发平台申请绩效奖补的条件、考核程序和考核办法,加强平台的管理。
表1 2014—2017年芜湖市技术市场成交额、专利授权量及研发经费支出情况
2.创建高端的重大公共研发平台
芜湖市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微电子(含汽车电子)、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互联网+及共享经济等10个产业领域建有37个重大公共研发平台,构建核心创新链,为产业链各环节创新创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院校应该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模式是建立在企业与学校互惠互利基础之上的一种合作共赢机制,其目的是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培养理论和技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确保学生就业率的同时提升学校的影响力。院校管理层应该积极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让学生和老师都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和优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同企业形成紧密的联系,形成科学的校企合作模式,积极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3.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这几年,李敬益和社区同事在处理矛盾纠纷上又想出了新方法。他们在社区范围内发放“彩云社区无忧卡”和“彩云社区民情联系卡”。这两张卡的正面是诉求者的基本信息与诉求内容,背面是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
4.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从事研发工作
2018年,芜湖市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近3万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841人、硕士学历2729人,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44个,2人拟被科技部列入“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家企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如图4所示,在服务企业数量方面,只有28%的平台在50家以上,服务意识有所欠缺。如图5所示,在用户使用平台次数方面,只有32%的研发平台在5次以上,用户黏性不足。除此之外,芜湖市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在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知识共享等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缺乏沟通交流与合作,开放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阻碍平台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三、芜湖市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了解芜湖市重大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现状,本次研究从基础建设、创新能力和创新服务等方面对37个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展开问卷调查,收回问卷32份,收回率为86.5%,有效问卷25份,问卷有效率为78.1%,填写者均为平台的中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芜湖市在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如图2所示,由于芜湖市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模式主要以政府主导、市属国有企业主导、区属国有企业主导、县属国有企业主导以及企业自建为主,只有48%的平台加盟高校数量在3家以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台的功能发挥。学校具有人才优势,重视教学与科研,拥有许多科研成果,但由于缺少企业的积极参与,无法准确把握企业需求,导致多数成果停留在纸面上,没有转化为实际应用。
1.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布局尚欠合理
如图1所示,从地域分布看,78%在市区,14%在芜湖县,5%在繁昌县,3%在无为县,而南陵县为0%。芜湖市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大部分集中在市区,县城相对较少,存在市县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
2.高校参与程度较低
老师在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应该多选一些贴近学生实际且被他们所熟知的题材,这样学生创作起来会比较容易一些,通过逐步提高过程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说,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鞋“我的爸爸”、“花园里的花朵”等等一些简单的题材,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一些选题,等学生完成以后,可以在为学生增加一些难度,像“美丽的大自然”一些稍微复杂的题目。学生通过这种由简入难的形式,随着写作素材慢慢积累,写作兴趣也会逐渐提高,为以后的写作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3.资金来源单一
通过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和统筹布局,建立健全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工作推进机制和支持管理程序,完善政策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加快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市县间交流合作,构建跨市县的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实现平台建设合理布局。
4.服务意识相对薄弱,用户黏性不足,开放性有待提升
中国水利:为改善民生,国家加大了对饮水安全、节水灌溉的投入力度,作为企业,如何处理好企业的发展与社会担当的关系。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及远景规划是什么?
图1 地域分布情况
图2 加盟高校数量
图3 投资主体数量
图4 累计服务企业数
5.缺乏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
加强企业与高校的交流合作,全力支持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学校参与重大公共研发平台的研发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打破院校与企业之间的阻隔,整合优势资源,取长补短,共同推进平台建设。
四、对策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与统筹规划
如图3所示,在投资主体数量方面,80%在 3个以下,16%在 3~5个,4%在5个以上。众所周知,重大公共研发平台是以非营利为主。因此,平台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外部资金支持渠道过于单一容易造成平台资金短缺,进而影响其正常运行。
截至2018年底,芜湖市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1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6个,其中国家级13个;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16个;院士工作站38个。截至2019年2月,芜湖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20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207个、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119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培育企业8家。全市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孵化面积38.7万平方米。
2.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图5 用户使用平台次数
芜湖受地理位置、企业规模和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凝聚力度不强。近年来,芜湖市相继出台一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的政策措施,如《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芜湖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的通知》(芜政办〔2017〕21号)、《关于印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专项政策(试行)的通知》(芜战新基地办〔2018〕11号)等,但多数企业无法落到实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缺乏。
3.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辅助的多元投入机制,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模式。制定重大公共研发平台相应制度,促使在平台运营过程中受益的企业履行负担部分研发资金的义务。推动重大公共研发平台与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引导金融机构为平台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
目前为止,仅见“昆北”有此类过腔。如去声字“受”的唱调(《荆钗记·男祭》【折桂令】“致受磨折”,755)。对于去声字,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两节型过腔理解,但“受”字在昆曲中通常又多作上声字。若按上声字解,该字的字腔是,其中音是昆曲运用借音造势依字行腔法,向前字“致”借来作为“受”的腔头乐音,由此构成的就是完全符合上声字高—低—高调值的字腔音势。其后的乐汇,即为“受”的过腔。其中是第一个主调性过腔,是第二个主调性过腔,是第三个主调性过腔。这个过腔是由同一种音乐材料组成的“主调+主调+主调”多节型过腔。
4.提升创新服务意识,增强用户黏性,加大开放共享力度
加强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宣传力度,提升平台社会影响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提升服务意识。定期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与研发服务,增设在线咨询和答疑,提升用户对平台的认知程度,增强用户黏性。出台芜湖市科学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采取多元化的共享模式,建立健全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利益分配与财政补助政策;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知识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海量数据中的存储、搜索和展示,推动各平台间交流与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平台开放共享力度。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推动芜湖市“百人计划”项目,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形成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化供给。不断完善重大公共研发平台的人才评价机制、科技创新奖励制度,改革股权分配制度,提升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的能力。
五、结语
芜湖市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充分借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建设模式与成功经验,完善平台体制建设,推动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创新,促进平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2017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j.wuhu.gov.cn/Content.aspx?pNewID=7540&TypeID=110401.[2019-03-14].
[2]曾蓉,储节旺.安徽省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2,44(3):47-50.
[3]涂勇.地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0):42-44.
[4]邹蓟,杨帆.对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03):246-247.
[5]施家春.曲靖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 [J].创新科技,2015(11):25-26.
[6]王宏起,王雪,李玥.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2):48-51.
[7]张炳君,刘晨.青岛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6(1):33-37.
[8]张雯.南通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33):33-34.
[9]刘妮妮,陈庆云,王博.加强云南省科技创新公共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J].云南科技管理,2016,29(01):13-15.
责任编辑:任媛媛
标签:重大公共研发平台论文; 现状论文; 对策建议论文; 芜湖市论文; 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