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亚杰贝尔的市场经济思想_重商主义论文

布亚杰贝尔的市场经济思想_重商主义论文

布阿吉尔贝尔的市场经济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吉尔论文,贝尔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法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在市场经济理论史上,立足于17世纪后期18世纪初的法国国情,围绕着经济均衡,侧重在宏观上对刚处于确立中的市场经济及其运行体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考察,从中相应地提出了富有创见的市场经济思想。

一、市场运行及其机制

布阿吉尔贝尔之前,法国经济领域中重商主义久居思想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尤其是以国家干预主义著称的柯尔培尔主义更曾盛行一时,市场运行和市场行为受人为干扰,发育不良,且在理论上对之也谈不上有甚象样见地。布阿吉尔贝尔在对法国经济详情的考察过程中,从货物尤其小麦价格比例与供求关系出发,在法国率先确立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命题,并以此为基础而初步探讨了市场运行及其机制问题。

1、价格赖之以比例价值

布阿吉尔贝尔着眼于一国的经济协调发展和繁荣,强烈地意识到了市场交易中各种商品价格保持一定比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指出,“各种货物的价格必须始终保持一定的比例,只有这样的协调才能使各种货物一起生存,它们的生产才能经常彼此相互促进。”〔1〕又,“商品按照一定比例的价格交换, 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对于它的生存的维持都是同等重要的。”〔2〕并认为, 商品交换之所以按照一定比例的价格,就因为商品只是当农业及以农业为基础的其他一切行业保持一定比例时才相应地有其价值,即比例价值。一切行业“形成了一条财富的链条,只有组成链条的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才有价值,一旦从中脱掉一个环节,它们就会失去价值,至少会失去最大部分的价值。”〔3〕至于比例价值,归根结蒂, 就在于商品生产所需社会劳动总量中的一定比例劳动。“假使穷人不借助于双手的劳动去支援富人以使他们所拥有的财产产生价值的话,富人连同他们一切的资产和所有就将完蛋;”反过来,要是富人的“土地自己生产财富没有任何强制,完全听其自然,它给人们的给养和报酬不是象它现在那样按照劳动的比例提供,……那么,一切没有土地的人就会完全处于不能生存的境地”。〔4〕简言之,在布阿吉尔贝尔看来, 商品交换的比例价格基于比例价值,而比例价值则取决于生产商品的比例劳动。

2、价格、供求与竞争 布阿吉尔贝尔立足于劳动价值论之基础, 对市场运行态势及其机制作了考察和描述。依他之见,市场交易中,价格随供给增减或需求减增而跌涨。“一切买方的利益在于能有很多的商人和大量的商品,使商人彼此之间发生竞争,后者为了要迅速售出货物,就会把货价降低;反之,商人却只有在确实知道当地没有很多的竞争对手,货物供应的数量稀少,而且顾客几乎非照他所开出的价钱购买不可的情况下,才能卖得较好的价钱。”〔5〕同时, 价格涨跌又会引起供给增减或需求减增。“异常的高价使得最劣等的土地也得到精耕细作而带来利润,同时对于增加上等土地的收获也不丝毫忽略,再加上对于谷物的各种用途,好象对于极宝贵的商品那样予以注意和不断节约,于是在国内就形成一种超过可供日常需要的丰裕;但是,由于数量过剩的谷物没有找到必需的出路,……于是又轮到贱价进行报复了,由于耕作的荒废或忽略以及对谷物使用的浪费,一个荒年就使平衡倒向于另一方,这时就来了惊人的高价”。而价格与供求的变化,既受竞争的作用又势必导致竞争。“谷物的低贱和它们的过度高价,是相反的事物,处于不断斗争当中,它们既不停息,也没有忍耐,它们中的一方不会使另一方一蹶不振”。〔6〕

3、利益机制 布阿吉尔贝尔认为,市场运行中货物供求失衡、 价格过高或过低,势必导致一切行业之间的比例失调,结果祸及价值和市场运行(交易);因而务必使之保持比例协调均衡,特别是小麦的供求和价格。而要保持其比例协调均衡,则有赖于市场及其作用。“当谷物价格略有提高的恐惧刚露头,就努力去从国外各方面购进”;当价格低贱时,“就必须出卖小麦给外国”,即放任小麦自由贸易。“这样,那已经失掉了平衡的天平就恢复过来,因为在这种场合,最有权威的决定因素是市场”。〔7〕至于市场及其作用的发挥, 就在于交易双方各自的利益。也就是说,只有使交易双方有利可图,各得其所,市场及其作用才能得以发挥。“交易的首要规律是使交易双方都能够有利可图,各得其所,不然的话,要是破坏了交易的目的,交易就会全部停止”。〔8〕显然,在布阿吉尔贝尔看来,就是这“交易的首要规律”的作用, 维持着供求、价格的比例协调均衡,从而使交易得以正常进行。因此,这一规律——市场运行机制,实际上便是利益机制。

4、放任自由 布阿吉尔贝尔又指出, 在现实交易中人们只顾维护自己的利益,总是每每违抗“交易的首要规律”——“双方有利可图,各得其所”,以致破坏了依此所保持的互相合作协调对此,他再三强调,只有大自然才能安排平等互利的公共秩序;而“其它的权力,尽管是出于善意,如果要过问其事就会将全盘搞坏。”〔9〕又, “只是大自然或者是神才能主持公道,无论谁人都不要干扰;这样,大自然自会履行职责。它首先会在一切交易中,在售卖与购买之间,建立起同样的需求,使买卖双方谋利的愿望,成为各种各样市场的灵魂”。〔10〕等等。进而他明确指出,在现实中只要停止对大自然的“冒犯”行为,“大自然就很快获得自由并恢复它的一切权力,此时,商业和在一切商品中的价格比例将重新建立起来;通过连续不断交替、推移,就会使各种产品彼此间继续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持,这就会形成人民大众的共同富裕”。〔11〕也就是说,大自然“必须完全自由地行事”;如果“给自由以限制”,则人们必定受到相应“惩罚”。为此他疾呼,必须“给大自然以自由”〔12〕;“大自然是酷爱自由的”〔13〕。这里,虽然布阿吉尔贝尔将“大自然”与“神”相提并论,使之蒙上了宗教的神秘面纱。但他所揭示的实则为支配市场运行的利益自动机制,以及使这一机制赖以实现的必备前提——自由放任。这是不难分辨的。

二、经济均衡

布阿吉尔贝尔面对柯尔培尔主义所造成的法国农业凋蔽,及由此带来的整个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实境况,在考察市场运行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于经济均衡问题。

1、利益均衡 在布阿吉尔贝尔看来,一般而言, 没有一个人是能够自己制造所需要的一切物品的,即使一个人无论如何富有,也不可能生产差不多一切产品。这就需要通过市场交易不断相互调剂。而为能使商业(交易)不致停顿,就必须听任大自然的安排,“使每一个人无论是卖者或买者都同样地得到好处,就是说,使利润得以公平地分配于双方”,〔14〕或者“必须绝对保持平衡,使双方分享利益”,〔15〕即利益均衡。

2、价格均衡 布阿吉尔贝尔之见, 要在连续交易中使利益均衡得以实现,则交易中的“价格必须能够收回成本”,〔16〕且售价还必须能盈利。“售价必须使商人不受亏损,使他能够继续经营他的行业并能盈利,否则,就等于他一点也没有售出。”〔17〕这是因为,在实际上,“商业只是建立在一种价格的自然平衡的基础上的,一部分的商品蚀本出售就会破坏平衡,……以致商业不能顺利进行。”〔18〕从中不难看出,在布阿吉尔贝尔那里,利益均衡在交易中,就体现于依据成本和盈利所建立起来的价格均衡。

3、供求均衡 布阿吉尔贝尔认为, “卖者将进行和买者同样多的购买”。〔19〕这就是说,在交易中,一个商品生产者作为卖方,在卖出自己所生产的一定量某种商品的同时,无论是直接或间接地又买进同等的别人所生产的另一种商品。卖和买始终是相等的。卖即供给,买即需求;卖和买相等,亦即供求均衡。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卖和买必须经常处于平等地位,始终保持供求均势。这尤其是在谷物和其它商品的交易中,更有不能或缺的义务,“双方交易必须旗鼓相当”,要不然,一方很快就会压倒另一方,这等于双方都立即同归于尽。同时,他又指出,只要发挥大自然的作用,在互相的支援下,就能使供求得到调剂,从而形成这一均势。而当达到供求均势,则价格高低又自行调和,以致形成价格均衡〔20〕(实则为均衡价格)。换言之,交易中的价格自然均衡全赖于供求均衡。

4、产品均衡 依布阿吉尔贝尔之见, 供求均衡及由此形成的价格均衡,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幸福的境界。而要保持这一境界,就必须使一切商品处于连续不断的均衡状态。“为了保持幸福的境界,就必须使一切事物、一切商品、继续不断地处于平衡状态”。〔21〕

5、生产均衡 布阿吉尔贝尔又认为,产品均衡, 就在于社会生产均衡;说到底,亦即社会各业之间保持一恰当比例,互相协调,均衡发展。首先,社会生产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各行各业都是相互依存的。“一个国家的各种职业,无论是什么,都相互为用和相互支持的,这不仅为了供应彼此的需要,甚至还为了保持彼此本身的生存。”〔22〕因此,要使一国繁荣富裕,就必须保持各行各业的共存共荣。“一个文明和宏伟的王国之所以富裕,在于保持王国内的各行各业的共存共荣,并使它们彼此相互依靠、相互推动如象一个时钟的部件那样。”〔23〕其次,社会生产各行各业又是相互制约、交互影响的。“在所有的职业中,单独某个职业的利弊,与所有其它职业都是息息相关的,就好比人体中某一部位稍感不适就会立即袭及其它部位,如果不立即治疗,随后就会丧生一样。”〔24〕再次,经济协调均衡就在于社会生产均衡发展。“为了维持那种稳定人民和各等级的人们,从而稳定国王收入的经济协调,就决不应该使某一部分的发展超过其它的部分”。〔25〕亦即必须使社会生产各行各业的发展以一定比例保持均衡。

6、生产均衡全赖农业的发展 在布阿吉尔贝尔看来, 社会生产各行各业都是以农业为基础,由农业所派生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最文明的国家,使它臻于完善的两百种职业,全都是由土地产物所派生的。”〔26〕农业繁荣则百业俱兴,而如果农业衰落则各业皆衰。“既然各行业的产生系由于社会的富裕,而富裕通常不过是土地的产物,那么,随着土地产物的衰落各行各业也一起衰落下去。”〔27〕因此,农业乃社会生产均衡发展的基础,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使之繁荣昌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均衡发展。

三、财富及财富增长

布阿吉尔贝尔在考察市场运行过程中,对先前盛行的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作了鲜明地批判,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有关财富及财富(收入)增长的基本思想。

1、财富 在重商主义视野内,倾向性地把财富与金银货币、 货币积累与国家致富等同看待。布阿吉尔贝尔彻底否定这一看法。他一再强调“金银本身不是、也从来都不成为一种财富”〔28〕;“硬币本身并非财富,而且,它的数量一般和一个国家的富裕无关”。〔29〕并认为“银钱只不过是消费的极其谦卑的仆人而已”;〔30〕它的唯一职能“至多只是作为交易和相互让渡的保证”,它“只是商业交易的仆役和奴隶”。因而“将金银当做财富和幸福生活的唯一的源泉是一个严重错误”〔31〕。既然如此,那么财富到底为何物?在布阿吉尔贝尔看来,一切财富可分为两类,即“农产品和工业产品”〔32〕;且明确提出“只有衣食等物品,才应当称为财富”〔33〕;又,“真正的财富……包括人们全部的享受,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非必需品以及能够满足人们身体官能的快乐的一切物品”。〔34〕

这表明,实际上,布阿吉尔贝尔看到了财富的物质内容,比之于重商主义的确进了一大步。不过他却未曾认识到财富在特定社会形态中的一般形式。同时,又将财富的物质内容剥离于财富本身,而且还把财富与消费、收入等量齐观,甚至以消费来检测财富。“所谓富裕,不是别的,只是一种大量的消费,也就是说一种极大的财富。”〔35〕“世上不论是君主,还是其臣民的一切收入,或者不如说世上的一切财富,只是由消费所组成;地上最美味的果实和最珍贵的食物一旦未被消费,则只是粪便而已。”〔36〕这就走向了认识财富的歧途。但这在布阿吉尔贝尔那里,却是另有见地的。

2、消费与收入(财富)增长 布阿吉尔贝尔视财富同于收入, 且由消费所组成,实则意在由此演绎出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以说明如何使收入(财富)增长(他的本意就在于分析收入即财富减少的原因,及寻求使之得以恢复的良策)问题。依布阿吉尔贝尔之见,重商主义政策实施的结果,导致法国的国民财富或国民收入,“比三十年前每年减少了五六亿,而且弊病日益严重”〔37〕。而“法国一切收入的减少,是由于土地的收益不论在产品的售价上还是在产量上都已下降,而这两者下降,都是消费不足的结果。”〔38〕进而,他又认为,“消费和收入只是一种同一样的事物;破坏消费就是破坏收入”。〔39〕所以,“只要有大量的消费,就能得到很多收入”。〔40〕例如,一个短工当酒价合理时,宁愿在没有领到工资之前,先去喝上一品脱的酒;酒店一面卖酒,一面就向农夫或葡萄农买进葡萄;而葡萄园经营者也就有收入向地主缴地租;地主有了地租收入,便能使工人受雇有工可做,同时也可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进行各种消费,以致给各行各业都带来收入。这里,布阿吉尔贝尔实际上看到了增加消费就会引起收入成倍增加的作用。

3、财富之源

布阿吉尔贝尔不仅以消费来说明收入(财富)增长的问题,而且在此同时还确认,“一个王国的财富就在于它的国土和商业”。〔41〕或者,“农业和商业”是哺育整个社会的“两个器官”。〔42〕这一方面,在他看来,一切财富来自农产品。至于农产品(小麦)的生产,则来源于土地和劳动。“事实上,人们付出劳动,从土地取得小麦来养活自己,而土地则在人们劳动耕种之下,提供小麦”。〔43〕显然,布阿吉尔贝尔和配第一样,把财富之源归结于土地和劳动。但他更看重劳动,尤其是农业劳动。“实际上,法兰西一切财富的来源,就是土地的耕种。”〔44〕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财富还取决于商业。财富为什么取决于商业?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4、经济循环 布阿吉尔贝尔认为一国的财富还有赖于商业, 不外乎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个国家的财富体现于继续不断的交易行程中,从而使土地、工人、工作绝不会有片刻的停顿,货币也因此流通不停。”〔45〕

首先,在布阿吉尔贝尔看来,一切物品只有被消费,才是财富;而能使消费得以维持的,便是商业。“要有交易和不断流通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生活”。〔46〕因为,只是连续性商业才能使人们相互调剂,从而获取物品以维持正常的消费,并由此而形成财富。否则消费就会停止,也就无所谓财富。依此而论,“财富只是在人与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断相互调剂、融合的结果;在商业的停顿以外去寻找贫困的原因,这是可怕的愚昧”。〔47〕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他断言,商业“是公共富裕的唯一维护者。”〔48〕

其次,依布阿吉尔贝尔之见,交易和不断流通,随着消费所需商品种类的增多会发生困难,于是“金钱就出来帮忙”,即充当交易和相互让渡的保证——“中介”。〔49〕而作为商业流通中介的金钱,不在其数量多少——无须很多,“只须足够支付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就行了”〔50〕;也不在对它增加收藏,而只在于应“尽可能地少加收藏”,使之处于不停地流通之中。金钱越是流通次数多,则越能相应地造成消费——收入(财富)。“钱币本来是流通多少次就造成多少收入的”。〔51〕据此,他强调,“银钱的迅速流通却是人民财富的唯一本源”。〔52〕钱币是商业流通的中介,是为商业和消费服务的,它的迅速流通便意味着是商业的迅速流通。因而,迅速流通的商业就成为“人民财富的唯一本源”。

要之,在布阿吉尔贝尔那里,财富为被消费的一切物品,一切物品则来自土地产品;物品被消费有赖于连续性商业,连续性商业又以货币为中介;货币流通保证了商业顺利进行,使物品得以被消费,以致造成了收入(财富)。“这是根据这样一种自然循环进行的:运动由土地开始,通过输出他们所生产的食品而创造的资金,必须经过无数次的易手,然后才能结束周转而回转到他们手中;因为在这些流通过程中,资金只是和第一次的流通数目相同”。〔53〕“自然循环”,即经济循环。所以,按照布阿吉尔贝尔之意,财富(收入)是在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中不断增长的。这一独特的思想, 对后来的理查德·坎蒂隆(1680 —1734)特别是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的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应严正指出,布阿吉尔贝尔关于“一个王国的财富就在于它的国土和商业”的观点,虽然从面上看,似乎是不能完全排除他在财富之源的认识上,还残留着重商主义的遗痕。但实际上深含着的,却是布阿吉尔贝尔对重商主义的否定与对立。一是重商主义强调的财富增长之道,只是指对外贸易,而非国内贸易;而布阿吉尔贝尔所言及的商业,虽不排除对外贸易,但常常是将“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54〕“对内对外贸易”〔55〕,或者“个人与个人之间,而且甚至地方与地方,王国与王国之间”〔56〕的贸易相提并论的。二是重商主义确认国内商业不会使财富(金银货币)增减;布阿吉尔贝尔把国内商业(还包括国外贸易)看作财富之源,但其财富不是指金银货币本身,而指的是通过连续性商业所被消费的物品。他认为货币只是商品流通的中介,在流通中其数量是不变的——“在这些流通过程中,资金只是和第一次的流通数目相同”。这正是否定了重商主义那种商品流通(对外贸易)会使财富(货币)增长的观点。他之所以会认为财富有赖于商业,实则在于强调连续性商业,尤其是直接影响着连续性商业的经济比例协调均衡,对维持正常消费,乃至对迅速恢复和促使财富增长的重要性和作用。三是重商主义看重财富(货币)积累;布阿吉尔贝尔则从货币只是商品流通的中介这一观点出发,认为货币的本性就在于流通。否则,“使银钱过分长期地闲置不动,是违反货币的本性的”〔57〕。可见,布阿吉尔贝尔虽未能脱离商业来论财富,但即使如此,这也已完全不同于重商主义的那种观念,甚至可以说,这恰恰是他强烈否定和摆脱重商主义的重要表现。

四、财富分配

布阿吉尔贝尔在考察财富(收入)的增长问题的同时,也间或涉及了财富(收入)的分配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浅陋之见。

大体而言,依布阿吉尔贝尔之见,法国的一切收益(财富),都来源于土地的耕种;而土地的收入,主要在地主和佃耕农(租地农场主)之间分配,地主以土地所有权得到一份地租,佃耕农租地经营获取一份利得(利润),“其中也会有国王的一份”〔58〕;此外,受雇做工的工人则取得工资。但他认为,现实经济生活中,一是分配极不公平,尤其是国王向人民索贡过重,致使人民大批破产,土地荒芜,陷于赤贫绝境。二是雇主与雇工之间在分配上是根本对立的。“雇工希望占有收获成果的全部价格作为他的辛劳的报酬,一点也不计及那使他有工做的、向地主纳租和向国家纳税的人的处境,也不顾虑这会影响到佃农将没有能力再次经营土地生产从而就不能再次给他以谋生的工作;在佃农方面,则希望占有他雇用来耕种土地的人的劳动,而只给这些职工以微薄的酬劳,还不足以维持他们和他们家属生活。”〔59〕为此,他提出,必须按照“公平的规则”来进行收入分配,不仅国王索贡要公平合理,而且人民也应根据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来取得报酬。“每一个人应当不停地工作,经常地对群众有一份贡献,同时从社会中领回一份相同的报酬。”〔60〕可以说,布阿吉尔贝尔是试图从社会阶级结构的视角来探讨收益(财富)分配的问题的。当然他对此的认识还很不清晰,也不太准确。

五、市场运行与国家的关系

布阿吉尔贝尔考察法国经济现实,十分注重于市场运行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并相应地作了阐述。

1、政府有限干预之必要

围绕如何维持经济均衡运行这一中心问题,布阿吉尔贝尔再三推崇大自然——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如前所述)。但在有些场合,他又主张政府有干预的必要。他认为,货币正常流通,就能造成相应的收入(财富);而货币积聚,使之闲置而不进入流通,就会产生混乱,致使国家处于瘫痪状态。这一恶果,“后来就不知不觉地影响及所有其他的国民,甚至最上层的人们;因此设法制止这样大的混乱,应当是他们十分关心的,对于这种混乱,国王由于他在国家所处的地位,一定会更加关切。”〔61〕即政府有必要设法制止因货币不正常流通而造成的经济混乱。尤其是他指出,政府(权力机关)应对谷物之类的生活绝对必需品的买卖,进行干预并规定其价格,以制止交易中违背正义和公益的商人贪欲行为。“当每一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工作时,不应漠视正义和公益,因为他就是从那上面才能得到丰衣足食的;……然而,人们从早到晚的种种行为,实际上却与正义和公益的维护背道而驰,由于财迷心窍,人们在向别人购买商品时,不但要售货者亏本出售,同时还要捞取额外的油水,才会感到心满意足;因此,假使一个高级的和普通的权力机关,对于象谷物那样的生活绝对必需品的买卖,不进行干预并规定价格,以制止这种贪欲,那么,有些很不人道的人,临到紧急的时刻,就只有在他们同胞以倾家荡产作为代价时才肯拯救其生命。同时,因为这种干预不能在各方面同样地规定得很具体而详细,就必须有间接形式的补充,那就是由有力的权力机关来阻止某种商品成为商人贪欲的牺牲品。”〔62〕由此可见,在布阿吉尔贝尔看来,至少在货币流通、小麦及其价格上,政府有必要进行干预。

2、政府行为 布阿吉尔贝尔看到了政府在货币流通、 小麦及其价格方面有干预的必要,但对这种干预行为的具体施行,则几乎未予以明确阐述。他只曾提及,制止货币不流通之法,只需效法前人,做到收入多少货币“立刻就用掉多少”〔63〕。这样,就不致使货币聚敛而能得以正常流通了。至于小麦及其价格,他只强调由国王和大臣们来直接规定。“国王和大臣先生们是谷物价格的绝对主人,因为他们可以不管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季节任意地降低和提高其价格。”但到底如何规定,则也未作“精确的说明”,而只是对人民在有关小麦问题上的行为以羊打比:人民无疑就象一群羊,人们要想让它们从一扇十分窄小、十分壅塞的门里进去,那就只有扯着一二只羊的耳朵,用力拉,于是其它所有的羊就以人们赶头两只羊用的那样的劲死命往里挤。这样,“比例将开始恢复”,〔64〕此间,政府在小麦及其价格问题上的干预作用,被描述得既形象又一目了然。

事实上,在布阿吉尔贝尔那里,反复讨论得最多的,主要是政府的税收行为——调整和改革税制。依他之见,收入(财富)减少,是消费不足的结果。而消费不足,这是由于政府所征收的达依税(为维持国王的常备军而征收的税,它是按人口和产业向平民征收的)变化不定、征收不公,以及酒税、出口关税和国内通行税限制了消费品的自由流通。〔65〕为此,他提出,要增加收入,就必须恢复消费;而恢复消费的措施,便是政府必须颁布有关法令,对现行税制进行调整和改革。一是固定、公平摊派达依税,即“做到富者多缴,贫者少缴”〔66〕;二是革新征税方式,取消酒税、出口关税和国内通行税,“把出口关税和酒税归并到达依税上来征收”,以使道路“自由畅通”〔67〕。这样,“由于运输的自由和畅通,达依税分配的固定和公平,因而使消费又名正言顺地得到许可和可能”,〔68〕从而“在二十四小时内人民就可以富有起来”〔69〕,国王则“能够在十五天内,……通过使他的臣民收入增加一倍而使自己的收入翻一番”〔70〕。显然,布阿吉尔贝尔十分清楚地看到了政府的税收行为对恢复财富增长乃至繁荣整个法国经济的重要作用。

无庸违言,对于市场运行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布阿吉尔贝尔的看法是明显不尽一致的。他一方面在出于对柯尔培尔主义的彻底批判以竭力推崇大自然——市场运行机制作用的同时,是否定政府干预的;另一方面针对实际问题却又认为政府是有干预的必要的。但这决不是简单地对政府干预加以否定或者肯定的问题。可以说,他所触及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即对经济生活什么样的事情不该由政府干预,什么样的事情该由政府干预的问题;事实上,他对此已有所感触,可是却没能认识清楚,因而也未能明确将之区分开来,以致其看法不免出现矛盾。这表明他对政府干预的认识尚未成熟。

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直面法国经济现实,深切时弊,虽谈不上有多少严谨、明晰和系统,且表达上混乱和自相矛盾不一而足。但其比例劳动决定比例价值的基本命题,及依此所阐发的市场运行态势、放任自由条件下支配市场运行的利益自动机制,在法国率先以鲜明的立场,攻破了柯尔培尔主义营造的原始经济运行程式;特别是有关经济均衡的见解,更不乏后来经济学理论的胚芽,其中利润公平分配与平均利润理论,供求均势、价格均衡与均衡价格理论,供求绝对均衡与否定普遍生产过剩、否定经济危机的观点,以农业为基础的生产均衡与重农主义,都发生着直接的渊源联系;还有财富在经济循环中不断增长的思想,消费(消费与收入、消费不足)的观点,收入分配之见,乃至有关政府干预的意念,等等,也无不对后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有这些,均属于布阿吉尔贝尔的成果和贡献。可以说,他堪称法国古典经济理论的奠基人,重农主义的先驱。

注释:

〔1〕〔2〕〔3〕〔4〕〔5〕〔6〕〔7〕〔8〕〔9〕〔10〕〔11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布阿吉贝尔选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1版第156,162,205,211,233,237—238,238—252,211,162,163—164,185,186—187,268,162—163,211,155,266,154,165—166,164,154,170,306,205 , 157,216,80,59,125,140—141,13,136,153,298,303,12 ,23,40,62,20,68,89,210,273,57,162,169,140,59,61 ,129,14—15,56,109,306,217,84,270,189,61—62,205—206,65,359—360,23—24,75,100,107,102,112页。

标签:;  ;  ;  ;  ;  ;  ;  ;  ;  ;  ;  ;  

布亚杰贝尔的市场经济思想_重商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