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96例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詹宗文

(甘肃省宁县中医医院急诊科 甘肃庆阳 745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为参照组行西医常规药物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自拟中药方剂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能够获取较好临床结果,相关经验适宜临床推广。

【关键词】自拟中药方剂;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125-02

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民众基础性日常行为习惯和饮食行为习惯的不断变化,消化性溃疡疾病的临床报告发病率指标正在展现出逐渐提升的动态变化趋势,成为了消化内科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的常见疾病[1]。研究显示,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数量过多,以及胃部黏膜组织保护作用减弱是临床中引致消化性溃疡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且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病程发展过程中,患者通常会出现表现程度显著的腹痛症状、腹胀症状、恶心症状,以及呕吐症状,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针对患者展开治疗干预。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实施了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干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8年—2017年8月作为研究背景,将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介于51~77岁,平均(63.43±5.12)岁,病程介于1~12年,平均(7.41±1.52)年。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介于53~76岁,平均(63.55±3.24)岁,病程介于1~11年,平均(7.64±1.4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为参照组行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的给药治疗方案:(1)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每次给药剂量为20.00mg,每日给药次数为2次;(2)阿莫西林胶囊口服,每次给药剂量100.00mg,每日给药次数为2次。该组患者的持续给药时间为4周。

针对研究组实施自拟中药方剂药物(黄连保胃汤)治疗,患者具体使用的中药方剂组成结构如下:三七粉2.00g,黄连6.00g,川楝子10.00g,海螵蛸10.00g,白芨10.00g,元胡12.00g,黄芩12.00g,川贝母12.00g,白芍15.00g,瓦楞子15.00g,白术15.00g,丹参20.00g,黄芪30.00g。要在如上所述的基础性中药方剂药物组成结构的基础之上,针对患者实际发生和表现的临床症状,为患者实施中药方剂成分组成结构的增减处理。本次研究中,患者每日给药剂量为1剂,给药方式为水煎服,取汁400.00ml,等分两份,早晚分别服用。该组患者的持续给药治疗时间为4周。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针对计数资料(n,%)行卡方检验。在P<0.05条件下,证实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别。

2.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详情参见表。

3.讨论

所谓消化性溃疡疾病,本身是一种发生在人体胃部器官和十二指肠生理组织结构之中的慢性溃疡性疾病,是一种在消化内科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遵照现有的基础性临床医学研究经验,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的发病引致原因本身具备复杂性和多样性,且处于酸性状态之下的胃液对人体胃部黏膜组织的影响和刺激作用,是临床中诱导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2]。

遵照现有的临床医学基础性研究分析经验,运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方法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展开临床处置,尽管能够支持患者的基础性临床症状实现显著的改善缓解,但是也会同时诱导患者的周围性血管壁组织结构和溃疡性病理组基底结构中的纤维类物质显著加厚,在诱导患者发生管腔结构狭窄病理改变背景之下,极易引致患者发生严重的营养不良临床症状和血液循环生理机制障碍等问题,在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处置干预难度条件下,也诱导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显著提升。遵照祖国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在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展开的治疗干预过程中,切实改善优化患者胃部黏膜组织结构的血液循环生理机制,强化人体胃部黏膜组织的屏障保护生理功能,是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情复发可能性的重要前在条件[3]。

借由制定中药方剂的实践手段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群体展开治疗干预,要关注各类中药制剂的所具备和发挥的基础性药理功效,支持和确保实际拟定的中药方剂,能够切实具备科学且合理的配比构成[4]。

本次研究中选取自拟中药方剂黄连保胃汤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展开了具体的治疗干预,按照中医药学君臣佐使的基础理论角度展开阐释分析,则认为黄连和黄芩在本文所选中药方剂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制定和运用的中药方剂之中,黄连能够发挥泻火解毒的基础药理功效,丹参能够发挥活血化瘀的基础药理功效,黄芩能够发利胆去热的药理功效,在上述药物联合应用构成的中药方剂应用背景之下,能够有效改善提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针对性,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最佳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选取和运用的自拟中药方剂,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的胃酸分泌,保护患者的胃部黏膜生理组织,改善患者的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

本次研究以分组对比的论证方法,直观其充分地论证和揭示了自拟中药方剂口服给药治疗方法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处置过程中的引入运用,对于改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改善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所作出的积极贡献,相关研究经验适宜推广运用。

4.结语

为临床中确诊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自拟中药方剂给药治疗处置,与实施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处置相对照,能够显著改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化患者的综合性生存质量状态,相关研究经验适宜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容健伟.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104例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160-161.

[2]房琴.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108例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4):120-121.

[3]赵世斌.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3):148.

[4]张从娟.分析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7):105.

论文作者:詹宗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96例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詹宗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