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儿科 000308
摘要:川崎病(KD),亦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发热红疹疾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尤其多见于一至两周岁的婴儿。婴幼儿的全身中小血管出现炎症,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的扩张以及动脉瘤。病发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缺血性心脏病,导致婴幼儿猝死。目前,不典型川崎病和不完全型川崎病缺乏特征性诊断指标和明显的临床病症,因此难以在早期发现川崎病,尽早进行对症治疗仍有难度。川崎病临床诊断和治疗亟需完善。近几年来,临床上对川崎病患者进行丙种球蛋白(IVIG)以及多种激素治疗实验,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尚未进行广泛性推广。本文是对川崎病诊断和最新的治疗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川崎病;诊断;治疗;进展
前言
川崎病(KD),亦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发热红疹疾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的全身中小血管出现炎症,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的扩张以及冠状动脉瘤。病发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缺血性心脏病,导致婴幼儿猝死。需要尽早确诊并对患儿进行治疗,如果治疗时机得到延误,会增加川崎病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川崎病来说非常重要。治疗手段上来看,目前丙种球蛋白(IVIG)和阿司匹林(ASA)是临床治疗的常见药物,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丙种球蛋白不敏感的患儿来说,仍然难以治疗【1】。新的研究表明,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肿瘤坏死因子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也具有效用,可以抑制冠状动脉瘤的产生【2】。根据研究成果正在探究新的治疗方案,笔者将详细介绍有关川崎病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
一、川崎病的临床诊断
(一)完全型川崎病(CKD)的临床诊断
完全型川崎病的诊断来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的川崎病研究委员会首次制定该病的诊断标准,一直到第七次世界川崎病研讨会进行了五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对川崎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改进,目前临床上通用的是第五版诊断标准。如患儿持续发热超过5天以上(包括治疗后5天内退热)并出现:第一,婴幼儿的眼部球结膜充血(没有其他渗出物);第二,婴幼儿的嘴唇发红、舌部如草莓状、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第三,出现红斑、皮疹;第四,婴幼儿的手脚出现干硬肿胀、手指或脚趾末端充血或甲床皮肤移行处膜状脱皮;第五,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非化脓性),多数为单侧,淋巴结直径>1.5 cm。以上五项中的任意四项,则可诊断为川崎病。若只出现其中四种症状,则结合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扩张或者冠状动脉瘤的,在排除其他病症的情况下,可以诊断为川崎病【3】。
(二)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诊断
制定出以上的诊断标准是为了减少误诊,但是也可能让还未具有完全诊断标准的病患漏诊,或者增加延误就诊的可能,增加了患冠状动脉并发症的风险【4】。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诊断是婴幼儿持续发热五天,加上2-3条前文提及的诊断标准。另外通过心脏彩超或冠状动脉造影查验出冠状动脉瘤,或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查验出冠状动脉异常,也是诊断出川崎病的另一个根据。若冠状状动脉存在扩张、心血管壁的回声变大、管腔变化等或者出现左侧心室收缩功能变弱等情况,也有可能是川崎病的前期病症。
(三)不典型川崎病(AKD)的临床诊断
不典型川崎病和不完全川崎病并非同一种概念,不典型川崎病除了包括主要诊断标准提到的临床表现,还有上呼吸道受累、蛋白尿、肾炎、腹泻、休克、巨型淋巴结、脑膜炎、间断性失聪或者失明等其他症状。急性炎症发生时,可能会并发心肌炎和心包炎,致使心包积液、心室功能障碍或者瓣膜反流,甚至会发生心包填塞,患者的发病率还不明确【5】。
川崎病的临床特殊病症里,还有非典型的临床特征,比如常见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会被医师误诊为脓性淋巴结;尿液中出现白细胞或者伴有脊髓液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无菌性脑膜炎、尿路感染【6】。诊断不典型川崎病还非常困难,因为不典型的川崎病和不完全川崎病致使冠状动脉并发症概率较高,所以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确诊非常重要。
二、川崎病的治疗
(一)使用ASA抗炎药治疗
ASA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有抗炎、止痛、退热、抗血小板凝聚等各种作用。ASA可以阻止血小板环氧合酶的生成,隔断了血栓素A2的产生。从而使血小板难以凝聚,防止形成血栓。因为只使用ASA抗炎药难以有效减少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所以需要配合其他药物一起使用。目前,对于ASA的具体配合使用药物仍然未达成一致意见。美国心脏病协会认为需要大剂量服用ASA 80~100 mg·kg-1·d-1,并将其分为四次进行口服【7】 。针对亚洲人不同的情况,中韩日等亚洲国家专门提出,亚洲的川崎病患儿适用小剂量30~50 mg·kg-1·d-1,分成两到三次口服【8】。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还可以在川崎病发作急性期间服用ASA 30~50 mg·kg-1·d-1【9】。
在退热之后,针对ASA的剂量服用以及疗程在临床应用界也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我国相关专家提出,在退热之后,应当减少剂量为10~30 mg·kg-1·d-1,在使用该剂量14天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以及相关检验结果,继续减少剂量。医学界对于小剂量的ASA疗程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如果病患没有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一直在六到八周连续服用;如果病患有冠状动脉病变,需要连续用药,一直到该症状消除【10】。
(二)使用IVIG治疗
在200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提出意见,认为在川崎病急性期的治疗中,建议一次性使用IVIG 2 g/kg。目前在临床医学界一般在发热急性期(十天左右)使用IVIG,如果有条件,在七天内使用的治疗效果会更佳。然而,并不是越早使用越好。实验证明,在五天之内使用该药并不能预防心脏后遗症,并且可能会引发再治疗的危险。部分的川崎病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病超过了十天,但尚未超过十四天的话,若病患存在严重炎症的症状,还可以采用大剂量IVIG加上中剂量的ASA治疗【11】;如果川崎病患者发病已经超过了十四天,同时并不存在发热和炎症的症状,则采取小剂量的ASA抗凝治疗【12】。
(三)对IVIG无反应的治疗
若川崎病患者通过IVIG连续治疗三天之后,存在持续发热(体温不小于38. 5 ℃)或者连续发热(退热一周内再次发热)的症状,还存在至少一项川崎病的主要诊断标准,则可以判断为对于IVIG没有反应。对于IVIG没有反应的患者会增加患冠状动脉瘤的可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这些患儿,目前临床医疗界还没有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案。有些专家认为,IVIG无效患者可以采用2 g/kg的IVIG重复治疗【13】,如果仍然没有效果的话,可以再次重复给予以上治疗措施,若第三剂无效的话,进而再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给两次剂量的IVIG治疗失败后的患者注射脉冲甲泼尼龙30 mg·kg-1·d-1×3 d【14】。若川崎病的患者对于治疗措施没有作出相应反应的话,那么应该对其初始治疗重新进行评估。
(四)用激素进行治疗
激素在其他类型的血管炎中被广泛使用,而且效果显著。但是目前临床医学界针对川崎病的激素治疗应用还有争论。在北美的一项研究发现,类固醇作为辅助IVIG对于川崎病的治疗并没有发挥出显著效果;而Millar在一项研究中发现【15】,在川崎病急性期用激素治疗可能会使冠状动脉受损,创伤血管。然而,也有研究发现了相反的结论:日本的一项研究证明,激素和IVIG联合使用,对于川崎病的治疗效果更佳,尽管可能会诱发并发症【16】,但是该种可能性并不高【17】。综合来说,在澳洲、北美洲等地区,激素治疗还没有普及,不能成为公认的常规治疗药品【18】。
(五)使用生物制剂治疗
目前,生物治疗广泛应用在系统性血管炎和特发性的关节炎症等免疫性疾病中,川崎病患者的的外周血中肿瘤细胞因子增多,使得许多专家对生物制剂,特别是肿瘤细胞因子抗体对于川崎病治疗中的作用开始了研究。抗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α制造出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能够阻止肿瘤细胞因子的调控,使得其介导的炎性反应逐渐消失,目前有临床研究证明,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能够针对IVIG不敏感患者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19】,另外,有一项研究证明关于该抗体的良好性质,资料显示抗体在IVIG不敏感患者的治疗里面具有非常强的耐受能力,而且不会出现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20】。而有另一项研究表明,在IVIG不敏感的川崎病治疗过程中,该抗体比起在再次注入IVIG的病患相比的话,退热时间更短,具有更为显著的优点【21】。亚洲也有相同的研究,在为病患注入英夫利昔抗体后,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的损伤【22】。在另外的研究中证明,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拮抗剂依那西普在IVIG无反应的川崎病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并且对于退热非常有效【23】。还有其他的生物制剂,比如利妥昔单抗、阿昔单抗等分别针对B细胞制剂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等【24】。目前针对T细胞的制剂也在临床治疗药剂中突出了其前瞻性,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
三、结语
在对于川崎病的研究进程中,专家已经取得了大量明显突破。在诊断上,川崎病已经有了确定的诊断标准和指标,但是对于不完全川崎病以及不典型川崎病来说,诊断仍然有着一定的困难。在治疗上,目前研究证实了生物制剂和激素的应用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这仍然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30】。相信随着医学的进步,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会有陆续的突破和进展。
参考文献:
[1]陈德忠.儿童不典型川崎病 21 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1(8):34-35.
[2]谢伦燕,石明芳,罗菊梅.1 岁以下婴儿川崎病 48 例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9):137-138.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705
[4]Sudo D,Monobe Y,Yashiro M,et al.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of 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a nationwide survey in Japan[J]. Eur J Pediatr,2012,171(2):651-666.
[5]Davies HD,Kirk V,Jadavji T,et al. Simultaneous presentation of Kawasaki disease and toxic shock syndrome in an adolescent male[J]. Pediatr Infect Dis,1996,15(12):1136-1138.
[6]Kanegaye JT,Wilder MS,Molkara D,et al. Recognition of a Kawasaki disease Shocksyndrome [J]. Pediatrics,2009,123(5):e783-e789.
[7]彭茜,陈昌辉,吴青,等.CASP3基因一个新的功能性SNP rs72689236与川崎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06):477~483.
[8]Eleftheriou D,Levin M,Shingadia D,et al.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J]. Arch Dis Child,2014,99:74-83.
[9]Kobayashi T,Inoue Y,Takeuchi K,et al. Prediction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unresponsiveness in patientswith Kawasaki disease [J].Circulatuon,2006,113(22):2606-2612
[10]何凯,廖翠芳.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研究[J].中外医疗,2014,28(18):172-173
[11]钟芳芳,蒋利萍,沈文婷,等.STAT3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汉族儿童川崎病易感性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05):456~459
[12]Kitamura S,Tsuda E,Kobayashi J,et al. Twenty-five-year outcome of pediatric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for Kawasaki disease[J].Circulation,2009,120(1):60-68
[13]Son MB,Newburger JW.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corticosteroids revisited[J]. Lancet,2012,379(9286):1571-1572.
[14]Curtis N.Prednisolone added to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reatment improves outcome in children withsevere Kawasaki disease [J].Arch Dis Child Educ Pract Ed,2013,98(2):77-78.
[15]Song MS,Lee SB,Sohn S,et al. Infliximab treatment for refractory Kawasaki disease in Korean children[J].Korean Circ J,2010,40(7):334-348.
[16]Burns JC,Best BM,Mejias A,et al. Infliximab treatment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resistant Kawasaki disease[J].J Pediatr,2008,153(6):833-838.
[17]Hirono K,Kemmotsu Y,Wittkowski H,et al. Infliximab reduces the cytokine-mediated inflammation but does not suppress cellular infiltration of the vessel wall in refractory Kawasaki disease[J].Pediatr Res,2009,65(6):696-701.
[18]Dahdah N,Siles A,Fournier A,et al.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n adjunctive diagnostic test in the acute phase of Kawasaki disease[J]. Pediatr Cardiol,2009,30(6):810-817.
[19]余艳萍,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川崎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4):566-577
[20]王春花,儿童川崎病的诊断及治疗[J] .临床医学. 2017,24(5):106-107
论文作者:高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川崎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冠状论文; 激素论文; 动脉瘤论文; 婴幼儿论文; 诊断标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