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巧论文_杨慧琛

浅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巧论文_杨慧琛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生产建设项目报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许可,而该许可的技术依据就是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文件。生产建设单位应把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纳入到主体工程后续设计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落实,才能有效控制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本文主要结合方案编制的实践和经验通过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的分析,探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巧。

关键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巧

一、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目的及意义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主要是通过分析主体工程与水土保持有关的施工工艺,从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定防治目标和防治任务、指导项目水土保持后续设计、监理监测、施工管理等方面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执法、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统筹项目建设和生态保护,为系统防止水土流失提供技术依据;为项目的选址、布局及施工组织提供完善的意见,明确了建设单位的防治责任期间、责任范围及防治目标。

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

1.不能准确把握主体设计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内容

生产建设项目涉及的行业广泛、专业类别多、技术也各不相同,编制人员收集到的主体设计资料有工程不同设计阶段的技术资料、项目区地质勘探资料等,资料的信息量特别巨大,且涉及的专业多而杂,方案编制人员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容全部浏览和读懂这些主体设计资料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造成编制人员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研究收集到的资料,不能全面认真细致的读懂主体设计中与水土保持有关的设计内容,就匆匆忙忙开始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出的方案往往是大量照抄照搬主体设计资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没有水土保持专业的特色,对主体后续设计起不到指导作用,更谈不上落实到工程建设过程中,无法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2.未搞清楚主体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和流转工艺

生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水土流失就是因为施工过程中由于全面破坏和扰动项目区原始地形和植被,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回填、外借和外弃,且施工现场裸露面广,这些均成为水土流失发生和发展提供的条件,在降雨的条件下将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往往编制人员在未搞清楚主体土石方施工工艺和流转等环节的施工工艺就开始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方案布设的水土保持措施没有针对性。

3.方案编制的阶段和深度不够明确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应在主体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且方案的编制深度应达到可行性研究深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生产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主体到了初步设计或施工图阶段由于项目报建的需要才开始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这个阶段主体工程的概算也已批复,我们编制出的水土保持方案新增的投资的落实就很难,甚至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就成了建设单位报建流程需要的一个形式,水土保持措施根本没有落实到施工图和施工过程中的可能性。

4.项目区汇水分析不全面

生产建设项目用地所处的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其现状地形地貌、降雨条件和周边排水系

统条件不相同,对于地形特别复杂的生产建设项目,编制人员由于收集的现状地形资料有限、项目区周边地形资料不够,导致项目区外汇水量考虑不够,同时,也存在技术人员的能力及调查现场不够充分的原因,不能正确把握项目区内外汇水范围、汇水路径、汇流量及接驳位置等问题,因此,布设的截排水沟的规格、尺寸等不能满足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截排水需要。

5.编制技术力量差异较大

水土保持方案一般是由建设单位自主或者委托第三方单位编制完成。各编制单位的技术团队和人员的技术条件决定了水土保持方案侧重点不同、措施类型和可行性也不尽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程技术力量强的喜欢设计各种工程措施,植物技术力量强的喜欢设计各式各样的植物措施,从而造成了同一类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各不相同。这种情况虽然有部分工程的特殊情形限制,但在同一区域不同的设计思路往往破坏了区域整体规划,所导致的后果往往是区域整体统一性和标准化出现过大的差异。

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技巧

1.编制人员必须吃透主体设计资料

编制单位拿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任务后,应向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全面收集主体设计资料、项目区地质勘察资料和项目区现状地形资料;编制人员必须熟读收集到的各类设计资料,吃透项目主体设计与水土保持有关的施工工艺、项目区现状地形、周边环境及敏感点等方案编制基础资料,同时,要亲自考察工程现场,结合主体资料分析,确定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难点和重点,为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2.确定主体工程土石方工程及流转方式

生产建设项目的类型多,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土石方施工工艺各不相同,开挖产生的土石方的类型和处置方式也各不相同,编制人员应通过分析主体设计资料和与其设计人员沟通,确定主体工程土石方施工工艺、土石方工程量和土石方开挖、回填、外借、外弃及临时堆存的方式,从而明确各施工阶段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和部位,为合理科学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依据。

3.确定可研阶段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内容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是可行性研究深度,不管建设单位提供的是主体哪个设计阶段(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的设计资料,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都是可研深度,可研阶段的水土保持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及项目区概况、水土保持评价、水土流失预测、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等;水土保持方案应明确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目标,落实国家水土保持方针,遵循“因地制宜、分区防治;统筹兼顾、注重生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与主体工程相衔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4.汇水分析应综合考虑项目区及周边环境综合因素

生产建设项目用地所处的自然环境各有不同,方案编制人员应根据项目区及周边现状地形图和实地调查走访,合理确定项目区内外汇水情况,确定项目区内和项目区外汇水量及汇流路径,结合项目区主体工程布设和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土方工程施工工艺和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确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临时排水沉沙措施布局。

5.方案应对主体后续设计提出合理化要求

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应当纳入下阶段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招标中,才能落实到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因此,水土保持方案应对主体后续设计提出要求,主要包括明确实施水土保持各单项措施所采取的方法;明确施工进度安排,要求水土保持工程应与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相协调,明确与主体单项工程施工相对应的进度安排,临时措施应与主体工程施工同步实施,施工裸露场地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减少裸露时间,弃土场应按先拦后弃的原则安排拦挡措施,植物措施应根据绿化措施布设位置的立地条件合理安排工期。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作为生产建设项目报建工作的重点环节,其不仅对主体工程建设有较大影响,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严格遵守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保证生产项目安全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2019年4月

[2]张智峰,查轩.公路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定问题的探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1,23(4)

[3]董凤新.开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J].水利技术监督,2015(05)

[4]潘庆海,史彦林.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03).

论文作者:杨慧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浅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巧论文_杨慧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