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的高速发展,城乡建设开始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之一。近些年来我国提出了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以此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一方面能够大幅度提升广大农民自身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农村未来的发展带来诸多益处。基于这一情况,相关人员理应做好研究工作,推动美丽乡村规划可以得到顺利开展。本篇文章将阐述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准则,探讨设计存在的不足,并对于具体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引言:从现阶段发展而言,为了推动我国社会得到全面发展,理应充分贯彻美丽乡村的规划工作。如此不仅会使得我国整体经济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也能改进乡村建设的水平。
一、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原则
(一)科学规划原则
在开展规划设计的时候,理应采取科学性原则,以此可以将乡村经济和农村经济全面结合在一起,从而起到文化推广的效果。尤其是在当前文化背景下,理应将产品加工和文化创意结合在一起,以此形成复合化产业。
(二)以人为本原则
在进行乡村规划的时候,理应将广大农民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此促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工作,并对于经济的发展带来促进效果。同时在进行文化开发的时候,还需要对一些传统理念进行保护,以此创设出更能满足农村原有特色的基本理念[1]。
(三)生态优先原则
在进行乡村规划的时候,人们理应时刻遵循自然环境,做好生态保护工作。以此向广大人群展示美丽乡村的价值和特点。在实际建设的时候,还需要做好资源的整合工作,以此完成环境的全面改造,进而推动建设项目开展。
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存在的不足
(一)规划缺乏科学性
在进行乡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理应确保设计内容具有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有效指导乡村建设工作。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许多规划设计工作的内容都较为空泛,并未因地制宜地结合乡村实际。甚至有些规划人员直接挪用其他村庄现有的方案,导致建设工作的效果不佳。
(二)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性
通过调查能够了解,在进行乡村规划设计的时候,许多建筑设计方案缺乏足够的合理性。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储藏间,一些出储藏间的位置被设计在楼顶,尽管可以保证房屋足够整洁,但却导致其使用便捷性不足,进而影响了建筑本身的使用效果。
三、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
(一)合理规划功能布局
在进行乡村规划设计的时候,首要工作便是需要对目前的功能布局进行梳理,合理的布局可以使广大农民的生活变得更为便利。通过规范建筑布局,交通组织的方式,可以使得乡村建设的整体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并对村民自身的各项利益进行维护。为了能够将规划效果全部发挥出来,应结合村庄现状因地制宜,制定更能满足农村发展需求的规划方案。
其次,对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工作同样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结合农民自身的实际需求,保证规划工作更具针对性,确保乡村建设的意义得到展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则需要参照相关规定的法律法规内容,并保证审批手续合理合法,进而提升规划的实际效果[2]。
(二)做好空间规划
充分了解村民在成产、生活中对各种设施的需求,从而对各种活动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是它们有机的联系,又不互相影响。不仅如此,对于广大农民自身的意见同样需要予以充分重视,确保在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人们自身的生活水平。除此之外,针对交通方面的具体需求,理应保证设计工作具有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早期的交通设施,进而为未来的建设工作创设优良的基础。
(三)发展循环农业
为了保证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达到预期水平,理应对当前利用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优化。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循环农业,将乡村日常工作中带来的废弃物排放降至最低。基于这一情况,工作人员可以结合乡村本身所处的区域,开展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应用科学技术,以此改变早期效率过低的生产模式。对于广大废弃资源,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利用,以防会对当前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予以充分重视,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专项资金,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改善生态环境
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一直都是我们国家长期贯彻的基本原则,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同样需要对其进行深入。依靠改进早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现有的资源内容可以得到全面优化,并将其中存在的文化价值全部挖掘出来,一方面生态环境会被严重破坏[3]。
其一,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依靠多种不同的形式,促使广大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愿意积极投入到相关工作之中。
其二,创设更具完善性的环保机制,对每一个人自身的责任进行明确,从而为之后的建设工作创设优良基础。不仅如此,在实际建设的时候,还需要在原有基础知识进一步提升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促使广大农民在真正意义上明白绿色理念的价值。
(五)提升村民主人公地位
在进行乡村规划的时候,广大村民在其中扮演着主体性角色。所以,在开展建设工作的过程中,理应保证其农民自身发展要求保持一致,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建设质量。
其一,在进行实际建设的时候,理应尽可能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从而将其主观能动性全部发挥出来,从而可以自主投入到建设工作之中。
其二,不断提升广大农民自身的整体素养,依靠教育培训的方式,向农民们渗透知识内容。只有农民自己具备较为丰富的知识基础之后,才能在建设工作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乡村规划建设的时候,理应做到与时俱进,以此尽可能缩减其和城市之间存在的整体差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理应针对规划中的原则性问题展开处理,并促使乡村建设活动可以得到进一步完善,进而完成预期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杜可成.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简述[J].住宅与房地产,2018,No.498(13):00265-00266.
[2]严迎莹.浅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00186-00187.
[3]李顺杰.浅谈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1):00029-00030.
论文作者:黄圣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乡村论文; 工作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美丽论文; 农民论文; 原则论文; 科学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