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后农村工业化对农户劳动力分配及收入变动影响之相关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户论文,劳动力论文,变动论文,分配论文,收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后我国农村工业化运动,最主要的特征是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的蓬勃发展。乡镇工业的发展不仅促使了农户对劳力分配的调整,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存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且也影响农户收入的变动。一般而言,分散型的工业化增大了农民在农业以外的就业机会,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提高农户的非农业收入创造了条件。
一、农村工业化与农户劳动力分配的变动
1.农户劳动力分配调适的原因及现状
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给农民在农业以外就业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加之非农产业的收入高于农业经营的收入,从而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农民走出“农门”,或诱致着农户家庭重新调适劳动力的分配,以达农户家庭纯收入的最大化。
农业经营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给定技术与土地面积的前提下,农业生产要素的追加将导致农业边际收益递减。而在某个时期,技术水平与土地数量的变化弹性基本上是零,因而,边际收益递减的结果,再加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必将加大农民的务农机会成本,进而加剧农民离农的离心力。而以乡镇工业发展为特征的农村工业化创造的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向农业外转移或兼业终变为现实。
据统计资料估算,1978-1994年农村非农业就业以年均将近10%的高速度增长,16年间共有约1亿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其中1994年末,全国非农业就业总人数达2.8亿,与农业劳动力总数之比为0.84:1,而在十年前的1984年同一比值仅为0.56:1,这意味着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数量越来越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主要得力于以乡镇工业发展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的大力推进。据不完全统计,乡镇工业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2827万增长到1994年的12017万人,共增长了4.3倍,年均增长9.46%(见表1)。
2.农户劳力分配调适时总体经济的影响
(1)对农村工资的影响
随着大量农业劳动力的流出,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季节性短缺的现象,为弥补其缺,一方面,农业经营由原来的精耕细作转向粗放式,具体表现在农户普遍减少了对农业劳力的投入(见表2);另一方面,在转向粗放经营后,但仍感劳力短缺,特别是农忙季节,这时劳力的供需矛盾突出,从而导致劳力工资普遍上扬。具体而言,其变动的趋势呈现向右上方延伸,而拉动此趋势的力量便是农业劳力在流出、兼业后的短缺。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工资变动情况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工资变动是很大的,1997年是1980年的近600%,其中1985年、1990年、1995年三年是变动较大的三年,这一变化趋势某种程度正吻合了农村工业化的快慢进程,抑或劳动力业外流动的大小。进入1996年后变动放慢,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因受到城市下岗工人增多的冲击而受到制约。但总体上我们还是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资快速增长的趋势。农村工资的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放大,在农业产出没有显著增长的条件下,进一步影响农民的获利,从而愈发促使农民的兼业化或“弃农”行为的发生。
表1 中国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城乡就业(1978-1994) 单位:百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中国统计摘要》1996年。
(2)对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
感性认识和理性研究告诉我们同样一个事实,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劳力的外流影响着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质量。具体表现在:
第一,外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全体农村劳动者的平均水平,也即农业中流出的劳动力往往是农村的精美。
第二,掌握专门技能或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绝大多数已率先转向较高收入的非农产业。
第三,农村中那些见识广、脑子快的劳动力,相当一部分已在农业外就业。相关研究显示,外出劳动者当中有近80%到过中等以上城市。
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从总体上看,一方面盘活了农村劳动力资本的存量,另一方面又降低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质量。具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乡镇工业的兴起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力,而农村劳力精英的流失又使农村人力资本的总体素质下降,对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有所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3)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
乡村工业化在吸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同时,对优化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积极影响。从农村社会总产值指标看,我国1978年以来的农村经济结构转变首先表现在农业与农村工业两大产业相对地位的变化上。在农村工业化启动之前及启动之后的一定时期内,农业一直在农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农业的产值份额一直很高,据统计资料显示(见表4),随着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农业份额开始逐步下降,农村工业份额不断上升并且以较快的速度上升。1987年,农业的产值份额第一次降到50%以下,表明以农村工业为主导的全部非农产业的产值份额在农村经济总量中开始突破50%大关,形成“二分天下”的格局;同年农村工业的产值份额为34.83%,首次超过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3。而到了1991年,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更为重要的变化,农村非农产业净产值接近农村社会净产值的40%,农村工业净产值在农村社会净产值中的份额超过26%,农村工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产值份额达到43.50%,超过农业产值份额0.58个百分点,农村工业绝对产值首次超过农业的绝对产值,差额为109.47亿元。这些重大变化的集中出现意味着农村工业化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1978-1991年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农村非农产业具体变动情况如表5。在农村产业结构变动的同时,农村各产业劳动力的投入情况也发生了变动,如表6。而所有这些变化,又都是与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联系在一起的。
表2 中国农业劳力投入变动情况(1979-1993) 单位:工日/亩
资料来源:托马斯·罗斯基等:《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之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4期。
表3 80年代以来农村工资变动情况 单位:元/日
年份 198019851990
1994199519961997
工资
3
5 8 12 15
17 17.5
资料来源:样本乡安徽省当涂县马桥乡的调查资料。
二、农村工业化与农户收入变动
1.工业化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
在农村工业化影响农户劳力分配的同时,其对农户收入的变动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根据统计资料观察,自1978年以来,农户生产性纯收入中的非农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超过生产性纯收入的增长。如生产性纯收入在1978-1980年、1980-1985年、1985-1990年分别平均增长16.71%、16.83%、12.93%,而非农业收入对应的平均增长率为35.1%、29.15%、16.12%,分别高出约9、13、4个百分点。而综合1978-1994年,在这16年中按现价计算的人均生产性纯收入增长14.9%,而其中非农业收入年均增长为24.75%,高出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户生产性纯收入的增长显然应更多地归功于农户非农业收入的增长,如表7。
表4 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构成及农村人均纯收入 单位:%、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
表5 我国农村三个非农产业产值结构变动与增长率比较(1978-1991年)
资料来源:吴天然:《论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表6 我国农村各产业劳动力投入份额变动率 单位:%
资料来源:同表5。
表7 1978年以来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构成的变化
注:1980年、1985年、1990年的增长率、非农产业收入增长为1978-1980年、1980-1985年、1985-199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5年。
再就农民生产性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来看,自1978年以来,农业收入的贡献率总体上呈递减的趋势,而非农产业的贡献率则正好相反呈上升的势头。其中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非农产业生产性收入出现增长高峰,1978-1980年两年间,以年均35.1%的速度增长;1980-1985年,年均增长速度也接近30%。而综观1980-1994年间,其中1985年、1991年、1992年、1993年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增长最快,分别占农民该年生产性纯收入增量的63.1%、66.7%、61.5%和61.1%(见表8)。
综合表7、表8,工业化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可归纳为两点:(1)虽然农民收入中非农产业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大,但到1994年农民收入的68.2%仍然来自农业,也即农业生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非农产业收入不论在农民的生产性纯收入中的比重,还是在农民收入增量中的比重都越来越大。这昭示着工业化过程中农民收入增长快慢与非农产业发展的好坏呈正相关关联。
图1 1978年以来农户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形势图
表8 1978年以来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增量构成的变化 单位:%
资料来源:刘扬《我国改革以来的农村居民收入》,《经济改革与发展》1996年第4期。
2.工业化对农户收入分配之影响
农户收入的来源主要为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因此农家收入分配形态也取决于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之分配形态。在农村实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每个农户人均拥有的耕地量相对而言是相等的,因而,借助于耕地而获得的农业收入在理论上差异应不是很大,但实际中由于每个农户在耕地上的生产要素(如化肥、农药等)投入量不一样,结果必然导致人均拥有耕地量虽然相等,但最终人均所得却不一样,也即农民间的收入会出现差异。综观1978-1995年间,农民人均收入差异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基本上呈一线性向右上端攀升。如图1所示。
那么造成农户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初期,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收入,只要拥有耕地多、投入多,农户收入就会高些,反之,则少,从图1可以看出,耕地的多少、投入的多少显然不是造成农户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的根本原因,因为耕地的多少相对是稳定的,而在这种相对稳定的状况下,农户收入所得则仍在拉大。究其根本原因,肯定是非农业收入多少的影响。就发展中国家经验而言,伴随着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深化,农业外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在此机会面前,有的外出兼业,有的则固守土地,这样,非农产业的收入在各个农户之间就发生了差异。换言之,即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就业机会,导致了农户家庭中劳动力的兼业或外出打工现象,如此,农业外收入对农民收入分配就开始发生影响。据周其仁研究,在1994年,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日纯收入的53%[1]。
虽然非农产业收入加剧了农村收入分配的差距,但就总体而言,目前的差距还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从长远来看,兼业化不仅有利于改善小规模经营农户的收入状况,而且还将对农业最终走向规模经营产生促进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农村工业化终究是推动农村经济进步的力量。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农村工业化对促进中国农业、农村及劳动力过剩等问题的解决有积极作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确可由农村工业化之发展来达成。在农户被推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后,其在追求纯收入最大化经营目标的支配下,比较好地做到了合理分配家庭内部的劳动力。虽然农业劳力的业外转移或兼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所影响,但从总体经济上看,其积极面远大于其消极面,而且从相关的研究结论我们也可看到,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总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便来源于农村工业化,即乡镇工业的发展及相关非农产业的发展。在总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虽然农户之间的收入有所拉大,但从纵向上看,每个农户的年均收入却是不断提高的,也即收入分配的不平衡,是在每个农户收入都有显著增长基础上的进步中的不平衡,显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进一步依靠发展。近两年来,乡镇工业在自身效益、吸纳农村劳力数量等方面都有所下降,这并不是说通过农村工业化来达成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出了问题,而是乡镇工业自身有许多问题未理顺、未廓清,因此,在目前状态下,要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要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乡镇工业企业内部的问题,惟此,通过农村工业化最终达成总体经济的腾飞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