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优质农业的发展_农产品论文

论我国优质农业的发展_农产品论文

论发展我国的质量农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论文,我国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一种以追求产量增长为目标的数量型农业。在人均收入和农产品数量水平较低、城镇人口相对较少、国内与国际贸易不发达的情况下,数量农业模式是合理而可行的,它在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且耕地紧张等诸多困难下提供了人们生存需要的基本食物保障,并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城镇化及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这一农业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最主要的缺陷就是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不能顺应人们消费行为的变化,致使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日益偏离市场结构并不断引发农产品周期性“卖难”危机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从80 年代开始, 我国连续出现了1983~1984年、1991~1992年两次较大的农产品“卖难”问题,1996~1997年又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多种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和销售困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矛盾一再凸现,来自农业部门的收入提高远远赶不上农业生产的增长。

农产品周期性“卖难”和农业增产与增收的非同步性,损伤的不仅是农民利益,同时也是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仅以1996~1997年的情况为例,此次农产品“卖难”的主要表现是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民手中积压大量低质农产品,价格一再下降使农民利益不断流失;与此同时,城镇居民需求的高质量农产品却供给不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目标无法实现;产品剩余和货币剩余一起发生,社会整体福利下降。在粮食市场上,南方早籼稻价格不断下降而大量积压,但优质粳稻、糯稻需求旺盛却供给不足;广东在稻谷库存超载的情况下仍不得不大量进口大米。甘肃马铃薯大获丰收,但因质量不合要求,制造土豆片的企业不得不舍近求远,从外地甚至国外购进大量土豆。在副食市场上,城镇居民虽然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常用蔬菜、肉食、水果等,但潜在需求很高的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等却很难买到,现有农产品因质量较低而抑制了消费。相对国内市场过剩的农产品,因残余物多、规格与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品质成份构成不利于营养保健等而被拒于国际市场之外。

上述矛盾的出现,表明一味追求增产的数量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各种情况的变化特别是人们收入水平与消费行为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寻找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与思路。

二、质量农业的概念及主要内涵

质量农业是在传统的数量农业受到严峻挑战的现实背景下提出来的,相对于追求产量目标的数量农业而言,质量农业是指以农产品品质高级化和农业生产结构高度化为核心、以追求更高的经济回报为目标、以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推动力的开放性农业。它以数量农业为基础,但其内涵却远远超出了数量农业的范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产品品质的高级化。包括更好的口感和观感、更高的单位营养价值、更有利于保健、更顺应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

人们消费农产品,首先要从数量方面满足维持体内物质循环的需要。在人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得到保障后,自然会对农产品质量提出更新的要求,转向从消费农产品中获得更多的享受和更大的效用。更好的口感和观感让人得到生理上和心理上更大的满足;更高的单位营养价值让人从单位消费中获得更多人体所需物质;更有利于保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更顺应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如易于加工和标准化的农产品符合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流动性强等时代特征),给人提供更多的便利与闲暇。上述四个方面是农产品品质高级化的基本内容。发展质量农业,要建立一套科学反映这四方面内容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明确农产品生产努力的品质方向,并为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提供可供衡量和检验的质量指标。

2.农业生产结构的高度化。包括从原料农业(以提供初级农产品为主的农业)向成品农业(以提供加工制成品为主的农业)的转化和从自然资源密集型农业(以增加自然资源使用量实现农业产出增长的农业)向劳动与技术密集型农业(以增加劳动和技术投入实现农业产出增长的农业)的转化。

农业生产结构的高度化是农产品品质高级化的逻辑要求,同时也为农产品品质高级化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这可以从质量农业发展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方面来加以分析。

从自然属性方面看,原料农业和自然资源密集型农业提供的农产品品质主要靠自然形成,单位营养价值较低,并且由于自然条件本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使得农产品的自然品质难以充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如有的农产品不易于运输和保鲜,有的农产品必须经过加工后才能食用,有的农产品则要除去或增加一些物质成份才适宜于人们消费等。因此,提高农产品品质,必然要增加劳动、技术和必要的物质要素投入,改变农产品品质形成的内部机理和外部环境,按事先确定的质量标准生产各种质量高级化的农产品(如加碘蛋、钙质米、高维〈生素〉西红柿、各种标准型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保健食品等)。

从经济属性方面看,原料农业和自然资源密集型农业提供的主要是初级农产品,单位价值较低,也不符合资源使用的优势替代原理。因此,发展质量农业,首先,要对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一方面提高产品的单位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满足不同消费需要的加工制成品来刺激和扩大农产品消费。其次,发展质量农业,要诱导充裕资源替代稀缺资源,降低资源利用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我国总体情况来看,劳动力是比较丰裕的资源,技术的供给也增加较快,但耕地却非常稀缺。因此,在质量农业的项目选择上,要优先发展劳动与技术密集产品(如各种肉类产品、禽蛋品、林果品、水产品、园艺花卉等),稳定或适当降低耕地密集型产品(主要是粮食)的生产,同时积极参加国际分工与循环,通过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来从国外购进因结构调整而不足的粮食部分。就各地区而言,由于自然资源的垄断性和不可移植性,各地资源相对自身是比较充裕的,而对其它地区则是稀缺的。因此,立足各地山水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通过确立能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来确立各自的竞争优势,也就成了发展质量农业的重要内容。

3.追求更高的经济回报。发展质量农业,产品品质的高级化和生产结构的高度化只是手段,而获取更高的经济回报才是目的。对生产者而言,它希望以高质量来获得高收益,但从技术角度看,高质量通常意味着高成本,因而它只能以较高价格提供给市场。对消费者而言,它希望农产品的质量越高越好,但在高价格下,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又受制于自身的收入水平和可用于食品上的分配份额。因此,发展质量农业,不是要超阶段地盲目追求农产品的最高品质,而是以获取最高的经济回报为目标,在潜在的市场需求和居民承受力许可范围内,追求尽可能高的农产品品质。

4.以科技和管理创新为推动力。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按照事先确定的质量标准来改变农产品的内部机理和外部环境,使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人们的主观要求,摆脱完全被动地适应自然要求的局面,却能给质量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比如通过培育良种和增施微肥可获得具有特种功效的农产品,通过工厂化生产可获得规格一致的标准化农产品。在现阶段,技术创新主要体现为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先进的种植、灌溉、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新型化肥、农药及其使用技术的研制和应用,适用机械的研制和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畜禽饲养技术的应用等。管理创新主要指适应技术创新和质量农业发展需要的生产经营及组织制度创新,包括农业产业一体化,农业生产标准化、企业化、品牌化等。

三、现阶段发展质量农业的主要依据

1.我国农业正经历着从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化的伟大变革,这是质量农业发展的有利宏观背景。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加深、农业科技化和外部化(农业同其它各业的日益融合)趋势的增强、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客观上呼唤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

2.农产品全面短缺时代的结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人均农产品数量的显著增加,是质量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连续几次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粮食和肉类两大主要农产品目前都已稳居世界第一,其它各种主要农产品也有较大发展。从人均水平来看,我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粮食人均占有量从1985年的361 公斤上或到1996年的414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肉类从18.2 公斤上升到49.5公斤;水果从11.1公斤上升到38.2公斤;其它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也都以较快速度增长。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全面短缺的时代已经结束,人民生活正从温饱向小康迈进,居民食品消费正从主食吃饱向副食吃好方向转化。据计算,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主要支出额在食品支出比例中已下降到41%,人均副食支出则上升到59%;城镇居民主食消费支出仅占14%,而人均副食支出则高达86%。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为实现从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的来临为质量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特别是片面倾斜的工业化战略的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长期滞后。《1997年世纪银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率为30%,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相比之下,我国城镇化水平大为落后。根据世界一般经验,当一国城镇化率达到30%后,必然进入一个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相关文献也表明,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一个以城镇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崭新时期。事实上,从 1992~1996年,我国城镇化率从26.37%上升到29.39%,年均增长0.75%,为历史最快水平,并且每年大约有7000~8000 万农民工在城镇流动。据国家计委预测,我国城镇化率在2000年将达到35%,而到2010年将达到45%。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的来临,为我国质量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调整,将引致对高质量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加。从人均消费的农产品数量结构来看,城镇居民对单位价值较高、品质较好的农产品(如肉类食品、禽蛋制品、水产品、蔬菜等)的需求远多于农村居民,而对单位价值较低的粮食的直接需求则低于农村居民。这种城乡消费将结构的差异性,无论是从同一年份的静态比较来看,还是从不同年份的动态对比来看都是明显存在的(城镇居民对蔬菜的消费量虽有下降但仍然高于农村居民)。表1 的数据明显地反映了城乡居民的不同消费结构及动态特征:

表1 我国城乡居民对不同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及动态变化

单位:公斤

粮食蔬菜

猪牛羊肉

家 禽 鲜 蛋 水产品

城农城农城

城 农 城 农 城 农

镇村镇村镇

镇 村 镇 村 镇 村

1985 137.8 257.5 144.4 131.1 18.1 11.0 3.2 1.0 6.8 2.1 7.1 1.6

1990 130.7 262.1 138.7 134.0 21.7 11.3 3.4 1.2 7.3 2.4 7.8 2.1

1996 94.7 256.2 118.5 106.3 20.4 12.9 3.9 1.9 9.6 3.4 9.3 3.4

资源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增加,将引起社会总消费中直接粮食需求比例的降低和副食消费比例的上升,这符合质量农业生产结构高度化的优势资源替代原理,亦即城镇化将降低对自然资源密集产品的直接需求,而增加对劳动与技术密集产品的需求。

第二,城镇化将扩大对农产品特别是高质量农产品的总需求。首先,城镇居民面对一条更高的最低消费水平线。尽管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低,但因其总消费支出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因而其花费在食品上的消费支出额远多于农村居民。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1.92倍,1990年是2.12倍,1996年是2.15倍。据计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对农产品总需求的增加额折合成间接粮食需求将达到1054 万吨(注:马晓河:《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思路》,《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3期。)。 由于城镇居民人均直接消费的粮食比农村居民少(1990年少131公斤,1996年少162公斤),所以城镇化增加的食品需求主要是对单位价值较高的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其次,城镇居民获取食物是通过市场购买来实现的,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产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业商品化程度的加深,而这也有利于农产品总需求的扩大和高质量农产品所占比重的上升。据计算,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每提高10%,农民自产的粮食和蔬菜消费将分别下降1.0%和2.1%,而以市场购买为主的肉类产品、水果品和其它食品的消费则分别提高3%、2.1%和1.9%(注:黄季焜、(美)罗泽尔:《迈向二十一世界的中国粮食经济》,P198~199,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 再次,城镇居民具有更多的消费知识,对食品的营养价值、保健、卫生、外观等更加重视,并且他们大多从事非体力劳动,因而对高质量的农产品有更多的需求。最后,由于城镇居民有一种有别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文化,社交性的群体消费较多,不论是真实的生理需要还是社交应酬的心理需要,他们对高档(通常也意味着高质)食品会产生更多的额外需求。

四、 现阶段我国发展质量农业需要特别重视的两个问题

发展质量农业是转变我国数量农业模式的合理取向,但不可能一步到位,它应该是在数量农业的基础上采取渐进的方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农产品市场面临的情况将是各种高质量的新型农产品不断涌现,现有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同时,大量普通农产品和劣质农产品也将占据市场上很大份额。在这样一种良莠并存的过渡环境中,发展质量农业,尤其要重视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农产品市场营销,就是在农产品的传递过程中,生产者和销售者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同时实现自身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创造性商务活动,包括市场调研、产品促销、提供服务、品牌化等。西方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市场营销,1932年,美国的克拉克和韦尔德合写了世界上第一本专门论述农产品市场营销问题的专著(《农产品市场营销》),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市场营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之后市场营销就一直在西方国家的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农业发展历来只重视生产过程,而忽视农产品的集中(购买剩余农产品)、平衡(调节和引导需求)、分散(将农产品化整为零地送到消费者手中)等过程,几乎没有市场营销观念。发展质量农业,除了按事先确定的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外,还要通过各种市场营销手段向消费者灌输新型、优质农产品的有关信息,使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和食用方式有充分了解,不断提高其消费知识和克服传统不良消费行为的惯性影响,使消费者接受新型、优质农产品并积极重复购买。在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活动中,要创造能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具有较高声誉的品牌农产品,如河北鸭梨、东北珍珠米、云南宣威火腿等。海南省1997年统一制定了“海南省部分瓜果蔬菜产品质量标准”,并于当年底评出24种“海南省优质农产品”,在工商部门以“绿岛”牌商标确认,这是质量农业品牌化经营的一种有益尝试。农业部推出的“农珍牌”系列农产品在出口竞争中取得良好成绩的事实也说明了建立农产品品牌的有利性。品牌化经营是将分散的农产品组织起来形成统一特色,变农产品质量优势为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在质量农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2.在“市场失败”的情况下,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一般而言,农产品市场有众多的供给者和需求者,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但在质量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市场上各种品质的农产品同时参与交易,如果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都能准确地了解农产品品质和成本方面的充分信息,则优质农产品交易由市场力量来维持是最有效的。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生产者掌握最多关于农产品品质和成本方面的信息,销售者次之,消费者只掌握农产品品质方面的部分信息(如外观等)。在各种市场主体对优质农产品所拥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交易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往往易于出现“市场失败”,单靠市场力量不能提供足够的优质农产品。这一结论可从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进而在销售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下述博弈过程中加以分析:在优质产品与普通和劣质农产品同时存在的市场上,由于消费者只掌握关于农产品品质和成本方面的有限信息,因而它只愿以一种平均价格来购买优质农产品;销售者为出售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往往会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但是,如果销售者试图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售优质农产品,消费者便会作出该种农产品品质较低的判断(否则不会降价),因而转向购买更低价格的普通农产品,这就出现了普通农产品和低质农产品把优质农产品排挤出市场的逆向选择的结果。

由于我国农产品市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是普通农产品、低质农产品与优质农产品共存,又由于逆向选择会导致市场失败,因而政府应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保证有关农产品品质信息在消费者中的有效传递,并构建一种优质农产品能有效进入消费者手中的市场环境,包括:①制定优质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并实行质量认证;②规定优质农产品的定点摊位,把优质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分离销售;③帮助消费者树立科学的质量意识并向其普及有关的消费知识;④做好农业区划工作,引导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帮助生产者建立品牌农产品;⑤在政府收购的农产品部分严格执行优质优价政策。

标签:;  ;  ;  ;  ;  

论我国优质农业的发展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