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学术名著导论过程的几点思考与尝试_文学论文

对西方学术名著导论过程的几点思考与尝试_文学论文

关于开设西方学术名著导读课的几点思考与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名著论文,几点思考论文,学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G642.33

西方学术名著导读,是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自1994年起,我们已为三届学生讲了这门课。讲授的西方名著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丹纳的《艺术哲学》(1865—1869年)、卢伯克的《小说技巧》(1921 年)、 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1927年)、缪尔的《小说结构》(1928年)、韦勃克、沃伦的《文学理论》(1948年)、加罗迪的《论无边的现实主义》(1963年),另有德国人类学家卡西尔的《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1945年)、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之作萨特的《存在与虚无》(1943年),等等。

讲授的顺序,基本上是按成书的年代排列的,目的是想通过几个点,将西方的学术思想发展大致连缀成一条线。这既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也便于教师在讲授时,注意史的承传关系。

回头看看三年来我们开设这门课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如课程设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教学效果的考查,等等,都有旧事重提的必要。

我们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三大系列,西方学术名著导读是思想理论课系列中的一门,其他几门课程是: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论和比较文学。讲这些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广博的文艺学知识,尤其是西方的文艺思想、思潮、学术流派方面的知识,以奠定其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为学习专业课程寻找理论支点,进而确立起系统而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是一个有较高层次的专业研究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的思想理论条件。

在长期教学中,我们了解到学生的一些思想理论的实际状况。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东西,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80年代以来,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在思想理论修养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一本理论书不读的现象是普遍的,因而缺乏从事更高层次学习和研究的基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也相当复杂。诸如,好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书籍难求;有些理论著作文字艰涩,给阅读造成障碍,引不起阅读的兴趣;读书不下苦功,急功近利,只想求快,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汲取是摘句式的,不成系统;蔑视中外传统思想文化,甚而以逆反心态对待人类智慧的创造,只想标新立异,生吞活剥所谓新概念、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新方法,不加思索,缺乏鉴别,因而常常被蛊惑、被误导,而形成残缺的、错误的认识和极端的思维方法,且不自知,等等。

大学生、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理论修养和写作,不是封闭在校园里,过去那种自我封闭的、内省的学院式学习方式,受到外界学术思想、学术活动和学术风气的强烈冲击。社会上的各种思潮、热点问题,很快会在学生中产生旋风般的阵阵反响。这种现象固然表明了青年学子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感觉敏锐,但在理论学习、理论修养方面,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从学生的谈话、发言、作业、毕业论文中表现出来的缺陷是:认识上的绝对化;思想、观点、理论的文字表述,大多为拼接式、撕片式,不成系统,逻辑紊乱;文体驳杂,文风晦涩而浮夸。

上述现象,使人联想到从上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思想界。那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欧风美雨浸润下,思想为之大振。西方的政治思想、民主学说、共和制度、人权理论,以及有关政治、经济、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文化、文学、艺术的各种理论、学说、主义,潮水般涌入中国,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形成第一次新思想的大浪潮。那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以西方的新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的批判,气势宏大而悲壮。他们是站在思想理论的制高点上。他们有主见、有鉴别、有理想、有愤怒,对中国一切陈腐的、祖传的、僵硬的东西,进行“肉搏的批判”。他们的无私、无畏,他们的奋斗精神、战斗意气,他们的如鲁迅那样“呼啸着前进”,悲壮而令人神往!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处在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经过火炼而更生的强烈期盼鼓舞着10亿中国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思想理论界出现了不可避免的阵痛。80年代初以来,西方的各种思想、理论、观念、学说、主义,大量涌入中国,形成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第二次大浪潮。尼采、叔本华、弗洛依德、波德莱尔、里克尔……再一次冲击着中国知识界,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这第二次西方思想大潮对中国的冲击,与第一次大不相同,唯心主义、虚无主义、悲观主义,以及各种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的思想、观点、学说和宗教教义、原始情绪、零度情绪、原生状态等等,与当前西方时行的“后××××”汇成一股庞杂的洪流,在中国急速泛滥起来。在这股洪流冲击下,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和创作界,兴起了五颜六色的怪现象:玩文学、玩概念、玩理论、玩流派,说法之玄妙、怪异令人吃惊,恰如鲁迅批评的那样“屎里觅道”;在打破“禁区”、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主张和心态的驱使下,“泡沫文化”铺天盖地;对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采取极端态度,“全盘西化”思想复活;对“五四”以来作家作品的评论随心所欲,给他们加上许多恶谥,什么“御用”、“滑坡”、“××现象”,用悲观、虚无、孤独、绝望等字眼,否定、贬斥他们的思想和作品,等等。

在西方思潮第二次对中国的冲击中,那些高扬西方思想的人,完全没有了“五四”前后先辈们的英雄气概和悲壮精神,却带有几分喜剧色彩。他们张扬的思想、理论、学说、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水平,远远低于现实水平,其结果是混淆了视听,尤其是对青年造成误导,搞乱了他们的思想。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需要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以促进各个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在文学艺术领域,各种思想理论与学说,各种形式、文体、风格和流派的作品,应该适应甚而高于现实需要的水平,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力量,去鼓舞、振奋、净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思想、道德和心灵,尽量满足和丰富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日益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的鉴赏水平。而那些时行的、低于现实水平的理论、学说和主张,及其指导下产生的缺乏时代感、缺乏生活真实和艺术生命力量的作品,不能也无法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无法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任务。

总之,无论是现实的需要,还是专业研究和学习的需要,都说明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而完整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西方学术名著导读课的开设,就是为着完成这一任务。

在研究文学现象和欣赏文学作品时,会碰到各种有关文学艺术的理论、学说和主张问题,然而要寻找自己的思想理论支点,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则需要长期的探求和实践。

在社会科学领域,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文化、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伦理、道德、心理、教育,除了它们各自的表现特性和内在发展规律外,都必须在辩证唯物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探索、辨析,才能科学地揭示、认识、阐释它们各自的不同特性和内部发展规律的复杂性、多样性与独特性,也才能把握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影响、制约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对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现象,给予了科学的说明,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排除了一切唯心的、非理性的、神秘的、虚假的理论学说笼罩在客观事物表面的重重迷雾。

文学研究工作者面对的是多种形态的、流动而多变的社会生活(包括历史与现实,社会、群体和个人,肉体与灵魂)的具象化表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各层次、各侧面之间纵横交错、撞击、融合,因而常常表现为相互间的错位、渗透和转化,真实与假象同在。文学重在描绘和解剖人的心灵,因而作家们观察生活必须更敏锐、更精细、更深入。文学作品中编织着各种思想、观念、情绪、心理、欲念,而其表现常常是抽象的、虚幻的、潜隐的、时隐时现的,真与假共存。因而文学研究工作者,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敏锐的思想,才能认识文学的本质、规律,才能判断文学所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方法,是文学研究者的思想理论基础。它将使我们成为一个清醒的、理性的、科学的文学研究者。它将帮助和指导我们排除一切非理性的、非科学的、虚妄而神秘的心造幻影。

在人们认识文学和界定文学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阐释文学现象,说明文学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规律,以及研究和把握文学表现的各种技巧方面,自古至今就有各种说法、主张、观点,并且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派别、思潮和主义。加之古今时代不同,民族地域差异,历史文化背景差别,人们对文学的认识表现出很大分歧。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关于文学的理论、学说、主义的传递与交流,打破地域,超越时空,相互冲撞着,极大地影响着文学研究者的思想。于是人们往往游离、徘徊、摇摆在不同的思想理论之间,表现出理论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常常处在昨是今非的变动之中。

通过对各种理论学派代表著作的导读,总的说来是为着扩大学生学习理论的视野,把自己的理论学习从狭小圈子、个人偏见、摘片式的被动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应该像“五四”时期杰出的先辈那样,既能融会百川,汲取古今思想理论精萃,又有清醒的理性以及非凡的鉴别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要像先辈那样,做到有明确目的、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有在科学而坚实基础上形成的阐释复杂文学现象的理论体系。

具体说,通过导读想达到以下三个目的:明了各种思想理论产生的客观依据、主观动因及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了解各种思想理论派别占有的历史地位,以及它们的承传关系;学习和掌握各种思想理论代表人物观察、探求、归纳文学现象的方法,以及提供给我们的认识和把握文学现象的规律。

研究中外文学的理论家、美学家,创立了极为丰富的理论学说,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和阐明了文学现象。理论的创造性和丰富性,来源于文学创作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而文学创作的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则又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时代的、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方式的特有印痕。

从文艺学角度说,研究文学的理论学术派别和方法,最基本的也就是那么几种。任何一种理论的出现和形成,都是对创作活动、文学作品的特性及其发展变化的研究与总结。各种理论学派,都力求以其思想为基准,去充分地、准确地说明文学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规律,论证这些规律运行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从而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体系。如法国丹纳的《艺术哲学》,对欧洲自古希腊至18世纪的艺术发展史做了清晰的描述。它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尼德兰400 年间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为例,用大量的史料充分论述了欧洲艺术发展的盛衰变化决定于种族、环境、时代三种力量。一部《艺术哲学》,让我们俯视了数千年欧洲艺术的发展、社会生活、人文景观、心灵世界、精神蜕变,以及众多辉煌的艺术星座;让我们领悟到整个欧洲文学艺术发展理论上的唯物与唯心、理性与非理性、宗教与世俗、灵与肉的变化过程,以及人们思维形式变化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总之,丹纳的《艺术哲学》对欧洲艺术发展做了哲学的高度概括,提出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阐释艺术品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决定艺术发展的力量和评价艺术品价值标准的思想理论体系。人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为社会学派。

就文学艺术而言,无论哪一种思想理论学派,只要它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做了较为真实而科学的概括和表述,或者说只要它依从历史文化发展的真实动因,涵盖了人类精神创造的合乎实际的思想内核,那么它便会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占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

人类的文化文明在历史的筛选中绵绵不断,是因为人类文化文明有其承传特性。这种承传特性,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需求,是不可遏止的;出于个人的或小集团的偏见与功利,抹煞、斩断、否定人类文化文明的承传关系,是无济于事的。文学艺术的创造及其理论、思想、学说方面的继承和弘扬,比之人类精神文明其他领域如道德、礼仪、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更为恒久,因为文学艺术的创造是人类审美天性和智慧的结晶。人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中的串串智慧闪光,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光与火”。通过导读课,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智慧的闪光,给自己以启迪和感悟,并以历史的、进化的、发展的观点,对待文学艺术以及有关文学艺术的思想理论和学说,克服主观、片面、僵化、独尊等错误思想。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关于摹仿艺术,关于史诗,关于悲剧,等等,就继承和发扬了亚里斯多德《诗学》中对唯心的理念学说的批判精神,闪现着唯物论的思想光辉。丹纳和亚氏不仅在思想认识上有密切的承传关系,而且他们在文学艺术的研究方法上,同样重视社会生活、文献史料、相互比较的方法,打破了文学艺术研究中主观的、封闭的、纯思辨的研究方法。同样,丹纳关于种族、环境、时代是文学艺术发展的三种力量的理论,也影响着后人。丹麦文艺理论家、文学史家勃兰兑斯的皇皇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潮》一书,便是沿着丹纳的思想前进的。而勃兰兑斯的学说在现代欧洲文艺批评界也具有一定影响。

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形象化表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复杂形式。文学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个性的独特性,使观察、审视、研究文学的方法,也大不相同。

这里说的研究方法,首先是指文学研究者,由于观念和着眼点不同,各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对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进行观察、体验和研究,如有的从理念出发,有的从作家自身状况(包括思想、生活、阅历、素养……)出发,有的从直感、情绪出发,等等。有不少文学研究家,无论他们对文学艺术的认识和评价有多少不同,但他们在考察、研究文学的方法上却有相通之处,有相互承传关系。如法国的圣·佩韦、丹纳和丹麦的勃兰兑斯,对文学的认识都受到孔德实证论的很大影响,注重“实证”的方法。但他们对文学现象、本质、特征的认识,则不尽相同。其次,以往许多杰出的文学史家、评论家通过对文学的研究,抽象概括出有关文学发展变化的规律、美学原则、风格流派,等等,为我们观察、思考、研究和认识文学的发展、思潮、流派、风格变化,提供了方法论方面的指导。这在指导我们从事文学研究时,从一开始便可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了解文学的各种形式、文体、风格、流派之间的相互映衬的多种关系,从而避免主观性、盲目性,以及简单化、片面化、庸俗化等错误倾向。

西方学术名著导读是一门新课,从教学内容的制订到教学方法的运用,都缺少经验,仍在探索之中。导读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教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长期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才能,使教学丰富、生动、有特色;导读课则要求忠实于原著,尤其是一些经典著作,将其深奥的、逻辑性很强的思想、观点、学说体系、研究方法,等等,进行梳理,把握其思想理论内核又不损害其原貌,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摸透原著思想脉络,把握其思想理论体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否则就会把导读变成毫无兴味的集体阅读。

关于导读课教学,我们的做法是:督促学生认真读原著—教师导读—提出问题共同研讨—写作。课前,学生必须精读原著,领悟其思想理论实质,养成读书风气,提高思辨能力。导读则要求教师将原著的思想观点进行梳理,把原著的思想精髓,全盘托给学生,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研讨是教师和学生就原著中的一些重要观点、理论、方法,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写作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名著中的理论,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某种现象或某个作家作品,写一篇评论文章。教师的导读和学生的写作,是重点环节。

讲导读课,教师不能停留在对原著的一般性介绍上。教师要在深刻理解、准确认识和把握原著的思想精髓、学术流派的承传关系、学术价值、历史地位的基础上,对全书的思想系统、理论体系、独特的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和概括。讲课时,教师要沿着原著的思想发展脉络、逻辑顺序、理论构架的主干和枝条讲下去,让学生对原著中的特殊概念的涵义、基本观点、理论的推导演绎、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有明确的认识。

导读课是一门理论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对名著思想理论的学习,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联系起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多杰出的作家,大多是学者,他们既通晓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又精通西方学术思想,谙熟欧美文学大师的作品。他们在创作实践中,已把西方的思想学说“化”在了自己的作品中,自觉不自觉地在审视现实生活、概括生活、选择题材、塑造人物、运用创作技巧和原则上,受到西方思想和作品的影响。在鲁迅、郭沫若、茅盾、闻一多、何其芳、老舍、曹禺等人的作品中,都不乏这样的实例。对教师来说,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实例,印证西方思想学术名著的理论学说的指导意义,这不仅会丰富充实提高教学内容和质量,使教学生动活泼,而且可把学生从理论学习是枯燥的误导中解脱出来,养成理论学习与文学研究实践紧密结合的良好学风。

为使导读课教学扎实有效,我们一向认为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鉴于在学生中曾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重作品轻理论,以及华而不实、引章摘句式的学习方法和拼揍式的写作风气,等等,教师注意了引导学生学习和弘扬学术大师们治学的严谨态度、精密思考和求真求实的精神。如戴震的学有三难:“淹情难、识断难、精审难”;章太炎的治学注重:“审名实、重左证、戒妄牵、守凡例、断情感、汰华辞”(许寿裳《章炳麟》,胜利出版社1946年版)。对研究现代当代文学来说,这些宝贵的治学经验,同样足为后学的指南。

写作是导读课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导读课开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把学到的理论用于对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考查、分析、评价的实践中去,提高论文撰写的综合能力,增强论文的思想力量。

在阅读和学习学术名著时,对其中的一个概念、一种提法、一种理论、一种方法,要时时与自己阅读过、考查过的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的许多现象联系起来,与自己日常的零碎思考融合起来,这样定会有新的、意想不到的一些认识。这新的认识和想法,便是理性的闪光。反之亦然,阅读、思考文学作品时,时时与自己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相联系,同样会撞击出理性的闪光。要及时捕捉住头脑中出现的理性闪光,经过积累、分析、选择、分类,就成为撰写论文的基础。有见解、有新意、有价值的论文和专著,都是经过这样的劳动撰写而成的。

导读课是为学生打开一扇思想理论的大门,把他们引入广阔而缤纷的思想理论世界,增强他们学习理论的兴趣,体味理论学习的艰辛,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理论修养,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要做好这一工作,尚需克服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使之逐步完善起来。

标签:;  ;  ;  ;  ;  ;  

对西方学术名著导论过程的几点思考与尝试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