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有深度追求_人的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要有深度追求_人的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应该有深层次的追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层次论文,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作为普通教育课程的基础学科,其工具性早已为人们充分认识并付诸实践。然而,“攻克语文教学这个千古难题”(吕型伟语),却不因工具性的因素而使“难题”解决,甚至因袭着时代的重负走过近一个世纪坎坷历程的语文教学却尴尬依旧。扭转这一局面,走出语文教学的困境,关键在于语文观念的转变。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因而,语文教学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是工具的训练,工具性训练之后,应该有深化层次的追求,实现这个追求,我以为,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

一、“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根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语文教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遵循的尺度与可能要面对的现实,不能简单地和其他学科相提并论,更不能只注意浅层次的工具性,而忽视了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说,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最不宜现代化的就是语文。语文课本里的一些经历千百年沧桑传承下来的东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根。

以语言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要代代相传,语文教学责无旁贷。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5000年民族精神文化的沃土中。理由很简单,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风雨而不衰,离不开纯正而圣洁的汉语文;古老而神秘的汉字,不啻是构建黄色文明大厦的“秦砖汉瓦”,中华龙的图腾上浸润的是汉语文的风采。几千年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一笔无法计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浅层次的工具性的领域里兜圈子,甚至不顾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而运用一些时髦的所谓理论来装点语文教学,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之源。我觉得,语文课上就是要大张旗鼓地讲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精神文化。尽管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语文定位在文学或者文化的框子里,但是,应该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寻根溯源,在民族语文百花园中采撷几百年几千年前的汉民族的智慧之花,意义十分重大。

中国素有“文史不分家”之说。在今天,文史的结合强调的依然是中华文化的渗透。我们在课堂上讲《楚辞》《史记》,李白与杜甫,鲁迅和朱自清,不可能只讲作品中烨烨的文采,华丽的辞藻,而丢掉字里行间所流淌的历史沧桑和民族精神。语文离不开这些在历史上留下英名的杰出人物以及历史折射出的思想文化。语文课是多么富于诗性和情感的力量,这对于塑造现代中小学生的精神品格是何等重要。“撷来南天月,重写一片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谁不为语文教育这个最具民族之魂的学科而深感责任的重大?追寻民族的根离不开语文,继承中华文化就是要从接受教育之初的中小学生身上做起。历史上有很多值得我们效法的典范:作为传统启蒙教材的“史游急就”、“三百千千”,滋润了多少渴求知识的心田?走过历史,跨越时空,它们风采依旧,21世纪的今天,在更大的范围里散发着夺目的光芒。这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味与借鉴的地方。

语文是我们民族的根还体现在它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学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就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冷冰冰的汉字,对于中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思维的训练,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连高傲的美国人也认为华人之所以充满智慧,除了勤奋、吃苦、想象力丰富,更重要的是华人从小学的是汉字。实践证明,以“六书规则出现的方块字和计算机心有灵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古代的汉字蕴涵着现代尖端信息”。可以说,最简便、最经济的汉字,信息量最大,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因而也是对学生最具有教育功能的精神文化的载体。

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工具。一方面,语言文字反映了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依附于语言文字而发展。因此,语文教学承担着继承和延续本民族的文化生命的重要任务。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在谈到日本国语教学时指出: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思想的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1963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明确规定了“使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目的。1986年又增添了“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内容。1993年起,大纲一直强调“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可见,祖国的语言文字一直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但是,这并不等于语文课只是对字、词、句、段的繁琐拆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谈到教育的本质时,把教育分成二个层面,首先,德育、智育、体育服务于国家现实利益的属“现象世界”,其次,培养人的精神追求,培养人的信仰、信念,亦即世界观的构造属“实体世界”。语文教育的天职应该是走进学生的“实体世界”,尤其是在动荡和发展共存的新世纪之初,精神的失落、心理的失衡,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精彩的物质社会极易引起人们的急躁情绪。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和青年学生的心理失衡,使我们想起德国思想家席勒针对工业化社会带来的单一化、片面化、残缺化的现状明确提出“审美教育”以发展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历史事实。那么,寄厚望于语文教学,达到“拯救精神”之目的,构建青年一代的“精神家园”,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因此,语文课上要追求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性关系。不管现代科技发展到了多么高的程度,这一点不应动摇。

还应该注意的是,语文课和其他课程的区别在于其它课程什么都写在书上,而语文教材里的一篇篇课文则见仁见智,对学生的人文、人性的教育和人格的养成就显得抽象和随意,要解决这个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务必引导学生通过“语文”这个传播民族精神的媒体,打造出超凡脱俗的文化气质,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鲁迅当年说过,现代化的目的分为两个:立国、立人。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的文化,不爱自己的语言,他也不可能爱自己的祖国。鲁迅说的“立人”,是学校教育所有学科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的语文教材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比如“村塾诵读”“吟诗作对”等,更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更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适当地借鉴,对改变当前“读书少是语文教学的误区”是不无益处的。因为任何一种语言,决不是从规则而是从语感学起,从模仿开始,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的成功之处,会更有利于对民族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有人针对语文教学改革大声疾呼要“返朴归真”就是这个道理。

二、语文教学肩负着“人的教育”的神圣使命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书育人”作为一条通用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而成为教育工作的圭臬。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崇高目标。不过,应该指出的是,一般意义上说的“教书育人”和这里说的“人的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前者“育人”往往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德育,而语文教学所肩负着的“人的教育”决不能只局限于“道德”教育的范畴,它应该是属于更广阔的领域,是造就千千万万个个性鲜明的人才的领域。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语文最具人文性,所以,语文教学承担的‘人的教育’的历史使命是神圣的。

语文教学是人的教育。语文不仅仅告诉学生一般的做人道理,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和技能,而是立足于人的成长,重视引导学生领悟人生与社会的真谛,养成高尚的情操。激发灵性与想象力,发展并完善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未来设计更完美的蓝图。达到这一崇高的教育目的,语文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泱泱大国,绵绵文明。蕴涵着光辉灿烂的民族精神的古老的语文,为各类教科书的编纂,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丰富内容。我们知道,教材,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专业知识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可以随着语文教学春风化雨般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既是语文教学的神圣使命,也是语文教学的归宿。语文课上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活的素材包括:人文的、历史的、自然的、哲理的、浪漫的、写实的等,不胜枚举,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今天,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源远流长而又相对年轻的语文教学,在现实与历史的交汇中,如何为“人的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人文主义的东西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内化为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以此造就出有用之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则是古代语文教学五条较高级的本义。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现代教育条件下的语文教学,以开发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进而提升到“以强调个性”为重要手段,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代表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欧美各国姑且不论,因为他们追逐个性的立场和认识早已为我们熟知。即使是我们的近邻日本,早在80年代,就在国家有关语文教育方针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国语教育的本质就在于通过语言来造就人”,也就是“通过语文教育培养丰富的人生”。人既是教育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是我们衡量、评价今天的语文教学的重要尺度。那么,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语文教学决不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应该在注重语文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能力的前提下,根据青少年学生所能接受的不同的语文内容的标准来安排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改变语文学科在“人的教育”中长期被异化的现象,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的教育”的本质。

实现“人的教育”,完成语文教学的神圣使命,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我们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学校教育中语文课的雏形,大致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即已初具。当时就有人明确指出,新的“教育本义”,以养成“健全人格”为宗旨,这似乎与我们今天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国现代教育的根本在教人做人;准确地说,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现代人,就是有现代社会特征的主体性的人。所以,语文教学作为“基础的基础”,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其意义尤为重大。面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的全过程,就是要在体现“学生为本位”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要充分体现传统语文教学中有关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的教育思想。远一点说,孔孟教育思想中有积极意义的“克己内省”“反求诸己”“深造自得”所蕴涵的教育思想已变成了看的见、摸得着的现实的境界,果真如此,何愁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在“深造自得”培养人的语文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观之,学生是认识发展的主体,发挥这一主体的作用,才有可能在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变认识为思想,以促成“人的教育”的实现。

诚然,“人的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但是,我们所面对的教育主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独特的个性世界,这就注定了突出主体性的教育工作复杂性。正是这样,现行的语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从机制到体制,往往显得顾此失彼。李政道、杨振宁二位先生曾多次讲过:从留美的中国学生看,保守而胆小,只会研究问题,坐冷板凳;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则会落在欧美学生的后面。表现在学生身上的“个性”问题,细究起来,除了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现状造成的能力上缺陷外,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教育”的失落。今天的“文理分科”,削弱了语文教学的功能,恰恰是对“人的教育”的异化,明显地降低了人才的标准,更重要的是使很多学生缺少一种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个性”的泯灭。从哲学上说,个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性质;心理学上讲的个性,则指的是能力、气质、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纵观我们对人才培养的历史,这种最高的境界在很多时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即以新中国语文教学的50年观之,不是片面强调政治为基本特征,就是突出工具性为主的实用性,失落的恰恰是“个性总和”的“人的教育”的本质。这种失落,直接导致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身上缺少这种“全靠我们自己”的磅礴大气。要找回这种失落,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我就是上帝,我就是太阳,我就是爱因斯坦,我就是华罗庚,我的朝气会换来一片朝霞!如果缺少这种“大气”的培养,即使强调了“人的教育”,也必然会热衷于所谓“智商(IQ)”的磨练,过分强调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把这种热衷推向了顶峰,而忽略的却正是学生主体的“情商(EQ)”的提高。而回归“人的教育”,在培养“智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商”,以造就民族的希望,同样也是语文教学“人的教育”的神圣使命。

三、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语文无所不在。它在社会科学里,也在自然科学里,更在生活的激流中。“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已被广泛接受。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却往往习惯地把自己置于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作茧自缚,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改革语文教学只有打破种种有形无形的束缚,引来生活之水,语文教学才有可能在生活的海洋里扬起风帆。

生活即教育。一般的教育学意义上的理解还不能揭示语文教学和生活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教育教学发生的角度看,语文最贴近生活,最富于人的情感和想象力,能使人触摸到“人的体温”。即以语言文字本身而言,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万花筒般的生活世界,注定了语文学科必然和人类自己融合在一起。从人类童年的启蒙到细致入微的美好感情的抒发;从和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私语低吟到大自然降给人类灾难时的呼喊奔走;从上疆场彼此弯弓月的厮杀到险象环生的政治舞台上的争斗。这一切都极富诗意地被“语文”记录下来,走进语文教科书,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是一片生活的蓝天。应该说,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力之所在。可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原本充满活力的语文,在今天的教学中却显得如此苍白和无奈。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只有走进生活。

从生活教育的理论出发,如何处理好语文和生活的关系,在语文教育这条路上曾奋然前行的拓荒者们,都作过深刻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叶圣陶先生也认为:国文教授限于教室以内,限于书本以内,弊端是明显的。进而更形象地指出:“趣味的生活里,才可以找到一切的泉源。”他们提出的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揭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教学必须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迎接生活的挑战,造就出一大批热爱生活、建设生活的时代宠儿。这就是时代与生活对语文教学的厚望,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责任。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人文主义的教育是和人的自身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在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生活的过程中。道德观念的形成,思想情感的培养,乃至社会及社会生活观的养成,都必须贴近生活,参与生活;语文的天地是广阔的,要让学生到广阔的生活海洋里去学习语文,只有这种开放性的“大语文教育”,比翼齐飞的“课内外结合”,才有可能告别“教室为中心”“学校为中心”的偏离语文教学规律的做法。只有走进生活,和生活携手共进,才能把语文课堂引进活水,才能把语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的需求融为一体。只局限于课堂,不仅背离了语文的广阔天地,更是学生多彩的人生世界的迷失,后果是可以想见的。对中小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成长中,读书学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有益的人生体验,具体地说,即是对生活的认识和接近。生活对语文教学是空气和阳光;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只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才可能说是真正学会“生活所必须的有用的语文”;反之,局限课堂,脱离生活,以书本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失去的不仅仅是语文教学,更是造就人、培养人的大目标。退一步说,一些违反语文教学规律的做法,即使取得一些成绩,那也是只注重近期效果而忽略了长期效应,是以牺牲语文教学的根本利益为代价的。另外,人的丰富的个性决定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多彩,也决定了语文教学本身的多彩与复杂。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是暗淡无光的,将会成为无源之水而枯竭,最终必然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淡化,也给语文教学带来前途堪忧的忧思。

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这就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实现这一转化,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扩大他们的知识储备,二是发展他们的思维加工能力。知识的丰富,靠的是天长日久的积累;思维能力的提高只能着眼于扎实的训练。以生活语文的眼光观之,教学从生活出发,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这是毫无疑义的,也体现了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实用性原则。所以,从宏观上说,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观察生活、思考人生,以获得生活体验,是衡量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尺度。但是,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片面地追求所谓“实用性”,在“应试教育”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大潮中,急功近利,不恰当地刮起纯“工具性”训练的狂风,即使刚入校门的小学生也貌似科学地从词性、句法、修辞等方面“研究”起语文来,陷入形式主义的伪科学地“研究语文”的泥淖。过早地接触一大堆语文概念,结果花去大量时间,不仅“研究”无从谈起,连认字的基本功能也被冲淡了,更遑论语文教学向深层次推进。语文是有灵气的,一篇篇佳作,不去深层次的整体把握,只在几句话、几个字上做文章,把本来充满整体美感的文本,宰割得支离破碎,无视字里行间的生活、情感,而不厌其详地大搞“微言大义”的诠释演绎、穿凿附会,太多的程式化的误导和干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书越教越死,路越走越窄。在脱离“生活之源”的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近于痴人说梦,充其量,只会是“沙龙”里的高谈阔论。

标签:;  ;  

语文教学要有深度追求_人的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