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文化载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载体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5)06-0015-0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接地气,将国家意志转化为个体意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从国民教育、宣传文化、实践养成、社会治理四个方面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本文就创设和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文化载体谈几点思考。

      一、文化成为载体的可能与必要

      关于“文化”的理解存在着多种界定。其中,最一般的认识是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这是经典的对文化的狭义理解。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2]无论是西方的文化观,还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界定,都关涉这样一个基本的共识:文化是人的主观世界外化的产物,内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可以涵养价值并影响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3]

      文化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载体,首先是因为其“以文化人”的功能。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血脉,承载着人类精神代代相传的基因,具有育人的功能。文之所以能“化人”,在于文内含着“道”这一本性。不同的文化承载着不同的价值观,文化的不同表现方式,也指向不同的价值观。文化内涵着价值,可以培育价值观。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指出:“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咿呀学语时,他已是所属文化的造物,而到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该文化的活动时,社群的习惯便已是他的习惯,社群的信仰便已是他的信仰,社群的戒律亦已是他的戒律。”[4]“个体所属的文化提供了构成他生活的原始材料。如果文化极贫,个体就遭殃了;如果文化极富,个体则有幸不错失良机。每一个男女的每一种个人兴趣都是由他所处的文明的丰厚的传统积淀所培养的。”[5]就此意义来说,每个人都是特定文化的产品。

      其次,文化以场域的方式对价值观产生影响。同直接的教育不同,文化如空气一样以渗透的方式对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考察,教育活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习得、创造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文化贯穿和环绕在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和要素中,是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条件、内容和重要载体。核心价值观是一定文化的内核,它决定了一定社会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文化载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其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文化是人的精神创造的产物,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文学、艺术、影视甚至整个的人的对象化的客观存在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其二,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文化如水如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影响到每一个人。其三,具有价值导向性。文化内涵着意识形态,包括主导价值观。文化载体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广义的文化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四个层次。物态文化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秦始皇兵马俑体现的是帝王权威,万里长城承载的是农业文明下的国家安全观,遍布欧美的教堂反映的是基督教的信仰,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彰显着工业文明之后人定胜天的壮志……一代代物态文化就是一代代的固化价值观。制度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科层制度内涵了等级关系,民主制度反映了主体的平等,制度将人的价值观以规范形式展现出来。行为文化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活动之中。行为在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发生,也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无产阶级运动是无产者阶级意识自觉的体现;小岗村村民集体按下去的手印是对改革的诉求。心态文化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比较而言,心态文化就是价值观本身,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生态。总之,任何文化都是人化产物,都内嵌并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市场化、世俗化、网络化等趋势越来越突出。伴随着交往方式的扩大,不同文化也被凝集到一个平台,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当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并存是文化多元化的主要样态,文化交流、交融和交锋是基本态势。文化与经济利益结合,产生了文化市场,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文化市场化的集中体现。文化市场化导致了文化的世俗化。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了文化网络化。上述四个特征丰富了文化类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鲜活多样的载体。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多元文化导致环境的异质性、复杂性、多变性更加突出;市场化的务实心理,催生出弥漫着功利性、物质性和市井气息的世俗文化;个别大众传媒社会责任感缺失、利益驱动力明显,低俗化、媚俗化的媒体产品不断出现等问题又强化了世俗文化的影响力。

      二、制度文化的价值指向

      道格拉斯·C.诺斯说,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6]“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7]规则的总和是文化,人们的规则意识也是文化。制度可以影响人的选择、规范人的行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8]制度是利益表达的重要形式,体现了一定社会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浓缩,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核心表述。“制度文化是指人类为适应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协调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社会关系过程中主动创制出来并采用的一切制度手段的总体状况。”[9]社会主义制度是通过具体的经济体制、分配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体制、社会管理制度等实化细化的。不同层次的制度构成了联结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制度体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指向和具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落地也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予以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度建设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有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过程的民主性和公开性不到位、制度之间的整体性不强、执行力差等。因而,以制度文化为着力点承载价值指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格外重要。

      1.以宏观制度为着力点,保证社会的公正性。体制安排、法规建设等都属于宏观制度,作用范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并对社会成员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维度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维度的内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需要内化到宏观制度中,个体维度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需要宏观制度给予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宏观制度建设在依法治国理念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受历史传统、快速发展、复杂国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如社会制度建设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速度,制度的激励性和公平性如何兼顾,等等。因而,需要以宏观制度为着力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寓于宏观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并通过宏观制度予以制度保障,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2.以微观制度为基础,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微观制度涉及企事业单位、社区、村委会等组织机构。微观制度是单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并通过对社会成员的影响进而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微观制度建设的民主性和公正性是保证其价值实现的基础。微观制度对社会成员个体的渗透性影响,决定了它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单位文化的创设和完善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在企业中,要鼓励企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完善过程中,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使更多的企业家身上流淌道德的血液,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行动更为自觉。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的日常生活和社区文化建设上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至于沦为空洞的口号,而是贴近市民生活、贴近市民实际需要,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在乡村建设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同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完善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寓于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文体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制度文化的支撑。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将其融入贯穿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制度体系中,才能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夯实根基,才能避免沦为不接地气、无所依归的悬浮物。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制度与制度文化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诚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言:“制度就是稳定的、受珍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10]核心价值观与制度文化又存在着某种逻辑关联:核心价值观为制度文化的创设和完善提供价值指向和思想指导,制度文化这个重要的着力点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制度保障、文化氛围和载体支撑。我国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应该体现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也应该融入我国各项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的全过程、各方面。总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文化载体——制度文化为着力点,承载价值指向和理念追求,通过制度保障和文化熏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各项制度中,从而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三、物态文化的价值中介

      物态文化是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固化与可感知是其主要特征。历史遗存中的文物,现代社会中的建筑,科学技术的创造物,书籍、影像、风俗习惯等都是物态文化的具体形态。物态文化既是人类主观世界外化的产物,也是人类价值的承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价值精华,其培育和践行需要以物态文化作为重要载体。

      受到市场化、世俗化等现代性因素的影响,现有物态文化普遍存在着另类价值张扬、核心价值观被弱化、多元价值激荡并存的倾向。个别大众媒体为迎合受众,把搞笑当噱头的低俗价值观被放大到公共平台上。漫画、动漫等部分文化产品在创造过程中随心所欲,缺乏价值凝练,容易导致青少年的价值错位和价值混乱。以物态文化为中介,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显得迫在眉睫。

      1.发挥物态文化的价值教育功能。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属于公益性文化资源,在现有的免费开放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纳入学校德育和社会教育体系,增强其教育力和吸引力。应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与学校、社会组织的沟通及合作,如博物馆可以举办中小学生专场,安排义务导游全程讲解,拉近学生与优秀文化的距离;高校与公共文化场所可以尝试合作共建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物态文化在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上的作用;社会公益组织可以与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合作,吸纳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动;等等。此外,历史古迹、自然景点具有历史教育和文明教育的功能,如何实现从重视经济效益拓展到重视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值得深入思考。

      2.在文化产品开发中嵌入核心价值。文化产品开发需要市场推动,也需要价值引领。事实证明,文化产品的持久竞争力与核心价值的竞争力呈正相关的关系。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等文化产品不仅要愉悦感官,更要陶冶情操、触及灵魂,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魂也是灵魂,创作出有魂的作品应成为文化工作者的职业自觉和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不是生冷的说教,也不是不考虑受众感受的赤裸裸的灌输,而是通过文化产品中内蕴的核心价值与先进理念潜移默化地对受众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内化为受众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文化产品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于文化产品的整个开发过程中,使文化产品成为传播高尚的道德追求、积极的人生追求、高雅的生活趣味的文化使者,使文化产品成为潜移默化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嵌在物态文化中,关键在于法制规约。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公民个体的民主意识越强,对法制规约的要求也就越迫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各方配合、有效推进显得尤其重要,而其中的关键则在于法制规约的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观照现实、指向未来的基本法理目标,应确立其统领物态文化生成的全过程的地位。城市建设中的人本理念要得到文明、和谐、法治等机制的支持,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纳入城市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中,使嵌入于物态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更加深入人心。文化产品的生产关乎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成人,应纳入法律体系进行基本的规范,使生产优质文化产品成为文化企业的价值共识和自觉行为。文化产品创造、传播和管理部门则承担着现实的社会责任和未来的预期责任,应明晰其责权利的整体关系。以物态文化为中介传播价值内容,要善于运用法制手段和各项规约来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惩恶扬善,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使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约束。

      四、行为文化的价值践行

      人的行为在一定的价值观支配下发生并反映一定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11]行为既是一种实践,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暴力体现的是强权文化,礼让体现的是和谐文化。守法、善行和高尚等构成了行为的不同层次,反映的是价值观的分层要求。所谓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为上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识性,这种共识性不仅体现在价值认同上,更体现在价值践行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和落脚点在行动。行动文化有不同的形态,如义务劳动、学雷锋活动、“三下乡”、志愿服务、爱心慈善活动等。行动是价值认同和价值内化的重要途径与归宿,因而要以行为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保证知行一致,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的有效性。

      作为执政党,党员干部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载体。党员干部能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走在社会前列,保持先进性,就能够更好地引领社会成员成为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在一定意义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先进文化的扩散过程,也是一个政治价值的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标杆性的意义,强化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显得十分必要。

      作为社会主体,公民在学雷锋、志愿服务、爱心慈善等活动中,展示的是互帮互助和爱心奉献的精神,收获的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和意义感,这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内容的生动诠释,而且能够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动效果,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列中来。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公民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也在不断增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应该把核心价值观落地的过程同公民不断增长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结合起来,提高公民在核心价值观践行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重视公民在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使核心价值观的落地过程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就青年大学生而言,要在义务支教、爱心献血、服务“三下乡”等行动中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和作贡献三者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2]青年大学生应当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自觉担当起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人生的行动指南,并带动他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必须以行为文化为抓手,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个体的行动中去,并转化为受众的价值共识和自觉担当。“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就会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动力转化为物质力量。此外,还要兼顾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诉求,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调动和激发受众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知识讲座、艺术表演、文体活动等,倡导积极向上的文明行为引领社会风尚,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深入持续推进。

      五、心态文化的价值支撑

      心态是价值观的反映,更是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心理土壤。良好的社会心态同核心价值观一起构成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14]以心态文化为支撑,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营造良性的社会心理氛围。

      我国正处于较为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快速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客观环境决定了社会心态的复杂性。一方面,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自我成就、自我实现成为很多人追求的价值目标,为美好生活奋斗和拼搏成为越来越多社会成员的个人信念;另一方面,随着社会阶层固化趋势的加重,“赢者通吃、弱者无助”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阶层与群体间的疏离隔阂日益明显,少数人傍富、仇富心态并存。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未来生活有着更多更高的期许,渴望生活在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的阵痛、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使得社会信任度、人际信任度不断受到各方面的挑战,“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等问题拷问着人们的良心和人际间的信任。错综复杂、自相矛盾的社会心态折射出的是价值矛盾与价值冲突。因此,将心态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以心态文化为支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营造良性的心理氛围是保证其接地气的关键。

      1.舆论引导。良好的社会心态需要舆论引导。当前,舆论引导的基础是强化主流舆论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为营造良好的心态文化,提高舆论引导的实效性,建立覆盖广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机制显得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起到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整合的良好效果,要起到舆论引导、构建良好社会心态的积极作用,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机制。主流媒体要对先进共产党员、道德模范人物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进行多方位的有效宣传,营造良性健康的社会心态环境,引导社会成员见贤思齐、崇善崇德。

      2.心理关怀。良好社会心态的营造不仅需要舆论引导,心理关怀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心理关怀的重点是做好负面心态的疏导工作,构建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心态调适机制。在面对官员贪腐、老人摔倒鲜有人敢扶、部分谣言盛行等负面事件时,部分公众容易产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印象,甚至进而对社会产生抱怨心态,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产生怀疑。面对类似情况,主流舆论要借助顺畅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机制,深入把握社会成员的心理动态,进行耐心细致、贴近受众实际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关怀,及时有效疏导公众的负面心态。另外,要建立健全社会心态调节机制,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心理疏导。

标签:;  ;  ;  ;  ;  ;  ;  

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