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运行系统中,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机构。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每个值班员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执行者。由于变电运行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所以在电网运行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控制措施
1 前言
变电运行工作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是影响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电力系统中用于变电运行的设备众多,设备本身结构也比较复杂,一旦任何一个设备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运行不畅,严重的还会导致系统瘫痪或出现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2 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来源
2.1误操作事故
人为责任事故主要表现为电气误操作,电气误操作事故可以造成人身伤亡、电网瓦解和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违章操作,是发生电气误操作的根本原因。变电操作员是保证变电运行的直接执行者。由于变电运行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操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所以在变电运行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变电操作员在执行中发生错误判断而引起错误操作、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而造成误动或拒动,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人员操作错误或与失误是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而引起错误操作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精神不集中、缺少安全意识等。
2.2工作人员本身综合素质不高导致的安全问题
人的因素往往在风险管理中处于中心的地位,且是最不易控制的因素,在变电运行中,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是导致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素质包括道德品质、职业素养、业务技能水平等等。当前电力企业中变电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对潜在的安全事故缺少预防的意识,一些业务水平较低的人员不具备变电运行安全预控能力,对常见的事故前兆无法做出判断,再加上一些人员本身责任心缺失,工作过程中心态不正确等造成对设备的不规范操作、误操作、对设备运行状况登记不准确等,给变电运行安全带来隐患。
2.3变电设备发生故障导致的安全问题
变电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力企业在对变电设备的选择上不够严格,质量把关不严,使得一些质量不过关的设备混入,给变电运行埋下安全隐患;第二,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检修和保养等工作做不到位,一些设备年久失修,因此就导致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其中电气设备由于本身较为精密,易损件较多使得故障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使电力系统经常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3 保证变电运行安全的控制措施
3.1搞好技术管理与提高人员技术素质
运行技术管理的首要工作是提高技术措施,就是在防止误操作装置上加大投入,对五防装置进行改造、更换,其次是及时修订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使其与现场保持一致,保证做到现场设备改到或投到哪里,运行人员对“典型操作票”的修订就及时做到哪里。变电运行人员作为一线的生产人员,必须加强思想认识,努力剔除依赖他人、得过且过的思想污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应大力开展严格的考核,在广大职工中开展“点对点”和“百问不倒”的技能培训活动,掀起学业务、学技术的高潮。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为正确执行操作任务,及时处理突发事故,确保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完善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让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完善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相关规章制度,使之更加全面、细致、严谨,针对变电站日常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应对方法和解决措施,有效的减少变电站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一定要将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的身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3.3强化变电操作员的思想和心理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坚强的事业心。坚持不懈地对值班员进行爱国、爱厂、爱站的教育,要使他们时时刻刻把自己放在企业主人的位置上,以主人翁姿态对待工作。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把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路线,使值班员了解国家的政策和时事当作大事来抓。政治思想工作不能搞成空洞的说教,要紧密联系实际,不回避矛盾,要以理服人。开展各项变电站的民主活动,就是让大家一起来管理和治理变电站,使值班员的各项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和实施,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
3.4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及责任制
加强思想培训,用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及各岗位的职能分工,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将责任具体化、条理化、规范化,并建立一套相应的奖罚细则,使运行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以激发运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
3.5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
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光字、音响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瞬间的异常现象必须一查到底: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辨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对缺陷进行跟踪监视,掌握其发展趋势,加强对同类设备的监视,及早预见缺陷、及时消除缺陷;观察设备的恢复情况,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维护方案,切实保障设备安全。
3.6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
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应按规定的交接班时间按时进行交接班,交班人员和接班人员应全部参加,详细说明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值班的交接手续必须按照相关的制度执行,待检查人员检查无问题后,交接双方分别在运行值班记录上签字后,交接班方告结束。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制度。正常情况下,值班人员利用监控系统每值至少对所辖变电站巡视一次。特殊情况应增加巡视次数,在进行事故处理时,可暂停巡视,但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巡视。巡视人员应按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所列内容进行巡视,并记入相关记录。
3.7严格设备点巡检及设备缺陷管理、保证设备完好性
平时做好规范的设备点巡检工作,采取运行点检、维护点检、专职点检三管齐下,对设备情况进行系统的,择重点不同的多种点检并做好设备测温记录、设备劣化趋势、设备缺陷隐患情况、设备检修预试情况等台帐记录。保存并整理好这些重要的原始资料、数据,根据平时点检中反映出的设备情况,有的放矢的安排设备定修和检修计划,减少设备非计划停电检修次数和时间,使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向预防式设备检修管理模式转变,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总之,变电的安全运行工作必须从根源抓起,抓起后还时刻不能放松。希望在有了以上的措施后,各部门落实了安全责任制,每个电力工作者都能够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进而达到“我会安全”,我们变电运行系统也要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张磊.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研究[J].电子测试,2016(20):65.
[2]吕国强.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安全技术及管理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8):69.
论文作者:李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网论文; 交接班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