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东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桂花乡小学 637553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社会生活的一角,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评价 教学效果
1.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社会生活的一角,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的目的。总结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教学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改进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
二、基本维度
1.情意过程。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当关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1)教学环境: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合作。(2)学习兴趣:教师能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之中:学生是否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3)自信心:教师能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认知过程。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关注教师在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学习方式:教师能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是否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2)思维的发展:教师能否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统计观念、合情推理能力、初步的演泽推理能力与初步反思的意识。(3)解决问题与应用意识:教师能否有效地组织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否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因材施教。初中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使得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着不同的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当能够根据数学问题情境的特点,组织教学。有些问题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有些问题需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有些问题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评价时还应关注:(1)尊重个性差异:教学中能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2)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切实的帮助。(3)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三、初中数学课堂基于理念和维度案例分析
教师出示:生1:CD=AB(SAS).生2:∠E=∠ACB(ASA).生3:∠A=∠ECD(AAS).生4(兴奋地):老师,我认为CE=AC也行,理由是HL.师(满意的):大家全面回顾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结论确定,条件不唯一,我们称为“条件开放类型”,请继续解决“结论开放类型”题目……
点评:我们不否认,教师的确提供了良好的问题背景,创设了得以发表成果的时间和空间,但总感觉学生有点意犹未尽。倘若教师付诸更加充足的思考余地(还有其他方法?),或将题目加以变式(连接AE, ACE会是怎样的形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则会紧紧置身于高潮跌宕的思维浪潮,“心愤愤,口菲菲”,其乐无穷,对数学的迷恋日益发自肺腑,原因在于课堂教学为他们提供了自主思考、自由发表的环境。学生的话语戛然而止,原因可能有三:一则,多媒体就是这样设计的,如何改变?!二则,课堂教学任务繁重,还有“结论开放、全等的运用”候着呢,不抓紧一点,怎么行?!三则,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习程序事先早已规划妥当,那里容得随意更改?!长此下去,学生的话语权将在无形中被削弱、削弱、再削弱,哪里还能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呢?
论文作者:朱华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论文; 评价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