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论文_田冬林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论文_田冬林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民族农业的长远发展。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处于重要时期,对农业经济管理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时,有必要重新认识现代新农村的发展,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以促进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全国农业经济。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

1.农村经济管理的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规律,有序,合理地管理农业生产。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实现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良好的经济管理,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民的快速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应该是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只有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经营现状

2.1在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健全

尽管我国一直致力于管理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并实现了各种农业机械的优惠措施,新农村合作社补贴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农业经济管理和生产促进了农业发展。经济大多停留在一些政策要求上。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不仅要建立在制度和政策的基础上,而且要完善和完善相应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因此,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仍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弊端。该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落后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导致农业生产管理缺乏执行力,不利于新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2.2一些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没有完全意识到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中国历来十分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并不断出台相关的农业经济管理政策和制度,但在基层管理部门,这些农业经济政策并未在促进和惠及农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基层管理部门过于重视政府对农业经济管理内容的书面绩效反馈,忽视了在实际农业活动中的应用。最直接的表现是,许多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政策要求不了解,农业经济管理缺乏足够的行政权力,在其他管理活动中也缺乏主观能动性,增加了基层管理的漏洞。工作,对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影响不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生产技术和信息管理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从而有效地改善农村生产活动。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农业经济管理是高度专业和技术的。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合理组织农业经济活动,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但是,由于缺乏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在农业经营活动中不可能制定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计划。此外,对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认识不正确,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升级。但是,由于缺乏过渡时间,缺乏经验,缺乏了解等原因,形成了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一系列特殊困难。

3.1缺乏经济管理意识

大多数传统的农业生产方法都以权力下放的形式掌握在农民手中。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整合资源,这必然与农民利益和原有的传统生产方式相抵触。许多农民不了解工业化的发展方式,因此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许多阻碍农业发展的障碍。此外,农民缺乏管理知识,不能在工业化发展中积极配合政策的调整和转变,从而延缓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传统的农业经济虽然有现成的制度,但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现有系统适用于新兴农业,无法在市场和建设中提供相应的支持。因此,有必要改革,创新和完善管理制度。农业不同于工业和服务业。原始的生产材料散落着。整合生产资料需要很长时间。有必要形成行业发展模型,建立行业管理体系,因此没有建立管理体系的经验。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4.1改变管理思路,完善管理体系

新农村建设为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提供了环境优势。管理更加方便,高效。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必须改变工作内容,提高工作质量。我们需要从管理者的思想和管理体系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高级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应正确认识农业经济管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高级管理人员应根据农业生产的内容确定有效的管理方法,并在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加以运用和改进。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政策的执行,增强管理责任感。同时,要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确保农业经济管理为农业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和经济促进。

4.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过去,农村生产的关键是粮食生产,经济利益并未显着增加。为了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制定科学而完善的措施,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全面建设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另外,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可以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区域特征,从而发挥区域农业结构的价值,形成完整的地方农副产品生产链,优化价值。区域农产品链。

4.3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新农村建设阶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整农村电力系统建设,促进农村工业向机械化发展。提高农村机械化水平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4.4加强人才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养是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根据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队伍的现状,要从人员培训的角度出发,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掌握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条件,进行定期进行沟通培训,并聘请有关专家或高素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并通过定期培训,培训和创新思维和创新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岗位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感。另外,为了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有必要以日历的形式研究和完善现代经济管理思想,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以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综合水平。

结语

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中,农业经济管理应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基础。因此,农业经济管理要改革和完善农业发展体制,优化管理策略,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和创新,不断应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使农村产业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使农村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为我国农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慧.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02):128-129.

[2]吴红梅.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5):225.

[3]王静伏.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J].农家参谋,2019(1):10.

[4]孙晓东.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J].农家参谋,2018(13):38.

论文作者:田冬林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论文_田冬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