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比较文学_比较文学论文

我与比较文学_比较文学论文

我与比较文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比较文学论文,我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科的提出和形成,是在19世纪初,到了19世纪末,比较文学才正式建立起来。它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是在“五四”初期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自此,从20年代的章锡琛、吴宓,到三四十年代的傅东华、戴望舒、闻一多、朱自清、刘西渭、钱钟书、朱光潜、杨宪益、李长之、范存忠等,都在理论译介、研究实践等不同方面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50年代后,因受苏联文艺思潮的影响以及国内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比较文学被视为“资产阶级学科”,从而使刚刚起步的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陷入了停顿状态,但也有少数学者仍在困难的环境中坚持默默地劳动,取得了像《管锥编》这样的重大学术成就。

我开始忝列比较文学研究者的队伍,是在“文革”以后。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以及对极左思潮批判的深入,建国以后第一次“文字狱”即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的平反,我重新回到了相别近25年的教学岗位,但已垂垂老矣。1978年秋天,我被解除“监督”,离开劳改10多年的复旦大学印刷厂,回到原单位中文系,先是被安排在资料室做一个普通的图书管理员,虽然头上还戴着那顶戴了20多年的“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的政治帽子,但相对来说,环境比以前宽松多了,学校分给我一个小阁楼,我接回了在山西老家农村做了18年自食其力的农民的老妻任敏,重新建立了1955年被政治风暴摧毁了的家庭,我有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重又拿起废置多年的笔,旧梦重温,开始了我新的文学之旅,我又能够参加文艺界和学术界的活动了。

过去,由于传统观念作祟,极左思潮和外来因素的干扰和破坏,人们对比较文学缺乏了解,存在偏见。80年代初被平反以后,我参与了比较文学学科的一系列重建工作。我一直认为,一个学科的确立和成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著作;二,要作为一个学科进入大学课堂;三,要有自己的专业学术刊物。回顾过去的20多年我为比较文学学科所尽的一点绵力,主要也是围绕着这三个方面,只是我不是学问中人,正如我在回忆录《狱里狱外》中所说的那样,“我只是个浪迹江湖,努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的普通知识分子,所以忝列比较文学研究的队伍,只是勉为其难,给年轻人敲敲边鼓而已。

大约由于我在解放初就从文艺界转到高校做教授,先是在震旦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调来复旦大学,讲授苏联文学、世界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课程,同时,也由于从40年代后期起,我从文学创作转到文学、社科类的著作的翻译出版活动等因素,1981年,国家教委提出要我开始招收比较文学研究生和出国预备生,由中文系和外语系联合培养。这样, 复旦大学便成为我国首批有比较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86年,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是“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史”。后来,复旦大学中文系成立了比较文学教研室,教研室集中了陈思和、徐志啸、严锋、王宏图等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我与他们一道开展比较文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我先后招收了6届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 我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学术、文化交流活动,要求他们不仅能够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还要能够集翻译、写作、编辑与教学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优良学术传统,他们中间后来有少人去了国外,或深造,或从事学术文化的交流活动。自80年代起,我还带国外高级进修生,如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李欧梵先生、日本横槟大学的铃木正夫先生、关西大学的日下恒夫先生,一桥大学的坂井洋史先生等。

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我还写了一系列关于比较文学专业方面的文章。1983年,我给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的理论读物《比较文学导论》(卢康华、孙景尧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写了序。为普及这门学科,1984年,我在《复旦学报》发表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一文,后来又在《文学报》发表了《比较文学的由来和发展》(1985年1月31日)。1991年,为排除外来干扰, 澄清人们对比较文学的认识,我应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之邀,在《读书》杂志的笔谈栏目发表了《开放与交流》一文,文中指出:“比较文学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开放与交流:以开放的眼光去研究文学的交流。”“要是没有‘五四’时期的开放和对外来的文化的大量引进与吸收和借鉴,是否还会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现代文学,是颇可置疑的,而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在当时开放性文化的环境下引进的。”此文后来被香港中文大学译成英文。“五四”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翻译文学即是中西文学交流的产物,可解放后翻译文学一直受到外界的排挤与冷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我在为谢天振教授的专著《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台湾业强出版社1994年)所写的序文中特别强调了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和该书所取得的成就。后来,我又在为谢天振著的《译介学》(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所写的序文中指出:“由中国翻译家用汉语译出的,以汉字形式存在的外国文学作品,为创造和丰富中国现代文学所作出的贡献,与我们本民族的文学创作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此外,我还给由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国家教委指定教材《比较文学》、徐志啸著《中国比较文学简史》、张廷琛译《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译文集》、孙乃修著《屠格涅夫与中国——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研究》等著作作序。

我和陈思和等中青年学者一道,从80年代初期起,就着手逐步地介绍、引进西方比较文学理论、方法、流派以及变化、发展与成就。我们承担了国家“七五”重点社科项目《外来思潮和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资料(1928—1949)》,还计划出版“西方汉学家研究中国译丛”,后因出版困难,此套译丛仅出了一种。围绕学科建设,我们还承担了国家大型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翻译文学卷”的撰写工作,我也忝列此书的主编之列,并为之写了序文。另外,我们还承担了国家“八五”项目“中外文学关系史”,此项成果将陆续面世。

或许是我素来喜好交友的缘故,我也被邀请参与了一些地区和全国性的比较文学活动。自80年代中期起,由全国高校比较文学教学人员为主干,组成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以及各地区比较文学学会。我是上海比较文学学会首任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首任会长(另一位会长是已故的杨周翰先生)。中国比较文学的专业刊物《中国比较文学》原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来经过努力,拿到了刊号,改成了季刊,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办。北京大学的季羡林先生和我曾是该刊的主编,现任主编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天振教授。

我们还邀请了海外有关专家学者来复旦大学演讲或从事学术交流,他们有香港中文大学的李达三教授(John Deeney), 他演讲的题目是《圣经与西方文学》, 香港中文大学的俄裔汉学家杨再兴教授(PeterGlasman),他演讲的题目是《弗洛伊德与文学》, 还有香港大学的黄德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周英雄教授等等。

同时,我自己也走出去,参与海外的学术文化交流活动。1985年,我应香港中文大学外文系比较文学研究中心的邀请,参加了“中西叙事比较文学交流会”,并担任了专业评议员。1983年,我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和老伴一起赴香港从事学术交流访问,并作了《中国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的演讲,后来经过充实和补充,在198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举办的第二次“中美双边比较文学会议”上提交了该论文。这次会议,我因健康原因未能参加。1990年,我又应母校东京日本大学的邀请前往讲学,作了《中国近现代留日学生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演讲,后在此文的基础上加以充实扩展,在1996年在台北举行的“近百年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了该文。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已由草创走向成熟。20多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功底扎实深厚又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的比较文学学科基础也相继建立并巩固了起来,比较文学的专业期刊也越办越好,《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作为全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核心刊物,其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另外在北京、南京和四川等地还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比较文学期刊和丛刊,使我国比较文学的教学、科研、出版和学术交流都呈现出空前活跃的景象,这是我尤其感到欣慰的。我相信,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深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必将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我虽然已是80多岁的老人,对于中国比较文学的学术推进,我有点力不从心了,但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会继续为比较文学摇旗呐喊,为年轻力壮的后起者们加油鼓劲。祝中国比较文学事业更加繁荣兴旺。(此文由张涛釜博士整理)

标签:;  ;  ;  

我与比较文学_比较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