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论文_邓建军,韩学彬,孙玉霞

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论文_邓建军,韩学彬,孙玉霞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本文以具体工程施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程混凝土的各个施工流程进行分析研究,将施工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确保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浇筑;养护

一、对构成混凝土的材料进行监控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由宜宾远大商品混凝土搅拌提供。本工程使用水泥为四川双马宜宾水泥制造公司生产的拉法基P.O42.5散装水泥;细骨料为宜宾金沙江产的河沙,由于政府控制河沙生产,原料供应匮乏,故在细集料中掺加了石粉,石粉与河沙比例为1:1;粗骨料为金沙江的卵石和碎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及以下强度等级要求时,选用卵石作为粗骨料、C30以上强度等级选用卵碎石;使用的外加剂为2.2%掺量的杰特曼牌混凝土泵送剂、掺和料为掺量为8%的Ⅱ级的粉煤灰。

所有使用材料在混凝土在现场监理工程师见证下进行取样到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原材质量检测,合格后可根据现场施工图纸设计要求配制相应的使用配合比。现阶段本工程施工的剪力墙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5,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坍落度设计要求为190~210mm、使用温度为5~40℃,采用泵送机械搅拌机械振捣。配制出比例为水: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泵送剂):掺和料(粉煤灰)为0.36:1.00:1.21:2.34:0.02:0.09。根据此配合比配制现场所需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会根据现场施工图纸要求分别牌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比例,并且会每个月对所使用的搅拌站的原材进行见证取样抽检,对构成混凝土的原材进行跟踪监测,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

在混凝土施工之前,现场工程师需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代施工做法、施工顺序及施工难点重点注意的地方。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钢板止水带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的规定。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刚度以及接缝的密合情况。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不得有积水。新旧混凝土交接处原表面必须清除浮浆、剔凿露出石子、用空压机气泵吹净、湿润后清除明水、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已经清除、地下结构外墙钢板止水带均已安装、已浇筑混凝土强度≥1.2N/mm2(通过同条件试块确定)。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清除干净。

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润管后用料斗接回,再均匀地浇灌入墙、柱;楼板上不得直接铺放水泥砂浆,可将其均匀铺在已浇筑尚未收平的混凝土内。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冲洗后的水应用吊斗吊走,严禁其流入浇筑的混凝土中。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钢板加工溜管下料。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要求。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要有换班人员,现场不得中断。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到场后,首先查看混凝土小票内容,查看项目名称、施工部位、混凝土出厂时间(确定混凝土是否已经初凝)等相关内容。对每车混凝土必须检测其坍落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现场使用要求,根据现场情况对实际坛洛度进行调整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且振捣必须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接缝。浇筑时选用HZ6x-30振捣棒,同时采用HZ—50振捣棒在模板外侧进行振捣模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振动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或出现空洞,每一点的振捣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可通过对浇筑混凝土表面变化的观察进行控制,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泌出灰浆为准,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一般为20~30秒。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约为450mm左右),使用表面振动器浇筑层厚度控制在200mm。为准确下料,使用混凝土分层控制尺杆,按浇筑厚度尺杆上画有标记,用以控制下料高度,防止出现分层过厚的情况,同时振动棒管上也要有相应的标尺,用以控制振动棒插入的深度。浇筑完后,随时将插筋调整到位。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不同强度等级的剪力墙与梁相接处用钢丝网隔断,浇筑混凝土时,应将剪力墙混凝土浇灌至板面。

三、混凝土浇筑后的质量监测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强度大于1.2Mpa时,只要满足拆模式不对成型构件棱角破坏方可对剪力墙侧模进行拆除。首先应根据规范标准留置标准养护试件,标准养护28天后对其进行抗压强度检测,检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对有质量怀疑的部位,且其强度等级设计要求低于C60的,终凝后超过14天,可采用回弹法检测推断其实体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同种情况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的,必须采用钻芯法检测其强度等级。对实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必须报设计单位重新核算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并提出解决方案,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整改。

混凝土成型后,需对构件成型外观质量进行实测实量,需对成型构件的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有问题的部位进行整改,总结施工方法。

四、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处理措施

(1)麻面、峰窝的预防:模板面清理干净,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用铲刀铲净;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海绵条堵严,防止漏浆;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出为止。

(2)混凝土表面蜂窝的处理:深度小于10 mm的蜂窝在洗刷干净后,用1:2.5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实;深度在10~30 mm之间的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斜模(上下口均超过蜂窝边缘100 mm,上下口斜出50 mm)。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密实,待混凝土达到28d强度后再用錾子将高出墙、柱面的混凝土剔除、磨平;深度超过30 mm以上较深的蜂窝可在将外部薄弱松散颗粒凿去后,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高一级强度等级的水泥压浆处理。

(3)孔洞处理: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一侧支竖模、一侧支斜模(同蜂窝处理支模),然后浇灌细石混凝土(具体处理同蜂窝处理)。

(4)露筋处理:表面露筋的将钢筋及混凝土表面刷洗干净,在表面抹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的部位抹平;露筋较深的部分可在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5)缝隙夹层预防及处理:混凝土施工缝应严格控制标高,将软弱混凝土剔除干净,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垃圾清除干净。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塞密实;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力灌浆处理。

(6)柱混凝土烂根的预防及处理:在柱子、墙模板的根部150mm范围内找平,以防缝隙堵塞不严,发生漏浆,混凝土浇筑前不得有明水;浇筑前一定要下50mm~100mm厚的同混凝土配比的减石子砂浆;浇筑高度一定要按照下料控制尺杆下料,不能一次下料过厚,并且振捣密实。处理方法同有夹层处理。

(7)裂缝预防及处理:当发现塑性收缩和沉降收缩裂缝,可在当混凝土表面发现细微裂缝时,应及时抹压一遍,再洒水并覆盖塑料布养护或重新振捣来消除;如已硬化,可向裂缝压入水泥加水湿润、嵌实,再覆盖养护。贯穿裂缝可用封闭剂处理。

(8)表面不平预防及处理:模板施工时应严格检查模板平整度,同时应检查支撑牢固情况,保证模板平整度及有足够的刚度,混凝土楼板找平时应严格按线找平;模板接口高低不平处,如高出结构尺寸可用磨光机将高出部分磨平,如低于结构尺寸可将混凝土表面凿毛,然后用1:2.5水泥砂浆抹平,并养护。

论文作者:邓建军,韩学彬,孙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论文_邓建军,韩学彬,孙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