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资源配置的特点、问题与对策_双师型论文

高职院校资源配置问题透视:特征、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透视论文,对策论文,特征论文,高职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3)11-0064-07

资源配置到位与否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人们更多地侧重于普通高校的资源投入和办学规模、结构优化等问题,而对高职教育资源的相关配置问题往往是忽略有余而重视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三个层面入手,对我国近年来高职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强,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开始备受关注,其资源配置情况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一)财力资源配置总体趋好

学校的财力资源如何,主要体现在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事业性经费中公用部分支出等方面。显然,我国高职院校近年来在这方面是发生了积极变化的。

其一,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有所增加。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增长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它是反映财力资源配置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标,用于衡量某一年度培养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生所消耗的教育费用。

2006-2010年间,尽管各年度的增长速度有所差异,但总体上看,高职院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在不断提高(见表1)。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这种增长态势,有力地保障了高职院校必要的办学经费投入,确保学生培养质量提高免受经费不足的困扰。

其二,事业性经费支出中的公用部分支出比例呈增长态势(见表2)。事业性经费支出中的公用部分支出是高职院校用于日常办公、业务活动方面的经常性开支,而个人部分支出是高职院校用于保证教师劳动报酬和学生补助金的经费。从办学实践角度看,确保合适的公用部分支出比例是资源配置的难点,充足的公用部分支出有助于办学条件改善和教育质量提高。倘若事业性经费中个人部分支出比例过高、公用部分支出比例过低,就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由表2可知,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事业性经费支出中的公用部分支出比例有了不小的增幅。2006年,高职院校事业性经费中的公用部分支出比例仅为52.05%;到了2010年,该项比例则已上升到了58.14%。高职院校公用部分支出比例的这种增长,无疑较好地满足了学校开展公务和业务活动的经费需要。

(二)人力资源配置有所改善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主力与核心自然非师资莫属。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这方面的建设是有成绩的。一方面,生师比在相对合理的范围中波动,呈现出一种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局面(见表3)。

由表3可见,2006-2010年间我国高职院校生师比呈现动态发展的局面。具体而言,部属高职院校生师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高职院校生师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总体上看,全国高职院校生师比的这种或升或降情况,基本上在17%-18%这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中运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职教育的有序有效实施。

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比例在逐步上升。较高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为此,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经过几年的努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全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2007年时只有28.4%,而到了2010年,该比例已增至33.3%,年增幅分别为1.5%(2008年)、1.5%(2009年)、1.9%(2010年)。

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中,东部地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增长最快。无论东部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发展中地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都以每年接近甚至高于一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见表4)。

(三)物质资源配置逐步转好

就学校而言,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物质资源主要是校舍、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无疑,我国高职院校近年来在这些方面是进行了不少努力的。

首先,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总体上不断增加(见表5)。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是反映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学校是否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办公和生活场所。

2006-2010年间,全国高职院校、部属高职院校和地方高职院校、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高职院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部属高职院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高职院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的提高大大缓解了高职院校扩招初期因办学条件难以与规模扩张保持同步而造成的校舍紧张状况,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其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持续提高(见表6)。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以满足师生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验活动的需要。

从表6可知,2006-2010年间我国高职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逐年上升,且增幅较大。部属高职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值,但地方高职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项指标的提高,表明高职院校有了更多资金用于采购教学仪器设备,也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可能更多更好地借助仪器设备等物质技术手段,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三,生均图书拥有量总体上逐渐增加(见表7)。图书资料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材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拥有数量充足、种类繁多、结构合理的图书资料是高职院校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的重要标志之一。生均图书拥有量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可资利用的学习资源的程度。

由表7可见,除个别年份外,2006-2010年间我国高职院校生均图书拥有量总体上呈逐年上升态势,尤其我国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生均图书拥有量增幅最快。它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持,也为高职院校学生准备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二、高职院校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毋庸置疑,我国高职院校在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对高职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严重制约作用的问题。

(一)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增速起伏不匀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受在校生数和年度总经费两个因素的制约,与在校生数呈反比关系,与年度总经费则呈正比关系。毫无疑问,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速从根本上反映了高职教育投入的水平。只有当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速快于在校生的增速,至少两者同步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保障高职学生的教育质量与水准。但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4个年度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职院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幅度是起伏不均的。这意味着经费增长并非与在校生的增长是同速的。在高职院校招生数逐年稳步增长而教育经费增长严重脱节的情况下,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捉襟见肘。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不足至少会带来三种后果:或者导致个人部分支出的减少,或者导致公用部分支出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无论出现何种情况,都将会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和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二)部分省市生师比仍未达标

生师比过高,教师超负荷工作,学生得到教师的关照度便会下降;而生师比过低,则会导致宝贵教育资源的无端浪费。因此,生师比必须调控在一个合理的基数上。一般说来,18∶1左右是一个相对合理的生师比值。[2]以此为基准,生师比过低意味着教师资源配置效度的下降,而生师比提高,则意味着教师资源配置效度的上升;但当教师资源配置“上升”到一定高度以上(如大于18∶1),又意味着教师负担的过重与学生可能获得的教师关照度过低。因此,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明确规定,高职院校生师比的合格标准是18,如果某所高职院校生师比超过22,就应对该学校采取限制招生的措施。然而,高职院校生师比的现状并不理想。2010年,我国高职院校生师比超过18的省份就有8个,占31个省区的25.80%[3],这些省份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的任务偏重、压力偏大;而西藏等9个省份的生师比则低于17,其中西藏和北京的生师比甚至低于15[4],这些省份生师比偏低,就意味着其教师资源未能被充分利用,抑或是被严重地浪费着。

(三)“双师型”教师比例增速迟缓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客观上要求“双师型”教师成为专业课教师的主体。教育部2002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双师型”的教师数不低于学校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5],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乐观。从近几年的增长速度来看还是比较缓慢的,其中2008年、2009年、2010年3个年度“双师型”教师(全国范围)比例分别较上年只增长了1.5、1.5、1.9个百分点,至2010年,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仍仅为33.3%[6]。依照此速度,近期似乎难以达到教育部确定的目标。

(四)物质资源配置态势依然严峻

高职院校物质资源配置主要体现在教学工作必需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方面。2010年,我国部属高职院校生均仪器设备值较之前些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地方高职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也有所下降,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职院校生均仪器设备值差距在不断的拉大。总体上看,高职院校仪器设备配置方面经费依然不足,课堂教学、实验、科研和管理所需的仪器设备也有待改善。与此同时,从2010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全国高职院校生均图书拥有量仅有63册[7],与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规定的80册的标准相去甚远。[8]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偏低不利于高职院校师生开展高质量的实验教学,生均图书资料偏低则不利于学生广泛地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

三、对策与建议

解决上述问题,使我国高职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教管理部门与高职院校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依据现代管理学理论,作出以下努力:

(一)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稳步增长与有效监控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制定高职院校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目标。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揭示和遵循不同国家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变动规律,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目标。财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应该利用多渠道筹措经费机制,保证总经费的足额投入,形成总经费增长与学生人数增长之间的合理比例,力求在高职院校学生数适度增长的条件下,使高职教育经费的增长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确保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逐步增长。

另一方面,要确定和利用高职院校生均教育费用基本标准,加强对经费投入的监控。从工作规程的角度看,首先,政府部门应完善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核算体系,以准确地了解高职院校生均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状况。其次,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高职院校的总经费供求,制定和使用分地区、分院校类别、分专业的生均教育费用基本标准。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评价机制,由职能部门定期公布评价结果,以促进各地区、各院校生均教育费用符合预期标准。

(二)生师比建设的因地制宜与规则干预

高职教育职能部门尤其管理部门,应自觉地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高职院校的布局,杜绝各种“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性质的高职院校的兴办,以免脱离当地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而致生源不足、生师比奇高、教育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同时政府还应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与措施,推进高职院校生师比优化工程,努力将生师比控制在合理范围,使生师比不高于18∶1,尽可能达到18∶1甚至16∶1。对于那些生师比高于18∶1的学校应给予黄牌警告,限制其招生;而对于生师比低于14∶1的学校也应促其调整专业结构,包括设置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和增加这些专业的招生计划等,以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促使高职教育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强化“外引与认证”机制以改善“双师型”教师比例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9]“外引”和“认证”是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双师型”教师比例的重要手段。

所谓“外引”,指的是高职院校要引进一些能快速成为“双师型”教师的校外人员,尤其是那些已具有工程师等资格证书的业务骨干。同时要在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进行系统的职前培训,使之胜任教师角色,并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成为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资格的教师。

所谓“认证”,指的是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和采用全国统一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具体规定对“双师型”教师的学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学术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要求,由点到面逐步开展“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增强“双师型”教师认证和管理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通过实施认证制度,使得“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常态化、规范化。如果专业课教师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成为“双师型”教师,就应下派到企业去实践,或到高校继续深造,以获得必要的专业实践能力或学术能力等,尽早达到“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

(四)着力提升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配置水平

第一,应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的统一规划、科学采购和精细管理,使得仪器设备配置有序、选购精当、分配合理、安装调试到位、保管责任落实。为提高仪器设备的共享性和配置水平,同一城市里的高职院校可建立跨区域的集中采购中心,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管理,鼓励不同院校和机构实施仪器设备的协作共用。

第二,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力量的源泉。为扭转图书资料数量不足的局面,高职院校应保证有充足的图书购置经费投入,使人均图书资料购置经费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而在各种图书资料配置过程中,高职院校需着力关注优化图书购置的决策机制和操作方式,鼓励教师和图书管理人员在购书方面进行有效的分工和合作,提高图书购置的合理性;制订具体可行的图书购置发展规划,以有限资金重点建设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和层次,并形成数字图书和纸质图书资源的合适比例;分阶段提升馆藏规模,保证馆藏规模与学校规模相匹配,以满足师生在开展教与学、科学研究等活动对图书资料的多方面需要。

标签:;  ;  ;  ;  

高职院校资源配置的特点、问题与对策_双师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