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滨华测产品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0
摘要: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发展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然而环境监督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重大。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的基本工作,要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目标要求,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基于此,本文对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
在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对于净化环境,提升空气质量等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并且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提升管理效率,同时,还需要细化具体的管理工作,更好地提升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水平。
1环境监测的概述
1.1环境监测的目的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对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更利于对环境进行管理和规划工作的开展。可以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而且通过监测可以掌握污染的分布情况,从而对污染源进行追踪及寻找,为实现对污染进行控制提供有利的依据。而且在长期监测工作中,可以积累全面的监测资料,从而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而且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法规及规划,从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发展。
1.2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及追踪性的特点。在进行环境监测时,要采取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如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也可以将各种方法进行综合进行使用。而监测的对象也较为广泛,通常会包括空气、水体、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及微生物等众多的客体。监测所得的数据需要利用统计处理等方法进行综合处理,由于该监测数据涉及到监测地区自然及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环境问题,所以需要进行综合性考虑。同时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长期进行监测,因为环境染污具有较强的时空性特点,这样只有在长期的监测工作中才能对监测数据中的变化规律进行掌握。对于监测结果需要有一个量值追踪体系对其进行监督,从而确保监督结果的准确性、代表性和完整性。
2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
2.1明确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和目标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采样、运输、贮存等过程,测量方法的统一以及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以及实验室的清洁度、编写有关的文件等也属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范畴。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使监测获得的数据具有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这五点是环境监测数据的基本要求,也是根本目标。准确性指测量结果与客观环境要很接近。精密性指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在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获得典型环境数据就是代表性。可比性指环境监测数据的采样、监测全过程可比。按预期的计划取得系统的、周期性的或连续的环境数据就是完整性。
2.2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监测质量控制,其实说到底就是建立监测质量体系,严格施行并能持续加以改进。各级监测站都必须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建立起符合自身要求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精准性和完整性,必须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对监测当中的各个环节加以规范。制定监测方案、采集样品以及做原始记录并对其开展分析检测时,都应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工作,保持检测的科学性、规范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要积极开展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
2.3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监测人才培养
环境监测工作具有:技术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主要特点,随着环境监测对象的日益复杂化,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现代化,对监测技术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监测质量管理的基础,监测能力建设包括:人员素质、仪器装备和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的规定,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在政策、资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争取有利条件,充实各类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物资,切实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和专项能力建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要通过岗前培训、技能培训、专题进修等渠道做好全员培训,使监测人员全面掌握监测知识、熟悉各种标准、规范、技术方法,更好地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2.4做好技术保障,确保监测质量
为保障监测活动的规范性和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各领域的监测活动都应当建立相应的技术体系,规定各种监测行为的技术要求。监测技术规范和监测方法标准不仅是开展各项监测活动的依据,也为实施监测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保障。采样点位或断面的设定原则、监测环境和工作条件的需求、监测行为的操作技术要求,监测仪器调试的技术指标要求、质量控制手段的选取、质量控制频次的要求、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指标合格性判断依据、实验室用水及化学试剂的基本要求等,所有的质量控制行为都是以监测技术要求为基本依据的,所以完善的监测技术体系是监测质量管理的强大精神支撑,是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保障。
2.5优化质量管理程序,运用多种监管手段
与此同时,在环境监测的相关质量管理程序上要予以适时地优化和改进,使质量管理程序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满足环境监测事业的需要。在构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程序时,一定要注重整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体现出整体最优化的原则。在监测和监管的手段上也要进行不断地发展,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监测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上也务必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对于新的环境污染物挥发性有机有毒物(VOCs)、持久性难降解有毒有机物(POPs)、生物环境安全以及激素类的解决上只有保证了设备上的先进性,才能对这些污染物做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
2.6完善环境监测网络,细化环境监测工作
最后,在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上一定要予以大力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表现在财务资金上,更表现在相关的科学技术上。相关的监测部门一定要着力的提升环境监测的信息化程度,对于当今的高新技术正确的加以运用,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对各类环境信息做到随时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环境监测的工作也要做到责任义务的具体细分,使相关的环境监测工作者明确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提升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并在监环境测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找到症结所在,保证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结束语:
总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近年来各级领导关注的焦点问题,当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健全与完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充分考虑环境监测机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莲.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8)
[2]吴聪.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6(20)
[3]吴国正.环境监测市场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8)
[4]沈赛燕、许晗雨等..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分析[J].化工管理.2018(19)
论文作者:宋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环境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数据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