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道路”研究综述_社会民主主义论文

“第三条道路”研究综述_社会民主主义论文

“第三条道路”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三条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三条道路”是克林顿的几个外交顾问在1992年提出来的,后来英国首相布莱尔把它借 用过去,并加以新阐释。在1998年9月、1999年4月的纽约、华盛顿举行的两次研讨会上得到 了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内的众多国家领导的赞同和响应,成为世界性的 政治运动和思潮。国内外学者就“第三条道路”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本质、具体政策、 评价等方面发表了不少自己的观点、看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在“第三条道路”的提出背景上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第三条道路”是 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趋势的挑战,一些国家为了适应这种趋势而提出的应变之 策。

张明军认为:进入90年代后,全球化趋势加快,它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 挑战。包括社会福利政策受到冲击,阶级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和社会运作方式发生了 变化,生态环境上出现了危机等。在这种挑战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左政党改变了传统 的思维方式,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探索资本主义的发展。

王振华认为:“第三条道路”作为一种更新和重建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和发展模式,是战 后欧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变化的产物,某种意义上是为适应全球化迅速 发展的新形势而提出的一套治国方略和发展模式。

陈林认为:“第三条道路”是社会民主党人为适应全球化时代背景而进行的新的政策开放 ,显示了欧美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在寻求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政治过程中的理论探索,体现 了社会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新一轮结合。

王坚红认为:“第三条道路”是指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之间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 坚 持了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思想,同时又接受了自由主义的某些思想。今天欧洲提出的“ 第三条道路”就是要对全球化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做出回答。

张耀军认为:“第三条道路”是在应变全球化挑战的过程中,以刺激需求为基准的凯恩斯 主义国家干预模式和以加强供给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放任自流模式相继失信于民的情况下兴 起的。他认为,跨国公司生产的全球化对社会民主福利国家造成一定冲击;金融全球化对社 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造成了冲击;经济全球化使传统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衰落,迫使各政 党再次认真思索通往未来之路,第三条道路正是对此进行的初步探索。

王学东认为:“第三条道路”是社会民主主义对全球化、知识经济、后现代社会等当代世 界重大变化的主动回应。它是与社会民主主义在新条件下的转型,特别是与英国工党向“新 工党”的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林德山认为:全球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传统政治未曾面对的问题,如市场的规范问题,生 态环境问题,资本和劳动力流动问题,经济和政治的安全问题等。全球化发展在急剧改变传 统经济的存在形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进而也在改变着传统左 右政治的阶级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兴起了“第三条道路”。

另一种认为“第三条道路”的提出有着悠远广阔的时空背景,是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 、社会发展的产物。

陶正付认为:“第三条道路”的提出要从历史传统与现实环境两方面考察,他重点考察了 “第三条道路”的时代背景(现实环境)。具体的国际背景有:苏东剧变消除了人民对左翼政 党的担心和恐惧心理,使人们认识到发展要从本国的现实和历史出发;科技革命引起了产业 结 构的变化,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引起了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和跨国资本集团的发展;欧洲 各国左翼力量的重新崛起为“第三条道路”提供了有力的国际支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欧洲各国普遍存在左、右翼政党在政策上的“趋同”现象,是“第三条道路”产生的重要 思想来源。国内背景有:英国经济自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了战后少有的良好运行状态;近 年来工党自身力量的增强以及布莱尔在党内地位的稳固和威信的上升,为其推行“第三条道 路”提高了组织保障;“第三条道路”还是英国政坛上两党“共识政治”的产物;也是工党 政策不断调整的结果。

区冰梅认为:“第三条道路”的提出既是冷战后资本主义改良的产物,也是左翼政党为争 取选民、谋求上台执政的需要;是对经济全球化作出的反应;“第三条道路”的社会基础是 教育的普及和中产阶层的扩大;“第三条道路”也是“新生代”领导人对其鼓吹和实践的产 物。

张敏认为:“第三条道路”是政党政治的直接产物,是赢得大选、上台执政的需要;“第 三条道路”的政治原因是苏东的解体和剧变;经济原因是公平与效率问题,即社会保障体系 遭到破坏和经济增长乏力;社会原因是社会公正问题。

杨光铮认为:“第三条道路”是当今欧美国家社会民主党人为了适应科技、经济、社会阶 级、环境等方面的全球性变化而提出来的,是试图超越传统民主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一 条中间路线。

陈泽华认为:“第三条道路”是在对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和传统左右派理论综合的基 础上提出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整。随着经济区域化和全球 化的大大加速,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激化和加深,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采取的新途径和新方 法;也与九十年代后国际风云变幻密切相关;还与新生代领导人的个人经历及其个人特点有 重要关系;“第三条道路”的兴起与西方教育的普及和新中产阶级的崛起密切相关。

二、理论主张上,国内外学者主要参考布莱尔1998年9月发表的《第三条道路—新世纪的新 政治》,吉登斯98年出版的《第三条道路》。主要包括:

张耀军认为:西欧中左翼政党相同的主张有:在依靠力量上,各党不再把传统工人阶级和 工会视为主要依靠力量,而力图以一个包容多方利益群体的“全民党”的面目出现;在经济 政策上,各党奉行“市场社会主义”信条,模糊所有制定位,主张走一条有别于放任自流和 国家干涉主义的新型混合经济之路,对福利国家进行改造;在哲学价值观上,“第三条道路 ”把社会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视为同属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关于国家权 力在公民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问题上,“第三条道路”摆脱“政府是答案(老左派)”和 “政府是问题(新右派)”的两分束缚,主张建立新民主国家。

刘建飞认为:“第三条道路”的基本内容有:重新确定依靠力量;重新阐释社会公正观; 摒弃传统的左右政治分野,走非左非右的中间的道路;发展道路的四大主题有:新经济,核 心内容是如何在全球化形势下实行充分就业和高速增长;新福利国家,改社会福利国家 为社会投资国家;新的执政行为,即法国总理若斯潘概括的: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 新政策,社民党不断更新自己的政策,以便能够取得其依靠力量的支持,保证执政多数。

刘建飞认为:“第三条道路”的外交政策是“新干涉主义”,有两大理论支点,一是“捍 卫人类普遍的价值观”,认为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西方价值观是普遍的,应该推广到 全球;二是“人权高于主权”,提出“人权无国界”、“主权有限论”、“主权过时论”等 观点。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为西方国家自己利益服务的工具。

三、本质内涵

张明军认为:正因为“第三条道路”是西欧中左政党在全球化进程影响下,针对资本主义 社会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为迎接全球化挑战,克服 自身弊端,保持内部活力而提出的试图“超越”左和右的一种改良思潮。

殷叙彝认为:“第三条道路”不是超越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道路,而是两者的批 判性综合。

周弘认为:“第三条道路”是借助欧洲联盟层面上的自由市场经济来调动民族福利国家的 制度改革,同时通过民族福利国家层面上的社会要求来阻止欧洲联盟层面上的“市场社会化 ”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市场社会”和“福利国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李滨认为:“第三条道路”是西方左翼在全球化条件下,对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价值观的 一种继承和发展,一方面继承了社会民主主义重视社会民主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力图修正传 统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消极面。

陈泽华认为:“第三条道路”所要解决的无非是政府作用与自由市场作用的协调、国家管 制与民主的协调问题,只是一种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命运。

张敏认为:“第三条道路”本质上讲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只不过是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改 良和调整。“第三条道路”是左右妥协之路,但决不是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 道路,而是一条树立了一定社会目标的资本主义道路,实践证明,“第三条道路”(和民主 社会主义)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资本主义的实质。

张世鹏认为:“第三条道路”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目前欧洲社会民主党的“第三 条道路”实际上是要建立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努力适应客观世界的急剧变化, 努力推进西方社会全方位的第二次现代化,把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结合起来,把经济现代化 与生态现代化结合起来,把供给政策与需求政策结合起来,把社会竞争、个人创业精神与社 会团结互助结合起来,创造一种能够缓解目前的大规模失业危机与贫富严重分化局面的新的 资本主义模式。

陈林、林德山认为:“第三条道路”并不是针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种思想和制度的 冲突,也不是针对所谓改良社会主义和革命社会主义的历史分野,而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内 部传统的左右政治意识及其政治运作模式。

张耀军认为:“第三条道路”的实质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长久以来便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 根本性问题: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是否可以兼得;以经济利益最大化宗旨的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容纳社会公正和民主的发展;以及国家和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 协调并进,互相补充才能避免因过多的国家干涉而导致的僵化和过多的市场失灵而导致的不 公正。在第一条道路(传统社会民主主义)和第二条道路(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相继失信 于民之后,“第三条道路”试图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走一条折衷超越之路,以应对经济 全球化带来的日益严峻的挑战。

四、对“第三条道路”的评价及其政治影响

部分学者一方面认为“第三条道路”使欧美中左政党能连续执政,国内经济发展,低通货 膨胀,低失业率,解决了许多在全球化趋势下主权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其中有许多值得我 们国家学习的地方。

区冰梅认为:“第三条道路”的倡导者“把教育置于特别优先的地位”,我们国家也应加 大教育、科技的发展力度,以不拉大我国和西方各国之间在科技和经济上的差距,“第三条 道路”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就业、福利政策方面,通过加大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帮助 弱者自强,改革福利政策,鼓励自立就业。在强调发展经济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注重 维护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等,都值得我国在改革实践中借鉴。

周弘认为:当代“第三条道路”的真正理论历史意义不是它对超越“左”、“右”的提倡 ,也不是它关于理性的回应现代社会的主张。它的意义将取决于它是否能把欧洲传统价值观 念与现实的政策主张成功的结合起来。

徐力源认为:如果社会民主党人抱着理论不放,墨守成规,就只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为 历史所淘汰,这是“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意义所在。

陈林、林德山认为:“第三条道路”至少在以下一些方面足以引起人们对世纪之交人类社 会走向的思考。首先,它涉及资本主义民主的基本理念,即资本主义民主和自由的界定;其 次,它看到时代发展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的经济不平衡、更为激烈的竞争、强大的市场力量 与防止家庭和社区衰亡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及生态环境恶化等;第三,它提出改革福利国家的 新思路: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能力,帮助他们实行就业,以防止一 些人滥用福利;第四,它主张实行新的社会治理方式,即国家不应当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发 布者,而是各种社会力量的调节人。总之,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触到了一系列关系当代社 会发展的大问题。

陈泽华、张智勇认为:“第三条道路”在政治上打破政治两分法,开放国家权力,标榜社 会公正,以民主来挽救民主;在经济上,“第三条道路”提出的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经济学 家,不自觉的重新认识和肯定马克思所提出的股份制经济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特殊意 义;在国际事务上,“第三条道路”强调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奉行“和平主义”,主张“建 立世界和平与国际秩序”。但它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怪论,为其干涉他国主权做辩护 ;“第三条道路”的兴起还表明,西方社会民主党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也就是说“第 三条道路”实际上是要建立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模式。

张敏认为:“第三条道路”首先是对市场与国家之争的一次总结,把二者结合起来,取长 补短,从而和现实经济社会相符;其次,“第三条道路”是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重建, 标志着欧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更贴近于资产阶级的需要,更注 重为资产阶级服务,社会党也变成了温和的,比较人道的资产阶级政党,民主社会主义离科 学社会主义越来越远了;再次,“第三条道路”反映了西方国家领导层视野的转变,阶级色 彩淡化,更加注重解决现实的问题;最后,从总体上讲,“第三条道路”是一条取向务实的 道路,比较符合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现实,从长远来看,可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调 整和完善使其走上一条比较健康、平稳的轨道。

陶正付认为:一、“第三条道路”实质上是指一种适应科技、经济、社会、阶级和生存环 境等各方面全球化变化的“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治哲学和理论;二,“第三条道路 ”是布莱尔、克林顿面对当今时代的巨大变化及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所做出的 反应;三,“第三条道路”是布莱尔、克林顿对在八十年代盛行的以“里根主义经济学”和 撒切尔夫人经济思想为代表的西方新保守主义思潮,在九十年代前三年遭受严重挫折,进行 深刻反思而得出的结论,它比新保守主义具有相对的理论优势,且符合资本主义发展历史方 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成熟;四,“第三条道路”的思想和主张,是基于各自国 家利益,为维护资产阶级服务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公共意识,顺应了时代 发展的潮流,符合社会发展与需要,对人类的整体进步和文明发展具有正面意义和价值。五 ,“第三条道路”得到选民的普遍支持,且还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因此,可以说 ,“第三条道路”在较长时间内,将具有相当长的生命力。

刘建飞认为:社会民主党“第三条道路”的特征主要不是体现在政策层面上,而是在理论 层面上,较为突出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时代感强,社会民主党的“第三条道路”强调 淡化意识形态,超越了传统的左右政治分野,是一条非左非右亦非中间的新道路,这在很大 程度上迎合了时代要求;二,强调变革和创新;三,实用主义色彩浓厚;四,尊重传统,新 工党基本继承了老工党的政治定位和基本价值观,说“第三条道路”是非左非右亦非中间是 指思维方式,而不是指政治定位。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应该警惕欧美发达国家借助“第三条道路”来控制发展中国家,破坏联 合国机制、国家间和平共处原则。

王虹认为:“第三条道路”可能是英美长期的政治选择,国际影响逐步扩大,(1)借“第三 条道路”强行在全球推行西方的民主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西方的优势地位,人道主义成 为干涉别国的借口,不干涉别国内政及尊重国家主权原则将遭到践踏。(2)欧美中左势力正 由 传统的“和平主义”演变为“新的帝国主义”。(3)警惕把“第三条道路”作为实现全球化 的一个框架。布莱尔主张的“国际社会”实际上由西方发达国家操纵,等于发达国名正言顺 的控制了发展中国家,强国控制了弱国。

王振华认为:“第三条道路”的国际政策在倡导国际合作,强调国际主义同时,某些“第 三 条道路”的政治家们也在积极鼓吹与推行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对外政策。科索沃战争的 实践表明,“第三条道路”奉行的是一条更富干预主义色彩的对外政策。这种新霸权主义的 政策方针把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人,必会引起广大非西方国家,特别是一些 直接受害者的抵制和强烈反对,弄不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张耀军认为:社会民主党人的“第三条道路”能否超越全球化陷阱,摆脱被掀翻的命运, 实现其转型目标,关键在于其能否在二十一世纪更为激烈的全球竞争条件下,做到既能调控 变幻莫测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又能保持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与社会保障间的平衡。

五、“第三条道路”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国家具体政策也 不同。

张耀军认为:布莱尔极力倡导超越了旧左派思想和新右翼的自由放任主义的“第三条道路 ”;德国总理施罗德以建立“不以牺牲社会公正为代价的现代经济结构”为目标的“新中间 道路”;荷兰工党以美国著名政治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为基础,奉行“社会 ——自由主义”理念,这种“第三条道路”大致说来代表了北欧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方向。

刘建飞认为:美国声称要走一条将自由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结合在一起的“第三条道路” ,俄国提出要走不同于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第三条道路”。

杨光铮认为:从理论上讲,德国的“新中派政策”实质上就是“第三条道路”的德国版本 。因为:一,施罗德推行的“新中派政策”,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务实性,即以实用主义为圭 臬,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淡化左右之争。二,“新中派政策”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具体主 张的妥协性,兼顾供给和需求,兼顾公平和效率,兼顾权力与责任。但“新中派政策”决不 仅仅是“布莱尔主义”的克隆物。首先,与英国相比,“新中派政策”在目的、实现途径等 方面都显得不成熟;其次,在被认为是德国“第三条道路”纲领的由社民党莫伯特基金会发 表的《经济效率、社会团结、生态持久三个目标,一条道路》这一文件中,对生态负责的思 想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陶正付在《“21世纪的挑战与第三条道路”国际研讨会综述》中介绍了来自德、美、法、 荷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对各自国家所推行的“第三条道路”的介绍和交流。来自德国工党智囊 团的高级研究员勒内。库贝鲁斯博士及荷兰奈美根大学的马赛尔。维新博格博士载介绍荷兰 的“第三条道路”时指出,荷兰的“第三条道路”是社会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与基督教民主 概念相混合的产物,是在基督教民主主义的社团主义政治文化背景下,在社会民主主义的领 导下进行的社会——自由主义实践。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林·凯恩教授从福利制度入 手介绍了美国的“第三条道路”,他说,尽管美国不把自己看作是福利国家,但两大主要政 党仍然非常注重通过社会保障来制约经济的不确定性、缓解贫困,以及在健康、教育和住房 方面维持充分的福利。来自法国多特蒙德大学的托马斯·迈尔教授在介绍德国的“第三条道 路”时指出,在德国,施罗德用“公民社会”代替“第三条道路”。其主要主张包括:国家 和公民社会应共同解决社会问题,政府应成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社会主人。实行责任与义务 平衡的新的“治理”观。强调公民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维护各阶级的共同利益,强调社 会正义等等。来自法国路桥学院的波拿德·皮瑞特教授在谈及法国的“第三条道路”时指出 ,法国社会主义派一直都是社会民主主义者,他们接受议会民主的各种规则,但直至今日, 法国左派(包括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仍保持强烈的国家中心观点,许多法国人对国家在 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基本持积极态度,对社会而言,国家不仅是参与者,也是主要角色。 社会和意识形态分歧已成为法国市民社会活力的核心。这样就使“第三条道路”在法国的表 现具有同英、德等国不同的特点。

总之,国内外学者就“第三条道路”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主张、本质内涵、评价及其政 治影响、不同国家的“第三条道路”进行了阐述。当然,“第三条道路”对我国解决目前所 面临的各种社会、经济难题有什么具体借鉴作用,对新时期我国的外交工作有什么影响,这 些问题还需要专家学者认真研究。

标签:;  ;  ;  ;  ;  ;  ;  ;  

“第三条道路”研究综述_社会民主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