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艺术的美学透视——喜读《体育教学艺术概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育教学论文,艺术论文,美学论文,概论论文,透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体育教学艺术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周志俊、魏名国二位先生的新著。打开扉页,仿佛阵阵和风,迎面扑来,沁人心脾。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角,严密的逻辑系统,精辟地论述了体育科学的本质,细致地剖析了体育教学艺术,向人们展示了绚丽多姿的体育教学艺术世界。
《概论》并非泛泛而谈,亦非对别人观点的简单综合,而是从体育教学的实践出发,围绕体质教育这一中心,构筑了一个崭新的体育教学艺术理论体系,剖析了体育教学艺术的特征、基础、系统、过程、机制、原则、方法、管理、价值等理论问题。作者探讨体育教学的艺术问题,不是仅着眼于单一学科,而是建立于多种学科交叉网络基础之上的。正如书中所说,体育教学艺术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还有美学、伦理学、应用哲学;体育教学艺术的科学基础是教育学、教学论、学校体育学、生理学、心理学,还有系统论、管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体育教学艺术的实践基础是教学艺术成就、体育教师典型事迹、经验报导、调查报告、统计资料、亲身体验等。理论学科和实践经验的相互渗透、彼此交叉,形成亦此亦彼的契合点、共同点,奠定了体育教学艺术基础。此外,它还受到同一层次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方法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伦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的制约与影响。据此,作者认为:“体育教学艺术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多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又说:“它是多学科理论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艺术。”由此可见,《概论》是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理论。
《概论》的综合性,是符合唯物辩证法原理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
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35页。)《概论》在多种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安营扎寨,用综合学科的血液滋补自己,并形成本学科特色,这便是亦此亦彼。在彼与此之间的中间地带,便是中介领域。在中介领域,游荡着许许多多流动的因子,它们并不固守自己原初的型式、状态,而是在相互冲撞中,相互过渡,不断改变自己的原形,不断超越自己的模式,而跨入对方领域,并与对方相契合,最终形成新的学科品种。《概论》便是在多学科交叉联系的综合化大趋势下脱颖而出的新学科。它不仅具有综合性,而且具有超越性。在不断综合、不断超越的过程中,作者始终立足于体育教学的美学创造,牢牢把握美的分析、综合、铸炼,深刻阐明了体育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根本问题,以生动的实践体现了对交叉学科的理论创造。
《概论》认为:“体育教学艺术以给人带来美感为根本特点,因此,它必须以美学为基础,必须遵循美的规律和法则。”又说:“体育教学艺术理论是美学的一个分支”。这是从美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交叉互渗关系中所梳理出来的新观点。由此出发,作者紧紧抓住了交叉互渗关系网上关键、结节点——真、善、美,进行了辩证的分析。
就人文科学的各种门类而言,都不同程度地联系着真、善、美;就某一具体学科而言,则对真、善、美各有侧重。如自然哲学追求真,伦理学追求善,美学追求美。《概论》是以体育教学艺术美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的,因而作者着力突现出它那美的特征,这就是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体育是塑造健美的人体的,人体美是自然美的升华,又显示出社会性。人的本质力量必须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身体表现出来,因而要求体育教学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具体的形象性,还要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富于新意,追求独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美的陶冶中主动地、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
《概论》不仅强调研究体育教学艺术的美,还主张研究真和善,把求真、向善、爱美统一起来。从辩证法的观点看来,求真是指尊重生活的逻辑、体质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规律;向善是指符合国家人民利益的伦理道德;爱美是指追求美的人体形象塑造。作者以真为基础,以善为灵魂,以美为造型,深刻地剖析了体育教学艺术的原则,这就是:以美扬善原则,以美启真原则,以美育体原则。以审美情感培养学生优美的道德情操,谓之以美扬善,这是美育与德育的结合;使学生在审美接受中获取真知,谓之以美启真,这是美育与智育的结合;通过美的刺激来启动学生身体的潜能,以促进其运动水平的提高,谓之以美育体,这是美育与体育的结合。总之,美育可以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在体育教学艺术的实施过程中,立足于美,实现德、智、体、美的融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乃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概论》站在美学的高度,概括出体育教学艺术的三大原则,是很有创见的。作者指出:“体育的审美性决定了体育教学的艺术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由此出发,加以拓展,得出了如下结论:“体育教学艺术,就是体育学科中的教学艺术,或艺术化的体育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中,使“教学内容信息传输与反馈达到科学再现与艺术表现的有机统一”。这里处处强调体育与艺术、教与学、传输与反馈、技术与艺术、再现与表现之间的密切联系,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
《概论》多方位、多侧面地论析了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原则、机制等系列问题,内容丰赡,外延宽广,具有开拓性,填补了体育美学的一个空白。笔者只是从美学的角度加以评述,如能从体育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不同层面进行探究,同样会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