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制人”战略分析

“先发制人”战略分析

一、浅析"先发制人"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田琳[1](2020)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世界一流大学(World-Class Universities,WCU)也被称为全球研究型大学(Global Research Univeristies),这些大学有公认的、区别于其他(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包括:(1)人才汇聚;(2)资源丰富;(3)全球参与;(4)国际声誉;(5)良好治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在提升一国国家软实力、增强一国国际竞争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关注只增不减,但是,没有研究从对比分析和国际比较视角出发,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探索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鉴于大学功能既是大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大学实践的出发点,且世界一流大学有着不同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及特征,那么,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探索能在加深人们对世界一流大学认识的同时,有助于充实学术理论,为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开辟新的视角。以结构功能主义为指导,采用混合研究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系统探索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具体而言,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框架,本研究对比分析了43所世界一流大学和40所一般研究型大学四类官方文件的文本(校长寄语、使命宣言、愿景描述、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深入访谈了74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访者。然后,研究者向世界一流大学校领导和国际(学术)专家发放了网络问卷(N=118)以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验证。本研究围绕四大研究问题展开:(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有何差异?(2)除三大基本功能外,世界一流大学有哪些特有功能?(3)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美、欧),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其功能上有何不同?(4)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在未来会有哪些变化?有哪些因素将会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存在差异。在科学研究功能上,两类大学的差异最为明显,两类大学在科学研究的类型、内容、层次和规模上不同;在人才培养功能上,两类大学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方法和途径上差异较大;在社会服务功能上,两类大学最大的差异在于社会服务的范围不同。以上差异受到了大学的可用资源、理念、定位、视野等的影响,也与大学对不同外部需求的回应有关。(2)世界一流大学有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主要表现在服务全球共同利益和作为全球(研究型大学)榜样两个方面,其本质特征包括全球定位、全球贡献、全球影响和全球合作。以上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球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本质特征及其全球性也被不断强化。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与其三大基本功能密切相关但又存在差异,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全局性和深远性、其实践途径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已超越了三大基本功能的范畴;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是世界一流大学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特有的作用和特殊的使命。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之所以为世界一流大学所特有与其独特优势密切相关,包括全球责任、全球能力和全球声誉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定义为全球化使命(GLOBALIZING),即面对日趋复杂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增加的全球性挑战以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世界一流大学凭借其全球责任、全球能力、全球声誉等独特优势,服务全球共同利益、作为全球(研究型大学)榜样,并持续强化其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本质特征,包括全球定位、全球贡献、全球影响、全球合作等。(3)中国、美国和欧洲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受到了历史文化、经费来源、国家/政治因素、国家发展水平和大学管理架构等的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并非“千校一面”,不同大学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也因此在发挥各项功能上各有所长、有所差异。在发挥功能上的差异性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和多样性的体现,这些大学共同构成了全球学术网络中的顶尖大学并利用自己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引领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其所在国家以及全球社会做出贡献。(4)世界一流大学三大基本功能的未来变化将呈现为:基本功能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在功能的发挥上会呈现多元化趋势并在某些方面进一步体现其国家和地区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未来变化将呈现为: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内涵将更加丰富,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将随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而被不断强化。但是,很难预测世界一流大学在未来是否会产生新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因素包括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国际化、全球性议题、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渐增的全球合作等。其中,前三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各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下,还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影响因素,如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包含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1)首次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全球化使命;(2)系统揭示了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3)首次探索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美、欧)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差异,阐释了历史文化、经费来源、国家/政治因素、国家发展水平、大学管理架构等所带来的影响;(4)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进行了预测并揭示了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国际化、全球性议题、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渐增的全球合作等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虽然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但本研究仍从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因素,是较为系统、全面的有关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研究。

林一斋[2](2019)在《自我构念差异条件下国家身份类型与激活机制研究 ——基于独立我与“关系”我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今天,国际关系现实正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化。一个是中国实力的加强对全球价值观的冲击。伴随国家的崛起,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将不断流动到国际层面,而中国价值的国际秩序治理观会进一步影响全球各个国家。另一个是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群体性崛起对现有体系观念结构的解构和再建构。随着非西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非西方的国际秩序治理观进而可能对目前的体系观念结构实现多维多层的重塑。在此背景下,来自非西方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声音也比之以往更加重要。由于全球价值观多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的相互理解变得十分必要。早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讨论中,就通过引入“身份”的概念来阐释国家间的相互理解与认知。身份确定了国家间的相互认知,进而确定一国对与它国关系和利益的确定,最终确定一国对它国的政策行为。基于上述基本逻辑,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非西方国家都共享类似的身份类型框架,并拥有一致的身份激活机制。然而,历史经验显示,持有不同自我构念的国家可能在身份类型框架和激活机制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主流身份分类理论更适于解释西方国家的身份类型。其中以结构建构主义的身份分类最为经典。亚历山大·温特所划分的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与康德文化分别对应于敌人、对手和朋友角色,很好地勾勒出持有独立性自我构念的国家基于相互的利益关系所具有的身份类型结构。在现代国际关系秩序中,温特的无政府文化及角色身份结构的解释力非常充分。甚至在对罗马体系的解释中,温特的身份分类理论都能保持强大的理论生命力。然而,在解释东方国际体系下的国家身份时,温特的身份类型框架就稍显欠缺。与罗马体系形成明显对比,古代东亚的国际体系文化呈现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特征。从历史的演进来看,东亚各国间身份及其相应的行为预期与“朋友—对手—敌人”的身份框架大相径庭。甚至在现代国际体系下,作为持有“关系”型自我构念的中国也表现过与西方身份类型框架不相符的角色行为。主流的国家身份激活理论也存在某种程度的西方中心倾向。主流的建构主义理论基于个体理性的价值取向,重视个体自我与他者的区分,倾向于提出跨情境一致、跨文化一致的身份激活机制。在特定的国际体系中,体系观念结构会建构一国的身份,从而使一国在任何互动情境中都会倾向于激活先前高显着性的身份。基于跨文化一致性的前提假设,东西方文化及相应的国家自我差异一开始就没有被主流的身份激活理论所重视。温特的结构建构主义理论中,一国在体系中始终首先倾向于激活体系所建构形成的主要角色身份。然而,在东方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中,一国身份激活具有情境性。具体的互动情境及一国自身与它国的具体关系才是身份激活的核心条件。一国则根据自身与它国的具体关系及自身在体系中的具体位置来激活身份。出于身份框架与激活的差异,持有不同自我构念的国家间在同一互动情境中关注的焦点和思考的方式都存在显着的不同,由此,各国对身份包含的预期也有所不一,身份框架与激活的差异进而可能增加国家间误判的几率。主流身份分类理论与身份激活理论部分失效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理论构建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国家自我构念的差异,进而基于西方国际体系的经验形成了主要适用于持有独立我构念的国家的身份类型及激活机制。因此,主流的身份分类理论与激活理论最有效的分析对象是秉持独立我构念的西方国家。目前,过程建构主义的中国学派主张对主流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本体论批判,从“过程和关系”出发反思“个体和结构”的建构主义理论,并基于中国本土文化提出具有跨文化一致性的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对社会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借鉴,中国学派从“关系”身份出发,提出具有关系性的身份理论。但过程建构主义目前主要致力于与结构建构主义进行本体论对话,因而,关系身份大类下的多种子身份的研究相关不多。对于各个子身份的类型区分、身份特性及内在联系,以及相应的身份激活机制都存在进一步丰富的可能。因此,通过对社会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借鉴,在“自我构念”的视角下,以“国家身份类型与激活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着理论与现实双重意义: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对建构主义身份分类理论与身份激活机制的反思,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中进行思考借鉴,进一步修正相关的理论框架,深入思考体系文化差异下一国身份分类与激活的规律,进而丰富国家的“身份理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通过在文化差异下对国家身份类型与激活机制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在相关理论研究中表达中国声音,还能为东西方国家相互理解提供借鉴。本文在反思现有国家身份分类理论与身份激活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社会身份理论、自我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区分了独立我构念国家与“关系”我构念国家的身份类型框架差异,进而比较持有两种自我构念的国家在激活身份上的不同。基于此,以冷战期间美国作为独立我国家的代表、以唐代中国作为“关系”我国家的代表,比较它们在身份类型框架和激活机制上的差异。

陈开敏[3](2016)在《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日政策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小布什上台后美国在新的背景下迅速调整对日政策。小布什政府在政治上大大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在军事上,利用日本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地位,弥补美国力量的不足以实现其全球战略重点向亚洲转移的目标。在经济上,美国加深美日在自由贸易、环境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由于受到集体自卫权和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的限制,美日军事同盟的合作也会受到约束。美日实际不对等的关系以及日本对基地迁移问题上的不满等问题会影响到美日关系。美国对日政策明显具有制衡和遏制中国对付北朝鲜的意图。中国面临着摆脱美日联手对付中国的冷战残余思维的困境。美国对日政策给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美日互有战略需求,美日同盟还会长时期的存在。

周秋君[4](2011)在《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用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发掘中国与欧洲联盟合作的动力,揭示观念、身份等社会性要素在中欧30年(主要时间跨度为1975-2005年)互动历史中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作者构思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分析路径,并将其概念化为“国家互动的双向度路径”,以此重新解读中欧关系的深层属性。所谓“双向度”,实际指的是国家在互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两个向度上的互动事实,即行为体一方面与处于转型之中的国际体系发生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与对方行为体进行互动。作者主要使用两个概念来诠释上述两个向度的问题:在体系向度上,国家与国际体系进行互动的方式是“国家社会化”,即,中国或者欧盟各自以内化国际体系规范的方式来适应变动中的国际体系;而在单元互动向度上,国家互动的方式则体现为“身份互构”,即,中国或者欧盟分别通过持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国际身份并同时建构与对方的关系来适应这一组双边关系。本文的分析路径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理论方面,灵感主要来自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社会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与英国学派的启发,它们为本路径的构思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实践方面,中欧30年互动的历史也为文本的研究议程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本文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对甲欧关系进行重新解读,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反映目前还较少为学者所涉足的国际关系的社会属性,二是揭示国际关系的动态性特征。从本文所做的中欧关系案例中基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国家间互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互动双方所进行的“国家社会化”抑或是“身份互构”,都是动态的而非静止与先验的。唯有始终将这些概念置于不断变化着的国际背景之下,方能更加理性地讨论中欧集体身份形成的可能性,也才能更加客观地认识与理解中欧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孙哲[5](2005)在《布什的外交革命及其评判》文中提出 布什第二任期内的外交政策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美国内部有关争论也逐步升级。2004年,美国外交学会副会长林赛和美国对外政策高级研究员达尔德在一篇文章中出语惊人,提出布什在过去四年中实际上进行了一场巨大的外交革命。

孙哲[6](2005)在《布什的外交革命及其评判》文中提出 布什第二任期内的外交政策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美国内部有关争论也逐步升级。2004年,美国外交学会副会长林赛和美国对外政策高级研究员达尔德在一篇文章中出语惊人,提出布什在过去四年中实际上进行了一场巨大的外交革命。

胡振林[7](2005)在《市场调研、预测与决策分析》文中提出

夏立平[8](2004)在《关于中美危机管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美两国之间曾多次发生各种危机和武装冲突。当前,中美之间在经济、安全等领域拥有广泛和重要的共同利益,这是两国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基础。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与和平。但另一方面,美国少数人担心中国将来可能成为美国的对手,企图围

夏立平[9](2004)在《关于中美危机管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美两国之间曾多次发生各种危机和武装冲突。当前,中美之间在经济、安全等领域拥有广泛和重要的共同利益,这是两国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基础。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与和平。但另一方面,美国少数人担心中国将来可能成为美国的对手,企图围

二、浅析"先发制人"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先发制人"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清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研究型大学
        (二)世界一流大学
        (三)大学功能
        (四)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
    三、理论基础
        (一)结构功能主义概述
        (二)结构功能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三)基于AGIL模型的大学功能分析框架
    四、研究问题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问题
        (二)分析框架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大学功能的历史演变
        (一)三大基本功能的演变过程
        (二)多视角的大学功能划分及演变过程
    二、现代大学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一)人才培养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二)科学研究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三)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四)现代大学的新功能或其他功能的内涵与表现
    三、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与使命
        (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
    四、大学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科学技术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二)全球化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三)知识经济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五、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一)文献资料法的数据来源
        (二)文献资料法的数据分析
    二、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数据来源
        (二)访谈法的数据分析
    三、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调查法的数据来源
        (二)问卷调查法的数据分析
第四章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
    一、两类大学人才培养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二、两类大学科学研究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三、两类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四、两类大学三大基本功能差异的讨论
        (一)两类大学人才培养功能差异的讨论
        (二)两类大学科学研究功能差异的讨论
        (三)两类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差异的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研究结果
        (一)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二)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二、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特征分析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本质特征
        (二)全球化进程与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本质特征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内涵界定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与基本功能的关系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源于其独特优势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定义
        (四)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案例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国家/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一、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研究结果
        (一)发挥人才培养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二)发挥科学研究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三)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四)发挥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国家/地区差异
    二、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一)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
        (二)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
    三、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的讨论
        (一)历史文化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二)经费来源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三)国家/政治因素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四)国家发展水平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五)大学管理架构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及影响因素
    一、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预测的研究结果
        (一)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的未来变化预测
        (二)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未来变化预测
    二、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一)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
        (二)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程度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
    三、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的讨论
        (一)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二)全球化和国际化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三)全球性议题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四)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五)渐增的全球合作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一)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
        (三)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国家/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四)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及影响因素
    二、论文的创新性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资料法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2 受访者详细情况及代号(N=74)
附录3 中、英文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4 中、英文访谈提纲
附录5 问卷发放院校名单(N=112)
附录6 中、英文问卷
附录7 有关人才培养功能的编码情况
附录8 有关科学研究功能的编码情况
附录9 有关社会服务功能的编码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2)自我构念差异条件下国家身份类型与激活机制研究 ——基于独立我与“关系”我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家身份类型框架与激活机制的研究现状
        一、国家身份定义的研究现状
        二、国家身份类型框架的研究现状
        三、国家身份激活机制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角度与方法
        二、研究结构安排
        三、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国家身份分类与身份激活研究
    第一节 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国家身份分类框架
        一、关于国家身份分类框架的讨论
        二、对国家身份分类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国家身份激活机制
        一、关于国家身份激活机制的理论争论
        二、对国家身份激活理论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自我出发的国家身份分类逻辑与激活逻辑
    第一节 “自我构念—自我结构”的国家身份分类逻辑
        一、行动者身份的分类逻辑
        二、国家自我构念与国家身份
        三、国家自我结构与国家身份
    第二节 “自我构念—身份线索”的国家身份激活逻辑
        一、行动者身份的激活逻辑
        二、自我构念、身份线索与国家身份激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类型框架比较
    第一节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类型比较
        一、独立我:个体身份与类别身份
        二、“关系”我:亲缘身份与交往身份
    第二节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特征比较
        一、独立我:自我独特、独立平等与群体边界坚实
        二、“关系”我:相互联系、等级秩序与群体边界通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激活机制比较
    第一节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激活倾向比较
        一、独立我:个体化与类别化倾向
        二、关系”我:“关系”化倾向
    第二节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激活路径比较
        一、独立我:类别化、再类别化、次类别化与去类别化
        二、“关系”我:“关系”化、再“关系”化与去“关系”化
    第三节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激活过程比较
        一、独立我:个体性线索、类别性线索与身份激活
        二、“关系”我:亲缘性线索、交往性线索与身份激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战时期美国与唐代中国的自我构念
    第一节 冷战时期美国的自我构念
        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的个体主义文化
        二、冷战时期美国对体系文化的态度与独立我身份特征
    第二节 唐朝时期中国的自我构念
        一、天下体系中的“关系”主义文化
        二、唐朝时期中国对体系文化的态度与“关系”我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冷战时期美国对华与唐朝对吐蕃身份类型框架比较
    第一节 1949年至1989年间对华关系中美国的身份类型
        一、对华关系中美国的个体身份
        二、对华关系中美国的类别身份
    第二节 634年至650年间对蕃关系中唐朝的身份类型
        一、对蕃关系中唐朝的交往身份
        二、对蕃关系中唐朝的亲缘身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冷战时期美国对华与唐朝对吐蕃身份激活机制比较
    第一节 1949年至1989年间美国在对华关系中的身份激活
        一、1949年至1953年7月美国在对华关系中的身份激活
        二、1969年至1972年美国在华关系中的身份激活
    第二节 634年至650年间唐朝在对蕃关系中的身份激活
        一、高可及性的身份线索
        二、634年11月至638年7月唐朝在对蕃关系中的身份激活
        三、638年10月至641年唐朝在对蕃关系中的身份激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日政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日政策调整的背景分析
    (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宏观调整
    (二)9·11事件爆发全球进入反恐时代
    (三)朝核危机促进美国对日政策进行新的调整
    (四)中国迅速崛起促进美调整对日政策与日联手遏制中国
    (五)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热点促进美日关系密切
二、小布什政府对日政策的调整
    (一)推进美日首脑会晤,修复加深美日同盟关系
    (二)加强美日全球反恐合作,促进美日情报安全合作
    (三)有效促进美日经贸合作,解决日本金融改革难题
三、结论

(4)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状况
        1.2.1 国别研究中的中欧关系
        1.2.1.1 以中国为例
        1.2.1.2 以欧盟为例
        1.2.2 案例研究中的中欧关系
        1.2.3 互动进程中的中欧关系
        1.2.4 小结
    1.3 研究对象说明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研究对象概况
        1.3.2.1 中国概况
        1.3.2.2 欧盟概况
    1.4 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第2章 理解中欧关系的主要理论视角
    2.1 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2.1.1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2.1.2 国际合作的限制因素
        2.1.3 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2.1.4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2.2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2.2.1 权力与复合相互依赖
        2.2.2 国际合作的限制因素
        2.2.3 国际制度与合作路径
        2.2.4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2.3 国际关系的社会理论(一):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2.3.1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
        2.3.1.1 崛起于"新-新"辩论的建构主义
        2.3.1.2 常规建构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2.3.1.3 国际关系的理念主义路径
        2.3.2 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路径
        2.3.2.1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2.3.2.2 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2.3.3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2.4 国际关系的社会理论(二):英国学派的国际合作观
        2.4.1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英国学派
        2.4.1.1 一个"非美国"学派的前途
        2.4.1.2 作为社会形态的国际关系
        2.4.1.3 区别于美国学派的属性
        2.4.2 英国学派的国际合作路径
        2.4.2.1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2.4.2.2 国际社会里的合作动力
        2.4.2.3 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2.4.3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第3章 另一种解读视角:社会化、身份建构与中欧关系
    3.1 主流理论的启发与解释困境
    3.2 一种社会学取向的分析路径
    3.3 重要概念界定
        3.3.1 国际体系:作为社会系统的结构
        3.3.2 国际体系单元:作为社会人的国家
        3.3.3 单元互动的双向度路径:社会化过程与身份互构
第4章 中欧合作的起步与磨合期:1975-1989
    4.1 1975年前的交往简史
        4.1.1 在两极国际格局下
        4.1.2 启航中的缓慢进展
        4.1.3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4.2 "第16号北约成员"?
        4.2.1 尼克松访华的铺垫意义
        4.2.2 重塑"三个世界"理论
        4.2.3 反苏统一战线下的合作
    4.3 独立的外交政策
        4.3.1 成为禁忌的"三个世界"理论
        4.3.2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4.3.3 改革开放与中欧合作
第5章 中欧合作的挫折与新动力:1989-1995
    5.1 天安门事件及其后果
        5.1.1 突如其来的打击
        5.1.2 缓慢复苏与新动力
        5.1.3 "阿喀琉斯之踵"?
    5.2 直面后冷战时代
        5.2.1 找寻出路的中国
        5.2.2 加快统一的欧洲
    5.3 90年代中期的大跨越
        5.3.1 直线上升的交流互动
        5.3.2 第一份对华政策文件
第6章 中欧合作的提升与强化:1995-2005
    6.1 与全球经济共生
        6.1.1 中国的入世梦想
        6.1.2 欧盟的"一点帮助"
        6.1.3 欧盟的中国崛起观
    6.2 中欧的政治接触
        6.2.1 欧盟对华政策文件
        6.2.2 中国-欧盟政治对话
        6.2.3 中国对欧政策文件
    6.3 合作的战略性路径
        6.3.1 中国:世界威胁还是好公民?
        6.3.2 欧洲经验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6.3.3 伊拉克战争与大国关系
第7章 社会化与中欧合作——从体系向度再释中欧关系
    7.1 适应新的国际体系
        7.1.1 国际体系变迁的显着特征
        7.1.2 中国:经济崛起与国际社会的责任意识
        7.1.3 欧盟:联合自强与国际社会的民事力量
    7.2 习得国际社会规范
        7.2.1 规范内化的三个进阶
        7.2.2 中国:从体系外到体系内
        7.2.3 欧盟:从内部化到国际化
    7.3 一个案例:从亚欧会议的制度化特征看中欧关系
        7.3.1 亚欧会议的制度特征
        7.3.2 亚欧会议机制对区域合作的意义
        7.3.3 亚欧会议机制对中欧关系的意义
        7.3.4 小结
第8章 身份认同与中欧合作——从互动向度再释中欧关系
    8.1 中欧身份关系假设
        8.1.1 意识形态对手
        8.1.2 利益相关者
        8.1.3 竞争对手
        8.1.4 学习榜样
        8.1.5 战略伙伴
    8.2 影响中欧合作身份的因素
        8.2.1 客观性因素的影响
        8.2.2 中欧集体身份评估
    8.3 中欧合作的身份演变历程
        8.3.1 中欧身份关系的演变
        8.3.2 中欧身份认同的小结
第9章 结束语
    9.1 观念与身份对于中欧关系的影响
    9.2 客观认识中欧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9.3 未完成的使命与潜在的探究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

(5)布什的外交革命及其评判(论文提纲范文)

一、反渐进主义的外交革命
二、策划布什的外交革命的“火神”
三、布什外交革命的一个中心和三个逻辑起点
四、布什外交革命的实践及在内政上的折射
五、有关布什外交革命的争议
结语
作者简介

(7)市场调研、预测与决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郑重声明
引言
第一章 市场调研
    一、医药市场调研的含义及特点
        1、市场调研的定义
        2、医药市场调研的特点
    二、营销调研的作用
    三、医药营销调研的范围
        1、市场需求研究(医药产品市场机会评估)
        2、医药消费者/患者研究
        3、医药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4、产品研究
        5、竞争策略研究
        6、广告研究
        7、价格研究
        8、公共关系研究
        9、市场销售与渠道研究
    四、市场调研步骤
        1、确定市场调研目标
        2、确定所需信息资料
        3、确定资料搜集方式
        4、搜集现成资料
        5、设计调查方案
        6、组织实地调查
        7、进行观察试验
        8、统计分析结果
        9、准备研究报告
    五、市场调研形式
        1、实地调查
        2、室内调研
    六、现代企业如何去进行市场营销调研
    案例一 媒介广告调研,RDM减肥茶江城突围
第二章 市场预测
    一、市场预测的特征及基本原理
        1、市场预测的特征表现为
        2、市场预测的基本原理
    二、市场预测的作用
        1、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消费需要。
        2、有利于企业利用市场调节,合理配置资源。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市场预测的基本要素
        1、信息。
        2、方法。
        3、分析。
        4、评价。
    四、市场预测的步骤
        1、确定预测目标。
        2、收集与分析历史与现实数据资料。
        3、选择预测方法,拟定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4、确定预测结果。
    五、市场调研与市场预测的关系
        1、市场调查可以为确定市场预测目标提供方向。
        2、市场调查可以为市场预测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3、市场调查方法丰富和充实了预测技术。
        4、市场预测的结论要依靠市场调查来验证和修订。
    案例二 预测失误,太太药业败走“汉林清脂”
第三章 企业决策分析
    一、企业决策的原则
        1、目标原则
        2、经济原则
        3、系统原则
        4、科学性原则
        5、民主化原则
        6、发展化原则
    二、决策的类型
        1、按照决策主体不同分为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2、按照决策涉及的范围分为总体决策和局部决策。
        3、按照决策影响的时间分为战略决策和策略决策。
        4、按照决策的层次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5、按照问题的性质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6、按照决策条件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三、决策的特征
    四、决策的程序
    五、决策的方法
        1、计量决策方法
        2、主观决策法
    六、企业决策的发展过程
        1、经验的、简单、的决策阶段
        2、初步战略决策阶段
        3、现代科学决策阶段
    七、调研预测与决策的关系
    八、决策支持系统(DSS)
    [案例三] 如何确定广告费用投放额—决策硬技术(计量决策方法) 的运用
第四章 医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一、制药行业信息化现状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分类
        1、结构
        2、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三、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
主要参考文献

(8)关于中美危机管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美危机管理的比较
    (一)两国危机管理指导思想和理论的比较
        1. 双方都认为国际政治中的危机既存在危险又存在机会,但对危机管理目标的理解有所不同。
        2. 中国一般采用现实主义的分析方法作为危机时决策的依据,但美国有些人有时夸大中国威胁并过高估计自己实力、过低估计中国扞卫自身国家利益的决心。
        3. 中国主张用斗争和谈判的两手来对付对方的两手,美国则实行“胡罗卜加大棒”的政策。
        4. 中国实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外交与军事斗争策略、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美国奉行有控制的升级理论和有限的边缘战略。
    (二)两国危机管理机制的比较
    (三)两国危机管理方式的比较
        1. 美国重视法律,中国强调原则和道德,重视使用协议去限制冲突。
        2. 美国对人的生命价值和自由给以特别的重视,而中国更重视面子。
        3. 美方通常倾向于争取有利于己的相互妥协,中方则有时先找到对双方都有益的基本立场,然后坚持到底。
二、影响中美危机管理的若干主要因素
    (一)实力对比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二)危机的结构
    (三)各自国家的对外战略
    (四)国内政治因素
    (五)盟国和盟友关系
    (六)文化和价值观念
三、中美在危机管理相互磨合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目标的有限性
    (二)信号的清晰性及其理解的正确性
    (三)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和规则的重要性与沟通管道的多样性

四、浅析"先发制人"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D]. 田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自我构念差异条件下国家身份类型与激活机制研究 ——基于独立我与“关系”我的比较[D]. 林一斋. 武汉大学, 2019(05)
  • [3]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日政策探析[J]. 陈开敏. 日本研究, 2016(03)
  • [4]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 周秋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7)
  • [5]布什的外交革命及其评判[J]. 孙哲. 美国问题研究, 2005(00)
  • [6]布什的外交革命及其评判[J]. 孙哲. 美国问题研究, 2005(00)
  • [7]市场调研、预测与决策分析[D]. 胡振林. 武汉大学, 2005(05)
  • [8]关于中美危机管理的比较研究[J]. 夏立平. 美国问题研究, 2004(00)
  • [9]关于中美危机管理的比较研究[J]. 夏立平. 美国问题研究, 2004(00)

标签:;  ;  ;  ;  ;  

“先发制人”战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