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族人口的变化--主要藏族自治区人口与民族构成研究_藏族论文

我国藏族人口的变动——主要藏族自治地区人口民族构成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藏族论文,人口论文,变动论文,民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依据1964年以来的三次人口普查及各省区的户口统计资料,对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五个省区藏族自治地区人口的民族构成及其变动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表明,自1964年以来,我国主要藏族自治地区藏族人口的比例略有上升,其中藏、川、青三省区藏族自治地区人口的规模、比例均大大超过汉族;1982年以来,这些地区又出现了藏族人口比例上升,汉族比例下降的趋势。作者认为,导致各藏族自治地区人口民族构成变动的主要因素在于藏、汉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的差异、80年代以来的汉人外迁及汉人改换民族成份等。

据1990年人口普查,我国共有藏族人口459.3万,他们中的99.6%居住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五个省区,这些省区于50-60年代相继设立了藏族自治地方政府。本文拟以上述五省区最近三次人口普查和历年户口统计的相关资料为依据,对6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五省区藏族自治地区人口的民族构成变动和地区差异作概略的分析。这将有助于澄清在这些地区人口民族构成问题上被某些人歪曲了的事实真相①。

一、全国主要藏族自治地区人口民族构成的基本状况

建国以后,国家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在川、藏、青、甘、滇五省区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1951-1954年间青海省先后设立了玉树、海南、黄南、海北、果洛、海西等6个藏族自治州(海西为藏族、蒙古族自治州);甘肃的天祝自治县和甘南州分别建立于1950年和1953年;云南的迪庆州则建立于1957年;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由原西藏地方政府——噶嘎执政,1956年设西藏自治区筹委会,1965年自治区正式成立。到目前为止全国共计有1个藏族自治区,10个自治州,2个自治县,共计辖147个县。

上述这些藏族自治地区人口的民族构成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西藏自治区的藏族人口数量最多、比例最大,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该区内藏族人口为209.6万,占该区总人口的96.1%;汉族人口为6.7万,占总人口的3.1%;其他少数民族(包括门巴族、珞巴族、回族、蒙古族、怒族、土族等)为1.75万,占总人口的0.8%。四川为全国第二大藏族人口聚居地区,1990年全省藏族人口为108.75万,而甘孜、阿坝两自治州和木里自治县藏族人口就达103.7万,占两州一县总人口的60.3%;汉族人口仅为45.5万,占两州一县总人口的26.5%;其他少数民族17.98万,占总人口的11.0%。仅次于藏、川的另一大藏族聚居省为青海省,1990年全省藏族人口为91.19万,分布在玉树等6个藏族自治州的藏族人口为72.14万,占6州总人口的57.6%;这6州的汉族人口为53.38万,占总人口的30.6%;其他少数民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为14.78万,占6州总人口的11.8%。另外两个藏族聚居省为甘肃和云南。1990年甘肃省藏族人口总计为36.67万,主要居住在甘南州和天祝自治县,这一州一县藏族人口为34万,占总人口的42.7%;汉族人口为40.3万,占总人口的50.9%;其他少数民族(回族、土族、东乡族、蒙古族、撒拉族等)为5.63万,占总人口的7.4%。云南省藏族人口为11.14万,而迪庆自治州藏族人口就为10.44万,占全州总人口的33.1%;汉族人口为5.08万,占16.1%;其他少数民族(傈傈族、回族、纳西族)为15.52万,占总人口50.8%。(详见表1)。从上述各个藏族自治地区藏、汉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和比例来看,除1990年甘肃甘南州和天祝县藏族人口比例略低于汉族外,其余地区藏族人口的数量和比例均超过汉族。特别是在120余万平方公里的西藏自治区内,汉族人口不过6.74万人,其汉、藏人口之比为1:31,即使在川、青二省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的自治州、县内,藏族人口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四川甘孜、阿坝州和木里自治县汉、藏人口之比为1:2.3,青海玉树等6自治州汉、藏人口比为1:1.9。因此,仅就这些地区人口的民族构成而言,它们也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以藏族为主的民族自治地区。

表1.1964-1990年全国主要藏族自治地区藏族、汉族人口构成变动

注① 引自《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统计年鉴》199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页,“各民族人口数”一栏。

资料来源:全国和5省区第二、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

二、60年代以来全国各主要藏族自治地区人口民族构成变动及其原因

根据1964-1990年的全国三次人口普查及西藏②、甘肃等省区历年人口统计的有关资料计算,1964年全国各主要藏族自治地区的147个县中共有藏族人口246.8万余人,占这些藏族自治地区总人口的68.1%,汉族人口为86.1万余人,占总人口的23.8%。到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时,主要藏族自治地区的藏族人口增加到363.6万,占总人口的69.0%;汉族人口增加到156.3万,占总人口的29.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为1.4%。1982年全国主要藏族自治地区的藏族人口的比例较1964年增加0.9个百分点,汉族人口的比例则增加5.8个百分点。1990年第4次普查资料显示,主要藏族自治地区内的藏族人口为429.8万,占总人口的68.9%;汉族人口为151.0万,占总人口的24.1%;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1982-1990年间主要藏族自治地区藏汉人口民族构成的变动表明,藏族人口比例基本保持不变(仅降0.1个百分点),汉族人口不仅比例大幅度下降(下降5.5个百分点),而且绝对数也有所降低(减少5.3万余人)。纵观1964-1990年的变化,我们发现26年间藏汉族人口比例变动极微,即藏族人口比例大体保持在68%至69%,而汉族比例在24%左右。换言之,在这些藏族自治地区内汉、藏人口之比始终维持在1:2.9的水平。不过,在不同的藏族自治区内,藏、汉以及其他民族人口的构成尚有显著的差异。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各个藏族自治地区人口民族构成作具体分析。

(一)西藏自治区人口民族构成及其变动

1.各民族人口规模和比例 在全国藏族自治地区中,西藏是藏族人口数量最多、比例最高的地区。50年代,西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数极少。1959年民主改革以后,援藏的汉人逐渐增多。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资料,1964年全西藏汉族人口为3.95万,占全区总人口的2.93%;藏族人口为130.09万,占总人口的96.6%;其他少数民族为6300人,占0.47%,此时汉藏人口之比为1:30。从60年代起至1980年,西藏的汉族人口呈上升之势:1980年西藏180万人口中汉人为12.24万,占总人口的6.61%;藏人为171.82万,占总人口的92.74%;其他少数民族为1.22万,占0.65%,此时汉、藏人口之比上升为1:14(见表2)。而在1980-1990年间,西藏的汉族人口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90年其人口数为6.74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09%,较1980年分别减少5.5万和3.52个百分点;而藏族人口则呈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171.82万增至209.56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92.74%上升到96.11%。此种变动的结果实际上意味着1990年西藏自治区藏、汉人口的民族构成已恢复到1964年的状况(1990年西藏汉、藏人口之比仅为1:31还略逊于1964年时的水平)。至于汉、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964至1990年间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比例均有所增加(见表2和116页图1)。造成60年代以来西藏地区人口民族构成上述变化的原因何在?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一提:

(1)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在1964-1990年间处于稳定的增长的状态。由于西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与全国其他省区之间的迁移量极少,故西藏藏族、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人口的自然增长。据有关的统计资料,西藏藏族人口的出生率1965-1990年在22-27‰之间波动,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每年约为1.5%左右,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则大体保持在4.0左右,由此造成藏族、其他少数民族在这26年间净增80余万。

表2.西藏人口的民族构成的变化(1964-1990)

资料来源:《1989、1991年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人口·西藏分册》1988年版。

(2)与此同时,西藏的汉族人口数量的波动却相当大。究其原因,乃在于西藏汉族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多寡,即汉人的净迁移量。据有关的资料记载,1964-1980年是内地汉族人口迁入量稳定增长的时期,此间迁入西藏的汉族人口包括:A.中央从内地省、市抽调的进藏支援西藏建设,充实各级行政机构、经济、文化等企事业单位的干部、科技人员、医生、教师、技工等。B.入藏参加农垦事业的内地知识青年。如1966年京、津、豫等省市有2000余名知青入藏;1969年以后青海格尔木市西藏自治区所属单位职工子女下放西藏农村、农场工作;1971-1976年西藏一些单位招收其在内地的职工子女、亲属入藏工作;另有一大批复退军人、知青自愿到基层工作。C.从1970年开始中央定期派遣的援藏医疗队、教师队。如1973-1981年间就先后派出4批援藏医疗队共1500余人。上述三部分入藏汉人使西藏汉族人口由1964年的3.95万猛增到1980年的12.24万。应当指出,在1964-1980年间迁入的这批汉人中虽然包括了他们家属、子女,但一般不包括他们赴藏后生育的子女。这是因为,西藏高原严重缺氧的条件使汉族出生婴儿绝难适应,故入藏汉族女职工一般都只能回内地生产并将出生子女寄养老家③。1980年以后,上述情况有了很大变化,汉族人口的净迁入量反增为减。由于政策精神的改变,汉族干部职工开始有计划地返回内地。据西藏自治区的户口统计资料,1981-1985年间共计有3批、8.08万汉人内迁,而同期入藏的汉人仅2.06万人,由于迁出大于迁入而减少的汉人约6万④。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这就是1980-1990年间全藏汉族人口净减少约45%的主要原因。

总之,1964-1990年西藏自治区人口民族构成的变动一方面取决于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持续而稳定的自然增长,另一方面则归因于汉族净迁移人口(以1980年为界)先增后减的事实。

2.藏、汉人口分布及其变化 在表3中我们根据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列出了西藏各地、市藏、汉两族人口的分布及其变化。根据表中1982-1990年藏、汉人口数量和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有两个特点:

(1)拉萨、林芝等工商业较为集中,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市,汉人比例高、数量大;而边远地区(如阿里地区)则汉人少,比例低。以拉萨市为例,党政机构、工业服务行业比较集中,援藏汉人在拉萨市工作的就比较多,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1990年底的统计,自治区直属单位和中央有关部门驻藏单位(绝大部分设在拉萨市)汉族职工约为2.3万余人⑤,占全部职工总数的44%;又如林芝地区的西藏林芝毛纺厂1980年的1200名职工中约有600余名汉族职工。另一方面,在边远地区如阿里、那曲、日喀则等牧业区,汉族人口数量少且比例低(详见表3)。

表3.1982-1990年西藏各地、市藏、汉族人口变动比较

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

(2)从西藏各地、市藏、汉人口民族构成的变化看,1982-1990年间藏族人口在全藏7地、市均有所增加,其中拉萨市藏族人口净增加22.3%;阿里、那曲地区分别净增22.1%、20.3%;最低为林芝地区,净增9%。同期,汉族人口在各地、市的增减却有相当大的差异。日喀则、那曲、林芝、昌都四个地区的汉族人口绝对数和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汉族人净增长率最高的为阿里地区,净增长率为95.2%,虽然绝对增加数仅700人,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支援西藏建设的汉人已由以往只留驻城市转为深入到经济文化欠发达的边远牧区;在西藏最大的城市拉萨,1982-1990年间汉人只增加1500余人,净增率仅为3.4%,这个数字比藏族的相应数字低近19个百分点,反映出该市人口藏族化的趋势。

(二)川、青、甘、滇四省藏族自治地区人口民族构成及其变动

1.自治地区各民族人口规模和比例 四川的阿坝、甘孜自治州和木里自治县集中了全川93%以上的藏族人口。根据近三次人口普查,四川藏族自治地区的32个县1964、1982、1990年藏族人口分别为61.7万、89.1万和103.7万,占32县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8.3%、57.9%和60.3%,1990年与1964年相比,藏族人口不但绝对数增加了42万,而且比例也增加了2个百分点。同时,这32县汉族人口仅增加约9万,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却由34.6%降为26.5%,减少8个百分点(见表1)。可见,四川藏族自治地区自60年代以来一直是藏族人口居多数的民族自治区域;青海省6个藏族自治州(共计32个县)藏汉人口民族构成的变动情形大体与四川藏族自治地区相似。1964、1982、1990年三次普查青海藏族自治地区人口分别为31.6万、59.2万和72.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6.5%、53.6%和57.6%,即这26年间藏族人口绝对数增加40.5万,比例上升11.1个百分点(见表1)。

造成川、青两省藏族自治地区上述人口民族构成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1)两省藏族自治地区内藏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一般高于汉族。以甘孜州为例,1971-1979年藏族人口平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30.6‰和1.95%,汉族分别为26.2‰和1.77%;1980-1982年间藏族分别为14.6‰、1.58%,汉族则分别为14.6‰和0.77%;据1990年人口普查,藏族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0.7‰和1.17%,汉族分别为17.8‰和1.07%。导致藏、汉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差异的深层原因是,70年代后期以来川、青两省对汉族和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实行的有区别的生育政策。例如1979年制定的《甘孜州计划生育办法》规定,汉族城镇职工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子女,农村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严格控制三胎生育,但藏族城镇职工一般可允许生育三个子女,牧民则可以生育四个,由此造成甘孜州藏族妇女生育水平远远高于汉族的状况(据计算1982年和1990年四川藏族妇女寇尔生育综合指数分别为1.364和1.236,而汉族则为0.180和0.159)。青海藏族自治地区的状况亦然,如1981年和1990年青海藏族自治地区藏族妇女一般生育率分别为162.8‰和111.1‰,而汉族妇女则分别只有76.9‰和69.9‰,由此形成6个藏族自治州内藏族人口出生率均高于汉族的态势。

(2)川、青两省藏族自治地区汉族人口在各个时期的净迁移量的多寡也是造成藏族自治地区人口民族构成变动的重要原因。50-60年代,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的发展,有数量众多的内地干部、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医生自愿地或由国家分配到川、青藏族自治地区工作,另有大批外省移民、知青、复员军人等参加青海边远地区的农垦建设。以青海的五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它们大都在6个藏族自治州内)为例,到1986年就有职工及其家属约10万余人,其中约80%系由外省迁入。1955年至70年代,约有21.35万农民、知青等作为垦荒移民从内地各省份迁入玉树等6个藏族自治州的农业区、国营农场和生产建设兵团。但是70年代末以后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化,过去迁入藏族自治地区的汉人又大量外迁,如前述6州的21万垦荒移民,到80年代初几乎全部返回原籍,其他非垦荒移民,如专业技术人员等等也因各种原因外调出省。据统计,1979-1985年约4600名专业人员调出青海省⑥。根据笔者计算,1980-1990年青海省6州每年平均净迁出藏族自治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0.56%,这些外迁人口绝大部分为汉人⑦。四川藏族自治地区汉人70年代末以后的外迁状况与青海省相类似,只是数量、比例略少。

(3)以变换民族成份为主的汉族人口的减少、藏族人口的增加也是川、青两省藏族自治地区人口民族构成变化的原因之一。据金阳荪等学者最近的研究,全国藏族人口1982-1990年的人口增长中有6.02万是由汉族改变为藏族而引起的,占藏族实际人口增长数的6.3%。例如以藏族为主体的青海少数民族在此期间就有3.13万人由汉族改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数的8.1%⑧。

2.川、青藏族自治地区藏、汉人口分布及其变化 表4和表5显示藏、汉人口在川、青两省各藏族自治州的分布,以及1982-1990年的变动情形。由表4可见,两次普查期间,四川甘孜、阿坝两州藏族人口不但数量增加(1982-1990年间分别净增13.1%和22.6%),而且在两州总人口中的比例亦有上升(分别上升3个和6.1个百分点);相反汉族人口则是绝对数量下降(1982-1990年间分别减少5.5%和19%),且比例降低(分别减少了3.1个和10.1个百分点)。在青海省(见表5),虽然此期间汉族人口的数量有增有减,但是各自治州汉族占总人口的比例则普遍下降。此外,除黄南州之外,8年间藏族人口的增长速度均大大高于汉族。因此,两次普查期内,川、青两省各藏族自治州汉、藏人口民族构成的变动趋向大体一致,即汉族人口的比例均有缩减趋势。

表4.1982-1990年四川省、甘孜、阿坝州藏、汉族人口变动比较

资料来源:四川省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

表5.1982-1990年青海省及各藏族自治州藏、汉族人口变动比较

资料来源: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资料汇编·人口(1980-1990)》1991年。

笔者在统计分析中还发现,越是地处边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州、县,汉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越低,外迁数量越大。以青海省邻近西藏自治区的玉树州为例,该州不仅面积最大,而且藏族人口数量(1990年为22万)最多且占总人口的比例亦最高(1990年为96.4%)。1982-1990年间玉树州藏族人口净增加19.3%,同期汉族人口却净减少16.3%,绝对人数下降1400人;而紧靠内地省份、经济条件较好的黄南州却与玉树州的情形相反:藏、汉人口同期均有大幅度增加,且汉族人口的增长率略高于藏族(详见表5)。

3.甘肃、云南两省藏族自治地区人口民族构成及其变动。鉴于这两省藏族自治地区藏族人口较少(1990年藏族人口为44.4万,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比例不到10%),且有关资料又不甚完整,故我们只能作概略的分析。从表1可见,甘肃的甘南州、天祝县和云南的迪庆州三次人口普查的藏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均未超过一半;汉族人口的比例在甘南州、天祝县约占一半,而迪庆州仅为16%。甘、滇两省藏族自治地区的藏族人口比例虽然不及川、青、藏那样高,但是60年代以来绝对人口数的增加则是明显的事实。如甘肃的甘南州和天祝县1964-1990年藏族人口增加16万多,净增率为95.4%;同期云南的迪庆州藏族人口中增加3.4万,净增率为71%。而民族构成的变动情况两省又有所不同,就甘肃而言,与藏族相比较,1964-1990年汉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藏族,因此其总人口藏族人口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云南迪庆州同期汉族人口增长速度则低于藏族,因此藏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详见表1)。笔者认为,由于甘、滇两省藏族自治州、县历来不是藏族人口占多数的地区,且与省内其他汉族聚居区的人口流动比较频繁,故造成其人口民族构成及其变化特点与川、青、藏藏族自治地区相异。

三、结论

(一)1982年和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全国五个主要藏族聚居省区的藏族自治地区藏族人口比例的增加,汉族人口比例的减少乃是80年代人口民族构成变化的主要特征。在占各藏族自治地区总人口73%的川、藏两省区的藏族自治地区内,汉人不仅比例下降而且绝对人数也有大幅度下降,在其他三省藏族自治地区内汉族人口绝对数的增加也十分有限(约3.6万人)。1982年以后各藏族自治地区人口民族构成变化的这一特征与1964-1982年汉族人口比例和数量上升的特征适成逆向的对照。

(二)全国各主要藏族自治地区藏、汉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方面的较大差异、80年代以后大量汉人的外迁以及汉人改换民族成份等乃是导致其人口民族构成变化的三项主要因素,而汉、藏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差距则主要归因于国家对藏族实行了比汉族更宽松的照顾性生育政策。

(三)1964年以来的三次人口普查表明,全国各藏族自治地区除甘肃的甘南州、天祝县外,藏族人口无论规模或比例在所有年份均大大超过汉族,特别是在西藏自治区,藏族人口一直占绝对多数,西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的1980年其比例也仅为6.61%,1990年在拉萨市的汉人不过4.5万,占全市人口不到12%。因此,美国人艾弗东称西藏地区“有不到200万汉人和180万藏人,拉萨有15万汉人,5万藏人”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此外,从1990年的人口普查可知,在全国各藏族自治区、州、县内,藏族人口为429.8万(同年全国藏族总人口为459.3万),汉族人口为151万,再加上其他少数民族,其总人口不过626.6万。因而,达赖喇嘛的已有750万汉人迁入藏族自治地区之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图1.西藏自治区人口民族构成的变化(1964-1990)

注释:

①有关中国藏族自治地区人口民族构成问题的外界言论主要涉及各藏族自治地区藏汉人口数量、比例等,其中有代表性的、带政治偏见的言论有:(1)美国人艾弗东称西藏地区有180万藏人和不到200万的汉人,如拉萨汉人为15万,藏人为5万。(见艾弗东《今日西藏:现

②西藏自治区1964年第2次人口普查资料仅为估计数,故西藏1964年的人口数改用1990年《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的历年人口统计资料中的数字,见该年鉴第168页。

③《中国人口·西藏分册》,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年版,第85,142页。

④《中国人口·西藏分册》,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143页。

⑤笔者根据西藏统计局编《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统计年鉴》199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页资料计算而得。

⑥《中国人口·青海分册》,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年版,第185-191页。

⑦根据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资料汇编·人口(1980-1990)》第87-108页资料计算。

⑧金阳荪等:《1982-1990年中国各少数民族非出生增加人口定量分析》,载《人口研究》1994年第1期,第40页表3和第43页表6。

标签:;  ;  ;  ;  

中国藏族人口的变化--主要藏族自治区人口与民族构成研究_藏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