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杨静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杨静

杨静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人民医院, 云南 楚雄 651299)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小儿急性哮喘患儿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舒适护理后,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护理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护理效果,而且还能有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应用效果

小儿哮喘极易急性发作,发作期间患儿常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并在短期内急剧恶化,最终危及到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该种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能够及时控制患儿病情,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儿从生理、心理上达到舒适[1]。本文主要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并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儿科收治的小儿急性哮喘患儿62例,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其中,31例对照组男女患儿的比例为19:12,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12岁,平均年龄(7±1.35)岁;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31例研究组男女患儿的比例为18:13;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13岁,平均年龄(8±1.14)岁;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本次所选患儿均参照相关哮喘的诊断标准确诊,研究经患儿家属、科室批准同意;且患儿均无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无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之间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行常规对症处理;在治疗的同时,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如:基础护理、病情监测、健康教育等;研究组开展舒适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给予患儿舒适的病房环境: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为其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温馨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环境内温度、湿度的适宜;同时,保持病房每日通风两次,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新。此外,小儿哮喘多因接触到变应原而发作,护理人员要严密记录患儿的过敏原,并嘱患儿家属尽可能远离这些过敏原。

(2)舒适的用药指导:小儿哮喘多采用的是雾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参照患儿年龄、疾病情况等,选择适宜的气雾剂装置,如年龄相对较小的患儿采用面罩式,年龄稍大的患儿可选择吸嘴式。此外,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还应耐心指导患儿家属正确吸入药物的方法、用药的剂量及时间等,并详细为患儿家属讲解用药的知识,进而提升患儿家属的配合度。

(3)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小儿哮喘患儿的饮食应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切莫进食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也可给予患儿一些豆类、肉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并嘱患儿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进而提升患儿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对于有海鲜、鱼虾、鸡蛋等过敏原的患儿,禁食此类食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出院前指导:患儿出院前一日,护理人员还应及时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儿家属如何监测和记录患儿病情;对于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医护人员应耐心为其讲解;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儿家属正确的呼吸功能锻炼方式、饮食、环境管理策略等,进而提升出院后患儿家属的护理意识。

1.3效果评定

记录两组护理后症状改善时间、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同时,对两组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定,经护理以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等明显改善,无发作为显效;经护理以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等有所好转,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为有效;护理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无好转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2]。

1.4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 ±s”;计数资料例数表示为(n),组间率表示为(%);差异有统计意义时P<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后各项指标比较

经舒适护理以后,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后各项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n)症状改善时间(d)体征消失时间(d)住院天数(d)住院费用(元)

研究组31 2.01±1.23 1.98±1.47 2.12±1.41 1032.65±231.25

对照组31 4.79±1.38 4.54±1.22 4.54±2.04 1921.25±256.38

2.2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经舒适护理以后,研究组显效19例(61.29%)、有效10例(32.26%)、无效2例(6.45%),护理总有效率为92.55%;对照组显效13例(41.94%)、有效11例(35.48%)、无效7例(22.58%),护理总有效率为77.42%;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哮喘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由于各因素致气道粘膜炎性反应的同时伴平滑肌的痉挛和收缩、气道分泌物异常增多,进而导致支气管的阻塞。常规的临床护理虽能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实施护理,但其对治疗效果无明显促进作用。舒适护理模式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儿心理、生理、环境等方面的舒适护理,其不仅能够降低情绪、环境对患儿病情的影响,而且还能使护理更具个性化,进而促进患儿的康复[3]。本次研究中,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组,其护理后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与对照组比较P<0.05,由此可以说明,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进一步促进患儿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芙蓉.舒适护理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10):2163-2164.

[2]胡一冰,吴娟,郭少燕.舒适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4):536-537.

[3]袁淑卿,陈怡,吴惠敏,等.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3):303-304.

作者简介:杨静(1972年5月-)女,汉族,云南禄丰,大专,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十多年。

论文作者:杨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杨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