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慢性泪囊炎效果理想,安全性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082-02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眼科疾病,它主要是因鼻泪管阻塞而使泪液残留于泪囊所致。该类疾病与沙眼、鼻中隔偏曲以及鼻腔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关系。临床主要症状为溢泪、眼角溢脓等。慢性泪囊炎具有病程长、病情迁延难愈等特点,目前临床中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为:建立引流通道以缓解阻塞与感染。临床中治疗该类疾病的常规方法主要为泪囊鼻腔吻合术,然而该术式需将眼轮匝肌切开,创伤性大,且容易影响面部美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在临床中应用逐渐受到限制[1]。本研究选择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探讨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经泪囊碘油造影摄片等检查方式而确诊。临床主要表现为溢泪、溢脓以及黏脓性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观察组男 24例,女16例;13例双眼、27例单眼;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7.6±2.4岁;病程:3~19年,平均病程:6.8±0.9年。对照组男 25例,女15例;14例双眼、26例单眼;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7.7±2.5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6.9±0.9年。排除标准:(1)伴有手术禁忌症者;(2)伴有鼻腔结构异常如中下鼻甲肥大及鼻息肉等患者;(3)不同意本次研究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术前,两组均滴加抗生素等行抗炎治疗,使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1)对照组给予常规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于内眦部行一切口,将皮下组织切开,完全显露泪前嵴,然后游离骨膜并显露泪囊窝,于泪后嵴位置开一个小孔并利用咬骨钳进行扩大至,将探针置入泪小点位置进行观察,依次切开鼻腔黏膜、泪囊等,然后对黏膜瓣实施吻合,并将引流管放入吻合口内并缝合固定,将0.9%氯化钠溶液、地塞米松以及庆大霉素混合后彻底冲洗泪道,最后缝合切口并对术眼进行包扎。(2)观察组行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实施治疗。在鼻内镜的指引下,分别将中鼻甲前段上方、钩突前缘作为泪囊上界与后界,于此处行一切口至骨壁,游离黏骨膜,显露上颌骨额突与泪骨,将钩突前缘黏骨膜切开以产生膜瓣,然后将膜瓣翻转固定。经清除鼻腔外壁骨质、扩大骨窗等方法显露鼻泪管、泪囊(骨窗面积由泪囊体积进行判定,但骨窗应完全显露泪囊、鼻泪管等处)。将探针置入泪囊并将其切开后产生带蒂黏膜瓣,若在泪总管开口处发现泪道探针,提示造口已完全松解,翻转带蒂黏膜瓣并贴附于鼻腔外壁,利用明胶海绵(提前将其使用地塞米松溶液浸润)压迫黏膜瓣,然后将其修剪后附于骨口前部骨壁表面。最后缝合切口。术后3~7d,依次取出鼻腔、泪囊腔内膨胀海绵;出院后,定期对泪道进行清洗。
1.3 观察指标
(1)总有效率:①治愈:溢泪及黏脓性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消退,造口良好,泪道清洗顺畅;②显效:溢泪及黏脓性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明显改善,造口较为良好,泪道清洗需行适度加压;③无效:溢泪及黏脓性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造口以及泪道清洗等方面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2)手术时间;(3)满意度;(4)其它指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满意度等分析比较
(1)观察组总有效率、满意度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30/4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其它指标分析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38.22±3.88)、(14.05±5.41)、(2.56±0.52)、(1123.9±30.7);对照组分别为(80.54±5.27)min、(24.59±7.26)ml、(9.63±1.87)d、(2545.7±41.5)元;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泪囊炎属于继发性感染疾病,临床中尚未发现特效药物治疗该类疾病,泪囊鼻腔吻合术等方法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常规手段。然而传统术式往往需从面部造口,不仅创伤性大,出血量多,影响面部美观,而且操作时间长,容易使泪小管功能受损。再加上传统术式易引起肉芽组织增生、引流不畅等并发症,因此患者治疗依从性低[2]。所以采取有效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鼻内镜技术日趋完善,将其用于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该术式的优点包括以下几点:(1)无需面部造口,有效预防了术后瘢痕的出现,提高的美观性以及患者的接受程度;(2)仅需于鼻腔黏膜到泪囊内侧壁切口,因此创伤性小、患者恢复速度快;(3)手术视野好,常规术式为降低对面部美观的影响,往往切口、骨孔直径较小,所以手术视野狭窄,操作难度较大;(4)术后不会发生眼睑肿胀等并发症,且术中可利用鼻内镜仔细观察病灶处生理解剖结构;(5)适应范围广,即使大于60岁的患者也可实施该手术;(6)若手术不顺利甚至失败,仍可给予二次手术,且复发性慢性泪囊炎也可再次实施该术式。但是常规术式若失败,临床医师往往较难行二次手术[3];(7)患者康复较快,住院时间短,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8)患者满意度高,可明显改善医患关系。然而不可否则的是,该术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手术于鼻腔内部实施,所以操作空间仍相对较小,操作难度较大,对医师的要求较高,且对鼻内镜等器械依赖性大;(2)鼻腔病变可能会引起手术失败,从而对手术疗效以及预后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术前准备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术前需要仔细进行鼻内镜检查,这可有效指导临床医师熟悉鼻腔鼻窦等情况。总之,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慢性泪囊炎效果理想,安全性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欧阳先明.应用导尿管的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15(6):830-831.
[2]成拾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与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比较的Meta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3):147-152.
[3]赵瑞,张珉,何福春,等.鼻内镜下保留鼻黏骨膜瓣泪囊鼻腔造口术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64):80-81.
论文作者:邹云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鼻腔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切口论文; 黏膜论文; 两组论文; 病程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