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与BIS监测在危重症患者有创呼吸支持中的应用论文_程森中,王洪州,刘星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对右美托咪定与BIS监测在危重症患者有创呼吸支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30例,根据其选用的麻醉方平均分为3组,对患者的收缩压、心率、BIS评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三组收缩压、心率在给药1h、给药12h、给药24h指标上与给药即刻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给药结束即刻时收缩压、心率与给药即刻比较具有变化,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BIS评分情况对比,三组在给药结束即刻、给药1h、给药12h、给药24h指标上,与给药即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症患者有创呼吸中,给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和BIS监测有利于有创呼吸支持的镇静。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BIS监测;危重症患者;创呼吸支持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205-02

在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时候,采用最少的麻醉剂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不但能够避免麻醉所带来的危害,同时能够确保患者苏醒的时间更短,且能够有效避免术中知晓,此为麻醉深度的监测[1]。对患者采用该方法能够确保其生命的安全,同时还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而BIS能够监测出麻醉药物对患者大脑皮层的影响。因此,本次对右美托咪定与BIS监测在危重症患者有创呼吸支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30例,性别为男的有16例,性别为女的有14例,年龄最小为58岁,最大为82岁,中位年龄为(67.22±2.12)岁,评分的标准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系统,对于分数>6分,心率≥60次/分的患者进行评分。根据其选用的麻醉方平均分为3组: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B组:予右美托咪定0.75μg/kg,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均各10例,三组维持计量均为0.2~0.7μg/kg(kg·h)。

1.2 方法

根据不同组别静脉微泵给予右美托咪定,24h对药物停止运用1次,使得患者能够苏醒1次。

1.3 观察指标

根据给药即刻、给药结束即刻、给药1h、给药12h、给药24h的无创动脉收缩压、心率、BIS进行记录,为了避免误差的情况,均由同一医护人员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进行试验过程中全部数据选择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利用(x-±s)表示计量数据,利用t检验进行方法的分析,以P>0.05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收缩压、心率在给药1h、给药12h、给药24h指标上与给药即刻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给药结束即刻时收缩压、心率与给药即刻比较具有变化,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BIS评分情况对比,三组在给药结束即刻、给药1h、给药12h、给药24h指标上,与给药即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确保患者处于在接受镇静的时候能够唤醒,且有利于确保降低患者的心率、舒张压处于稳定的水平,从而能够使得其心肌耗氧得以有效减少。同时们进行气管插管等患者身体上会较为难受,为了确保患者舒适感以及得到镇静和降低应激反应,给其采用合理的麻醉药物意义重大。为了在此过程中对麻醉情况进行掌握,临床上已经广泛运用BIS监测,其主要是通过借助于双频分析的方法,以数字的形式将脑电图的信号进行统计,该方法能够对镇静的指标表达得更为直观。BIS在右美咪顶测定镇静效果监测中,能够对人体篮斑区及神经效应器接头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具有抑制作用,帮助患者将心跳速度降低,有利于降低心率和血压。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我们发现BIS监测的价值以及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有利于患者的镇静。

【参考文献】

[1]成晓蓉,杨海燕,朱进.右美托咪定联合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危重症患者有创呼吸支持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10):1545-1547.

[2]谭玮,罗爱林.Narcotrend与BIS监测硬膜外阻滞期间右美托咪定镇静深度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02):109-112.

论文作者:程森中,王洪州,刘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8

标签:;  ;  ;  ;  ;  ;  ;  ;  

右美托咪定与BIS监测在危重症患者有创呼吸支持中的应用论文_程森中,王洪州,刘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