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组织与评价论文_张宇

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组织与评价论文_张宇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机械类专业钳工课程具有很高的实训性,全面提升机械类专业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加强实训教学教学组织,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但是,当前机械类专业钳工课程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在简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组织;评价工作

提升机械类专业教学质量,必须使其与社会就业市场和钳工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钳工技术及其操作方法,灵活使用理论知识,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但是,当前机械类专业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教学观念不正确,教学设备落后,实训效果不能满足社会就业的要求等问题。本文将系统论述这些问题,从立足于钳工实训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观念;细化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组织流程等四个方面分析如何构建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组织,并浅谈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机械类专业教学现状问题

(一)教学观念不正确

当前有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对机械类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就可以辅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这种教学观念并不正确,在该观念的指导下,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存在显而易见的漏洞,教学目标与重点内容得不到突显,理论与实践出现了脱节,课堂活力偏低,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学生遇到困难以后得不到及时地解决,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教学设备落后

机械类专业教学对自动化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机械类专业所使用的教学设备还很落后,导致教学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既不能创新教学模式,也很难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三)实训效果不能满足社会就业的要求

实训教学模式是目前大多数机械类专业所采用的重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重视开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促进校企合作,让学生广泛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熟悉钳工操作技术。但是,当前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效果并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就业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并不完善,实训设备落后,甚至有部分院校并未开辟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并不全面,大多数学校只是让毕业生来企业参加三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企业对本专业素质的要求。

二、如何构建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组织

(一)立足于钳工实训教学目标

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三个子目标,分别是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学生对未来职业技能的了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及时反思实训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评价活动塑造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因此,教师在构建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这一目标,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钳工实训活动,指导学生正确、安全地进行实践操作,分析自身的技能欠缺,合作完成实训作业。

(二)创新教学观念

教师应重视转变错误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理念,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工作,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应协同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设备技术质量(一般情况下,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工具包括划针、样冲、钢直刀、壁刀、手锯、麻花钻、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粗锉、精锉、多用扳手等),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广泛开辟校外实训基地,全面实施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为全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细化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组织流程

从宏观的视角来分析,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组织流程分为三步,即课前组织、课间组织和课后组织。课前组织特指上课铃声之前的组织,实训教学活动的课前组织要求学生在铃响之后要立刻穿戴整齐,备好劳保用品,实训组长要引导组员排好队,并清点人数,向教师报到是否存在缺勤人数。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安全文明意识,教导学生保持尊重教师的良好习惯。

课间组织是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该环节又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做好入门指导工作、耐心进行巡回指导性练习、做好整理工作。其中,做好教学准备工作需要记录每次的考勤状况,编撰完整的实训日志,科学分组,安排好每一个工位,分发划针、样冲、钢直刀、壁刀、手锯、麻花钻、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粗锉、精锉、多用扳手等各种工具和各种文献资料,并做好纪律教育工作。进入入门指导活动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知本次实训任务,了解实训要求、实训步骤以及如何分析工艺、选择材料、判断质量是否达标和选用设备技术等。教师在进行示范性操作时,必须明确操作要领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对于巡回指导性练习活动,教师要以此指导学生了解工位,熟悉钳工操作技术方法与工艺流程,帮助学生解读疑问,教导学生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醒学生及时报告重要事项。整理工作通常是实训课堂即将结束时的工作,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清洁本次实训活动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以及划针、样冲、钢直刀、壁刀、手锯、麻花钻、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粗锉、精锉、多用扳手等工具和仪器,然后将其归仓和复位,打扫实训场地,完成关电、关机、关扇、关窗、关门等“无关”,编撰完整的《工具设备使用记录》。

课后组织的目标是判断和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机械类专业钳工操作技能与机械加工,帮助学生加强实训要点,积累有效的实训经验,并编撰本次的实训报告,做好课后辅导。需要注意的时,实训报告属于学生参与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活动的重要材料,内容应包括本次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课题、教学活动的目标、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仪器、操作过程、安全要点、实训体会、教师的评价和小组综合成绩评价等。另外,教师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从学生的实训报告中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对此予以解答和辅导。

三、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的有效措施

对于最终的教学评价工作,教师理应细分评价程序,提升评价工作的全面性与客观性,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教学评价工作是由一系列具有先后次序的工作组成的,一般包括确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全面评价、评价面谈和确定改进方案。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应注意评价标准必须要客观,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在实施评价时,应明确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将工作的实际情况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并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评价面谈时,应做到坦诚沟通,做好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工作,改善评价方案,制定最科学的评价标准。在确定改进方案时需要对原方案进行改进,使之更加切合实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机械类专业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钳工技术及其操作方法,灵活使用理论知识,培养高素质实践人才,教师理应立足于钳工实训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学生对未来职业技能的了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及时反思实训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评价活动塑造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创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理念,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工作;细化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组织流程,并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涛.模块—体化在电工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2)

[2]谢北平.中职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4(43).

[3]高香玲.浅谈模块化在焊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

[4]张玉礼.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J].山东工业技术,2015,(05)

论文作者:张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机械类专业钳工实训教学组织与评价论文_张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