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论文_王学成

浅析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论文_王学成

(国网吴忠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 宁夏吴忠市 751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用电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对供电系统稳定性要求逐步提高,为了能保证国家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电力系统不断进行维护,而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作为当前电力系统中比较关键的组成结构,直接影响到国家电网的安全问题,从这方面来看,如何对电力自动化进行安全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

引言

通过了解继电保护的途径与措施,应当能够从源头入手来优化当前现有的保护模式,确保其符合最基本的安全性以及实效性目标。在当前状况下,电力自动化正朝着全方位的系统化改进,因而在客观上推进了继电保护及其相关的全面优化。所以作为有关部门来讲,应当将自身的关注点转向最根本的安全保障,综合运用多样化的途径与对策来保障继电保护装置最基本的安全性。

1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作用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自动化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主要依靠众多参与继电保护的装置来发挥作用,具体来说有如下功能:首先,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进行实时监控,监控的对象包括各电力设备以及实时数据,操作人员可凭借这些数据反馈来判断运行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其次,一旦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监测出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在第一时间跳开故障位置,操作人员可据此记录进行故障查询,进而排除故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再者,当察觉出电力系统的运行出现异常,继电保护装置会以报警信号的方式通知操作人员,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现状

2.1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有效保障,只有在安全管理工作前期让员工明确自身职责,保障每个环节的安全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没有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到实处,特别是对于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说,没有达到预期的安全管理效果,因此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2.2管理人员综合技能偏低

为提升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水平,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必要的。但目前在管理工作中,一些管理单位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忽视落实责任制,没有认真按要求开展设备巡视和检测,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或者安全管理人员综合技能偏低,不注重健全完善管理培训制度,影响他们的综合技能提高,也制约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和继电保护装置作用的有效发挥。

3加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3.1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维修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为了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首先应做好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工作。一般来说,行业都以国家规定《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导则》(Q/GSW1806-2013)为依据,在装置使用时间超过两年后进行首检,然后以每6年为一循环进行例行检验。当检修时间超过一个循环后要对装置进行停机操作并执行B、C级检修,同时以导则要求为准定期开展专业巡检并执行D级检修。在检修过程中,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和动作信息进行专门分析,及时找出一切潜在的故障因素,并对继电保护装置功能上的缺陷和动作上的隐患进行记录。如果装置过于老旧,还应加强其改造管理工作,通过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延长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严格对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进行考核

对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进行考核要以国家规定《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标准》(Q/GDW768-2012)为依据,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中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可以有效避免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发生;如果不幸发生了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需要由各级调度中心全权负责,在规定的调度范围内查找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以事件调查报告的形式在安监部门进行备案;对于已经确认的动作不正常现象,以国家规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623-2010)为依据,按照发生原因的不同和责任划分标准的差异来明确具体该由谁为事件负责;最后,结合国家规定和地方细则来对事件负责人进行处罚,并把整个处罚过程以处理报告的形式交由安监部门备案。

3.3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管理

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安全管理需要注意三个关键环节:第一是电气设备;第二是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设计、安装调试、验收投运过程;第三是检修技术的改进。从这三个环节入手采取措施就能切实加强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管理:

3.3.1加强选型设计

对继电保护产品的选择应遵守知名厂家、设计良好、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等原则,避免采用技术过渡超前的装备而导致电力系统无法安全稳定的运行。同时,为了使电力系统处于高水平运行状态,应加强继电保护的计量、测量和控制过程,并对变电站进行增容和改造,使其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自行从自动化模式跳转到有人值守模式。

3.3.2安装调试的规范性。继电保护装置包括有测量

表计、直流系统、后台监控等,其安装调试过程应从明确责任与分工开始,在完成数据录入、数据库建设、设备联合调试、检查校验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装置逻辑回路来逐一排查故障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比如:发现装置存在防潮、防干扰性能差和运行效率低等问题时,可将电缆屏蔽层的两端接地,并对二次回路和网络线安装避雷器,对直流电源加设滤波设备,从而通过调节变电站控制室温度来解决问题。

3.3.3重视验收和维护

继电保护装置的验收工作应涵盖常规转动保护试验以及对各项设备遥控、遥信、遥测、遥调等的验收,而维护工作应在验收完成之后对竣工图、技术资料、校验报告书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在继电保护装置正式运行前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运行过程中要对数据通信、网络线和测量设备等进行严格规范,从而使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的发挥作用。

3.4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想要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就必须以健全的管理机制进行约束,并且通过严格执行来使其具备常态化、规范化和长效化的特质。首先,从培训管理机制入手。考虑到继电保护装置的系统复杂、技术难度较高、更新较快等特点,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巩固,使其掌握过硬的操作技术。具体来说,可通过专题讲座来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或者委派工作人员赴外进行交流研讨,从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其次,从监督检查机制入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需要对违章、麻痹、敷衍了事、乱投票等恶劣现象加大检查力度,发挥出体系的作用来实施监督和检查,使各级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遵纪守法、勤勤恳恳,从而以高效的工作状态来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最后,从奖惩机制入手。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不能忽略奖惩机制的作用,通过目标考核、绩效评定等一系列流程来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奖惩,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并激发工作动力,从而使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结语

从继电保护的视角来看,适用电力自动化最关键的还需落实于调试设备以及安装继电设备,确保其符合更高层次的设备安全效能。截至目前,与电力自动化密切相关的各项技术举措正在获得全方位改进,然而并没有真正达到健全。未来在实践中,继电保护安全监管涉及到的措施还将会体现为多样化的趋向,确保其能够服务于电力自动化整体水准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廖晓初.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7(10)下:48-49.

[2]张晓滨,李春燕.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3):144-145.

[3]周超敏.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23):51-52.

论文作者:王学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论文_王学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