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当代社会主义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社会主义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们对当代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感到困惑,因而也特别关注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时,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这个理论抛弃了过时的社会主义发展观,使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新的境界,在实践中正在推动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并且对当代社会主义今后继续健康发展起着指导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解答了当代社会主义最迫切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使人们更加坚信:凡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社会主义实践,就能够生存下来并保持旺盛的生机,凡是与时代潮流不那么合拍的社会主义实践,则一定会被历史所淘汰。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更加关注时代潮流,并致力于使社会主义事业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那么,当下的时代潮流是什么?这就是“和平、发展、合作”[1] 2。这个时代潮流,作为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改变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状况。

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变了。对于这种变化,党中央概括为:“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1] 2-3当代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状况也变了。从总体上看,当代社会主义基本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在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中确立,而且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在建设过程中已经拓展其基本内容,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共产党自身的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都得到拓展。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更加注重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主义政治的长期稳定。当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生变化后,其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利益格局进行了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代社会主义的这种发展,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活力,当然,也有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

在时代潮流下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要求当代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过去那种激烈斗争的、冒进的、僵化的发展模式,推出新的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模式,而当下的国际环境和社会主义发展现实,也提供了创造出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的条件。在此情况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总结新条件下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2004年,胡锦涛同志又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作了完整概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概括,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但它更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产物。时代潮流、当代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内外条件、新的社会主义实践,是产生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条件;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条件下的新实践中以创新精神所进行的理论探索,则是形成科学发展观的主观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解答了当代社会主义最迫切的问题。当代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只有通过发展才能生存下去,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达到其最终目标。这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共识。但是,只回答当代社会主义必须发展,还没有解答当代社会主义最迫切的问题。当代社会主义最迫切的问题是怎样发展。对这个问题,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都在探索。在探索中,只有中国共产党创造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正确解答了这一问题。

科学发展观确定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和平发展;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

和平发展,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并且在顺应时代潮流中增加了自身的优越性,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了新的强大力量。同时,和平、发展、合作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引,致力于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得到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而得到世界绝大多数人民支持的事业必将强大起来,也必将万古长青。

用更深远的历史眼光看,科学发展观也恰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证明: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才有强大的生命力。科学发展观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之上,这就使社会主义的发展成为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必然出现的结果,具有其他社会制度不可能具备的优势力量。

科学发展观解答了当代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发展这个最迫切的问题,为当代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二、科学发展观指出了当代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的基本原则

上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通过暴力革命手段夺取政权,以及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通过支援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来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但是,当人类社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时代潮流也已经转变为和平、发展、合作时,再采取上述原则来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已经过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要和平发展,必然相应产生新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由中国共产党通过科学发展观指了出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引,当代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必须遵循五条基本原则:(1)它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它主张,社会主义的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了谋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这样的社会主义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也才有发展的强劲动力。(2)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主张,社会主义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各方面协调一致的,又是能够长久发展下去的。因此,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3)它是“四位一体”(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它主张,社会主义发展必须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者统一起来。(4)它是在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中的发展。它主张,社会主义国家要努力创造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力争和平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5)它是和谐的发展。它主张,社会主义国家要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由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全面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

遵循上述五条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才会因为有不竭的后劲而持续下去。

三、科学发展观抓住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

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是什么?应该说,对这个问题,以往的社会主义者们的理解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社会主义运动在走过许多弯路后,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正视并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经验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这个回答就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是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以人为本。

在胡锦涛总书记所概括的科学发展观中,置于首要位置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显然,“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且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得以成立的本源。

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是人。发展社会主义必须以人为本,解答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问题与动因问题,标明了当代社会主义能够发展、必须发展的根本所在。

发展社会主义的主体是人。马克思说:“社会本身,即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本身,即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个人本身。”[2] 社会主义社会是由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活、实践着的人们组成的,发展社会主义的主体当然也是人,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谋生存、求发展的人。没有众多拥护、实践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民群众,社会主义也就失去了发展的主体。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的主体是人这一点意义非常重大,它从根本上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因。

发展社会主义的动力是人,是亿万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没有人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将失去生机并停止前进的脚步。

衡量社会主义是否得到发展的尺度是人。社会主义是否得到发展,要通过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是否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是否充分享有,人们的文明程度是否逐步提高,人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的条件等等来衡量。衡量社会主义是否得以发展的标尺始终在人的身上。

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谋求全体人民的全面进步。这种进步,不单是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包含着政治水平、民主意识、文化知识、道德修养、身体素质、各种才能的全面提高。

马克思在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原本就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放在重要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用“个人的全面发展”[3] 330,“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4],“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5] 等论断,来论证社会主义的特征。他们实际上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放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地位。科学发展观抓住了人这一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倡导以人为本,就使当代社会主义者的认识回归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源,把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置于正确理论指导之下,使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正确的方向。

四、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基础条件

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问题关系重大,它关系到社会主义能否具有发展下去的力量,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快慢,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是否健康,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否正确,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过去我们提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时,往往提到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这些自然是对的。但是,在时代潮流已经发生变化的今天,只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已经远远不够了,时代要求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基础条件,也赋予了它新的基础条件,这就是科学。

科学发展观理论明确了科学这一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条件。这一理论不仅是因以科学冠名而被称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科学的体系,强调的是科学的内涵,其立足点在于科学,它的核心内容强调的是科学发展,它的全部理论都贯穿着科学这条红线。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得其要旨。

科学发展观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置于科学基础之上。按照这一理论,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性在于:推进社会主义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有多方面的内容,它包括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客观规律,等等。当代社会主义要发展,必须全面遵循客观规律。不违背客观规律,并且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当代社会主义才能蓬勃发展起来。

科学发展观还要求,推进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也必须依靠科学,包括依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依靠自然科学的进步,依靠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依靠经济管理科学水平的提高,依靠技术科学的进步。当代社会主义只有全面、综合运用社会的、自然的各种科学,依靠科学来推进社会主义,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在协调好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世界秩序中推动社会进步,当代社会主义才会有光明的前途。离开科学的指导,社会主义不仅得不到发展,还会变质,走上邪路。由此可见,科学是推动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按照科学发展观理论,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科学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并且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础有重大影响的条件。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必须置于科学基础之上。如果当代社会主义不能科学发展,就不会是健康的,也不会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当代社会主义如果离开科学发展这一基础条件,在不科学的经济结构中盲目发展,就不可能使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得到巩固。当代社会主义离开科学这一基础条件,在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不能够随着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而相应地发展起来的情况下,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也不能得到巩固。当代社会主义离开科学发展这一基础条件,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能随着社会主义其他各项事业发展起来的情况下,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也会丧失。

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者本身也必须科学发展;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必须贯彻科学精神。

科学发展观在承认并致力于巩固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前提下,着重强调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基础,这就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增加了科学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条件。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将重组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结构,造成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劲势头。

五、科学发展观重新确立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发展,原本就有其终极政治目标和终极价值目标。终极政治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终极价值目标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往,我们经常提到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政治目标,这是对的。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这就造成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目标取向的不完整,也使之与人们的现实利益联系得不够紧密。

实际上,社会主义终极政治目标和终极价值目标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社会主义终极政治目标中,包含着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共产主义社会本身就包含着人实现了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容,也提供了人继续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则既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也是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存在的条件,通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才能走向共产主义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政治目标。

马克思说:社会主义应该“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6];社会主义应该是“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社会[3] 330。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指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但在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主义者们却提得不够明确,或者很少提及。当提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时,常常把它当作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出现的情况,而不是把它当作现实社会主义应该努力创造条件逐步达到阶段目标以接近终极目标的实践。这就使社会主义终极政治目标脱离了终极价值目标,使整个社会主义目标体系与生活在现实社会主义中的人们的实际利益脱节,从而减弱了其吸引力。

20世纪后期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现实促使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在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时,已经把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问题严肃地提了出来,并将这一问题纳入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理论中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实施给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每个人以人文关怀,强调要使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重新确立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按照这一理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要以人为本,逐步创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将人的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和人的才干的全面提高,作为创造社会财富迅速、大量、全面增长的根本条件,社会主义就不仅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而且会通过人的创造能力的提高而全面发展起来,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超过资本主义国家,并且向共产主义这一终极政治目标迈进。

与上相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二者也是互为条件的。有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提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二者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是主体,起主动的作用,人的活动是第一推动力。有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才能发展起来,而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只有惠及全体人民,才会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使充满了新的能量的人发挥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阶段前进的力量。

六、科学发展观指出了完成当代社会主义发展重大战略任务的入手点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 1-2

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说明当代社会主义存在着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1] 3-4

对上述中央指出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这些矛盾和问题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属于外部矛盾和问题,其余都是内部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应该以解决内部矛盾和问题为主,以此入手。当然,我们决不能忽视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忽视这一矛盾和问题我们会吃大亏。邓小平说过:“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7] 我们决不能忘记并且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但是,我们在认识和处理当代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时,决不能主次颠倒,应该而且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内部矛盾和问题上,以此为入手点,才能完成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科学发展观不光指出了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的入手点,实际上,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也存在于科学发展观之中。《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提出来的。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遵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我们就能够在2020年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完成主要任务。

标签:;  ;  ;  ;  ;  ;  ;  ;  ;  ;  ;  ;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社会主义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