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线路损耗是指电力线路由于电阻、电导消耗的电能,这部分电能以热量的形式被散发掉,是电能输配过程中无法抗拒的损耗,目前电力行业正在大力研制控制损耗的技术和措施,提升能源有效的转化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佳的用电体验和更加低廉的用电费用。本文从电力线路损耗角度出发,分析降损技术和措施,并探讨通过管理降低电力线路损耗的对策,为我国电力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电力线路损耗;降损技术措施;管理对策
电力系统主要由配电线路组成,它关系到电网能否呈现出稳定的运行状态。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难免出现故障问题,本文以电网当前的运行状况为出发点,分析了电力线路最常出现的运行故障,以及配电线路出现故障所造成的后果,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维护措施,希望能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性。
1电力线路自动技术的介绍
电力线路的自动化技术是指由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组成来监测、控制和管理系统中的电力线路的一种专业性的技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维护和运行,保证电力线路的安全。
2电力线路损耗形成原因
2.1电阻原因
电阻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无处不在的一种阻力,无论是电力输配线路中的导线,还是变压器、电动机之中的绕组,或是以金属为材料的导体都具有电阻,当电流通过这些部位时会因电阻而发热,进而使电能以热能的形式被消耗掉,这是电力系统运行中比较主要的线损方式之一。
2.2磁场原因
电力运行过程中需要磁场的辅助,发电机需要磁场才能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需要磁场才能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变压器需要磁场才能进行升降压的操作,因此磁场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缺失的组成元素,但电能在电磁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被消耗掉一部分,例如交变磁场中因磁滞和涡流导致的铁芯发热,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电机因运动摩擦发热。
2.3管理原因
电力线路损耗在管理过程中主要以用户窃电、电器元件漏电、电能计量错误甚至抄表员误抄的形式存在,这些线损问题的发生规律性小、联系不强、且无一定的规律,电力企业想要控制管理部分的线损必须通过填补管理漏洞,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才能有所效果。
3电力运行的线路故障
3.1接地故障
电路接地主要是为了工作地,当然还可起到保护接地的作用。工作接地作为设备征程的安全保障,它关系到系统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工作接地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其分别为铁塔、防雷设备、中性点这三种接地。保护接地一般用于家庭电路中,当人们一不小心接触到电,而电器设备的外壳属于金属材料,它将导致接地现象的出现,由此引发安全事故。如果电器设备采用了保护接地的方式,一旦发生触电,保护开关将在第一时间跳闸,这样就能保证人身安全。然而,线路施工并不是很重视保护接地,经常出现漏接,甚至不接的现象,导致电路出现各种安全隐患。
3.2短路故障
多种因素都可能引发短路故障,最主要的原因是,电位导体出现短接现象,或损坏了绝缘表皮。当然,人为因素也是导致配电线路发生短路的关键,施工人员进行电力施工时,不按规定流程来施工,不认真检修已架设好的电力线路,施工操作过程中,电源没有用绝缘体包裹好。这些都属于人为因素,可导致不同的线路连接在一起,致使配电线路出现严重的短路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线路被雷电击中后引发故障
雷电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严重损害了配电线路,由于每个地区的地理环境都不一样,有的地区经常发生雷电,再加上配电线路一般架设在较高位置,需适应不同的气候变化,这样危害到整个线路,给人们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经常发生雷电的地区,容易发生断电问题,导致人们无法正常的工作生活。因此,必须重点探究防雷技术,防止配电线路遭受不必要的雷击,这样电力配电线路才能保持正常运行。
4电力线路运行故障的维护措施
4.1接地故障的检修措施
出现接地故障主要因为电路破坏了地绝缘,该故障直接影响到地绝缘的电阻性能,必须对电路进行测量,才能对接地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地绝缘不具备很大的电阻的话,检修人员测量电阻值时,可借助电阻表或者电阻挡。线路出现许多分支的话,可采用分区段来处理跌开关,检查线路是否接地,寻找出所有的故障点。出现接地故障时,应仔细检查电路供电所所做笔记,查看母线、变电站所用设备是否正常,有无存在安全隐患。
4.2短路、电阻故障的检修措施
电力线路如果出现短路故障,检修人员应立即对短路故障进行检修,分析哪些因素会导致短路故障的出现,同时采取可行的处理措施。发生短路故障之后,电路将迅速降低电阻,此时维护人员可借助绝缘电阻表来测量绝缘体的实际电阻值。线路一旦发生短路,将直接影响到电力设备元件,为了对故障进行深入分析,检修人员应找出短路故障的具体位置,也可借助万用表快速找到故障点,以此达到维护电路目的。
杆塔必须保证合适的接地电阻,这样可避免输电线路出现跳闸现象,同时还能使线路达到更高的防雷水平。供电部门必须做好接地设备的安装工作,使用电阻率不是很高的材料,也可采用深埋式接地,使电路自然接地发挥其最大优势。为了防止电阻发生故障,可采用加装耦合地线这种方式。
4.3雷击故障的维护措施
要维护好雷击故障,需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施工应结合实际的地理条件,对雷电日进行准确计算,同时做好防雷措施。其次,一旦发生雷击故障,必须将雷击的具体位置找出来,检修人员可分析雷击故障具备怎样的性质。金属性接地发生故障的话,应考虑是不是单相接地出现了故障。为排除各种故障,检修人员最常采用的是合闸方式。跳闸时间长达5分钟后,雷击现象最常出现在与电力线路相距的5公里的地方,这样就能判断出哪个位置遭到雷击。
5通过管理降低线损的对策
5.1企业需加强线路管理
在电力系统之中,线路中的电能损耗是无法避免却消耗巨大的一个部分,电力企业想要控制并降低线损首先必须要大力鼓励研发,从电缆组成材料角度进行优化,采用电阻率更低、安全性更佳的材料,有效降低电能在线路传输中的消耗;其次要加强对线路的巡检管理,有效通过线路巡检、远程检查结合的方式对线路老化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对出现老化的线路、电器元件、电力设备进行运维或更换,避免老化线路、电器元件、电力设备对电能的大量消耗,也同步提高线路的运行安全性。
5.2企业需加强用户管理
在我国用户用电过程中,出现窃电、私接线路的情况不在少数,这部分损耗十分不稳定但却是切切实实伤害电力企业权益的行为,电力企业应当严加管理。电力企业一方面需要通过巡查、运行维护对管辖区域内用电线路情况进行排查,对出现用电量异常的区域进行重点管理,对发现的窃电、私接线路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另一方面需要向用户科普私接线路、私自改动电表的危险程度,向用户宣传不规范用电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例如电路起火,利用用户之间的相互监督来提高违规用电查处效率,维护受害用电用户和电力企业的共同利益。
结语
配电线路最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外界环境可影响这项工作的开展,再加上它本身比较复杂,导致配电线路故障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好。线路故障处理这个任务相当艰巨,必须结合线路的实际情况,学会自我反思,对故障的产生原因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电路才能保持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周益新,黄政宇.关于电力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21):201.
[2]冯国玉.电力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0):120.
论文作者:费焕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电阻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线路论文; 电路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