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研究进展迅速
本刊首席编辑 叶纯青
今年6月,Facebook加密货币Libra的横空出世,引发了人们对数字货币的又一轮讨论热潮。但受此前“币圈”诸多负面事件及Facebook所面临的反垄断调查案件的影响,两个月过后,市场对Libra呈现出两极化的态度。可以说,大部分监管机构对诞生于企业的数字货币仍然持谨慎且警觉的态度。
脊髓保护区两个边界不同画法脊髓0%体积的最大剂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布野方式内脊髓0%体积的最大剂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与Libra坎坷的发展之路相比,近期我国数字货币的信息频频出现,仅8月,央行就多次释放出相关信号。其中,8月2日,央行表示将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步伐;8月10日,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称,“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8月18日,一份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文件发布,并提出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等创新应用。这一系列表态,勾勒出了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轮廓。
此前,为了遏制和防范各类虚拟代币引发的非法集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风险,我国监管层曾对其进行了严格的监管,但这不是为了限制相关技术的发展。相反,在市场被进一步整顿的同时,央行有序地推进数字货币的研发,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包括建立法定数字货币专项工作组、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搭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等。同时,在央行8月21日发布的关于数字货币的文章中,副行长范一飞指出了央行数字货币的运营方式——双层运营体系。
据了解,双层运营体系是指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的运营方式。这一模式将不改变流通中货币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也不影响现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避雨栽培最早是由日本西部的“康拜尔早生”等短梢修剪拱棚式发展而来[6],20世纪90 年代开始在我国南方由栽培试验向推广应用方向发展,并逐渐向我国北方地区推移[7]。在北方如山东、河南等地,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7、8、9 月,此时正值果实发育时期,雨热同期的环境条件会导致叶片病害严重、果实病害加重和品质下降,严重减少葡萄产值[8]。避雨栽培作为设施栽培的一种集约化的栽培方式,具有提高果实坐果率,降低病虫害发病率,提高果实品质,减少喷药次数,有利于优质无公害葡萄生产[9]等优点。
根据央行方面的公开言论,研究数字货币的初衷是使人们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方便、更快捷的支付体验。因此,在当前我国电子支付发展快、普及广的情况下,法定数字货币的主要功能是替代流动现金,多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其在设计上需要既保持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又能满足便携和匿名的需求。而为了更好地掌控和监管流动货币,并确保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目标的实现,央行在“中央银行—商业机构”的运营体系中仍处于中心地位。
2.4 观察组治愈患者治愈率及平均治疗天数比较 观察2组、观察3组治愈率高于观察1组(均P<0.05),观察2组与观察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3组治愈患者平均治疗天数较观察1组、观察2组治愈患者均有显著下降(均P<0.05);观察2组治愈患者平均治疗天数与观察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这一点与现有代币的去中心化发行模式不同,能有效避免风险过于集中,有利于调动市场的力量来优化和提升系统。如前文提及的“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正是看中了深圳所具有的科研力量和金融科技应用环境。
对此,业界普遍认为,深圳最有可能成为数字货币落地的“沙箱”,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及大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从全球各国家、地区及行业联盟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数字货币将是全球趋势。我国在数字货币的技术研究上已处于领先的位置,近来密集释放的信号也让整个行业对数字货币的到来充满期待。但值得关注的是,相关的制度仍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