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与疗效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维玲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PU)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入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PU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均予以PPI三联法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62% vs.76.60%,P<0.05),半年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51% vs. 27.66%,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PU的心理状态,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疾病复发。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心理护理;心理状态;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293-02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局部损伤,发病原因多为胃酸分泌过多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1],在临床上具有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疼痛的特点,常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危害严重[2]。目前,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主的抑酸类药物+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是PU的首选治疗方法,疗效肯定。而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PU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逐渐成为PU治疗的重要内容[3]。鉴于此,本研究评价了心理护理对PU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PU患者94例,均符合PU诊断标准,并经电子胃镜诊断为活动期溃疡,14C尿素呼气试验Hp阳性;排除恶性溃疡、有胃或十二指肠手术史、已出现严重并发症(幽门梗阻、穿孔等)、合并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如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血液系统疾病等)、近期接受过相关治疗、过敏体质及精神障碍者。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0.63±8.42)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4.17±1.69)年;溃疡类型: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30例,复合性溃疡4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0.29±8.50)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4.08±1.73)年;溃疡类型: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复合性溃疡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PPI三联疗法:雷贝拉唑肠溶片20mg/次+阿莫西林胶囊1.0g/次+甲硝唑片0.2g/次,2次/d,口服;连续治疗4w。同时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为患者提供安静、清洁、舒适的病房环境;指导患者饮食,嘱咐患者禁烟酒、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等食物;给予用药指导,详细讲解药物作用机制、用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施行心理护理,具体内容为:(1)认识干预:客观、耐心的向患者讲解PU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心理状态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端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2)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通过细心交谈、开导、安慰、鼓励等措施,及时纠正其不良情绪,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3)放松训练:患者心情烦躁时,可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自然端坐,闭目敛神,注意力集中于呼吸、声音、想象等;(4)家庭支持:鼓励患者多关心患者,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安慰感,消除不良情绪刺激,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均采用1~4分的4级评分法,各项得分相加为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所得整数部分为标准分,标准分≥50分表示有抑郁/焦虑症状,且得分越高,抑郁/焦虑倾向越明显;(2)疗效判定:腹痛、腹胀、反酸等消化道症状完全消失,胃镜示溃疡灶消失或瘢痕生成为治愈;主要症状消失,溃疡直径减少>50%或表面干净,仅有少量苔膜为好转;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以(治愈+好转)计算治疗总有效率;(3)复发情况:随访6个月,有症状者复查胃镜,并统计复发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其中计量、计数资料表示为(x-±s)和率(n/%)的形式,分别进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比较(x-±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PU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胃酸分泌过多、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Hp感染等多种因素所致的局部炎性反应及高胃泌素血症[4]。近年研究发现,PU是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在PU发病原因中占重要地位[5],这可能是PU治愈后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对PU的治疗和预防,除了常规治疗外,还应注重心理的因素。

本研究在PPI三联疗法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对PU患者实施以认知干预、心理疏导、放松训练及家庭支持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护理,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半年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PU的心理状态,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疾病的复发。

【参考文献】

[1]王丽媛.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胃黏膜保护剂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7):741-741,743.

[2]景会玲.老年消化性溃疡221例临床与内镜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4):428-429.

[3]尹沛.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2):102-103.

[4]杨健,陈高红,吴霞,等.消化性溃疡2168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z2):417-418.

[5]孟丽英,张爱国,牛月花,等.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评估及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2):1803-1806.

论文作者:王维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消化性溃疡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与疗效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维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