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的理论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矛盾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社会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泽东在50年代中期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开始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之路。他从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和论证入手,他围绕此点所作出的理论贡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一、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矛盾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我国还存不存在矛盾?当时国内外有许多人认为不存在矛盾了。他们的理由是:进入社会主义之后,阶级斗争不存在了,人们之间根本利益一致了,因此,矛盾基本消失了。当时,在苏联,德波林学派被一些人重新提起。苏联和中国都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完全适合,没有矛盾冲突。”“和谐一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种观点一度在苏联和中国理论界占统治地位。中国共产党内和民主党派内均有人认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矛盾消失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将处于“和平”、“和谐”状态。
毛泽东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不难找到矛盾,而且充满矛盾。“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①他指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里已经“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地想法。”②“社会上的事情总是对立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对立统一的。有人民内部的对立统一,有敌我之间的对立统一。”③因此,“世界充满着矛盾。”④他批评斯大林说:“对立面这种斗争和统一,斯大林就联系不起来。苏联一些人的思想就是形而上学,就是那么硬化,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不承认对立统一。因此,在政治上就犯错误。”⑤毛泽东的总看法是,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⑥
但是,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⑦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正是在不断认识和解决矛盾中前进的。他说“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⑧而我们的国家则将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前进,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对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留下明确的答案。列宁由于早逝,也未作系统分析。斯大林倒是论及了这个问题,但他却陷入了误区。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完全适应的,因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完全一致没有矛盾的社会。这种完全一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斯大林晚年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进步。他说,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因为生产关系的发展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⑨但他的这一认识还很不彻底。对此毛泽东评价说:“他还是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问题提出来,他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他认为他那个天下稳固了。”⑩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毛泽东在考虑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时借鉴了苏联和东欧的教训,在深刻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他早在1956年在谈到生产关系之后就提出:“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11)他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永远是对立的统一。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2)但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这种性质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抗和非对抗、本身不能解决和本身能够解决这两方面的不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则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为什么有这两方面不同?毛泽东指出,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胜。他说:“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要优胜得多。如果不优胜,旧制度就不会被推翻,新制度就不可能建立。”(13)
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又是怎样的呢?毛泽东认为,“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14)是它的特点。相适应是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15)他以解放前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事实来证明此点:“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生产力的发展一直是非常缓慢的。”(16)而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则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了。”(17)关于相矛盾的情况,毛泽东论及到了两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这是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的;另一方面,“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18)生产力向前发展,将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促使生产关系改革。“例如,在客观上将会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又相适应又相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行规律,他描述了这一运行规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他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和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20)我们必须按照具体情况,“解决上述的各种矛盾。”(21)解决这些矛盾,使社会主义生产力、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一步相适应。“当然,在解决这些矛盾之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又需要人们去解决。”(22)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情况的延续及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毛泽东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不仅社会主义存在,将来全世界的帝国主义都打倒了,阶级消失了,“那个时候还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24)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在,在阐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之前,重申了对立统一规律,但毛泽东此次谈对立统一规律与以前的不同之点在于突出了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奠定理论基础:(1)“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25)基于此,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矛盾着的对立面就是又统一、又斗争的,这表现为二者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2)“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26)基于此,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不同,因此,二者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也不同。(3)“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说来,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是绝对的。”(27)基于此,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适应中,存在着相矛盾的情况,这就需要人们去解决矛盾,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会了出现。因此,矛盾永远存在,解决矛盾的工作也永远存在。矛盾的存在和解决的循环往复,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三、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
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什么是推动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原动力?毛泽东认为是生产力。他在1956年就说过:“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27)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就在于它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因而推动了社会全面进步。对此,毛泽东在论述中体现了三个基本观点:
1、“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28)生产力发展,才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在旧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力的这种发展要求,表现为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形式。对此,毛泽东论述到:“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破坏旧的社会关系。‘君子动口不动手’,最好的办法是用口。善讲不听,就会武讲。”(29)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也要求变革与之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进而变革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当然,这种变革,不是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形式,而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革的形式进行。其原因在于:“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要优胜得多。”(30)但促使社会主义改革生产关系,进而改革上层建筑的原因,同样是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没有上层建筑的变革,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改革、根本目的在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基本相适应的,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又是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之处,是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因此,要完善它、改革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改革,目的就是为了使它适应生产力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改革,是紧围绕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是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服务的。生产关系完善、改革,使它具备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31)生产关系的完善、改革,又推动了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完善改革,而上层建筑的完善、改革,既克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克服“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的缺陷,”又是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服务的。在这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总序列中,生产力是原发的初始动力。无论是生产关系完善改革也好,上层建筑的完善、改革也好,从最终原因上看,都是被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并为生产力的发展所服务的。
3、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会引起它与生产关系的新矛盾,进而引起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新矛盾,解决了这些新矛盾,就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这种矛盾的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而产生这种动力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毛泽东用计划的平衡和打破平衡来说明这一问题。他说:“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过了一年,就整个说来,这种平衡就被矛盾的斗争所打破了,这种统一就变化了,平衡成为不平衡和统一。”(32)在这里,打破平衡的矛盾斗争,就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
由此可见,毛泽东谈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就是因为它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起着最根本的动力作用。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特殊的矛盾运动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又由于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最根本的动力,因此,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任务。这一结论已经体现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之中。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第5卷第372、364、351、325、348、288页。
⑦⑩(11)《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88、356、319页
⑧(32)(33)(34)(19)《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5页。
⑨《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90页。
(12)(13)(15)(16)(30)《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3页。
(14)(20)(21)《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4页。
(18)(27)(28)(29)《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19页。
(17)《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3-374页。
(22)《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4-375页。
(23)《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18-319页。
(24)(25)(26)《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2页。
标签: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论文;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论文; 毛泽东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