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意象论

张爱玲小说意象论

王文参[1]2001年在《张爱玲小说意象论》文中研究表明张爱玲小说意象研究是张爱玲研究的一个热点。她小说意象的新颖繁复及选 择意象的主体心态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但专门把意象作为一个论题研究的几乎 没有,并且大多缺乏系统性和多角度的透视,对她小说意象体系缺乏一个整体观。 本文试图从意象本体及意象的美感、生成方式出发,对她小说意象的古典性和民族 化特征给予尽可能准确的阐释。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张爱玲小说意象运用的民族化特征。从叁个方面论述:意象概念处 在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中,内涵随民族文学的繁荣不断丰富;汉字本身具有意象性; 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运用富有灵性,多姿多彩,理论阐释应作宽泛地理解。着重论 述意象思维的民族化特征和意象功能,旨在说明她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张爱 玲意象经营的思路恰与汉语词义的以象形为基础,通过引申、比喻、假借等产生方 式相暗合,这一点有点新意。 第二部分: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选择及视角创新。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她选择 意象的特征:着意于自然意象、家居意象、习俗意象,排斥社会意象,消解神话意象; 具有鲜艳强烈的色彩感、对照感;以华美的“象”与凄枪的“意”相融合;极其开阔的 “情”、“理”空间,具有极大的启发性;看取生命的视角创新。较系统地分析了她小 说中意象的各种形态及价值取向,并突出其主体性特征。 第叁部分:张爱玲小说意象的造境抒情特点。从叁个方面分析造境抒情特点: 意象中所蕴含的“情”多于“理”,构成与废名、新感觉派等其他小说家相区别的艺术 个性;意象的嘲讽意味深长;在意境中抒发对悲剧人物的宽恕和同情,且具有前期 小说宽恕多于同情,后期小说既宽恕又同情的特征。 第四部分:张爱玲小说中意象的叙事功能。从四个方面来分析:意象起补叙作 用,使小说主干发生有益的必要的枝蔓,以弥补材料不足或补充说明背景情况等; 意象造成空间跳跃,以蒙太奇手法推进故事发展;意象造成时间的压缩与延展;意 象参与到结构和线索中,疏通行文脉络、贯串叙事结构,使情节具有层次感和节奏 1 / 感,!14时戌象蕴含也衍刘逐步卜富和深化。较允分地论述1”她0玖从)【1的多功能 性、浑溶性和富有灵动性。 第五部分:张爱玲小说意象在美感生成过程中的作川。卜要运m传统文论来 分析艺术美感生成的“言、象、意、道”四个层面上,她的意象所呈现的美学特征和民 族化特征。“言”是形式层,张爱玲根据意象的传统文化内涵、情绪色彩等来组织, 特别重规在语言中嵌人大量意象。“象”是再现层,张爱玲小说不单靠人物形象,还 靠一定情景中的鲜明意象来表现生活。“意”是表现层,张爱玲小说达到了情景交 融、情寓象中的诗化抒情境界。“道”是意蕴层,张爱玲小说在意象组合中,呈献出 统一的苍凉的美学格调,很好地表达了她对祉会、人生的独特体味。 第二、第叁、第四部分为全文重点。 最后,指出她的意象经营在不经意中完成了中西文化的某种融合,既有现代气 息,又有浓郁的民族情调。说明研究张爱玲小说的审美特征和在中国现代小说艺 术上的独特贡献,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汪婷[2]2016年在《张爱玲小说中的古典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40年代,在现代作家向西方文论学习创新,救亡题材的文学作品借助政治效力强力推行,国内外战争局面风雨突变的形势下,孤岛上海的异数作家张爱玲却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异军突起。在她风趣俏皮的散文中,《红楼梦》、《金瓶梅》、《海上花列传》等小说的细节被她信手拈来,若将散文中涉及的创作理论与小说两相比照、仔细推敲,甚而能发现她的小说中多处人物对白、意境营造、服饰外貌等或多或少都有模仿或是再书写古典意象的痕迹,由月亮、镜子、胡琴、戏曲等组成的意象群落已被她不动声色地巧妙化用,营造出古典而不失现代的氛围。条分缕析地梳理张爱玲小说中的古典意象,既能探源她对古典小说和诗词的继承,又能从美学角度品鉴她小说中的意象美感。本文以古典意象的内涵和意蕴为切入口,分门别类细致梳理张爱玲小说的古典意象、综合分析其美学价值、纵向比较其发展脉络,并尝试深入探讨其源头所在。绪论部分综合介绍了张爱玲古典意象研究的历史背景、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及古典意象的发展脉络,列举了国内外目前己公开发表的相关专着及期刊论文,梳理了古典意象从先民时期到清朝末年的流变情况,介绍了本篇论文对古典意象的定义。第一章整理归纳张爱玲小说中的古典意象。全章将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分为色彩、声音、家居、空间、自然五部分剖析,并就小说中频繁出现且意义繁杂的古典意象如红白二色、胡琴声、镜子、太阳、月亮等重点阐释,既点明这些意象在小说中营造出的常见氛围,又举例论证它们的多样性。第二章综合分析张爱玲小说中古典意象的作用。全文分叙事功能、修辞功能和美学功能叁方面探讨,尝试既从点的角度发现美学价值,又从面的立场综合把握,利用现有的美学理论结合文本阐述古典意象的作用,分析古典意象在推动情节发展、构成人和物新颖比喻、象征人物命运、烘托渲染环境等方面的作用。第叁章尝试探讨张爱玲小说中古典意象的源头。着眼作家的童年生活、成长环境、受教育情况、阅读偏好,本章尝试梳理诗词之源、古典小说之源和戏曲之源叁条线索,并通过列举《红楼梦》、《金瓶梅》、《海上花列传》的文本材料佐证观点,结合色彩意象、服饰意象、镜子意象、人物形象四个角度分析,从京剧、昆曲、评剧、申曲挖掘源头价值。第四章纵向比较张爱玲小说古典意象的前后期变化。本章立足张爱玲的作品和生平纵向探讨意象的前后期变化,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阅读状况及女性视角四方面入手,试图从张爱玲小说的创作题材、创作语法、创作问题叁方面找出张爱玲小说意象独创性的原因。通过以上四章内容的梳理与论述,本文试图以“古典意象”为切入点综观张爱玲小说与中国古典文学千丝万缕的联系,希望这种由作家生平到作品群象,由前期写作到后期变化的差异可以启发大家更多思考。

韩雄飞[3]2011年在《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意象,是我们探究文本内涵的重要路径。一个作家对他作品中意象的选择和阐释不仅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他的文学观念,而且也包含了他的人生阅历和情感经历。笔者以意象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萧红和张爱玲的小说,从意象概念的廓清、论题的研究现状,具体意象的分析和意象深层意蕴的分析几个方面来架构论文,将论文分为叁章八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释了中、西文学中的意象理论和萧红、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研究现状。通过对意象理论的梳理,确立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即:首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意象观,同时借鉴西方文学中意象研究的新成果。重视对具体意象的分析,讨论意象生成的心理机制。通过对论题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总结,针对目前对萧红和张爱玲小说意象研究都很充分,但将两者加以比较的研究相对缺乏的现状,确立了本篇论文将两者进行比照研究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丰富的意象世界。笔者选取了自然之“象”:月亮、太阳,生活之“象”:“舞台”、镜子,死亡之“象”:坟场、公馆,心灵之“象”:后花园、烟塌等四组八个意象作对比分析,试图通过对散落在作品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和归纳,解读出两位作家蕴藏在意象背后的深刻内涵,阐释出她们在具体意象的运用上的同与异。第叁章“一切景语皆情语”。笔者从共同的女性言说和不同的时空对照两个角度进行论述。从女性的角度而言,由于两位作家相似的成长经历和离家经历,使得她们在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女性强烈的归属感和浓重的漂泊感并存的特点。投射在意象的选择和表述上,便显现为对旧家庭回忆性的记录和这记录中无家可归的漂泊。这是两位作家在意象营造上的相同点。从时空的角度而言,由于萧红生长在封闭落后的呼兰小城,体会的更多是传统农耕文明及其生活方式,而张爱玲生活在开放繁华的上海都市,感受的更多是现代工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她们不同的作品风格,也表现出不同的意象选择,带有明显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区别。简单的说,萧红小说中的意象具有乡土性、自然性和双重性的特点,而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具有都市性、人工性和一致性的特点。这是她们在意象营造上的不同点。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萧红和张爱玲小说中具体意象的分析,试图整合出两位作家在各自作品中意象的整体特点,讨论其生成机制,从而从纵向推进对作品中意象的深层意蕴的挖掘,从横向比照出两位作家作品中意象的异同点。

马俊丽[4]2011年在《论张爱玲作品中月亮意象的传承与超越》文中提出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月亮意象也呈现了多种形态和色彩。张爱玲在作品中的月亮意象的描写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对月亮的诗意描写的意象含义,也运用大胆的艺术想象赋予月亮意象以多重的艺术形态和色彩。本文将张爱玲写作的月亮意象放在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纵向坐标以及外国文学的横向坐标中进行文本分析,力图在纵向和横向的坐标中找到张爱玲作品中月亮意象的地位并分析张爱玲作品的写作技巧。张爱玲在创造和写作月亮意象的过程中在保留中国传统月亮内涵的同时,本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并且结合自己阅读西方文学的审美经验,运用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体现自己文学意念和情感的月亮意象,并在这种创造和转化中让这个月亮意象言说出既有文学传统的诗意性语码以外的空白,展示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意象化写作对当代文学写作加强作品的意味性有许多的启示和价值。

王桂梅[5]2013年在《张爱玲《传奇》意象论》文中研究说明张爱玲的小说历来是论者关注的焦点,回顾张氏作品的研究史,一般将其分为叁个主要时期,分别为40年代的上海、60至80年代的海外、新时期以后的大陆。而不同阶段均有不同成长背景的重要评论家,旧时代文人论者周瘦鹃、傅雷;海外华裔学者夏志清、王德威;生长在红旗下的本土专家陈子善、刘锋杰等不一而足。虽然读张、论张己成老套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张氏作品的研究已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对其研究过程中的诸多环节,仍需要我们大量繁琐而又辛劳的审美式工作。尽管她的创作取材狭窄,但文体多样,这包括小说,散文、剧本等。在语言上,无论中文或英文写作,皆很出色。而她则主要是一位小说家,其小说创作诸体皆备,“传奇时期”的小说以短篇为主,中篇为辅,是其代表作。《传奇》于1944年初版时,收录了10篇小说,1947年发行增订本时,又增收了5篇小说,另加一篇散文《中国的日夜》,笔者以增订本的小说为研究文本,以意象为切入点,以“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为主,辅以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探究《传奇》的意象描写艺术。其中,横向研究主要集中于论文的第叁至第四章,着重从文本内部来考察张氏意象艺术独特的营构方法、功能性特征和美学特征;纵向研究则主要集中于论文的最后一章,企图把《传奇》意象描写艺术嵌入艺术史的长河中。本文分为叁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主要介绍了张爱玲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性,张氏意象的研究现状,笔者的探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文分为四章。第二章回顾中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意象范畴的发展史;第叁章以“新批评”观点为主,辅以修辞学角度,把文本中的意象分为叁类:联觉意象、比喻意象、象征意象,以文本为论证依据,详细分析了《传奇》中的意象营构手法,且略析了张氏意象与钱钟书在《围城》中所创设的意象之不同,得出的结论是:张氏意象体现了一个女性作家的细腻婉约;钱氏意象体现了一个男性学者的博学睿智。本章文字的意识向度均指向张爱玲营构意象的独特性方面。第四章探讨了意象的功用,分两个方面论述:首先,结合叙事学,从文本的环境描写、人物塑造、时空构架等方面,来探讨其意象的叙事性。结论是:张氏意象渲染了小说的环境,丰富了人物形象,或压缩、或延展了故事的时空,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其次,结合张爱玲独特的个人气质,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考察其意象的苍凉美学氛围的成因和面貌。第五章探究了文本中意象的历史脉络。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张爱玲对传统意象描写艺术的继承、借鉴与创新;其次,通过《传奇》和《边城》中意象的比较研究,来探析现代叙事小说与抒情小说中意象描写艺术的关联。前者着眼于对古典小说意象描写艺术的梳理,后者则主要针对于现代小说。结语总结了张爱玲意象艺术的成就,点出了张爱玲现象的独特性和她对当代海内外文坛的重要影响。

刘林林[6]2017年在《“玻璃罩”的内与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奇》中细碎繁复的意象俯拾皆是,如镜子、月亮、色彩、玻璃、眼泪、灯影……,寻找众多“象素”的共性,有冰冷、易碎、相隔、虚空、流光溢彩等特征。根据其共性,对《传奇》中的意象系统进行分类归纳,可分为叁大层面:镜影成像的“镜像”,色彩斑斓的“色相”,内心独白的“心象”。围绕这叁大主线,结合拉康镜像理论、索绪尔语言学能指和所指等理论,剖析张爱玲的小说,构建以“玻璃罩”为主旨的意象系统。文章在意象整合的过程中,深度阐释“玻璃罩”这一总体意象,它并非纯粹的物理环境,而是浸渍着作家苍凉情绪的心理空间,纷繁芜杂的“象素”中隐含着无限的意味。其一,“普通人”在透明易碎的“玻璃罩”内,“镜”意象群成为诉说生命体验的物质载体,透过“镜像”折射出“普通人”隐藏在心灵深处被压抑的自我认知。其二,流光溢彩的“玻璃罩”中,随处可见的“色相”构筑了一个奇诡艳异的囚牢,承载着令人悲哀美的情感物象。其叁,“普通人”独处于封闭的“玻璃罩”内,吐露心声,揭示出庸常生活下真实又素朴的“心象”。由上表明,《传奇》中以“玻璃罩”为主的意象系统,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其中包含着感觉、知觉、情感等多种“象素”。张爱玲借助于外在的“镜像”和“色相”,如同无形之网般,给人物的“心象”上了一道枷锁,“玻璃罩”看似透明与外界相通,实则却永远也走不出“被内囿”的现实。综而论之,立象以尽意。重读张爱玲《传奇》,在整体研究“玻璃罩”意象系统的基础之上,多视角地对琐碎细微的意象反复体味,努力探寻意象背后蕴含的艺术韵味,体会张爱玲凭借着外在的物象,“嘲讽中又有着深深的同情与怜悯”,审视仓促厚重的时代下“普通人”,无论是内囿在“罩内”,还是出逃于“罩外”,难以突围铁壁合围的生存困境,最终仍旧裹胁在压抑与痛楚之中,垂死挣扎在这一《传奇》世界里。

苏盈盈[7]2017年在《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文中提出张爱玲及其影响是现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两岸的张爱玲接受过程是这一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爱玲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绕不开的话题,学界对于她的讨论并未随着她的香消玉殒而减弱,反而热议不断。将张爱玲置于特殊历史背景中,通过考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立场下的张爱玲传播与接受上的差异,以此对比两岸的张爱玲接受状况所面临的不同境遇。整体性地观察张爱玲在大陆与台湾的特殊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不仅对两岸的张爱玲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而且以此透视两岸特定历史背景下文学思潮的生成和演变。研究以时间为主线,将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过程分为叁个阶段进行对比。第一个阶段,1950年代初,张爱玲因外部环境的改变离开上海奔赴香港,在迫于生活压力的情况创作《秧歌》《赤地之恋》。被冠上“反共作家”名号的张爱玲得以凭借《秧歌》进入台湾文坛,她的其它作品在1960年代也相继于台湾出版,并掀起一阵“张爱玲热”。而海峡对岸的大陆学界却因为特殊原因对张爱玲不再提起,这导致张爱玲在大陆文坛沉寂了近叁十年。第二个阶段,1970年代,在台湾现实主义文学崛起的背景下,张爱玲逃避社会责任的作品遭到不同立场的学者的质疑。其中,林柏燕与水晶、夏志清等对张爱玲历史定位的问题进行讨论,唐文标与朱西宁、林以亮等围绕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评价标准展开争论。1980年代,大陆学界逐渐走出意识形态的迷雾,开始重新发掘、审视张爱玲及其作品。与此同时,张爱玲及其作品通过多种渠道被大陆读者熟知,并被写入文学史、专题史中。第叁个阶段,1990年代后,两岸张爱玲研究呈现微观化、趋同化的态势。但趋同中又因文化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细微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岸文学史对张爱玲的定位与书写方面。通过对比张爱玲在两岸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不同境遇,反观文化环境对作家及文学作品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使张爱玲及其作品在两岸有着不同的定位与读者期待。

范昕[8]2009年在《互文视野下的“张腔”语言风格研究》文中指出文学流派中最具世俗传奇色彩的“张腔”之所以谓之“腔”,实因此“腔”业已成为一种成型的语言流派风格。“张腔”以张爱玲其文为原型,又由不同时地的作家历经几十年的共同摹仿、历练形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张腔”并非张爱玲走红之后才产生,也仅非专家学者为研究所做的一种学术界定,而是众多作家长期循张爱玲文之风骨不自觉形成的一种风气,其品格之独特、之鲜明,让人自能从万千文章中轻而易举地辨认出并一脉相承。这种语言风格又以台湾“张腔”最为典型。“张腔”作品既拥有未经引导却颇为壮观的作者群、读者群,又是多学科跨世纪的热门论题。但理论分析经常畅响在文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语言学界略显冷清。因此,论文以张爱玲作品和台湾“张腔”代表作家白先勇、朱天文、苏伟贞、袁琼琼等人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描写作为原型的张爱玲文与传承其风骨的“张派”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共通的语言风格,探讨形成“张腔”流派的制导因素和风格要素,追本溯源、梳理“张腔”流派对传统语言风格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应该具有相当的学科理论建构意义和实践意义。祝克懿教授提出用互文理论研究语言风格学的可行性。她认为无意识、非自觉的无标记互文最易与地域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流派风格发生联系,某些共同的基因、母题、模式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心中一代又一代留存、积淀下来,能够转换成为有着相同语言风格的文本。论文借此认知拓宽思路,并将该理论设想付诸具体实践,因此在研究方法上,语言风格学理论是论文最重要、最基础的理论依据;起源于现代语言学、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的互文理论也将被引入“张腔”语言风格的研究,成为拓展理论视野、得出科学研究结论的又一理论依据。在具体研究“张腔”这种复杂的语言风格特征时,论文力求综合考察其负载着社会、时代、历史、心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信息的制导因素,考察其负载着风格信息的物质材料因素,梳理整合“张腔”语言风格形成流变所呈现的整体风貌,探索其在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的语言风格特征。论文主体分为六章,核心思想可归纳成四部分。首先,遵循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思路,从静态、微观的层面逐一分析文本中体现出来的音韵、词语、句式、辞格、篇章等风格要素,得出显性的“张腔”语言风格特征之一:苍凉艳异;其次,将语言风格置于“互文”理论的视野下加以动态、宏观的全新审视,从“张腔”篇内、篇外体现出来的“有标记互文”,得出隐性的“张腔”语言风格特征之二:委婉细腻;再次,借由“有标记互文”的启示,用文本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无标记互文”横向考察“张腔”语言风格形成的制导因素和物质材料因素。最后,逆流而上追根溯源直至中国古典风格传统,纵向梳理“张腔”流派风格与传统语言风格传承与创新的源流关系,全方位还原这一看似庞大繁杂的流派谱系。

庄超颖[9]2010年在《论张爱玲小说的雨意象》文中研究指明张爱玲小说大量运用雨意象,其小说的雨意象承袭了中国古代文学雨意象的原型意义,又具有个性特征:把古代文学中雨意象所表现的悲愁感情和男欢女爱两大内容整合起来,寓示了女性愁惨的情欲;雨意象与人物的遭际命运交浃浑融,揭示了人生苍凉的小说主旨;雨意象自身所具有的凄凉阴郁况味与小说所蕴含的感情和思想构成和谐的整体,从一个侧面造就小说荒凉的美学风格。

冯盈之[10]2007年在《张爱玲小说中的服饰意象论析》文中提出作为一个对服饰极有心得的女性作家,张爱玲对服饰有充分的体验和理解,并通过自己的创作,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学中的服饰意象,使其成为表现人物心理、性格以及人物地位和命运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小说意象论[D]. 王文参. 河南大学. 2001

[2]. 张爱玲小说中的古典意象研究[D]. 汪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3]. 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D]. 韩雄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 论张爱玲作品中月亮意象的传承与超越[D]. 马俊丽. 暨南大学. 2011

[5]. 张爱玲《传奇》意象论[D]. 王桂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6]. “玻璃罩”的内与外[D]. 刘林林. 阜阳师范学院. 2017

[7]. 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D]. 苏盈盈. 闽南师范大学. 2017

[8]. 互文视野下的“张腔”语言风格研究[D]. 范昕. 复旦大学. 2009

[9]. 论张爱玲小说的雨意象[J]. 庄超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0]. 张爱玲小说中的服饰意象论析[J]. 冯盈之. 电影文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张爱玲小说意象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