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医院2014年-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_马利春

马利春

江苏省扬中市新坝中心卫生院 212200

摘要:目的:探讨xx医院2014年-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法:根据全国AEFI监测系统,收集XX医院2014年-2018年报告的AEFI个案报告进行分析,利用描述性的方法对其流行病学进行分析、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结果:XX医院2014年-2018年AEFI共监测51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2016年、2014年和2017年,分别占:27.45%、25.49%和17.65%;XX医院2014年-2018年51例AEFI中32例一般反应,占62.75%,14例异常反应,占27.45%;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间隔在接种后24h内,占88.24%;临床诊断分布主要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占68.63%;疫苗类型主要集中在百白破和含麻类疫苗,分别占:39.22%和29.41%。结论:XX医院2014年-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行相对正常,能提高本院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关键词:XX医院;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疫苗接种;接种服务质量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是指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1]。近年来,随着我国疫苗数量及种类的不断增加,导致AEFI报告数量呈上升趋势,不仅影响疫苗接种率,还会增加患者健康。因此,如何积极采取有效的而措施积极开展AEFI监测、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对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以2014年-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xx医院2014年-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分析及应对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AEFI数据来源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所获得的数据均源于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接种率监测数据及我院历年人口数、出生数等。

1.2 方法

根据《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3]中将接种异常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进一步确定疫苗的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及心因性反应等。将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AEFI监测个案数据导出并进行整理,利用EXCEL2010年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

2.1 XX医院2014年-2018年AEFI监测及构成比

XX医院2014年-2018年AEFI共监测51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2016年、2014年和2017年,分别占:27.45%、25.49%和17.65%,见表1。

3 讨论

基层接种人员的及时准确报告,对于发现AEFI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有助于降低AEFI对于免疫规划工作的负面影响[4]。本研究中,XX医院2014年-2018年AEFI共监测51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2016年、2014年和2017年,分别占:27.45%、25.49%和17.65%。由此看出:XX医院疫苗接种异常率相对平稳,异常率相对较低,能保证疫苗接种安全。2010年《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5]颁布以来,解决了基层接种人员疑虑,通过对基层医院进行有意识的培训、工作督导,有助于提高AEFI监测报告意识,基本能做到24h及时报告、48h及时调查及3d内出监测报告,均符合国家监测方案指标要求[6]。本研究中,XX医院2014年-2018年51例AEFI中32例一般反应,占62.75%,14例异常反应,占27.45%;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间隔在接种后24h内,占88.24%;临床诊断分布主要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占68.63%;疫苗类型主要集中在百白破和含麻类疫苗,分别占:39.22%和29.41%。从本调查结果看出:XX医院近5年未发生聚集性、群体性的AEFI事件,并未发生疫苗质量事故,所使用的疫苗是安全的,疫苗接种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持平。但是,从本调查结果看出:疫苗接种百白破、含麻类疫苗时发热/红肿/硬结发生率相对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类疫苗接种率,接种前应仔细询问其身体状况,如:近期发生感冒、发热等;接种后加强观察,叮嘱其疫苗接种后30min方可离开,对于出现异常患者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提高疫苗接种安全性[7-8]。

综上所述,XX医院2014年-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行相对正常,能提高本院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占杰,刘隽,梁文佳.2010-2014年广东省乙型肝炎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4):718-721.

[2]徐庆杨.天津市西青区2005-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2):313-314.

[3]钟小荣,陈祥发,张志强,等.2009-2015年赣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3):2458-2461.

[4]赵占杰,邓惠鸿,吴承刚,等.广东省2012-2013年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情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5):667-669.

7[5]杜蕾,杨长凤.2009-2014年回龙观地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3):558-560.

[6]蒋霞,凌良健.2008-2014年常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4):2648-2651.

[7]吴默秀,李锦阳,池益强,等.2012-2014年厦门市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2):2244-2246.

[8]高君,张晋琳,马福宝,等.2008-2014年江苏省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4):722-726.

论文作者:马利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XX医院2014年-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_马利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