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结合,研读经典——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典论文,中国文化论文,巧妙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刚刚面对这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以下简称《经典》)时,虽然它还泛着幽幽墨香,但很多学生一定会大皱眉头,原因有三:一是觉得它太“古老”,与现代生活相去太远;二是觉得它太深奥,与高中学生阅读水平不相适应;三是觉得它太枯燥,与青年学生们生龙活虎的性情格格不入。
以这样的眼光和态度来对待《经典》,又如何能实现“课标”提出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学习目标呢?带着这样的困惑,我们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对《经典》的教学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概括地说就是做好“三个结合”,来引导学生有兴趣、多渠道、高效率地研读《经典》。
一、经典与时尚相结合
在许多学生看来,经典的其实就是老化的、过时的,是永远都无法融入今天的时尚生活的。这是让他们兴趣缺乏的一大原因。我们便想,为何就不能在《经典》的教学中注入一些时尚的元素呢?于是,在第一堂课上,我们抛给学生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现在流行什么文化?”这对于那些崇尚时尚排斥经典的学生可是一个大大的意外与惊喜,他们马上有话说了,“山寨文化”“快餐文化”“草根文化”……一个个说得头头是道。教室里正热闹时,有“清醒”的学生发话了:“老师,你不是要跟我们上经典文化的吗?”自然地,下一个问题出来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典文化?”易中天的一段话很好地将学生带入了情境:
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在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在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取心——在孔、孟、墨、韩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
在讲到“怎样读中国文化经典”时,我们又一次让“时尚人物”来发言:
于丹说,阅读经典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知识,第二是经验,第三是悟性。读经典应该像东晋诗人陶渊明一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易中天则表示,今天解读经典只是起到导读的作用。中华文化经典中并非黑白分明,更多是灰色地带,在解读过程中要不断拓展、吸纳、碰撞。多元并生的文化才是健康的,生生不息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
有了这样一堂入门课,学生再也不认为研读《经典》便是“听老朽们灌输老掉牙的道理”了,面对着热情洋溢的学生们,我们同样充满信心。
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也没有忽视“时尚”的力量。如学习《〈论语〉十则》时,让学生欣赏孔庆东在“百家讲坛”中的讲学——《〈论语〉的魅力》,推荐学生去读于丹的《〈论语〉心得》;学习《大学》时,又让学生欣赏毛佩琦的《七解〈中庸〉》。这些当代学者的研究能有效地拓展学生视野,使他们感受到古老的经典在今天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又如学习《〈百喻经〉六则》时,我们就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入了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让学生模仿文章写法,观照现实生活,也来写一篇《读〈百喻经〉》——这也算是对经典的一种“时尚”读法吧。
我们的这些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是符合“课标”“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的精神的。
二、涵泳与博览相结合
就如同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有的老师会把课型变成诗歌与散文阅读鉴赏方法系列讲座一样,在《经典》的教学中,同样有人上成了古代文化研讨课或高考文言文阅读指导课。这些课型的选择违背了选修课的开设宗旨,是与语文课改精神背道而驰的。我们认为:《经典》的教学,其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应是灵活多变的,要充分体现选择性与个性化。而将涵泳与博览有机结合,是实现此目标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所谓“涵泳”,就是要真正地“入乎其内”,去理解,去欣赏,去品味,去感悟。涵泳的过程,可以由老师引路,可以自己静悟,也可以合作探究。涵泳讲究的是学习的精、细、深。而博览,则要求能“出乎其外”,追求的是见识之广博、积累之丰富、联系之宽泛。如能将二者结合,自然能达到“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这一课程设置的目的。
如在《〈论语〉十则》的学习中,我们先是带领学生走入文本,让学生对孔子思想有一个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又组织了一次读书活动——“读《论语》,初探孔子仁学思想”。我们将学生分为三组,合作学习《论语》20篇,紧紧抓住作为社会人的孔子、作为政治家的孔子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这三个要点,组织学生分组筛选要点,再进行合作研讨:作为社会人的孔子,他的人生哲学是什么?(第一组)作为政治家的孔子,他的核心思想“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二组)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他的教育理想是什么?(第三组)在后来的读书交流活动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对《论语》、对孔子都有了一个较为深刻全面的认识。
又如学习《求谏》时,我们干脆把“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几位对此很有兴趣的同学来当老师。结果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五位“志愿者”用心钻研教材,翻阅教参,上网查询,请教老师,还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文由五位小老师分节负责,课件中,在每位小老师的照片旁,有具体的学习要求,包括文言积累、文意疏通、思想把握、现实观照等内容。最后,小老师们齐齐亮相,“请老师对今天的课做总结和评价”,整个课堂井然有序。其他同学对这种教学方式兴趣浓厚,参与配合意识都很强,课后评价也相当高。这一课可说是给了学生们充足的涵泳时间与空间,尤其是那些执教的学生。然而同时,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博览”!老师、图书馆、网络等,都真正成为知识的源头;在教法中悟学法,收获的又岂止是知识!
涵泳与博览结合的方式还有很多,合理巧妙地运用,的确能实现“课标”提出的“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的基本理念。
三、审美与应试相结合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有着这样的理想:使所有学生都能领略汉语之美——诗意的文字、流畅的表达、高雅的情趣、深邃的思想。让学生和我们一道在汉语中“沉醉不知归路”。然而,在高中的教学中,我们谁都无法如此“超尘拔俗”,我们永远都无法回避“高考”这个话题。那么,如何将审美与应试完美结合,使《经典》教学既能有助于应对高考这一功利目标的实现,又不与我们的“理想”相违背呢?
看看近年的一些高考题,如“谈谈孔子和孟子的处世态度”,评卷要求“阐述兼顾孔孟两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且阐述正确无误,引申拓展合理”“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孔子印象”等等。这些题目很明显是不可能靠在选修课上读背几句“子曰”,翻译几句文言便能解决问题的。其实,这已经很好地说明应试中“审美”因素的比例之重了。《经典》教学不唯高考可能才是最有效的应考之道。试想,如果我们与学生一道徜徉在《经典》的丛林中,与孔子对话,领略他思想的醇和之美;与庄子同游,感受他精神的诗意之美;从唐太宗虚怀若谷的言行中,懂得“家国天下”的分量;从李贽“绝假纯真”的为人为文之道中,体会童心的可贵;当学生认为《佛经》中唯心主义的思想太严重,便启发他们透过那些故事去思考生活哲理,指领学生从中学会用辩证的思想来看问题;当学生觉得《天工开物》的道理太浅显,便引导他们去了解当代相关的科学技术,找出其间的联系,指领学生又从中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了文化经典的丰富内涵,培养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形成了深刻严谨的思维品质,并归纳了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还怕什么高考吗?而这个过程,又有谁能分得清“审美”与“应考”的界限呢?
“三个结合”,代表的是我们对《经典》选修教学的观念、方法、目的的思考和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既有茫然无措、苦闷彷徨之时,亦有得心应手、欣然忘食之际,可谓是不断跌倒,不断站起,不断前行。今天,我们刚刚走过《经典》的教学之路,心情既轻松又不安,只愿这“三个结合”不会亵渎《经典》,能为我们开启《经典》教学之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