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用航空器的持续适航与维修论文_师浩博

浅析民用航空器的持续适航与维修论文_师浩博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民航运输作为我国三大运输体系之一承担着重要的人员和物资运输任务。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员和物资通过民用航空器完成了快速的运输。民用航空器作为民航运输所使用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其科技含量极高,且对于民用航空器的运行状态有着极高的要求。做好故障民用航空器的维修,通过严格控制民用航空器的维修质量保障民用航空器能够以一个良好的状态投入运行。文章在分析民用航空器维修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应用于民用航空器维修中的维修技术及如何做好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的把控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航空维修;生产控制;质量

引言

民用航空发动机在全寿命周期内,必须满足适航要求。适航分为初始适航和持续适航。在国际民航组织《适航手册》(AirworthinessManualDOC9760)中给出了持续适航的详细解释:持续适航涵盖了为保证航空器在全寿命期间的任何时候遵守现行有效的适航要求、并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的所有工作过程。其中,维护和维修是保证持续适航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和欧洲具备成熟的民用航空器制造能力,基于积累的大量数据,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持续适航体系,相关学者围绕适航体系的符合性验证和适航条例的执行细节开展了一些工作。中国适航体系研究集中在初始适航理论构建与适航符合性验证等,在民机材料结构设计、机载设备、使用环境等的符合性验证方面得到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中国持续适航领域研究进展缓慢,主要集中在持续适航文件制定、条款验证等方面,以及基于数据的持续适航性能研究。

1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

1.1适航管理概述

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通常是指保证航空器飞行安全应具备的各种品质都符合飞行安全标准的要求。它通常包括航空器的初始适航性和持续适航性两个方面。初始适航性是指航空器和每个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与适航当局规定的适航标准和规范的符合性。持续适航性是指航空器在取得由国家适航部门颁发的适航批准后,从交付使用到退役、报废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该产品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适航管理的内容如下:(1)制定和修改适航标准和审定监督规则;(2)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进行型号合格审定;(3)对航空器制造厂的生产进行审定,发放生产许可证;(4)对注册的民用航空器进行适航检查,发放适航器适航证;(5)对航空器的使用者提出要求和使用限制,监督航空器的适航完整性;(6)对维修单位进行审查,发放维修许可证,监督检查维修的质量保证;(7)对维修人员进行考核,发放执照,保证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适航管理的作用:保证航空安全,保证航空器安全运行。

1.2持续适航现状

1987年5月4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国家法定适航管理工作的开始[5]。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持续适航工作发展稳中有进。首先,适航管理部门通过学习国外先进适航管理理念并且坚持从我国民航发展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了法规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实施安全抽查机制、颁发管理维修人员执照等,使我国的持续适航工作迈向国际化;第二,维修单位通过学习适航文件,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系,从而确保了航空器的运营安全。但是由于我国民航发展迅速,加上持续适航工作起步晚,有些问题也日益突出。例如,民航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员以及设备设施的短缺,而适航部门也面临着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民用航空器维修技术应用

2.1铆接技术在民用航空器维修中的应用

铆接技术是民用航空器维修中应用最广同时也是应用时间最长的技术之一,其通过使用铆接工艺对民用航空器表面进行修补,铆接工艺具有连接强度高、连接稳定、工艺简单等的特点,不足之处则是一旦铆接完成将无法自由拆卸。在民用航空器维修中应用铆接技术时需要对铆接的各环节进行细致的分析,对铆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同时需要考虑到金属材质的韧性并对铆接工序进行细化设计,用以确保铆接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应用铆接工艺时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由于铆钉具有一定的种类,大量的铆接将会导致民用航空器的重量结构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到民用航空器的飞行性能。因此,在民用航空器维修中需要对民用航空器的结构整体重量进行模拟分析,确保铆接工艺能够获得最优化的维修效果。

2.2机场维修与适航安全

(1)维修方式。机场由于其本身的限制,例如工具和技术,国内各大机场机务工程部一般只做航线维修,甚者只做短停,而航线包括短停,航前和航后。(2)维修面临的适航安全问题。由于飞机过站时间短,一般不超过2h,而机场机务一天要放行的飞机达十几架次,故航线维修面临一系列适航安全问题:①短停时绕机检查一般不超过10min,而绕机检查一般都是目视检查,故容易造成纰漏。②机场机务新人一般都是大中院校应届毕业生,老员工缺少一线维修经验,对飞机一些故障缺乏了解。③机场机务工程部没有航空公司机务工程部配备的人员设施齐全,遇到一些严重问题时,本身没有能力解决,只能请求航空器使用单位提供技术设备支援,容易造成机场机务不恰当维修。(3)适航管理措施。①提高航线维修人员的自我认识:机场机务维修工作是航空器运行安全重要组成部分,不是所谓的“大问题解决不了,小问题不解决”的工作,航空器最容易出现状况的往往就是在航线维修过程中。②加强适航文件培训,适航文件必须被准确运行,不能有丝毫的偏差。③严格维修人员资质和工卡的管理。维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持证放行。工卡必须有专人管理,不能随意丢弃。④加强与航空器所属公司MCC的联系。

2.3焊接工艺在民用航空器维修中的应用

焊接工艺也是一种在民用航空器维修中较为常用的维修技术。焊接是一种利用加热、加压等手段将两种或是多种金属粘合在一起的技术,通过使得金属之间相结合形成一定的结合力进而形成永久性的连接。在民用航空器维修中应用焊接技术时,首先需要对焊接金属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焊剂和焊接材料,避免焊剂与焊接金属发生反应影响焊接效果。而后对焊接金属表面进行清洁处理,避免杂质粘附其上影响焊接效果。焊接前需要结合民用航空器损坏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焊接工艺用以确保焊接工艺能够发挥出良好的焊接效果。除做好焊接工艺在民用航空器维修中的事前准备与焊接时的质量控制外还需要做好焊接后的检查工作。通过应用无损检查技术查找焊缝是否密实,避免焊缝及焊缝周边存在气泡、夹渣、裂缝等影响民用航空器维修的焊接效果。焊接技术在民用航空器维修中多应用于对损坏零部件进行加固及处理金属开裂等。在焊接工艺应用时一定要按照相关处理及操作规范确保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

结语

民用航空器维修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民用航空器组成的零部件众多,多达上百万个,任何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都将危害民用航空器的正常运行。在民用航空器维修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好民用航空器的常规维修,而是需要做好民用航空器运行状态的分析与记录,为民用航空器建立起数字化的档案,通过常规维修、预防性维修等相结合的维修策略确保航空飞行器能够维持在一个良好的飞行状态,最大限度的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飞行。

参考文献:

[1]杨若庸.民用航空器维修故障原因及质量改进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6(3):96-97.

[2]龙涛,张执国.人的可靠性与航空维修差错[J].江苏航空,2007(1):34-35.

[3]朱景辉.民航飞机维修企业维修故障分析及质量改进方法[J].科学与财富,2014(4):225-225.

论文作者:师浩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浅析民用航空器的持续适航与维修论文_师浩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