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塔:旅游开发项目选址的文化意义论文

湾塔:旅游开发项目选址的文化意义

文/邓星 王艳平

【摘 要】 旅游开发项目选址是旅游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要从功能的资源与经济可行性上进行分析与评价,还要思考地理环境的文化意义。湾塔区作为一种旅游项目选址的新地理单元类型,其概念已被建筑规划学界所认知,但对旅游学界而言还具有一定的陌生性。文章从旅游地理角度提出了湾塔区地理单元概念,分析了该环境的文化意义,指出该文化乃先自然后人文而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立体的意象特征,而且具有文化的可深入解读的特征,如具有食物性或曰自然性、人间性或曰安全性、享乐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可结合性。本研究提示着要注意寻找具有潜在地方感意义的环境,要具体确定旅游敬畏所在。

【关 键 词】 旅游开发;项目选址;港塔;地理文化

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有新的旅游开发区出现,这一趋势提示着区域旅游开发的选址问题。当然从功能角度上讨论,有研究表明,选址需要靠近旅游资源以及市场资源。或者进一步具体而言,旅游项目选址要考虑道路、电力、水资源、人口、植被、坡度等自然与社会条件,综合研判而后确定开发地点,但这些研究似乎都没有提到选址的文化机理问题。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要选择那些有文化的地段进行旅游开发,在开发时需要识别出来哪些区域有文化,以及有何种文化。一般认为,首先要选择优质的人文地理环境,这样可以很容易就能产生地方感,关键是投资问题,当然本文不是指这个情况,文章不讨论想办法到老城区“租”一块地方搞开发,那其实是有些投机,还不是智慧型的文化开发,而那些借助先有且显而易见的文化区域搞开发,没有什么创新意义。利用显著的先人选择的和创造的区位求发展,那是一种继承与发扬,缺少独立思考意义,而凭借先人留下来的智慧,学习先人智慧并有所领悟与创新,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情景。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如今似乎人人都知道“北上广”,本文要讨论的是,今后哪些地方可以成为“新的北上广”。因而旅游开发要寻找具有北上广“潜质”的地方,寻找哪些地方可能成为旅游的“黑马地区”。

一、港塔区

(一)前置情景

设想有一古人队伍因某种原因离开常住地而前往异地而处于迁徙之中,他们通过水路或通过陆地迁徙,就如近代史中的闯关东,还有如离开中原而南迁的客家人,当然还可以有走西口的西迁人口,甚至有漂洋过海的华人群体,在迁徙中他们发现了什么而决定停下,从而将脚下之地作为新的家园。

其原因很可能是发现了重大的生产与生活资源,如发现了硕果累累的森林,发现了涓涓溪流与可饮可用的温泉,发现了大江大河和湖泊,以及发现了此前在家乡就有或就已知道的矿藏等。可认为古人就是这么迁徙的,就是这样选择今后的常住地。以闯关东为例,迁徙者在具体的部落选址时都会考虑什么呢,除了生产与生活资源之外,是不是要考虑文化问题,比如思考风水问题,他们要考虑地理环境,对地理环境进行解读,要考虑安全问题,防寒、防灾与地质问题等,这就是本文要给出的研究语境。

旅游者在旅游中或有种迁徙情怀,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若有种类似迁徙者决定在此落脚而不走了的感觉,有种到家的感觉,能产生某种“人类学”的思绪,那么这样的选址就是成功而有意义的。或还可以产生“驿站”情怀,当然驿站文化也是种文化,但那是暂时不走而歇歇过夜的情怀。

(二)既有研究

笔者之所以关注到“湾塔现象”,源自于偶然性地注意到了“空庭温泉OSAKA BAY TOWER”项目开业了,这是2019年2月开始运营的主题乐园。笔者将Bay-Tower翻译为湾塔,可以将其对应于某种地理区域。看到Bay-Tower这个概念,笔者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值得旅游地理学者研究的文化现象。作者作为“有年龄”的本邦人,有些本能地意识到,湾塔现象可能较少地受到学界的注意,至少在语言系统里少有学者提及,可能也少有这方面的文章,因为在日常阅读和参加学术会议中,几乎没有遇到有旅游学者谈论这个问题。

(4) B1中的成员均是Y中顶点色集合,因此,3,4,5,6中至少有3种色同时包含在每个C(ui)中,不妨设3,4,C(ui), i=1,2,…,10,从而每个C(ui)只能是以下集合之一:{1,3,4,5},{2,3,4,5},{1,3,4,5,6},{2,3,4,5,6},{1,2,3,4,5},{1,2,3,4,5,6},矛盾。

湾塔结合成一个词,湾代表平面,塔代表垂直,从而构筑一个一体化的区域情景,显示了一个立体景象。立体要比平面“好”,可为什么少见“湾塔”一词呢,而人们常用的是“海湾”“港湾”那样“平面性”“实用性”的词汇。在经济不发达时期,社会更看中经济实用性,这一点也反映在语言中,从语言词库的内容与使用频度分布就能反映出这一点,但如今的经济发展了,语言词库就需要增容,要发生一定程度的重心转移,此时就需要像“湾塔”这样的词汇出现。为了让海湾与港湾这样的词汇能生出精神性,就要增加垂直成分,而塔正好是这种意思的物质载体,故而可以有湾塔一词。对个体而言,湾塔的综合价值高,而对于群体而言,对于胸怀者而言,塔湾或更有魅力。

获取分析信息能力作为考纲要求的四种能力之一,常常是学生的薄弱能力。如果,教师一方面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信息素材,另一方面利用试题素材充分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也许学生在面对新情境的信息试题时,会更加有信心与方法!

既然难以直接找到“湾塔”这一关键词,如上所述已有几篇关于港湾旅游的文章,鉴于本民族常用港湾这个词,本文继而寻找有关“塔”的学术成果,或许“水塔”这个词更容易被学者所用。非常有意思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而非旅游学院而且还是作为一名在读的研究生,和青君研究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水塔的遗产价值,倡导保护既济水塔及讨论如何进行旅游开发问题。既济水塔建于清朝末期,曾具有消防和瞭望双重功能,堪称近代武汉地标,文章认为应加以保护和利用,让其弘扬武汉精神,发挥唤醒集体记忆作用,为旅游发展做出贡献。由此可得到一点看法,那就是虽然旅游学者队伍十分庞大,但少有关注湾塔与塔的研究成果。

海湾是人类的居住地,是相对较低的地面,是海进的地方。一般而言,地势平缓不仅有利于交通,还可以富集淡水,因而平原总是有较多的人口。不仅是从农业角度,从渔业角度而言也是,海湾具有被陆地三面环抱的性质,海进性十分明显,因而有来自海洋地理的食物输送,这一点不同于突进海洋里的岬角地区。在海湾,人类有更多的陆地立足点,基于那样的立足,就可以与海洋发生作用。当然,在有人类的地方,自然与人文就不能截然分离,人类趋近便利也反映了一种人的本性,那就是行动上的先易后难,选择海湾形成聚落就是一种行为,而在语言世界里普遍地也可能正好相反。

(三)平面、垂直与立体

而对高度的关注,对高空建筑的关注,相对来说就少很多了。笔者一直认为“垂直比水平更伟大”,因为“过度顺从或反抗重力”,搞不好都将是十分危险的,就如蹦极与在悬崖上采药。在崖壁上谋生的人,就其所获得在常人看来可能都是“微不足道”的,因而更让观者感到行为本身的伟大,让人肃然起敬。换言之,就中纬度地区而言,在地面上谋生的人口很多,而在垂直方向上活动的人就很少,因而在垂直面上也没有芸芸众生的残酷竞争。这种精神就像在北极地区生存一样,尽管那里也是地理“平面”性质的而不垂直,但在那里的挑战已转向了极端寒冷的天气,而不是人世间的竞争,故爱斯基摩人与在中纬度地区悬崖上谋生的人一样,他们那种精神都是值得“平地人”所敬畏的。在垂直面上,人们要么上要么下,挑战的是胆识与技能,指向自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悬崖上活动也往往直接关系到生命。

依据笔者自己的学术经历与研究经验,旅游研究对港的关注可能还是相对较多的,因为港湾这个词很常见,但研究深度可能还处于一般性的论述阶段,研究内容的文字表达多为建议性的,工作性、业务性与展望性较强,比如谈谈朝着发展港湾旅游方向发展的可行性,个人性地主张要发展港湾旅游,而对港湾的文化研究可能就比较少一些,相对而言缺少有深度的思考,也可能缺少相对细腻的关于文化理念的辨识性研究工作。笔者偏好于阅读有文化深度有启发的旅游文献,如思考港湾与码头有何区别与关系那样的论文,港湾或许提示着一种安全与关系人间,提示着从地理环境走向经济的那样一种意境,空间尺度较大,而古码头则更加具体,往往提示着社会学语境,提示着货物的到达与出发,提示着物质利益分配关系,还有就是提示着在近代史意义上的某种“码头文化”。

港湾意境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平面性质,那是地理的平面情景,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是绝对没有起伏,地形还是有高差变化的。虽然其中也多少有高低变化,但那种高低之差无法与平面之广大相比,即地理之理主要是讲地面规律的,而高出来到空中的地形,已不好说是地而反而是山了。即便是讨论山,那也是在讨论地理之山,即在哪些地方应该有高山,其是怎样形成的,而没有专门讨论山本身。山是通过地壳运动形成的,还是风蚀后的残留物,坚硬的岩石容易被留下来而成了山,在旅游地理学中少有这样的思考。若只讲山之高,为何要高,是可以有一门专门的“山岳学”的。水平之移动更多地体现了人的辛苦与疲劳,考验的是耐力,但也往往与物质利益有关,如“行与不行”的“行”,“行”往往暗喻着去取,可能是为了“取什么东西”,为了生存,也即水平移动常有功利性。当然这都是相对的,长腿跋涉情景就有毅力在其中了,而中短途或与“无利不起早”情形有关。

为此笔者通过中国知网进行了查找,结果没有发现与“湾塔”有关的旅游学术研究论文,就连一般性文章都少见。有一篇介绍“西港塔”的文章,说的是法兰克福最新和最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之一,该文章实为介绍一个规划项目,虽然没有署名,但可认为署名即为设计者。港塔与湾塔还不太一样,湾是地理现象,港是经济现象,两者相近,但性质发生了变化。西港塔其实是西港之塔的意思,港和塔还没有组成一个固定搭配。西港塔虽然为新建筑,但“港塔”那两个字及其相对应的地理实景,怎能不让人联想到选址上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这个期刊,也是在介绍法国,还是关于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另一篇文章则介绍了“塞夫勒港塔楼群”。而关于国内相应的研究,也发现了一篇还是发生在建筑学科里的文章,该文讨论了杭州湾塔建设问题,这里选词是湾塔而不是港塔,那是一篇完全的关于工程建筑方面的论文,专业性非常强。

二、湾塔的文化情景

(一)食物性:地理输送的自然恩赐

根据项目技术方案,该项目实施地点为丘北县双龙营镇麻栗树村,该村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稻田平整集中,年平均气温为18-20℃,年均降雨量900-1200毫米,主要居住着汉族和彝族。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到合作社统一实施,项目实施面积为120亩。

(二)人间性:海湾满足一些人性需求

从海上角度,港湾可以有三层意思。第一,港湾往往意味着安全、避风港等。第二,意味着人间娱乐,因为在海上漂泊的人一旦靠岸,想必会选择放松,以此补偿在海上多日的寂寞难忍。人有七情六欲,从海上与江湖人的角度,那种诱惑更为强烈。第三,在海湾可以展示“成果”与“汇报”见闻。靠岸后会有货物被搬上岸,船长会向人们讲述出海的见闻和所遭遇的风险,船长在过去也被认为是有见识的人,是当地社会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由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供应链上企业地位平等,信息能高效、流畅地传递在供应链中,使得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信息都公开透明,大大减少企业之间的猜疑,在这样透明公开的信息环境下,能促进多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减少某些权威中心为自己私立而破坏市场环境的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

(三)结合性:自然与人文

如上所述,海湾是自然地理的,而海湾或港湾的建设则是人文的。湾塔既是“平面”的,也是“垂直”的,两者组成了一个“立体”意象。湾塔同时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身边的,也是远方的,既是地面的,也是高空可瞭望的。人文建设原本是为了利用自然,为了生活与生存,为了发展生产,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在功能的基础上,也好像有点偶然性,但其实一定是必然性地连带出了精神意义,如塔的建设就走向了垂直方向,而垂直是代表精神的。塔的建设既为了瞭望,也可以是为了供水,那些功能性的作用却衍生出来文化学者所认为的精神价值,普通旅游者在“潜意识层面”也会有这种精神层面的意识。

三、地方感潜质地区与敬畏点

(一)发现文化的潜质地区

旅游开发如火如荼,旅游投资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开发领域,而选择哪里开发,其中一个尚未被重视的方面,可谓是选择有文化潜质的地方,即思考哪些地方在将来可能会让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都容易产生地方感,哪些地方会出现让人记住的地方性,湾塔一词作为一个概念提示了这一点。本文强调了湾塔一词,但研究思想不仅限于湾塔,其他或大或小的地理情景也可以提示着这一点,如城铁终端地段、河流交汇处、河流转弯处,以及山南山北、湖东湖西等,或都可以是具有潜质的地区,在项目选址调研中应持有这种文化意识。

(二)湾塔地理的敬畏体系

湾塔语境提示着应有的敬畏,对于这些敬畏应该做到可圈可点。如敬畏于海湾,敬畏于天空,敬畏于人间。关于天空敬畏,是通过工程而呈现的,在塔的功用之上还承载着与功用无关的精神。关于对塔的敬畏,可认为有三种形式,一是对水塔本身的敬畏,如此高的塔当初是如何建设的,其对聚落有什么作用;二是对如教堂的敬畏,很多教堂都有塔的成分,高耸于天空;三是敬畏于登高,即当人登高远望,以及俯视群山峻岭和人间,不能说没有产生对生命的敬畏,这是与“恐高心理”捆绑在一起的敬畏意识。关于塔,第一种是功能的敬畏,敬畏于生活之水来自那里,敬畏于人类建设了水塔。第二种敬畏是敬天,故不少城市的建筑不会高于教堂的塔尖,至少不敢临近而争高。而第三种敬畏,有可能直接关系生命。

通过讨论,本文得到如下几点结论以及相关贡献。第一,湾塔区是值得作为旅游开发的选址地区,要关注有潜在文化意义的地理环境,有些地方有利于在未来生成地方感,培养成地方性。第二,旅游开发要注意对地理环境单元进行技术性文化解读,如港湾的湾是向陆地突入进来的,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食物因输送向前进了一步,是“自然地理的食物输送”,其也意味着让更多人有了可以“捕食”的落脚点,而岬角却不具有这一特征,岬角上无法容纳太多人,而且站在岬角上还有高度差的危险。岬角的精神性更强,物质性较弱,容量较小,不适合于开展大众旅游,而湾塔区却恰恰相反,湾塔区具有精神性,物质性也很强,很适合于大众旅游,而且还有品味。因而不能只停留在意义层面上进行讨论,而是要关注技术文化,技术文化即对细节进行有层次有节点的解读。第三,在旅游开发选址中,要注意平面地理与空间垂直性的结合问题,要尽量选用具有一定立体感的空间,若“垂直性”较强,或可以建设“寨子”“隘口”项目,而若水平性较强,可建设湾塔项目,即相当于通过人间的工程建设,提高垂直向上的意境氛围。

罗浮山一直有岭南蓬莱一说,“蓬莱”按杜宝《大业杂记·隋西苑》,宋苏易简《学士院》、北宋曾巩《道山亭记》、明计《园冶》等古籍所描述:“应形如水中漂浮的山体,周边水烟淼淼,山上道观飘渺。”罗浮山在清代陈琏的《罗浮山志》引《罗浮记》云:“浮山乃蓬莱一岛,尧时洪水所漂,浮海而来与罗山合而为一,今山上犹有东方草木及蓊(红)翠,越王三鸡”[16]171。罗浮山山上终年水雾缭绕,其罗山与浮山又为东江的两条分支,罗水与浮水所环抱。形成惠州地区江河环绕山地蓬莱式道教祭祀场所的原型。

参考文献

[1]郑曦,赵新宇,陈安.台州国际邮轮码头选址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19(4):49-51.

[2]林森,田永中,刘心怡,王晓燕,高凡.基于GIS技术的旅游项目选址评价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1):1-5.

[3]施耐德·舒马赫建筑设计事务所[J].城市环境设计,2012(9):184-191.

[4]多米尼克·佩罗建筑师事务所. 塞夫勒港塔楼群:城市之光[J].城市环境设计,2013(9):202-213.

[5]陈海洲,王洪军,张其林.杭州湾观光塔铸钢节点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 ,2009,39(8):89-91.

[6]苏红.湛江市“港湾游”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6):482-483.

[7]陈创福.临高县发展港湾经济的对策思考[J].新东方,2009(9):18-20.

[8]宦震丹.旅游视角下古码头地方性构成与塑造:以镇江西津渡为例[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4.

[9]王雄.汉水古码头及其文化特质[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0(2):99-103.

[10]和青君.武汉既济水塔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策略[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21(2):10-13.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 F590.8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  

湾塔:旅游开发项目选址的文化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