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彬 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化学的学科特点表明:“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揭示化学规律,使化学实验与探究学习有机结合,还能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的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所以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爱实验才爱化学的。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充分利用实验这一手段。但是教材中也有一些实验由于器材、实验条件等限制,实验的可操作性或有效性受到影响。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实验资源,多角度挖掘实验教学蕴含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老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挖掘实验的探索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并在实验中观察,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教材中有些实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上无法直接进行,所以老师对教材实验只能“以讲代做”。但是由于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直接经验不足,对实验的想象容易走样、变形,甚至导致形成模糊概念,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变“讲”为“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独立实验,在动手实践中习得新知。例如,在讲授灭火的原理时,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对通过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灭火很容易理解,但对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同样可以灭火总是持怀疑态度,对用扇子扇灭蜡烛误认为是隔绝氧气。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灭火的原理,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恰当的实验设计,不仅能使学生避免进入思想误区,认清问题的本质,更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创新能力。
二、改进和完善实验装置,渗透绿色节能环保理念
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学生理解空气成分的重要实验,课本提供了加热铜粉的实验,但是在习题的考察中经常通过利用“红磷燃烧”考察这部分内容。利用红磷反应测空气中的氧气,发生装置为大号集气瓶,使用的药品过多,容易造成浪费,而且生成五氧化二磷用冷水吸收还容易生成偏磷酸,对健康不利,因此实验中如何防止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反复思考,我们对装置做了改进(如图2所示)。
【案例】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装置:在试管中铺一层细沙,从外壁把具支试管等分成五份,塞紧橡皮塞,并在具支试管的分支上用橡胶管连接一个针管。
图1.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操作及现象:
1.组装好仪器,拉动活塞以检查装置气密性,确保活塞处和止水夹处气密性良好。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并把蓝色溶液注入针管;用纸槽在试管底部铺上一层细沙,放入擦干的白磷并迅速拧紧瓶盖。
3.把试管底部放入热水中以引燃白磷,待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让针管内的水自然流进试管。
4.实验现象与结论:打开止水夹后,针管内溶液倒流,并且试管内液面上升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五分之一,即氧气占空气体积约五分之一。
实验设计优点:通过此实验装置的完善,不仅可以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约是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还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测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原理。实验装置的改变,不仅使实验的节能环保功能增强了,而且实验效果更为明显,实验教学功也能得到了完善。
三、巧设化学实验,验证问题假设
所谓“问题假设”就是学生根据已知的原理和事实,对未知的现象及规律作出的假定性说明。日常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提出的假设性的问题验证,老师一般以实验验证为主,逻辑证明为辅。
在“氢氧化钠的性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并完成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我们提出的假设,获得问题的解决,取得探究的成果。例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在教学中,我们引领学生设计了两类验证实验。
问题假设: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图2. 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方案
结合教学内容开发探究性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溶于学生探究活动中,转变成“验证学生提出的假设”的实验,结合对实验结果的思考与分析,达到探究的目的,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先“放”,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实验药品,不告知学生实验方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反应”提出假设并设计出检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当然,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设计出的实验方案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对学生可能设计出的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多地提供实验药品,以免牵制学生的思维。后“收”,在探究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探究后所得的结论进行交流和总结,是对“放”的归纳和提升。教师让学生汇报本组实验方案和结论,同时鼓励其他小组提出不同的方案,特别是具有创新性的方案,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拓展思维,最终对所有方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做好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更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做好一些优于教材的改进实验,提高实验的教学功能。一个“新,奇,巧”的实验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于教学,在教学中发挥其教育功能,也不是一个好的实验。所以改进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学会知识,真正在实验中实现自我体会、自我感悟,进而获得新知、增长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对化学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新兴趣。
论文作者:顾文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学生论文; 化学论文; 试管论文; 氢氧化钠论文; 氧气论文; 方案论文; 装置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