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满意度指数B重测信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永波[1](2021)在《高中生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以许昌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高中生面临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往往会出现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如考前焦虑、抑郁、烦躁等,导致对生活的满意度降低。学业压力是高中生主要的压力源,河南省作为高考大省,近年来高考人数超过100万,许昌市作为河南省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中等梯度水平城市,该地区的高中生升学竞争力较大,大众在高度重视高中生升学问题的情况下,可能会忽视高中生身体活动与睡眠质量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调查和了解高中生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现状,探讨高中生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以及身体活动和睡眠质量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引起人们对高中生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注,尝试从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两方面寻求提高高中生生活满意度水平的方法,为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以高中生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中外数据库检索期刊、优秀硕、博士论文为本研究提供支撑。在河南省许昌市5所高中,每所高中三个年级各抽取2个班共1127名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的内容包含基本信息(性别、年级、现居地、是否为独生子女)、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睡眠质量(Sleep quality,SQ)、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LS),其中身体活动测量工具为学龄儿童健康行为问卷(HBSC)、睡眠质量测量工具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生活满意度测量工具为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采用Excel2016整理数据,运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调查基本情况;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性别、年级、现居地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运用Person相关分析身体活动与睡眠质量、身体活动与生活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再用线性回归分析身体活动和睡眠质量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1)高中生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为16.72分,高三年级生活满意度低于高一、高二年级,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高中生一周参加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到推荐量的人数为5.1%,男生身体活动的天数高于女生,高二年级身体活动天数高于高一、高三年级,其中高三年级最低,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高中生PSQI平均得分为7.30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高三年级PSQI得分高于高一、高二年级,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2)高中生生活满意度与PSQI总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405,p<0.01),与PA存在正相关关系(r=0.219,p<0.01)。(3)上学日PA(β=0.113,p<0.01)、周末PA(β=0.113,p<0.01)对高中生生活满意度达到3.9%的预测作用,主观睡眠质量(β=-0.181,p<0.01)、睡眠持续性(β=-0.080,p<0.01)和日间功能紊乱(β=-0.311,p<0.01)对高中生生活满意度达到22.9%的预测作用。研究结论:(1)许昌市高中生生活满意度、身体活动、睡眠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生活满意度、睡眠质量随年级增长呈下降趋势;身体活动男生高于女生,高二年级最多,其次是高一、高三年级。(2)许昌市高中生身体活动与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身体活动与生活满意度在整体上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3)许昌市高中生身体活动、睡眠质量能够显着预测高中生生活满意度,睡眠质量对高中生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程智[2](2021)在《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对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Consumer Satisfaction in Nursing Home Questionnaire)进行汉化并将其用于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调查,进而分析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建设社区养老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rislin模式对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CSNHQ)进行顺译、回译和跨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CSNHQ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法,根据经济层次不同于2020年8-10月在武汉市江汉区、汉阳区、硚口区、东西湖区各选一家,共4家社区养老院17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评价问卷的信效度。应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答案分布法、决断值分析及相关系数法对条目进行筛选;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共同评价问卷的信度;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评价问卷的效度。采用分层抽样法,根据不同经济层次于2020年10月-12月选取武汉市汉阳区、硚口区、江汉区、江岸区各两家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共266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采用Epidata3.1双人录入数据,SPSS23.0分析数据,统计描述时,定量资料使用平均数±标准差、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资料的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描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中文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共有34个条目,信效度良好;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6,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3~0.933;问卷重测信度为0.940,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748~0.991;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89,其各维度的分半信度为0.837~0.92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2.194%。本研究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得分为128.58±22.19,高于平均分的人数占比53.76%。餐饮及活动是得分最低的两个维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职业、Barthel指数评定得分、自觉健康状况、经济情况主观感受、亲友探访频率是影响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研究对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Consumer Satisfaction in Nursing Home Questionnaire)进行汉化,中文版问卷包含6个维度34个条目,与原问卷理论结构一致,中文版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测评我国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本研究中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水平中等偏上。性别、年龄、职业、Barthel指数评定得分、自觉健康状况、经济情况主观感受、亲友探访频率是影响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政府应提高老年人福利减轻养老负担、弘扬敬老传统美德;社区养老院应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饮食、宣传锻炼的重要性、提供多种活动参与途径、劝导子女多看望及与医疗中心合作。
陈艳玲[3](2021)在《童年期虐待与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戒毒者心理行为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使用障碍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童年期虐待(Childhood maltreatment,CM)与毒品使用障碍关系密切。本研究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戒毒者童年期虐待各类型的检出率,童年期虐待各类型与抑郁症状、情绪调节障碍、毒品使用行为、戒毒意愿以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关系路径,旨在为毒品滥用的预防和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为保证调查信息的可信性和真实性,以自愿参加为原则,在安徽省成人强制隔离戒毒所共招募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为主的戒毒人员1173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每组约60人的团体施测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物质使用行为特点、童年期虐待、抑郁症状、情绪调节障碍、戒毒意愿及生活满意度。采用AMOS21.0软件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SPSS23.0软件计算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以考查所用问卷对戒毒人员的适用性。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组间差异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组间差异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或K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率和频率分布对其描述,并通过χ2检验对组间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分析。童年期虐待各类型对戒毒人员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或者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通过PROCESS for SPSS软件的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检验,探索性分析童年期虐待各类型对戒毒人员心理行为特征影响的路径模型。结果本研究所用问卷适用于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戒毒者,且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1.戒毒者童年期虐待检出结果:戒毒者童年期虐待的总体检出率为44.6%,仅存在1种童年期虐待经历的为20.6%,存在两种和以上童年期虐待经历的为24.0%。童年期虐待各类型的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情感忽视26.5%、躯体忽视24.6%、性虐待18.0%、躯体虐待7.5%以及情感虐待5.5%。男女性别在情感忽视、情感虐待、性虐待检出率上的分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962,p=0.008;χ2=4.841,p=0.028;χ2=4.245,p=0.039),其中性虐待经历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经历的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2.戒毒者抑郁症状检出结果:戒毒者抑郁症状(BDI-Ⅱ≥14分)的检出率为56.9%,其中轻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20.8%,中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21.6%和重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14.6%;性别在抑郁症状(BDI-Ⅱ≥14分)的检出率上的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7.601,p<0.001),表现为女性抑郁症状的检出率高于男性;性别在抑郁症状程度分类(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上的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6.151,p<0.001),表现为女性中重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偏高。3.童年期虐待对戒毒者心理行为特征影响的结果:在控制一般人口学和毒品使用行为因素下,童年期虐待类型中的性虐待(a OR=1.398,95%CI:1.018~1.921)、情感忽视(a OR=1.566,95%CI:1.185~2.071)和躯体忽视(a OR=1.602,95%CI:1.203~2.134)能增加戒毒者抑郁症状(BDI-Ⅱ≥14分)发生风险。在控制一般人口学因素下,性虐待(β=2.667,p<0.01)和情感忽视(β=1.694,p<0.05)能正向预测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情感忽视(β=0.857,p<0.01)和躯体忽视(β=1.003,p<0.001)能正向预测情绪知觉困难的严重程度,情感虐待(β=0.881,p<0.05)和性虐待(β=0.667,p<0.01)能正向预测冲动控制困难的严重程度;情感忽视(β=-1.787,p<0.001)和躯体忽视(β=-1.012,p<0.05)能负向预测生活满意度程度;性虐待(β=-0.760,p<0.05)能负向预测首次使用毒品年龄;性虐待(β=-0.935,p<0.001)能负向预测首次性行为年龄;性虐待(OR=2.044,95%CI:1.432~2.916)是高平均MA使用频率的危险因素;性虐待(β=0.080,p<0.01)和情感忽视(β=0.079,p<0.05)能正向预测戒毒意愿分数。在控制一般人口学因素下,童年期虐待经历种类个数能显着预测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β=1.518,p<0.001)、情绪知觉困难严重程度(β=0.383,p<0.001)、冲动控制困难严重程度(β=0.205,p=0.009)、生活满意度程度(β=-1.057,p<0.001)、首次性行为年龄(β=-0.161,p=0.004)以及戒毒意愿分数(β=0.042,p<0.001),提示童年期虐待经历对上述变量的影响可能存在剂量反应关系。4.童年期虐待各类型对戒毒者心理行为特征影响的路径分析结果:本研究探索性分析了童年期虐待类型对抑郁症状、平均MA使用频率及戒毒意愿影响的路径模型,发现性虐待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中存在冲动控制困难的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0.182,95%CI:0.091~0.283);情感忽视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中存在生活满意度的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0.068,95%CI:0.037~0.105);性虐待与平均MA使用频率的关系中,未发现其他影响因素的中介作用或调节作用;情感虐待与戒毒意愿的关系中存在冲动控制困难(中介效应值=0.026,95%CI:0.007~0.055)、抑郁症状(中介效应值=0.091,95%CI:0.051~0.141)、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值=0.023,95%CI:0.007~0.049)的完全中介作用以及冲动控制困难和抑郁症状的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0.034,95%CI:0.019~0.055);情感虐待与戒毒意愿的关系中还存在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症状的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0.011,95%CI:0.005~0.020);情感忽视与戒毒意愿的关系存在情绪知觉困难(中介效应值=0.022,95%CI:0.006~0.041)、抑郁症状(中介效应值=0.036,95%CI:0.019~0.060)、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值=0.018,95%CI:0.002~0.037)的部分中介作用以及存在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症状的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0.008,95%CI:0.004~0.016)。结论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戒毒者的童年期虐待及抑郁症状值得关注;童年期虐待对戒毒者的抑郁症状、情绪调节障碍、生活满意度均有预测作用;童年期虐待对戒毒者的首次使用毒品年龄和平均MA使用频率等毒品使用行为以及首次性行为年龄均有预测作用;性虐待可以直接影响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也可以通过情绪调节障碍而间接影响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情感忽视可以直接影响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也可以通过生活满意度而间接影响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可以通过情绪调节障碍、抑郁症状和生活满意度影响戒毒意愿。
李庆安,孙睿,林崇德,王黛柔,邓建军,任正伽[4](2020)在《西方心理学的期望理论与儒家修身模型的整合——学生深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主观幸福感量表至少存在四个致命的弱点。为此,以深层幸福感理论、Vroom的期望理论和儒家修身模型为本位,结合当代学生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提出了学生深层幸福感结构的三项假设:(1)学生深层幸福感由修身和修身奖励满意度构成。其中,修身属于深层幸福感的前因成分,而修身奖励满意度则属于深层幸福感的后果成分;(2)修身涉及君臣、父子、昆弟、朋友、事亲、知人、知天和素位而行的主题;(3)修身奖励满意度涉及位、禄、名和寿的主题。基于这些假设,编制了由《学生修身问卷》和《学生修身奖励满意度问卷》构成的《学生深层幸福感问卷》。选取某二本高校大学生为样本A(242名)、样本B(598名)和样本C(197名)的有效被试,分别考察了《学生修身问卷》和《学生修身奖励满意度问卷》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基于两项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五点结论:(1)《学生修身问卷》和《学生修身奖励满意度问卷》构成《学生深层幸福感问卷》;(2)《学生修身问卷》的结构包含三个因素:社会资本、积极错觉和热爱学习;《学生修身奖励满意度问卷》的结构仅包含一个因素——修身奖励满意度;(3)《学生深层幸福感问卷》具有出色的结构效度、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可接受的重测信度;(4)《学生深层幸福感问卷》评估的是幸福感,而不是别的概念;(5)《学生深层幸福感问卷》不仅具有评估和解释幸福感的功能,而且具有加强社会资本等教育功能。
刘腾[5](2020)在《中国大学生恋家心理的量化与质性研究》文中提出恋家可以被定义为,因为当下面临的或即将到来的因为要与家和亲人分离而感到痛苦,同时也强烈的怀念过去环境,并且渴望回到过去环境的一种感受。本研究旨在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究恋家的维度及其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以便更深入的理解恋家。研究一分三次总共选取7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对《中国大学生恋家问卷》的编制,并对其信效度进行了检验;研究二借助研究一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恋家问卷、生活满意感量表(SWL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评抑郁量表(SDS)与一般人口学问卷分别测量402名大学生的恋家水平、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抑郁与一般人口学变量,探究了恋家与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的关系;研究三借助研究一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恋家问卷、成人依恋量表(AAS修订版)中文版本、生活满意感量表(SWLS)与一般人口学问卷分别测量402名大学生的恋家水平、依恋类型、生活满意度与一般人口学变量,考察了在不同依恋类型下,恋家的情感联结维度、联系频率维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四主要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对12名访谈对象进行个体访谈,探究其恋家水平与成长经历的关系。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大学生恋家量表分为3个维度,共18题,分别是情感联结维度、联系频率维度和家乡喜爱维度;(2)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以及父母生育年龄在恋家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3)恋家与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和抑郁均相关;(4)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在恋家和抑郁之间发挥多重中介效应,即恋家不仅直接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还能通过增加心理弹性和生活满意度间接降低抑郁;(5)对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恋家的情感联结是恋家的联系频率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中介变量;(6)恋家的心理意义在于家可以带给个体安全感,提供被支持、被包容的心理感受;(7)个体的人格发展,性格特点,认知方式都会影响恋家水平;(8)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文化均会影响个体的恋家水平;(9)与家人视频、纪录当下感受、寻找替代性满足物品、寻求社会支持和接纳可能都会降低恋家的负面情绪。
王誉铮[6](2020)在《青少年体像烦恼的影响因素及其注意偏向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像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态度和情感,这些认知、态度和情感又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行为。体像烦恼则是个体心理上的烦恼,因个体对自我体像感觉到失望,导致个体自身的审美观念或审美能力出现认知偏差。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较差,会影响他们的自尊、自信、人际交往和学业等,并增加他们的体像烦恼。本研究考察青少年体像烦恼的现状、探讨生活满意度和自尊对体像烦恼的影响、青少年体像烦恼的注意偏向,从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以降低青少年体像烦恼,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本研究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问卷调查以海南省海口、文昌和琼海三地4所中学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共815人;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筛选出有体像烦恼的青少年为实验被试,采用点探测范式进行实验。得出以下结果:(1)青少年总体像烦恼检出率为19.1%;形体烦恼检出率为35.8%;性别烦恼检出率22.7%;性器官烦恼检出率为3.6%;容貌烦恼检出率为23.3%。(2)青少年体像烦恼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关注自身体像,烦恼水平更高;体像烦恼存在年级差异,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关注自身体像,烦恼水平也更高。(3)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生活满意度高于女生;生活满意度还存在学段差异,初中生在友谊、学业、学校、环境和总体生活满意度上高于高中生,高中生在自由满意度上高于初中生。(4)青少年自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女生。自尊还存在学段差异,初中生自尊水平高于高中生。(5)生活满意度与体像烦恼存在负相关,自尊与体像烦恼存在负相关,生活满意度与自尊存在正相关。(6)生活满意度和自尊对体像烦恼均有预测作用。其中,青少年生活满意度越高,总体像烦恼越低;青少年自尊水平越高,总体像烦恼越低。(7)自尊在生活满意度和体像烦恼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生活满意度通过自尊影响青少年的体像烦恼水平。(8)青少年的体像烦恼存在注意偏向。
刘超越[7](2020)在《青少年生命意义感发展状态及其与幸福感和学校投入的关系》文中指出为了探究青少年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状态及其与幸福感和学校投入的关系,设计了两个子研究:研究一参考Steger生命意义理论模型、Macia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以及跨理论模型行为改变阶段中的前思阶段,构建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状态理论模型并编制初始量表,对364名高一、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后,形成正式量表;通过对600名高一、大二学生进行正式量表测量,从而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考察,最终使用正式量表对全国94253名年龄范围在13-23岁的青少年对生命的意义的探索程度进行调查;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51名高一、大二学生进行生命意义感发展状态、幸福感及学校投入的调查,考察青少年生命意义感发展状态与幸福感和学校投入的关系;并通过追踪调查,采用交叉滞后的研究方法考察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状态与幸福感和学校投入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最终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青少年生命意义感发展状态包含建立、寻求、早闭、扩散、过度寻求5种状态,且基于上述模型编制的生命意义感状态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青少年对于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思考程度及态度的测量工具;(2)寻求生命意义是青少年对于生命意义探索及思考的主要状态;(3)女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水平高于男生;(4)生命意义感的建立、早闭、寻求水平对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存在积极作用,其中建立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强;扩散、过度寻求水平对青少年积极发展存在消极作用。
肖蓉[8](2020)在《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一、研究意义与目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与评价,而对于精神生活质量,却缺乏客观的衡量和评价方法。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备受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目前少有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拟编制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量化评价我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和特点,深入考察其相关因素,为探索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策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依据。二、方法:1.通过对开放式调查的质性研究获取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综合文献法、访谈法、专家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形成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条目池。以专家评价法评价其内容效度并对条目进行删减和修改,形成量表的预测版。2.对1573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试,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条目并确定量表结构,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后确定量表的正式版本并制定量表的结果解释标准。3.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生命意义感量表(MLM)、简式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患者健康问卷抑郁9条目(PHQ-9)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等对来自全国11省849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表现特点,与生活质量、心理、行为等身心健康变量的关系,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初步探索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三、结果:1.质性研究显示:精神生活对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极为重要,可表现为学习求知、精神追求、课外实践、人际和谐与休闲娱乐的五维结构,并可细分为13个亚维度。积极良好的精神生活是健康的重要组成。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及其测量学性能:(1)QOSLS-CS共有32题,包括2个领域,10个因子。其中精神追求、精神信仰、精神成长、精神乐观、人生态度属于内隐性精神生活领域;学习进取、阅读求知、休闲实践、亲密关系、人际关系属于外显性精神生活领域。(2)结构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10个因子可解释总量表变异的72.73%。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一阶与二阶模型拟合良好。χ2/df<3,RMSEA值<0.05,GFI、NFI、RFI、CFI值均大小0.9。各项参数值均达到统计学要求。10个因子间的相关在0.399~0.713之间,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684~0.829,量表的内部结构效度良好。(3)效标效度:量表总分、内隐及外显性精神生活与生活满意度、生命意义感及幸福感的相关在0.600~0.797之间,呈高度相关;量表总分与抑郁的相关为-0.356。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4)信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分别为0.950、0.907。10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37~0.854之间;分半信度在0.630~0.832之间。285名被试在间隔2周后的测得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9,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07~0.841之间,量表的各项信度指标均达到理想水平。(5)采用心理测量学中的标准参照分数进行QOSLS-CS的结果解释,将原始分进行百分制转换,得分<50分为很低水平,50~59.99分之间为较低水平,60~69.99分之间为中等水平,70~79.99分为较高水平,≥80分为很高水平。五级划分标准合理,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3.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特点: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得分为(66.22±13.67),各维度中亲密关系得分最高(74.88± 18.28),休闲实践维度得分最低(59.33±18.60)。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很低者占10.9%,较低者占19.1%,中等者占29.4%,较高者占25.5%,很高者占15.1%。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1)除年级以外,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存在多方面的人口社会学差异,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是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者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大学生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更好(P<0.01)。(2)“有无人生座右铭”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面最为广泛。此外“有无理想信念”、“家庭经济状况”、“地区”等因素的影响也较为广泛。人口社会学因素可解释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方差变异的9.8%。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理、行为因素的关系。(1)与健康及积极心理因素的关系。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WHO生活质量、生命意义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7、0.650、0.433、0.622。(2)与消极心理因素的关系。①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05。无抑郁者的精神生活质量总分(69.93±12.76)及其各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有抑郁者(61.13±13.23),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抑郁筛查阳性率越高(72%VS 59.4%VS 42.2%VS 29.3%VS 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4.273,P<0.001)。②有自伤自杀意念者的精神生活质量(61.62±14.13)显着低于无自伤自杀意念者(68.46±12.86)。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自伤自杀意念筛查阳性率越高(56.3%VS 43.7%VS 30.6%VS 25.0%VS 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927,P<0.001)。(3)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的关系。①运动频率越高者,在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的表现越好(P<0.001);中、大运动量者在精神生活质量表现上均优于小运动量者(P<0.001)。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更多为中、大运动量者(χ2=155.276,P<0.001)。②每天网络使用时间少的大学生(0-3小时)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得分更高。网络使用时间很多者(8小时及以上)的精神生活质量较其它人更低(P<0.001)。(4)心理行为因素较人口社会学因素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表现的影响更大,其解释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的方差变异高达53.7%。四、结论:1.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维性的特点。良好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元素。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能和应用价值。3.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呈负偏态分布,40.6%的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良好以上水平。大学生在亲密关系、人生态度、精神追求上的满足度较高,在学习进取与休闲实践活动上的满足度较低。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受到多种人口社会学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更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更高。人口社会学因素总体上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较低。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个体身心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的总体生活质量更高,在生理、心理、社会领域上的表现上更好;他们有更高的生命意义感、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更少的抑郁情绪,更低的抑郁障碍阳性率;更少的自伤自杀意念;更多的体育运动行为;更少的网络使用。健康相关的心理与行为变量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具有高度的影响。
王珊[9](2020)在《正念干预研究现状及其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中国背景下正念干预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系统把握国内正念干预的研究现状;探讨心理弹性10条目量表(CD-RISC10)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中的适用性,分析心理弹性及正念在AS患者正念潜在特质上的差异,并依据心理弹性动力系统模型,探讨AS患者的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符合临床患者住院时长的短期正念训练方案,探讨短期正念训练对AS患者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CNKI数据库中建库至2018年期间收录的涉及正念干预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采用便利取样对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山西省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228名住院患者,采用一般个人情况调查表、心理弹性10条目量表(CD-RISC10)、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情绪调节策略量表(ERQ)、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FAI)、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ROC曲线分析,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采用配对法将符合标准的68名AS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短期正念训练,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两次心理测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有效文献439篇;国内正念干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点:正念疗法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正念减压疗法的应用、正念冥想在医护人员中的应用、正念干预对心理健康和运动表现的影响、正念认知疗法的应用、正念疗法对幸福感的影响。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中文版CD-RISC-10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3,分半信度为0.846;与正念水平、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p<0.01),而与消极情绪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01);CFA表明,单维模型拟合指数较好;心理弹性高分组被试得分显着高于低分组;ROC曲线表明,量表的截断值为29.5,灵敏度为0.647、特异度为0.739、Youden指数为0.386。(2)AS患者心理弹性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是否存在并发症及发病前是否存在劳累和情绪问题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心理弹性与正念、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情绪调节策略、家庭关怀度及社会支持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p<0.01);而消极情绪、神经质与其他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01)(4)不考虑一般资料时,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为:家庭关怀指数、神经质、开放性、严谨性、主观支持、觉知地行动、消极情绪、认知重评、支持利用度、外向性、观察和宜人性;考虑一般资料时,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为:家庭关怀度、神经质、开放性、婚姻状况、不判断、认知重评、严谨性、职业、观察、并发症、宜人性、表达抑制、文化程度、消极情绪和觉知地行动。(5)AS患者正念潜在类型可分为高正念、不判断的观察、低正念、不判断的描述4类;不同正念类型的AS患者在正念各维度及总分、心理弹性得分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干预研究结果显示:(1)干预前,两组被试除了在觉知地行动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他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被试在正念的5个维度、正念总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度4个维度、家庭关怀指数、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评定总分上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消极情绪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家庭关怀度中的亲密度上和社会支持评定中的客观支持上两组被试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对照组干预前后除了在正念中的不行动水平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外,其余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干预后正念及其5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情绪调节策略及其2个维度、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度及其5个维度、社会支持及其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均显着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消极情绪显着低于干预前(p<0.01);但在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上,干预前后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正念和家庭关怀度指数的干预主效应显着(p1<0.05,p2<0.01);正念、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情绪调节策略、家庭关怀度指数和社会支持评定的时间主效应显着(p<0.05);各测量指标在时间和干预上的交互作用显着(p<0.05)。结论:(1)国内正念干预研究起步较晚,具有跨学科性,未来要增加正念干预的实证研究,提高正念干预疗效的可信度。(2)中文版CD-RISC-10单维性较好,在AS群体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对于筛查AS患者的正念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助于开展后续的心理治疗,建议临床使用。(3)AS患者的重要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依次为:家庭关怀指数、开放性、严谨性、主观支持、觉知地行动、认知重评、支持利用度、外向性、观察和宜人性,符合心理弹性动力系统模型。(4)AS患者的心理状况在不同正念潜在类别上存在差异,对AS患者的心理干预可根据不同正念特质进行个性化的治疗。(5)短期正念训练能够提高AS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其保护性因素。具体表现为:短期正念训练能提高AS患者的正念水平、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策略(主要是通过提高认知重评)、家庭关怀度及社会支持,但对客观支持没有显着影响。此外,由研究结果无法准确得出短期正念训练对有觉知地行动、不行动、表达抑制这3个维度有显着影响。
兰晶[10](2020)在《基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是亿万中国人民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教师工作状态和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而且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幸福。“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好,则教育好,教育好,则国家好。教师幸福感对学生幸福感、家长幸福感和人民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幸福感是关系学生发展、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重要问题,研究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马丁·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运用于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研究,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与方法。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时代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以及核心概念的内涵,理清了研究思路;其次,对通过“中国知网”、“独秀”、“万方”、“超星”和“Springer”等中外数据库搜索到的关于教师幸福感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使本研究建立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第三,系统梳理了幸福理论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对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较详细地论述了马丁·塞利格曼的“真实的幸福”、“持续的幸福”和PERMA幸福模型,还将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其他幸福理论进行了比较。第四,基于塞利格曼的持续幸福理论,编制了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中小学教师PERMA幸福感问卷》,在14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出教师在积极情绪、意义、投入、人际关系、成就和总体幸福感六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深入分析了引发这些问题的6个主要原因,即:1.全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悲观性解释风格倾向阻碍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的产生;3.身体上的高强度重复性工作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心理上的投入;4.有待改进的学校管理导致中小学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5.职业认知冲突与低效能感严重影响中小学教师意义感形成;6.教师的功利性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成就感。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主要基于塞利格曼的持续幸福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有效措施:一是提高对教师幸福感重要性的认识,全社会都要为教师的幸福感创造条件;二是在学校建立乐观性解释风格,增进教师的积极情绪;三是改善教育工作模式,提高教师工作投入的质量;四是通过加强和改进人际关系,培育积极教育共同体,共同提升共同体成员的幸福感;五是发现意义,高境界生存与奋斗;六是创建尊师爱师助师文化,增进教师的获得感与成就感;七是开展教师幸福心理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存在的各不相同的幸福心理问题。
二、生活满意度指数B重测信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活满意度指数B重测信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以许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活满意度 |
2.1.2 身体活动 |
2.1.3 睡眠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身体活动与生活满意度 |
2.2.2 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 |
2.3 指标测量 |
2.3.1 生活满意度 |
2.3.2 身体活动 |
2.3.3 睡眠质量 |
2.4 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4.3 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基本情况 |
4.1.1 人口统计学变量 |
4.1.2 生活满意度 |
4.1.3 身体活动 |
4.1.4 睡眠质量 |
4.2 身体活动、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的差异 |
4.2.1 生活满意度差异 |
4.2.2 身体活动差异 |
4.2.3 睡眠质量差异 |
4.3 高中生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4.3.1 高中生身体活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
4.3.2 高中生身体活动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4.3.3 高中生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高中生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 |
8 致谢 |
(2)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回顾 |
2.1 国内外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评估工具研究现状 |
2.2 社区养老院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
3 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汉化 |
3.1 英文版CSNHQ的汉化 |
3.1.1 问卷的顺译 |
3.1.2 问卷的回译 |
3.1.3 问卷的文化调试 |
3.1.4 目标人群预调查 |
3.2 中文版CSNHQ的信效度检验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2.3 资料的收集 |
3.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3.2.5 质量控制 |
3.2.6 伦理原则 |
3.3 结果 |
3.3.1 问卷汉化和文化调试一般专家的一般资料 |
3.3.2 专家咨询的可靠性 |
3.3.3 问卷的汉化修订 |
3.3.4 问卷信效度检验结果 |
3.4 讨论 |
3.4.1 中文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的汉化 |
3.4.2 中文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
3.4.3 中文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
3.4.4 中文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3.5 小结 |
4 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调查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 |
4.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4.3.2 社区养老院老年人满意度现况 |
4.3.3 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讨论 |
4.4.1 社区养老院入住老人一般情况特点及满意度现状 |
4.4.2 社区养老院入住老人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政府方面 |
5.2.2 社区养老院方面 |
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6.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授权 |
附录B Consumer Satisfaction in Nursing Home Questionnaire |
附录C 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 |
附录D 社区养老院入住老人一般资料调查表 |
附录E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 |
附录F 专家文化调试及内容效度指数测评表 |
附录G 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童年期虐待与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戒毒者心理行为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物质使用行为特点评定 |
2.2.2 童年期虐待经历评定 |
2.2.3 抑郁症状评定 |
2.2.4 情绪调节障碍评定 |
2.2.5 戒毒意愿评定 |
2.2.6 生活满意度评定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4.1 数据收集及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 |
2.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2.4.3 测量量表在MUD戒毒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
3 结果 |
3.1 MUD戒毒者一般情况分析 |
3.1.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及性别差异 |
3.1.2 研究对象物质使用特点及性别差异 |
3.2 MUD戒毒者CM及心理特点 |
3.2.1 研究对象CM各类型的检出率及性别差异 |
3.2.2 研究对象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及性别差异 |
3.2.3 研究对象情绪调节障碍、戒毒意愿及生活满意度的性别差异 |
3.3 MUD 戒毒者CM与心理行为变量的关系 |
3.3.1 研究对象CM与一般人口学及毒品使用行为变量的关系 |
3.3.2 研究对象CM与心理特征变量的关系 |
3.4 CM各类型对MUD戒毒者心理行为变量的影响 |
3.4.1 CM各类型与抑郁症状检出风险的关系 |
3.4.2 CM经历对抑郁症状、情绪调节障碍及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
3.4.3 CM经历对毒品使用行为、戒毒意愿及首次性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 |
3.5 MUD戒毒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
3.6 MUD戒毒者MA使用频率及戒毒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3.7 CM经历对抑郁症状、平均MA使用频率及戒毒意愿影响的路径分析 |
3.7.1 性虐待/情感忽视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冲动控制困难/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3.7.2 性虐待对平均MA使用频率影响的路径模型 |
3.7.3 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对戒毒意愿影响的路径模型 |
4 讨论 |
4.1 MUD戒毒者一般人口学及物质使用行为特征 |
4.2 MUD戒毒者童年期虐待及抑郁症状的检出率 |
4.2.1 CM各类型的检出率 |
4.2.2 抑郁症状的检出率 |
4.3 MUD戒毒者心理变量、毒品使用行为变量与CM经历的关系 |
4.3.1 抑郁症状与CM经历的关系 |
4.3.2 情绪调节障碍、生活满意度与CM经历的关系 |
4.3.3 毒品使用行为与CM经历的关系 |
4.4 MUD戒毒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 |
4.4.1 MUD戒毒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
4.4.2 MUD戒毒者CM对抑郁症状影响的路径 |
4.5 MUD戒毒者平均MA使用频率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 |
4.6 MUD戒毒者戒毒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分析 |
5 结论 |
6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童年期虐待与毒品使用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正文中未展示的部分阴性研究结果及说明 |
附录2 |
一、个人简历 |
二、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三、在读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调查表 |
(4)西方心理学的期望理论与儒家修身模型的整合——学生深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Vroom的期望理论与儒家修身模型的整合 |
(一)深层幸福感理论 |
(二)Vroom的期望理论与深层幸福感理论的整合 |
(三)从儒家文化的修身到深层幸福感结构的假设 |
1.期望理论的努力与儒家文化的修身 |
2.修身在儒家文化中的核心价值 |
3.修身的途径与儒家修身模型 |
4.从“知”到“好学” |
5.从“知”到“忠恕” |
6.忠恕是东西方共同的核心价值 |
7.从“勇”到“素位而行” |
第二部分 学生深层幸福感结构的假设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研究Ⅰ 学生修身问卷的编制 |
(一)方法 |
1.样本 |
(1)样本A |
(2)样本B |
(3)样本C |
2.工具 |
3.程序 |
4.数据分析 |
(二)结果 |
1.探索性因素分析 |
2.验证性因素分析 |
3.信度分析 |
4.修身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
5.聚合效度检验 |
6.修身的主观收入类型比较 |
7.修身的城乡比较 |
8.修身的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比较 |
(三)讨论 |
研究Ⅱ 学生修身奖励满意度问卷的编制 |
(一)方法 |
(二)结果 |
1.探索性因素分析 |
2.验证性因素分析 |
3.信度分析 |
4.修身与修身奖励满意度的关系 |
5.聚合效度检验 |
6.修身奖励满意度的主观收入类型比较 |
7.修身奖励满意度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 |
(三)讨论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
(一)《学生深层幸福感问卷》的结构与心理测量学特征 |
(二)积极错觉与“阿Q精神” |
(三)Science杂志有关论文的理论构思与孔子的有关假设相互吻合 |
(四)《学生深层幸福感问卷》的评估与解释功能 |
(五)《学生深层幸福感问卷》的教育功能 |
(六)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方向 |
第五部分 结论 |
(5)中国大学生恋家心理的量化与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家”的概念 |
2.1.1 西方对“家”的解释 |
2.1.2 中国对“家”的解释 |
2.2 “恋家”的研究 |
2.2.1 恋家的概念 |
2.2.2 西方关于恋家的心理学研究 |
2.2.3 中国关于恋家的心理学研究 |
2.2.4 中国关于恋家的非心理学研究 |
2.3 恋家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研究 |
2.3.1 恋家与抑郁的关系 |
2.3.2 恋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
2.3.3 恋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2.3.4 恋家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
3 问题提出、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意义 |
3.2.1 理论意义 |
3.2.2 实践意义 |
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4 研究目的 |
3.5 研究假设 |
4 研究一:中国大学生恋家问卷的编制 |
4.1 研究目的 |
4.2 对象与方法 |
4.2.1 问卷条目收集与整理 |
4.2.2 调查对象及调查过程 |
4.2.3 数据处理 |
4.3 研究结果 |
4.3.1 项目分析 |
4.3.2 效度分析 |
4.3.3 信度分析 |
4.3.4 大学生恋家的现状分析 |
4.4 讨论 |
4.4.1 中国大学生恋家的结构模型 |
4.4.2 中国大学生恋家的现状 |
5 研究二:恋家对抑郁的影响:心理弹性和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
5.1 对象与方法 |
5.1.1 对象 |
5.1.2 方法 |
5.1.3 统计处理 |
5.2 研究结果 |
5.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2.2 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各量表差异比较 |
5.2.3 恋家与心理弹性、抑郁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5.2.4 恋家和抑郁的关系:心理弹性和生活满意度的多重中介作用 |
5.3 讨论 |
5.3.1 人口学变量在各变量上的差异 |
5.3.2 大学生恋家、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和恋家之间的关系 |
6 研究三: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恋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6.1 对象与方法 |
6.1.1 对象 |
6.1.2 方法 |
6.1.3 统计处理 |
6.2 研究结果 |
6.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2.2 人口统计学变量及依恋类型上的各量表差异比较 |
6.2.3 恋家各维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6.2.4 对于安全型依恋,恋家的情感联结维度在联系频率维度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 |
6.3 讨论 |
6.3.1 父母生育年龄在恋家和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 |
6.3.2 大学生依恋类型、恋家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7 研究四:大学生恋家的质性研究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对象 |
7.3 研究工具 |
7.4 研究方法 |
7.5 结果 |
7.5.1 不同恋家水平个体特点与差异的类属分析 |
7.5.2 不同恋家水平个体特点与差异的情景分析 |
7.6 讨论与改进 |
7.6.1 讨论 |
7.6.2 改进 |
8 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国大学生恋家量表(节选) |
附录 B 大学生父母依恋量表(节选) |
附录 C 孤独感量表(节选) |
附录 D 生活满意感量表(节选) |
附录 E 心理弹性量表(节选) |
附录 F SDS抑郁自评量表(节选) |
附录 G 依恋量表(节选) |
附录 H 恋家质性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 I 访谈前对于伦理问题的声明 |
附录 J 质性研究访谈逐字稿(摘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青少年体像烦恼的影响因素及其注意偏向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体像烦恼 |
1.1.1 体像及体像烦恼的含义 |
1.1.2 体像烦恼的测量 |
1.1.3 体像烦恼的影响因素 |
1.1.4 体像烦恼的危害 |
1.2 注意偏向 |
1.2.1 注意偏向的含义 |
1.2.2 注意偏向的实验范式 |
1.2.3 体像烦恼与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 |
2 问题提出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一:青少年体像烦恼的影响因素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工具 |
3.2.3 数据处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共同方法偏差 |
3.3.2 青少年体像烦恼的现状分析 |
3.3.3 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
3.3.4 青少年自尊的现状分析 |
3.3.5 青少年体像烦恼、生活满意度和自尊相关分析 |
3.3.6 青少年体像烦恼、生活满意度和自尊之间的回归分析 |
3.3.7 青少年自尊在生活满意度和体像烦恼之间的中介效应 |
3.3.8 青少年自尊、生活满意度和体像烦恼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3.4 讨论 |
4 研究二:青少年体像烦恼的注意偏向研究 |
4.1 实验假设 |
4.2 实验方法 |
4.2.1 被试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程序 |
4.2.4 数据处理 |
4.3 实验结果 |
4.3.1 青少年体像烦恼注意偏向的反应时差异比较 |
4.3.2 青少年体像烦恼注意偏向的正确率差异比较 |
4.4 讨论 |
5 总讨论 |
5.1 体像烦恼现状分析讨论 |
5.2 生活满意度现状分析讨论 |
5.3 自尊的现状分析讨论 |
5.4 体像烦恼、生活满意度和自尊的相关分析讨论 |
5.5 生活满意度、自尊对体像烦恼的回归分析讨论 |
5.6 自尊在生活满意度和体像烦恼中的中介效应讨论 |
5.7 体像烦恼的注意偏向讨论 |
6 教育建议 |
6.1 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体像 |
6.2 学校针对性干预青少年体像烦恼 |
6.3 家庭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 |
6.4 提高青少年自尊心和自信心 |
7 结论 |
8 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不足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附件 |
(7)青少年生命意义感发展状态及其与幸福感和学校投入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生命意义感 |
1.1.1 生命意义感概念 |
1.1.2 生命意义感的测量 |
1.2 生命意义感状态的理论启示 |
1.2.1 Steger生命意义理论的启示 |
1.2.2 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启示 |
1.2.3 跨理论模型的行为改变阶段的启示 |
1.3 生命意义感的作用 |
1.4 拥有意义与寻求意义 |
2 问题提出 |
3 研究一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状态量表编制及现状描述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一A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状态量表编制 |
3.2.1 量表题项的编制 |
3.2.2 预测量表内容 |
3.2.3 施测过程及施测对象 |
3.2.4 数据分析及结果 |
3.3 研究一B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状态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材料 |
3.3.3 信度检验 |
3.3.4 效度检验 |
3.4 研究一C青少年生命意义感发展状态现状分析 |
3.4.1 研究对象 |
3.4.2 研究材料 |
3.4.3 研究结果 |
4 研究二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状态与幸福感和学校投入的追踪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二A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状态与幸福感和学校投入的相关研究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材料 |
4.2.3 研究程序 |
4.2.4 研究结果 |
4.3 研究二B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状态、幸福感和学校投入的交叉滞后研究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材料 |
4.3.3 研究程序 |
4.3.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5.1 构建青少年生命意义感发展状态结构 |
5.2 寻求生命意义是青少年对于生命意义探索及思考的主要状态 |
5.3 女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水平高于男生 |
5.4 生命意义感对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存在影响 |
5.5 教育建议 |
5.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 客观认识和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当前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目标 |
(2)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民众的精神生活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
(3)大学生空心病与精神空虚现象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变迁下的普遍问题。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所导致的后果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精神生活的相关认识与研究 |
1.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研究 |
1.2.3 国外对精神生活的认识及相关的测评工具 |
1.2.4 生活质量的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设想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的质性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预测版的编制 |
3.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
3.1.1 量表编制的原则 |
3.1.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方法 |
3.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初始条目池的建立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结果分析 |
3.3 对初始条目池的内容效度评价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对象 |
3.3.3 研究方法 |
3.3.4 研究结果 |
3.3.5 讨论 |
第四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的编制与评价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工具 |
4.3.2 统计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项目分析 |
4.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4 信度分析 |
4.4.5 结构效度分析 |
4.4.6 效标效度分析 |
4.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结果解释 |
4.5 讨论 |
第五章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及表现特点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2.1 样本量的确定 |
5.3 研究工具 |
5.4 研究方法 |
5.4.1 调查方法 |
5.4.2 统计方法 |
5.5 结果 |
5.5.1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条目应答分析 |
5.5.2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得分 |
5.5.3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5.5.4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影响因素分析 |
5.6 讨论 |
第六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对象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工具 |
6.3.2 统计方法 |
6.4 研究结果 |
6.4.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6.4.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
6.4.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 |
6.4.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抑郁的关系 |
6.4.5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自伤自杀意念的关系 |
6.4.6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
6.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网络使用的关系 |
6.4.8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6.5 讨论 |
6.5.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
6.5.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积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
6.5.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消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
6.5.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 |
全文总结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的相关资料 |
附录1: Delphi咨询专家名单 |
附录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QOSLS-CS)及其使用说明 |
附录4: QOSLS-CS的原始分数与百分制标准分转换对照表 |
附录5: 调查所使用的部分量表 |
附录二: WHO生活质量测评工具 |
附录1: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的修订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果 |
1.5 讨论 |
附录2: 修订的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9)正念干预研究现状及其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5 论文框架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2 正念干预文献可视化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与小结 |
3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资料与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与小结 |
4 短期正念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影响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5 讨论与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幸福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
(三)关于教师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幸福 |
(二)幸福感 |
(三)教师幸福感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六、研究技术路线 |
(一)概念辨析与理论梳理阶段 |
(二)现状分析阶段 |
(三)发现问题与策略提出阶段 |
第一章 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 |
一、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
(一)习得性无助理论的提出 |
(二)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乐观 |
(三)创建积极心理学 |
(四)把幸福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
二、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提出与完善 |
(一)塞利格曼的幸福1.0理论 |
(二)塞利格曼的幸福2.0理论 |
(三)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基本原理 |
三、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积极教育运动 |
四、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其他幸福理论相比的优势与价值 |
(一)塞利格曼幸福理论适应新时代中国人的幸福需求 |
(二)塞利格曼幸福理论对以往西方幸福思想的超越 |
(三)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中国传统幸福观具有一定的适切性 |
(四)塞利格曼幸福理论更具有整合性和持续性 |
(五)塞利格曼幸福理论更具有操作性和研究价值 |
(六)塞利格曼幸福理论在教育教学与管理方面具有指导性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设计 |
一、中小教师幸福感问卷的项目编制 |
(一)积极情绪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
(二)投入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
(三)关系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
(四)意义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
(五)成就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
二、中小学教师幸福感问卷初始问卷形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被试 |
(三)研究工具 |
(四)研究过程 |
四、中小学教师幸福感问卷正式问卷的确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研究过程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过程与统计分析 |
一、调查对象 |
(一)中小学教师幸福感问卷调查对象 |
(二)中小学教师PERMA幸福感访谈对象 |
二、调查工具 |
(一)自编中小学教师幸福问卷 |
(二)自编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访谈提纲 |
三、数据处理与资料整理 |
(一)数据处理与方法 |
(二)资料整理方法 |
四、统计分析 |
(一)中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现状 |
(二)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年级上差异分析 |
(三)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
(四)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五)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教龄上的差异分析 |
(六)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婚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七)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职称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八)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工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九)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担任行政职务变量差异分析 |
(十)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担任班主任变量上差异分析 |
(十一)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学历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十二)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学科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十三)中小学教师教授学生数量对幸福感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
(十四)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对总体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十五)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比较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存在的问题 |
一、中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存在的问题 |
(一)仍有相当比例的中小学教师感到不幸福 |
(二)婚姻和家庭经济收入会严重影响中小学教师的总体幸福感 |
(三)教师缺少对幸福感的科学认识 |
二、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维度存在的问题 |
(一)年工资收入3-5万元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最低 |
(二)教龄对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影响呈“U”型趋势 |
(三)婚姻对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的影响比较复杂 |
(四)高中教师积极情绪得分最低 |
(五)中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的得分较低 |
三、中小学教师投入维度存在的问题 |
(一)老教师不愿意尝试新的思想与技术 |
(二)较低的工资收入制约着教师的工作投入 |
四、中小学教师关系维度存在的问题 |
(一)教龄增加对中小学教师人际关系呈负面影响 |
(二)中小学教师与家庭成员人际关系紧张 |
(三)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的矛盾较多 |
五、中小学教师意义维度存在的问题 |
(一)中小学教师工作境界有待提高 |
(二)初高中教师的意义感较低 |
六、中小学教师成就维度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教师感到努力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
(二)部分教师职业成就体验较少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全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一)在政府关于教师的文件中对幸福感的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
(二)学校关注学生的快乐,没有予以教师幸福同等的重视 |
(三)家长只关心自家孩子的幸福,很少关心教师的幸福 |
(四)社会在谈及教育时,只关心教育质量,却很少关心教师的幸福 |
二、悲观性解释风格倾向阻碍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的产生 |
(一)中小学教师缺乏情绪管理意识与方法 |
(二)中小学教师看待问题过于消极 |
(三)消极的工作环境加深中小学教师消极认知的形成 |
三、身体上的高强度重复性工作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心理上的投入 |
(一)重复性的工作与生活的冲突造成教师投入较低 |
(二)教师普遍体力投入多、智力和情感投入相对不足 |
四、有待改进的学校管理导致中小学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 |
(一)紧张的工作氛围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
(二)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不和谐导致教师人际关系紧张 |
五、职业认知冲突与低效能感严重影响中小学教师意义感形成 |
(一)职业认知冲突导致教师对职业感到茫然 |
(二)教师的职业效能感较低 |
六、教师的功利性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成就感 |
(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将自己与学生的成就绝对化地联系起来 |
(二)部分中小学教师缺少对自己教学的反思 |
第六章 基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提升教师幸福感的主要策略 |
一、提高对教师幸福感重要性的认识,全社会都要为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创造条件 |
(一)重视教师幸福是德政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
(二)为教师的幸福提供更好的经济保障 |
(三)为教师幸福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
二、在学校建立乐观解释性风格,增进教师的积极情绪 |
(一)教师要学习和掌握ABCDE情绪调节技术,增进积极情绪 |
(二)教师要学会运用突出优势练习增进积极情绪管理 |
(三)教师要运用“美好的一天”技术,增进每一天的快乐与幸福 |
三、改善教育工作模式,提高教师工作投入的质量 |
四、通过加强和改进人际关系,培育积极教育共同体,提升共同体成员的幸福感 |
(一)教师要掌握感恩拜访 |
(二)校长和教师需要学习并经常使用有效赞美策略 |
(三)以开放思维培育积极教育共同体 |
五、发现意义,高境界生活与奋斗 |
(一)教师应有较高的人生境界 |
(二)教师要加强三件好事练习 |
(三)教师要增强自己的专业情意,在“每天更好一点”的修炼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境界 |
六、创建尊师爱师助师文化,增进教师的获得感与成就感 |
七、开展教师幸福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幸福问题,促进其蓬勃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初测问卷 |
附录二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正式问卷 |
附录三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生活满意度指数B重测信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以许昌市为例[D]. 于永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2]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程智.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3]童年期虐待与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戒毒者心理行为的关系研究[D]. 陈艳玲.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西方心理学的期望理论与儒家修身模型的整合——学生深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J]. 李庆安,孙睿,林崇德,王黛柔,邓建军,任正伽.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05)
- [5]中国大学生恋家心理的量化与质性研究[D]. 刘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青少年体像烦恼的影响因素及其注意偏向的实证研究[D]. 王誉铮.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青少年生命意义感发展状态及其与幸福感和学校投入的关系[D]. 刘超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肖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9]正念干预研究现状及其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的影响[D]. 王珊. 山西医科大学, 2020
- [10]基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提升研究[D]. 兰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