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思想品德论文,课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初高中新课程教学的衔接,成为学科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普遍实行初高中办学分离的状况下,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受到限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高中教学脱节和教学资源浪费(重复教学)的现象较为严重。初中思想品德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同一课程在两个不同教学阶段的体现,它们同属于基础教育过程之中,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如何把握初中思想品德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实现阶段与整体的统一?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些自己的思考。
一、研究课程标准,保障“衔接”
课程标准是教学之纲,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课程标准为准则。初高中新课程标准的一体化设计,为我们正确处理“衔接”提供了依据,教育者应充分研究课程标准。首先是要研究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二是要研究各学段课程标准,明确各学段对“衔接”的要求,弄清课程标准是如何处理各学段的“衔接”的。三是要研究课程标准,明了新形势下各学段“衔接”的处理方向。只有吃透课程标准精神,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中,蕴含着许多共同之处,它们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的内在联系,把握住了这些联系,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它们之间的衔接。
1.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都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莫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
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都以生活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注重教学与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坚持正确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引导,将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实现教学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能力目标
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都要求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面对实际问题,培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等。
4.情感、态度、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都要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法制意识、环境意识,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要求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要求学生成为乐于学习、热爱生活、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一代新人;要求学生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等。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是相一致的,区别在于阶段上的层次要求不同。因此实现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体化是必然要求,也是可以实现的。
二、研究教材,处理“衔接”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中丰富的知识和素材是处理“衔接”问题的载体。
1.研究教材的特点、编写策略
如:基于生活——提出问题;基于案例——提供情景;基于活动——强调体验,是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策略。这一教材编写策略,引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即在个案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提炼观点。思想政治课教材同样注重从“活动(生活实际)——观点”的编写策略。可见,教材的编写蕴含着对教学的要求,充分研究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和编写策略,就能把握好各学段的教学特点和要求,从而实现教学的衔接。
2.研究教材内容,寻找“衔接”的切入口
(1)由旧知引出新知,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如前所述,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有许多衔接点,对这些衔接点知识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注意由学生的已知引出新知,从而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知识层次的提高。
(2)做好铺垫,循序渐进。应明确各学段的内容层次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对衔接点的教学要注意防止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的现象。如果随意拔高教学要求,必然会使后一学段的教学与前一学段的教学发生重复,这既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教材,从而使教学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呈现“有效”拓展。
三、研究教法,实施“衔接”
教学方法是实施“衔接”的桥梁,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的方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
1.立足生活,联系实际
联系生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方法,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那么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品德课联系生活实际的要求是,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政治课联系生活实际的要求是,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可见,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都必须进行研究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使学生能适应各学段学习的重要方法。
2.注重体验,强化实践
从教育的角度看,体验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从整体上把握客观事物与自身意义关联的活动过程。思想品德课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思想政治课要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可见,体验、实践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共同要求,不同学段的体验、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并可在前一学段体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3.丰富载体,注重能力培养
思想品德课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与此相适应,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有,体验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材料分析、讨论、小品、表演、活动、调查、访问、探究、收集资料、成果展示等成为教学上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要求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同样适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后一学段的教学往往忽略了前一学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做法,使得学生常处于适应过程,影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将相互关联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地实现能力培养的衔接,实现能力培养的一体化。
4.注重渗透,培养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教学的最终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反映出的许多问题,都说明学生缺乏学科素养。例如:学生不能运用政治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不能运用学过的学科术语组织答案;对所学的学科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不能掌握学习本学科的特殊方法……这就要求从初中开始,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初高中衔接才能完成的过程
5.借助学生已有的自然、社会科学知识,增强学科的实用性
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在实际教学中处于尴尬的境地,学校、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打开思路,敢于运用“综合”的概念,将政治课教学融于学生已有的其他知识之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科的实用性。
四、研究学法,促进“衔接”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进步,所以研究好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学法,有助于促进教学在各方面的“衔接”。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高中:结合相关内容,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看,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今天强调“探究性学习”,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应当看到,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探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效率之高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转变是指由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即通过积极实践与深入研究更好地去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点与局限性,从而能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适当地加以应用。
五、研究评价,实现“衔接”
评价是引导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初、高中学生在同一学科学习过程的评价应注意其连续性和整体性,从而体现学科的特点及科学性。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对评价的共同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1.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
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3.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如考试、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个人成长记录等。
六、研究课程资源,挖掘资源“衔接”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初、高中教学目标、内容的联系性,为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1.教师资源。初、高中教师各具教学所要求的素质,应相互交流,探讨教学的层次要求和衔接问题,寻找富有共性的教学方法,实现初高中教师资源互补。2.实践活动资源。广义的实践活动既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示等,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这些活动资源在初高中都具有,相比较而言,高中在课堂上的活动资源运用较为薄弱,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初中的活动资源。因此初高中应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根据不同阶段选取相关资源,既能避免同一资源在同一个内容中的重复使用,又能实现阶段性与过程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