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成人教育论文,使命论文,农村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826(2002)03-0014-03
知识经济浪潮的扑面涌来及其所营造的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无疑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我国占较大比重的农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融洽接轨,汲取现代科技供给的知识“乳汁”,变巨大的人口负担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使农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益向前发展。上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承担起相应的使命,发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潜能,为我国农业经济的转型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力的总和,是直接投入建设与尚未建设人口能力的集合。”我国目前已有将近13亿人,其中9亿多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大,素质低。9亿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3.4%,其中“文盲半文盲占14%,小学文化占42.1%,初中文化占38.0%,高中文化占5.1%,中专文化占0.6%,大专及其以上文化占0.2%。有关资料表明:劳动力为文盲半文盲的农户,其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分别为小学文化程度的1.5倍、1.6倍和1.65倍,是初中文化程度农户的3倍、3.1倍和3倍,是高中文化程度农户的3.9倍、3.3倍和3.9倍中,显然贫困程度和受教育程度成反比。”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有56.1%在小学及其以下水平。这些文化程度如此低下的劳动力如何能胜任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且人力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东部聚集了大多数的精英人才和先进设备、尖端技术和雄厚资金;西部则处于待开发状态,缺人、缺水、缺钱、缺技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虽然目前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切实、可行的措施,但人才的短缺、人力资源的贫瘠仍然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把东部一些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及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输入西部,实行“东才西借”。可见,最为根本的还在于整体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劳动不只是单纯的体力消耗,而是“脑力+体力”、“知识技术+勤劳能干”的劳动。
中国的农村人口素质无论是从知识或技术及精神方面都和知识经济时代农业所需要的人才相距甚远。知识经济的必然到来对我国的农业经济是一大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机遇,我们必须抓住知识经济最初发展阶段这一时机,实现我国巨大的人口负担向人力资源的转化,从而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农村成人教育应该承担起知识经济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使命,知识经济对农业优质人才的需求为标准,及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规划,进行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为农村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早日把我国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宝贵的人才资源。
1.农村成人教育应强化农村学员思想观念的转变
农村学员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农村成人教育的成败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农村成人教育的首要使命是努力转变学员的思想观念,用现代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业经济手段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的复苏。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经济需要的是知识丰富、头脑灵活、思想开放的新农民。因此,农村成人教育要首先帮农民朋友甩掉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走出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泥淖,让他们从精神上获得解放,吸收知识的甘甜乳汁。成人教育的教师可以通过知识传播、示范启迪和思想、方针、政策的鼓舞及激励等方式,让农民认识到只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才是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农村成人教育还应以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己任,教育农民具有爱国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在市场竞争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维护国家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这就需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农村人口向现代大农业观念的转变,确保知识经济发展的精神文化基础。同时,还要及时引导农民改变对成人教育的态度和偏见,认为农村成人教育只是教给他们一些常识,要变“临渊慕鱼”为“退而结网”,充分占有资源,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主动地内化、积极地汲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体系,逐渐成为农村知识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2.成人教育应重视农村劳动力心理素质的提升
随着我国各个领域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的改革步伐加快,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以及生产商品的激烈竞争迫使农民们去面对、去参与种种改革和竞争,在这种被动的参与过程中,彻底暴露了农村人相对较差的心理素质,或茫然、或自卑、或自负,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削弱了农产品的竞争力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TO,农业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严峻,这就要求农民们必须具备过硬的、承受力强的心理素质条件。因此,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要针对现代社会农民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弱点,加固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善于利于知识经济时代提供的知识和信息优势,通过有选择地播放和讲授西方国家农民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费农产品情况,尤其是一些表现西方农民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典型个案,使我国的农民受到启发,自觉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让广大劳动者通过自身调整,能在市场上凭借自己的能力寻找自己的适当位置。同时,还应加强人力资源心理教育,使他们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能够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使生活的理想切合实际;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等。通过心理知识的讲授和普及,改变农民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意义和未来发展的认识,增强自己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树立诚信自立的观念。另外,还可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开展模拟的农产品市场竞争训练课程,并且在活动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比如,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销售时间和空间,怎样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及保持较好的人际关系等,培养农村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的胆识和见识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得到提高。
3.农村成人教育应把远程教育和面授有机融合,加大教育的力度
众所周知,农村交通相对闭塞,知识和信息来源相对匮乏,这也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随着9亿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要求提高的渴望,农村成人教育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朋友的学习需要。由于农村经济力量有限,短期内多媒体形式的远程网络教育还很难实现。但通过努力,各级农村成教工作者可以和广播电台建立协作:由国家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城乡媒体节目的数量和安排,尽可能多地开设有关农业科技知识的讲座致富门路的推广等节目,尤其是因地制宜地播放和讲授一些农作物种植和管理的技术和技巧,让农民能够耳闻目睹到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科学常识,在经验交流时形成一种人人想谈、人人能谈、人人有东西谈的真正的知识型的农村文化氛围。这样,不但能促进农民经验的及时交流,还能让信息潜移默化地变成让农民觉得不可缺少的东西。即使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也能从自己听到、看到事情中学习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同时,农村成人教育要增加对农村学员的面授次数,改变以往函授为主、面授为辅的教学方法,加大面授教学的广度和力度。因为函授效果远不及面授的效果好,这就预示着农村成教工作者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多花时间和精力,亲自下到农村,在生源相对集中的村镇授课。授课时间不要囿于教育工作者本人制订的辅导计划,要变机械的、定期的授课为灵活的、不定期的、经常性的深入农村地头进行指导。面授时要力所能及地解决农民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科技知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农民运用新科技的不同环节,可随时在田间地头举办大小范围不等的讲座、现场答疑解惑,耐心指导,让农民掌握不同季节、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种植、养殖的实用技术和方法。现场指导时,可结合实际问题,直观示范,及时把深奥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得的语言教给农民。这样,通过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使农民真正认识到:知识和信息是农村经济的支柱,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效农业呼唤知识型农民,只有精通各种农业知识、熟悉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管理技术,才能从容自如地驾驭知识经济时代。要逐步让农民明白:只有让中国有限的可耕地资源和文化科学知识结合,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农业腾飞的关键所在。因此,保证让农民接触、吸收和学会运用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既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一大创举,也为我国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注重人力资源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广大农村人口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农业经济在知识时代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国农业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产量高、质量优、品种新的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依赖具有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的农业人员的积极努力。因此,农村人力资源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支专业纯熟、水平高、业务精良、创新能力强、乐于奉献的成教教师队伍。通过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灵活多样地讲解和示范,逐渐开启农村成人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之门,促使他们在身体力行的劳动实践中,勇于尝试、敢于创造,摸索出新的农业生产方法、培育出优质、高效、竞争性强的农、副产品。同时,成人教育战线应尽量聘请更多的农业科技专家,深入到农户田间中去,了解实际困难和需要,手把手地把新技术、新成果传授给农民,鼓励农民提出问题、多提问题,激发农民的创新意识,用自己的新发明、新成果为农民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以创新引创新,以进步促进步。如湖南省就以湖南大学为龙头,形成上联高校,下接农业职业中专,最后落实到农房推广的新的运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很值得推广和学习的。因此,成功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及职业技能的劳动大军是决定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的关键。其次,农村成人教育也不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制订和实行一些“激励机制”——对不断进步和搞些小发明、小创造的学员适当进行奖励,给予精神鼓励、颁发奖励证书等,在农村形成一种人人以发明、创造为荣,争创新、比创新的局面。一旦农民拥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国农业就具备了顺利迈向知识经济彼岸的“通行证”。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每个国家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国应紧紧抓住这一佳机,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作用,为农民送科学、送技术,使农村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并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把我国巨大的农村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变潜在人力资源为直接人力资源,育农业经济之精华,促知识经济之发展。担负和完成这一艰巨的教育使命,我国农村成人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签:农民论文; 成人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农村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