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煤田吉仁台煤矿区西山窑组主采煤层对比论文_胡永

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 乌鲁木齐 830009

摘要:新疆尼勒克煤田吉仁台煤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其主采煤层多、厚度大,煤层厚度各异,笔者抓住煤层厚度、结构、层间距,结合各煤层所处层位及其空间组合特征、顶底板岩性等对比标志,对矿区矿区的主采煤层进行了较可靠的对比。

关键词:西山窑组;煤层对比

吉仁台煤矿区位于胡吉尔台向斜北翼宽缓带,是尼勒克山间凹陷构造带的一部分。依据《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册》,井田属于天山—兴安岭地层区中天山地层分区伊宁地层小区,根据该区内出露的地层层序、岩性特征与区域地层表中所划分的地层进行对比划分,井田出露地层从老至新有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古近系、第四系,其中煤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西山窑组,地层厚度平均为377.7米,主要可采煤层7层由上至下分别为C9、C8、C7、C6、C5、C4、C1煤层,煤层平均总厚度73.54米,该区域含煤层数多、厚度大,煤层对比分析是首要地质工作。

1、煤层对比的方法和依据

区内侏罗系含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J2x)地层,含可采煤层7层,钻探合计控制地层约377.7米,较好地控制了本区的含煤地层,为本区的煤层对比可靠性提供了最重要的保证,本次煤层对比主要依据各煤层的厚度、结构、层间距及组合特征,特殊标志层,再结合地质剖面连线法与煤层的物性反映相互验证的综合对比方法,以提高煤层对比的可靠性。

2、煤层对比基准线的选择

区内煤层厚度各异,抓住煤层厚度、结构、层间距,结合各煤层所处层位及其空间组合特征,成为对比的有效手段。C1号煤层位于西山窑组下段的底部,为井田内唯一巨厚煤层,煤层真厚最大可达52.32米,层位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厚度变异系数仅为5.75%,很容易识别。确定此层后,结合厚度、结构,层间距等特征,即可依次确定其它相邻煤层。因此利用C1号煤层作为煤层对比基准线。

3、C4号煤层对比

区内C4号煤层特点明显,其位于西山窑组上段底部,为全区可采煤层,在各钻孔中的煤层厚度、层间距、地层厚度都很相似,与下伏C1号煤层间距为72.08—89.21米,平均82.68米,十分稳定,其间有一套稳定的粗颗粒相的砂岩,煤层的厚度、层间距、地层厚度特点非常明显,根据以上特点可以确定C4号煤层。

4、C6-C9煤层对比

区内C6-C9号煤层形成一个煤层组合,煤层间距较小,相互间较为紧密,位于西山窑组上段。C8、C9号煤层处于本组合煤层顶部,为全区可采煤层,在各钻孔中的C8、C9号煤层的厚度、层间距、都很稳定,煤层间距在0.68—2.64米之间,平均1.69米,煤层厚度较大,作为C6-C9号煤层的对比标志,以此为基础结合煤层层位、厚度、层间距可以较轻易地确定C6、C7号煤层。

5、煤层对比的其它依据

C8号煤层与C7号煤层的间距6.82—12.43米,平均为8.88米,C8号煤层多以炭质泥岩为伪底且无夹矸,C7号煤层与C6号煤层平均间距为8.56—27.72平均为16.91米,C7号煤层底部多有一层炭质泥岩,且夹矸多为粉砂岩,C6号煤层与C4号煤层平均间距为55.15—78.65平均为63.58米,C6号煤层夹矸多为炭质泥岩,可以作为煤层对比的依据。

6、地质剖面连线法

根据煤层在剖面上所处的空间位置,结合煤层层序、产状进行剖面连线以确定煤层编号,这样起到了对比的验证作用。

7、同一煤层的物性曲线特征

同一煤层的物性曲线特征虽有变化,但总的特征大体相似,尤以巨厚煤层C1号煤物性反映较好,与其它对比方法参照,取得了较好效果。

综上所述:井田内的C1、C4、C6、C7、C8、C9号煤层利用煤层层序、厚度、间距、顶底板岩性进行综合对比,煤层对比是可靠的。

参考文献:

[1]胡永等. 新疆尼勒克煤田尼勒克县吉仁台西井田勘探报告.[R]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2009.

论文作者:胡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新疆尼勒克煤田吉仁台煤矿区西山窑组主采煤层对比论文_胡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