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目的 讨论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参考组。观察研究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经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哮喘复发情况。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小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比参考组小儿患者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通过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小儿患者的肺部炎症、肺部干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整体哮喘复发率显著高于参考组小儿患者(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比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多,消失时间更长,同时也更难治疗。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哮喘;临床特点
一般而言,儿童以及婴幼儿患病的概率比之其他年龄阶段的患者更高,其主要原因便是儿童以及婴幼儿的身体各项功能并未发育完全,免疫力比较低下,极易感染病菌[1]。小儿哮喘便是常见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病症,此病症的发病因素与小儿患者的生活环境遗传基因等具有相关性[1]。而临床大部分小儿哮喘患者都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诱发的。临床认为对于与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存在差异,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就此,本文为了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特此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76例与由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76例进行研究与观察,具体资料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参考组。其中研究组76例小儿患者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比例为45:31,年龄分布在8个月-11岁零6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6.2±0.3)岁;参考组76例小儿患者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比例为44:32,年龄分布在10个月-11岁8个月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0.5)岁。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小儿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小儿患者入院后都需进行影像学检查,即对两组小儿患者入进行胸X线摄片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两组小儿患者入院后的第二天需空腹抽血2mL进行血样检查,对于两组小儿患者的P-IgM水平的测定则可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通常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的MP-IgM水平滴度在1:80以上。其次,还需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以及便常规检查等等。
医师确定两组小儿患者的具体情况后会制定相关治疗方案,一般所有小儿患者都需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即给予小儿患者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也会给予小儿患者支气管扩张剂进行吸入治疗。针对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则可以先静脉滴注20~30 mg/(kg·d)红霉素,静脉滴注五到七天红霉素后小儿哮喘患者再静脉滴注10 mg/(kg·d)阿奇霉素,治疗时间在两到三个星期之间。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小儿患者入院后,经观察研究发现研究组小儿患者在住院期间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发热、喘息三种症状,小儿患者一般先在发病刚开始时先出现咳嗽症状,再出现发热症状,然后在发病三到四天后出现喘息症状,同时咳嗽症状愈发严重,小儿患者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18.6士6.3)天,喘息症状消失时间为((10.7士4.6)天;参考组小儿患者在住院期间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轻度咳、喘息三种症状,少部分小儿患者发生发热症状,小儿患者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6.5士2.1)天,喘息症状消失时间为((10.1士4.4)天;研究组小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比参考组小儿患者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通过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小儿患者的肺部炎症、肺部干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高于参考组小儿患者(P<0.05);并且研究组小儿患者的整体哮喘复发率为19.74(15/76)%;显著高于参考组小儿患者的整体哮喘复发率为5.26(4/76)%(P<0.05)。
3.讨论
现阶段临床认对人们具有致病作用的病原体具有多种,其中肺炎支原体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2]。根据相关临床资料显示,我国患有儿童呼吸道感染病症的患者具有17-20%患者使因为肺炎支原体所诱发,其中小儿哮喘初次发病患者中具有50%因肺炎支原体所诱发,并经治疗后小儿患者的哮喘复发率达到了20%[3]。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的花瓣因素主要是因为肺炎支原体能够导致小儿患者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损伤,进而导致小儿患者的呼吸道完整性被破坏,加细胞因子、炎性介质以及生长因子释放产生促进作用,在神经调节作用下最终使小儿患者出现了哮喘情况。而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小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比参考组小儿患者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通过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小儿患者的肺部炎症、肺部干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整体哮喘复发率显著高于参考组小儿患者(P<0.05)。由此可知,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比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多,消失时间更长,同时也更难治疗。
参考文献
[1]俞国平.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0):
51-53.
[2]刘兰.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
55-56.
[3]黄世宜.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6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 学,2013,19(23):50-51.
论文作者:木国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小儿论文; 患者论文; 支原体论文; 哮喘论文; 肺炎论文; 症状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