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杰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杰

身份证号码:34040519751020XXXX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房地产行业经过这二三十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烈产业,也和我国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紧密的联系起来。因此,房地产项日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水平也受到了居民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也是关系到住户切身利益的重要因素。在时代和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施工技术的创新已然成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功能实现的基本保障,也是房屋建筑施工产业发展的根木力量。本文以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实施技术作为探讨对象,以混凝土的原材料为本文的切入点,具体的了解一下棍凝士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1.1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在房屋建筑中,墙体或者地面部分开裂的情况时有发生,混凝土墙体或地面发生开裂的原因有很多,外界环境变化、混凝土浇筑工艺、人为施工影响等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在房屋建筑过程中,相关施工作业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必须时常关注当地的天气状况,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采取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构造方式。就当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我们能够做到的,一般只有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尽量采用条件所能达到的最佳施工技术,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而对于后期建筑物墙体或地面发生开裂的情况,只能进行施工补救,这无疑会对房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增强房屋建设的可靠性,相关施工作业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施工条件,采用最佳的施工方法和材料配比,加强混凝土各方面性质,提高混凝土质量。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房屋建筑对混凝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常常会有施工人员为了谋求某方面的利益,在施工的过程中滥竽充数,无法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因此,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施工使用的混凝土进行严格的检测,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降低后期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1.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房屋建筑中,浇筑混凝土需要一定的技术,需要很多方面的数据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浇筑,不能盲目追求施工速度而减少施工环节。首先,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需要对建筑物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测量。需要测量的数据有以下两个个方面:其一,模板的标高、位置、强度:其二,钢筋的长度、数量、预埋位置以及保护层的厚度。第二,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必须做好清理工作。房屋建筑施工过程非常混乱,很容易导致模板中出现杂物、钢筋上附着油污,而且,浇筑前要将模板上存在的缝隙和空洞填实,对于木质的模板,要用适量的水浸润,要注意不能过量。第三,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要进行分层浇筑,山低到高,逐层浇筑。分层中,每一层的厚度都是根据具体的钢筋数量和位置以及捣实方法来设计的。第四,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儿点。其一,对于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浇筑,要在底部事先铺就一层水泥砂浆:其二,在浇筑时要避免离析现象的出现:其三,对于浇筑高度超过3m的情况,需要借助溜管或串筒减缓混凝土的下落速度。其四,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对建筑结构造成冲击,导致受力结构发生变化,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建筑结构发生明显变形,这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2.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缺陷问题

2.1混凝土的水泥水化反应

如果水化过程较快,那么温度的收缩就比较大,则会影响房建结构的质量,从而产生温度效应的裂缝,同时这也是房建施工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2.2混凝土搅拌和配比的影响

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它的质量的强度值是分散的。强度值不仅受原材料配比的影响,还和原材料的搅拌有关。不规范的操作和不合适的配比会对结构物造成破坏。在混凝土的制造生产中,砂石的配比会与计算值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砂石的配比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配比,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与检测。

2. 3混凝土浇灌中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的浇灌存在很多问题,与前两者相比来说较为复杂,施工时也是最应该注意的。从其他方面来看,浇灌前的运送、预埋面表面磨损与否及预埋面表面是否和模板贴紧密结合,钢筋、预留孔、预埋件、模板等情况也应综合考虑在内。虽然问题只是小问题,但是如果不处理的话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对工程的整体进度,精度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工程中问题的解决方式

3. 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和配比搅拌

(1)山于混凝土在选择配料时,要保证因为温缩产生裂缝,所以在选择时要以经济适用为原则,选择具有可以快速降低温升的水泥种类、外加剂及混合料,这样可以减少水泥的热化度,延缓整个水化过程,达到避免因温缩而产生裂缝。

(2)配料的选择结束以后,就要开始计算混凝土的配比问题。比例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用性,所以配比的比例选择需要科学合理的试验计算作为依据,不能因个人原因影响整个工程进度,要根据配比实情进行配比,切记不能采取经验主义方式。

(3)实际问题实际分析。山于在混凝土的生产中,砂、石为重要组成原料,可是砂石的实际含水量与设计时所计算的数据有所差别,所以应在搅拌的时候实时测量砂石的含水量,已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4)掺合料的选用原则。合适的掺合料可以提高水泥的结构状态,一般选用高性能掺合料,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强度及抗变形能力的效果。除此之外,搅拌机的选择也很重要,其次就是搅拌机的使用,搅拌规则的不同所得到的混凝土质量也就有所不同。比如投料的时机、搅拌时间以及投料的顺序等。

3. 2混凝土浇筑前的运输

除了混凝土的质量以外,混凝土的运输也是一大问题。虽然这一过程较为短暂,但山于混凝土的特性问题让运输变得小心谨慎。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既要保证混凝土的匀质,又要避免泌水分离、砂石流失,所以对于混凝土浇筑前的运输要尤为小心。解决方法一般就是减少搅拌机与建筑地两者之间的运输时间和运输次数,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使用。在浇筑缝隙较大的浇筑结构是不能中途停歇,以保证混凝土成型结构的连续性。

3. 3混凝土浇筑过程注意事项

(1)浇筑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检查模板所对应的数值,重点在于核对预埋件表面与模板是否紧密结合。钢筋的浇筑位置以及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等等。根据检查的实际情况登记工程记录薄中,模板内不应存在污渍或其他物品,确认模板的清洁干净,合格后在进行浇筑工作。

(2)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注意钢件、模板、预埋件的实际情况。若发现变形,断层等情况时应采取应对措施,快速处理,一定要保证模板的紧密性。对于纵向的建筑结构,浇筑时应从低处往高处逐步浇筑。

(3)浇筑时施工方案的确定要经过科学的计算过程。混凝土浇筑时需保证其连续性,如混凝土凝结以后进行二次浇筑,则会因新旧混凝土的结合程度低引起其强度的降低,所以在浇筑时应在底部混凝土凝结之前完成浇筑,若是中间需要间隔,需要保证间歇的时间小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另一种情况就是超出了凝结时间,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应设计合理的方案进行解决。

(4)混凝土浇筑入模板后,要立即对其进行搅振,使得模板的每一部分都被混凝土充分填充。搅振原则,由于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决定,不同位置和浇筑方式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搅振的方法。一般采取分层逐一搅振的方式来确保混凝土上下层的完整性。为了浇筑表面的平整度应在浇筑时敲打外模板,避免生成气泡,影响表面质量,所以浇筑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检验。

4.结语

现今社会的发展,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已不可或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必将有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施工难题将被解决。除了施工技术本身的问题之外,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我们也要做到严格监控,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的基础。混凝土是一种多成分的组合材料,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考虑混凝土,也要对其原料进行严格监控。比如水泥、砂石等配用料的选用,以及原料的运输、施工环境技术等等。总之,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应从实际出发,积累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房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宇峰.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创新性[J]. 江西建材,2016(18):134-135

[2] 卿恒志.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 建筑知识,2016,06:180.

[3] 吴月梅.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 江西建材,2016(15):71-72

论文作者:李杰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